新一线城市最好大学TOP 20:浙大第一,苏大排名虚高,中南被低估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期间,都会流传着“选学校,其实就是选城市”的行话,这也是地理位置越好、经济越发达地区高校录取分数相对更高的主要原因。比如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不少普通一本高校,外地高考生没有211、甚至是985级别的分数,恐怕很难考上,华东政法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就是最好的例证。

新一线城市最好大学TOP 20:浙大第一,苏大排名虚高,中南被低估

虽然在一线城市上大学,对于提升大学生眼界、实现更好就业发展有很大帮助,但其报考性价比却并不高,至少去一线城市求学不应该成为所有考生的首选。如果从更务实、更长远的角度考虑,以武汉、南京、西安、长沙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或许更应该是多数高考生的选择。

新一线城市最好大学TOP 20:浙大第一,苏大排名虚高,中南被低估

那么,我国15座新一线城市中有哪些值得报考的好大学呢?近日,国内某机构盘点的一份世界十大权威榜单平均排名TOP 20,能够给2020年高考生提供一定参考,赶紧来先睹为快吧!

新一线城市最好大学TOP 20:浙大第一,苏大排名虚高,中南被低估

几乎没有任何悬念,来自杭州的浙江大学,排名新一线城市最好大学第一位。不过,杭州市2019年新一线城市排名中却屈居成都之后,位居第二。浙江大学自1998年合并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等三所211实力高校以来,虽然屡被人调侃“巨无霸”,但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和科技贡献等方面进步明显,被誉为最有实力挑战清华、北大领先地位的高校之一。

新一线城市最好大学TOP 20:浙大第一,苏大排名虚高,中南被低估

排名第二的同样是来自“华东五校”的南京大学。虽然南大一度被很多人质疑下滑,但近年来在自然指数上的强势表现,证明它依然是国内最适合做学问的高校之一。更为难得地是,南大始终坚持独立办学,没有与其它任何高校合并发展,这在“985工程”高校中不多见,可谓是高校圈的一股清流。

来自“江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分列第三和第四位,他们均是2000年左右高校合并潮的受益者。目前,两校发展势头强劲,在多份大学榜单上有跻身前十的亮眼表现,不过也惹来了众多争议。榜单前十中,还有天津大学和南京大学这对同城985“双子星”,其中,天大位列第七,南开第九。

新一线城市最好大学TOP 20:浙大第一,苏大排名虚高,中南被低估

成都和西安这两座来自西部的新一线城市,各有一所985大学跻身前十。其中,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5,四川大学第。两校的同城985“兄弟”——西北工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分列第12和13位。前十中还有东南大学和苏州大学这两所江苏籍名校,只不过这一次苏大力压东南位列第8,东南则搭上前十“末班车”。很显然,苏大的排名有些虚高,难以令人信服,就像有些网友所言“如果高考分数够东南大学和苏州大学,你会作何选择?”

新一线城市最好大学TOP 20:浙大第一,苏大排名虚高,中南被低估

前十名之外,新一线城市中还有中南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等985名校以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11高校,其中,中南大学没能进入前十最为可惜。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所“四非”高校,南京医科大学能够上榜实属不易,该校的临床医学是最大的王牌学科,排名在ESI全球前千分之一之列。

新一线城市最好大学TOP 20:浙大第一,苏大排名虚高,中南被低估

除了上榜的20所高校外,新一线城市中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海大学等一大批名校,给高考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高考择校,不可唯大学排行榜,毕竟无论多权威的榜单,其评估指标都会有局限性,并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一所大学的实力。“以我为主,选我所适”,应该是高考生需要把握好的八字志愿填报原则。

新一线城市最好大学TOP 20:浙大第一,苏大排名虚高,中南被低估

对于上述新一线城市最好大学TOP 20榜单,你有何不同见解?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