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由己!獐子島扇貝5年兩“跑”兩死拿補助近1.4億……

“獐子島的扇貝又死啦!”

要說世界上“最難生存的生物”,那非獐子島的扇貝莫屬。11月11號晚上,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的底播扇貝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的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

生不由己!獐子島扇貝5年兩“跑”兩死拿補助近1.4億……

不過,這已經不是獐子島的扇貝第一次“集體死亡”了。2014年的扇貝集體“跑路”、2017年扇貝“餓死”,以兩到三年為一個時間週期,獐子島的扇貝總得要出點事。

2014年:扇貝“跑路啦!”

獐子島的這一出扇貝的“懸疑大戲”,可以追溯到2014年。當年,它只是大連的一家海產品養殖公司,主營業務是養殖蝦夷扇貝和海參。當年10月,獐子島發表公告稱,由於北黃海遭遇幾十年一遇的異常冷水團,價值超過10億元的扇貝集體跑路了。而這一場由扇貝自導自演的大戲,卻震驚整個A股市場,成為著名黑天鵝事件。動輒上億的核銷數字讓人脊背發涼,股民散戶瞬間炸鍋,有投資者叫囂“活要見貝,死要見殼”,強烈要求獐子島“交出扇貝屍體”。

蹊蹺的是,獐子島本身一直以水溫適宜、海流急勁,是適宜海產品生存的海域而在世界聞名,為什麼突然就變成了“異常冷水團”的侵襲受害者?更有趣的是,獐子島公告中提及的冷水團,當地養殖戶和水產商都說沒有遇到,也沒有聽說附近海域的養殖戶因冷水團而明顯減產,大連市氣象局也從未通報過相關信息。

生不由己!獐子島扇貝5年兩“跑”兩死拿補助近1.4億……

一位審計從業人士談到:“採捕漁業中,採捕船隻航海日誌是存貨審計證據之一,船員簽字及日誌管理也是存貨內控環節之一。公司隨意“收走”航海日誌,其內控環節有缺陷,會影響扇貝存貨審計的風險控制。”

更加奇怪的是,獐子島的扇貝似乎是有“靈性”的。2014年,獐子島的股票大幅虧損,整年鉅虧11.89億元。在這之後的2015年,獐子島的業績依然在持續虧損的狀態之中,直到2016年才有所回溫。

可能一直,扇貝就一直“沒有走”。只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罷了。

2017年:扇貝“餓死啦”!

到了2017年,獐子島“扇貝跑路”又有了升級的2.0版本。這一次的獐子島扇貝又獻祭了一波“騷操作”,令股民窒息的一幕再次上演。

獐子島發佈公告稱,公司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扇貝存貨異常,預計2017年的業績將直線虧損5.3億元至7.2億元。最後,公司還直接把虧損推給了無辜的扇貝。“海洋牧場遭受重大災害,扇貝長期處於飢餓狀態,日益消瘦,品質也越來越差,甚至出現大規模“餓死”的情況。”也因此,獐子島年虧7.23億元。因為扇貝死了,所以企業虧了,看起來好像非常有邏輯。

扇貝:弱小,可憐,又無助……

生不由己!獐子島扇貝5年兩“跑”兩死拿補助近1.4億……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獐子島巧妙地避免了連續四年虧損的情況,也就防止了股票退市的問題。這也恰好就是扇貝“成精”之處,彷彿知曉A股市場的退市規則似的。雖然扇貝一次次跑路,一次次被“凍死”、“瘦死”,但扇貝出事,決不會連續三年、四年逃跑,或連續三、四年被“凍死”、“瘦死”,這樣獐子島就不會因為連續三年、四年虧損而被退市了。

而恰好在2017年,獐子島被爆出財務造假的驚天醜聞。在輿論譁然下,監管部門曾經組織調查過。 經過媒體披露報道後,深交所隨即針對獐子島蝦夷扇貝的生長週期,獐子島未披露的物證,以及公司內控治理情況進行了一系列問詢。但最終不了了之。只是所有人都沒意識到,扇貝的坎坷命運還在繼續。

2018年1月:扇貝存貨異常啦!

1月30日晚,獐子島發佈業績修正,業績虧損,而且虧損5.3-7.2億元。獐子島鉅虧的原因是啥?嗯,又是扇貝,這一次,理由變成了存貨異常。

對於這一次“存貨異常”的扇貝兄弟網友調侃道:“又遊走了?什麼時候游回來?公司指揮蝦夷扇貝的‘超能力’真神奇。提個建議:公司可以搞個遊戲——旅行扇貝,說不定股價就有救了。”而怒不可遏的散戶們,甚至喊出了“投資不過山海關”的過激口號。

生不由己!獐子島扇貝5年兩“跑”兩死拿補助近1.4億……

面對又一次的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公司再次曝出存貨異常,令人震驚,這也說明了公司治理結構存在較大的問題。監管層對此應予以嚴查,如果再次讓投資者造成損失,應該追究相關人士的責任。”

多位業內人士也根據獐子島目前的狀態進行推測,獐子島技術上已無支撐,還將繼續跌停,公司股價可能會跌到兩三塊錢。

對於此次事件,新華社發表評論稱:中國資本市場不允許用這麼多帶有戲劇色彩的公告,損害市場的嚴肅性;不能用業績變臉、信披違規等手段,踐踏市場規則;不能讓股民真金白銀的支持,換得“一地雞毛”。

2019年4月:扇貝“大面積死亡”啦!

到了今年,扇貝終於跑不動了。但是,扇貝們依然沒能逃過全體死亡的恐怖劇本。

2019年4月,獐子島發佈第一季報,公司淨利潤虧損4314萬元,理由是“扇貝集體死亡”。

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短短5年時間,扇貝“跑路”或“死亡”三次。扇貝:我太難了……

這一次在網上,關於扇貝的“跑路”傳聞眾說紛紜。網友們不禁調侃:扇貝是順著洋流回到了引進苗原產地北海道嗎?投資人高智更是直接開玩笑道:“我突然想起一個表情包:你騙我一次可以,請注意次數。”

生不由己!獐子島扇貝5年兩“跑”兩死拿補助近1.4億……

2019年11月:扇貝再也跑不動了,所以它死了

2019年11月,可憐的扇貝們又死了。11月11號晚上,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的底播扇貝近期出現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的死亡貝殼比例約佔80%以上。

巧合的是,根據公告,獐子島在10月末並未出現扇貝異常情況,如今在公司抽測時間節點發現大面積死亡。11月12日,獐子島董事長吳厚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扇貝是剛死的。

生不由己!獐子島扇貝5年兩“跑”兩死拿補助近1.4億……

扇貝又再一次“非常懂事”地在公司年報準備出現的時候,集體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11月12日,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對於監管漏洞,公司已經屢試不爽且有成癮跡象,而目前並沒有相關海域出現大規模氣象或養殖條件變化的報道,除非公司能夠給出令市場滿意的反駁舉證,否則不過就是故伎重演。全世界都在質疑獐子島,它還能安寧嗎?

當然不能。這次過於反常的情況,直接引起了證監會的注意。2019年7月,獐子島財務造假被“實錘”:證監會發布處罰結果,詳數獐子島涉嫌財務造假、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年報涉嫌虛假記載、涉嫌未及時披露信息等問題。證監會認為,獐子島2016年虛增利潤1.31億元,2017年虛減利潤2.79億元。

這一次,獐子島的扇貝不用背鍋了,海洋氣候也不用成為扇貝“跑路”的重要原因了。而獐子島的高層,確實是再也不能“跑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