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一、鈦白粉行業產能集中度逐漸提高,落後產能仍然過剩

全球鈦白粉產能自2016 年起出現負增長,而中國產能始終保持增長,國內鈦白粉產能全球佔比持續提升。2017 年,全國前41 家全流程型鈦白粉企業綜合產量286.95 萬噸, 同比增加27.23 萬噸,增長10.49%。其中,41 家企業中氯化法鈦白粉產量佔總產量5.83%, 佔比份額顯著提升。全國5 家氯化法鈦白粉生產企業合計產量約為21 萬噸,比上年增加10.5 萬噸,增長168.8%。

國內鈦白粉行業集中度較國際水平偏低,除我國產能外,全球前五大鈦白粉企業產能總計佔比為84%。且國內鈦白粉行業產能區域分散,全國各地均有分佈,其中大量中小企業集中在缺乏資源優勢的東部地區。而我國鈦礦資源主要集中於西南地區,整個行業還處於較為分散的發展時期。但是近年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從2012年的66家減少至2015年的57家,到2016年再進一步減少至49家。近年來,受益於我國部分中小鈦白粉生產企業的關停和減產,我國鈦白粉生產企業的集中度大幅度提升。廣西嘉華、西昌瑞康、中鹽株化、雲南澤昌均有部分產能退出。前十大主要企業通過不斷投產先進產能,例如,2016 年龍蟒佰利 6 萬噸氯化法鈦白粉實現投產,重慶攀鋼鈦業 10 萬噸硫酸法項目正式投產,未來國內龍蟒佰利和中核鈦白預計分別擴建 20 萬噸和 10 萬噸鈦白粉產能,加速了話語權向少數企業的集中。由龍蟒鈦業和佰利聯兼併重組而形成的龍蟒佰利的誕生,更是顯著提升了鈦白粉企業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在此次漲價週期中,鈦白粉行業主要企業表現出較強的市場一致性和協同性,盈利水平提升能力顯著。

國內部分鈦白粉退出與新增產能

2015~2017年退出產能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同時,環保政策趨嚴將進一步倒逼中小鈦白粉產能和高汙染的硫酸法產能退出市場。目前國內大部分鈦白粉產能採用硫酸法工藝,由於硫酸法鈦白粉副產需要進一步處理,對資源綜合利用和環保配套設施的要求較高,新建項目在初期投入和後期運行成本方面將面臨較大的壓力。小企業將面臨成本提升或停工減產的局面,而大企業則有望享受邊際定價帶來的紅利。未來行業兼併重組和落後產能退出將進一步加速,最終有望靠攏國際市場集中度水平。

二、、鈦精礦原料進口依賴度高,價格傳導性強

原材料成本在鈦白粉的生產成本中佔有較大的比重,其中又以鈦礦的成本佔比最大。因此,鈦精礦價格的變動對於鈦白粉生產企業的成本會產生一定影響。我國鈦礦資源現探明的儲量達到世界第一,但是以四川的釩鈦磁鐵礦為主,與國外高品質的鈦砂礦相比純度低。我國鈦資源主要依賴進口,對外依存度達30%以上。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由於鈦白粉在下游塗料成本結構中佔比較小,終端消費者對價格變動不敏感,因此鈦白粉產品可以有效傳遞上游原材料價格變化。從鈦白粉價格與原材料鈦精礦價格變化也可以發現,鈦白粉價格變動與鈦精礦價格保持一致,且彈性更大。且鈦精礦作為原材料,價格應對下游需求變化更快,可以作為鈦白粉價格先行指標反應未來趨勢。目前,鈦精礦一直處於較高價格水平,有效地支撐起鈦白粉的高價格。此外,隨著2018年環保政策進一步嚴抓汙水排放,落後的重汙染小產能將進一步關停,保證了鈦白粉的價格維持了高位強勢的狀態。擴大的價差增加了鈦白粉企業的盈利水平,也反映出了鈦白粉企業在市場上定價權的提升。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受環保去產能和鈦精礦價格走高影響,據山東省規模性企業報價,四季度鈦白粉均價19100 元/噸,同比增長26.49%,環比第三季度下降了4.70%,主要是年底臨近春節下游開工率低,且鈦白粉渠道商備貨充足,至價格短期有所回調。2017 年鈦白粉全年均價為19208 元/ 噸,同比增長33.82%,全年最高報價突破20300 元/噸。

三、下游需求保持穩步增長,有力支撐價格高位

鈦白粉主要用於使下游產品呈現出良好的白色外觀,與競品相比,其遮蓋力、消色力和著色力均遙遙領先,是不二選擇。也因此鈦白粉的終端用途廣泛,主要用於塗料(建築塗料和工業塗料)、塑料、造紙、橡膠等領域。其中塗料佔比最高,國際水平達到56%,國內更高達60%, 而國內外塑料用途分別佔26%和20%,是鈦白粉最主要的兩大應用領域。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按終端應用領域分,鈦白粉作為塗料添加劑主要可用於建築(房地產)、木器(裝飾裝修)、汽車和船舶等等。其中房地產領域中的使用量最大,佔比達41%。塗料在房地產週期中處於後周期,鈦白粉消費週期也因此滯後地產週期一年, 2018年國內消費量將有可能繼續創造新高。 從國內市場發展來看,自 2009 年以來,國內鈦白粉消費量基本滯後地產銷售一年左右, 2016年商品房銷售增速達 22.16%, 2017 年在政策調控影響下銷售增速略有下降至 15%左右,2018年鈦白粉消費量將繼續維持兩位數的高增長。從海外市場發展來看,2019年後建築重塗市場將長期支撐鈦白粉景氣度,存量房體量到一定程度則會出現二次裝修的高峰,二次裝修需要建築重塗。以普遍的重塗週期10年計算,2009 年地產銷售高峰後的第一個二次裝修高峰則會出現在 2019 年,考慮到新興經濟體龐大的存量房和二次裝修的需求,鈦白粉行情將得到有力支撐。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此外,補庫存需求將進一步支撐鈦白粉價格。我國鈦白粉行業2017年以前開工率穩定,維持在70%以下,主要產品價格處於低位,疊加小產能、落後產能的關停,政策去查能的加速影響。此外,下游需求於2014~2015年向好,鈦白粉廠商消減庫存速度加快,目前庫存量僅28萬噸。2017年,隨著鈦白粉價格高啟,分散產能淘汰告一段落,行業整體開工率已經恢復至75%左右,但距離合理庫存量仍然需求近3萬噸,對鈦白粉需求有所支撐。

鈦白粉17年、18年新增需求將分別為32萬噸(國內21萬噸、出口11萬噸)和30萬噸(國內18萬噸、出口12萬噸),而供應端17年、18年的實際新增產能將分別為 17 萬噸(硫酸法15萬噸、氯化法2萬噸)和25萬噸(硫酸法5萬噸、氯化法 20 萬噸),2016 年至 2018 年鈦白粉需求的增速分別為 11.8%、12.3%和 10.3%,供給的增速分別為2.7%、4.7%、6.6%,需求增速高於產能增速,供需平衡將進一步趨緊。供需緊平衡狀態將對鈦白粉高價位形成有力支撐。

四、國際化突圍加速,出口增速拉動鈦白粉需求

鈦白粉產業曾經歷了2014年的產能過剩、價格持續低迷、企業運行艱難,當時全產業大力推進“走出去”和“引進來”戰略,被認為是突破當前行業困境的良策。例如,國際鈦白粉產能靠前企業科斯特2015年收購江西添光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鈦白粉業務。此舉是拓展全球業務的策略之一,將擴大其在全球最大的鈦白粉需求市場——中國的影響力,同時也會將其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帶到中國。同期,龍蟒佰利與亨斯邁簽訂TR52鈦白粉出售協議,收購亨斯邁TR52鈦白粉業務。通過此次收購,龍蟒佰利得以運營全球油墨鈦白粉業務,產品高端化加速,為後續成為全球鈦白粉產能靠前企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鈦白粉行業在市場力量下完成了有序發展,在國際競爭中,中國的低價產能倒逼國外產能不斷收縮,而中國的出口增長迅速,出口量從2007年13.7萬噸增長到2016年的72萬噸,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0.2%。預計2017年鈦白粉出口量增速超過15%,主要源自新興經濟體的需求增長。我國鈦白粉主要進口國有印度、韓國、巴西、美國、印尼等,新興經濟體的佔比很大,主要是新興經濟體房地產發展如火如荼所驅動的。例如,印度出臺降低房貸利率、給地產商提供補貼和稅收減免等強心劑,加上近年來經濟高速增長,吸引了全球資金流入。越南工業化發展提速,GDP 增速連續十多年保持在 5-8%之間,是東南亞經濟發展的頭車。印尼外向型經濟發展良好,並逐年將精力轉向國內建設。泰國人均 GDP 較高,經濟總體趨勢向上。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是我國進出口鈦白粉存在鮮明的結構性特點,進口鈦白粉以高端產品為主,而多出口相對中低端鈦白粉。而從出口單價可見,其價格變化波動較大,且與國際價格波動接軌,因此對於鈦白粉生產商,出口利潤受國際供需格局影響明顯。近年,全球鈦白粉行業因為新入者增多而競爭激烈,導致國外高成本產能逐漸退出,這有利於長期支撐鈦白粉價格,國內鈦白粉廠商出口部分利潤將穩定增長。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相比於我國鈦白粉產能集中度,我國鈦白粉的出口量集中度較高,僅龍蟒佰利一家鈦白粉企業出口量就佔總出口量的38%,而前五家企業出口量集中度達到62%。海外需求市場競爭激烈,對鈦白粉的質量和長期穩定供應要求較國內需求客戶高,因此只有具備規模性生產高品質鈦白粉且有穩定出口渠道的企業才能佔據優勢。從企業出口量比例看,龍蟒佰利公司的出口佔比超過55%,主要是公司已同時掌握了成品質量更高的氯化法和先進的硫酸法工藝,可以提供滿足國際市場要求的鈦白粉產品,這也反映出我國鈦白粉企業進入國際舞臺競爭必須發展更優化的工藝,以加強自身國際化競爭地位。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鈦白粉企業產能利用率已經處於較高水平,達到80.8%,而2018年鈦白粉新增產能較少,供給側增速放緩。原材料方面,鈦精礦在鈦白粉的成本中佔比較大,且我國鈦礦資源對外依存度達30%以上。國際鈦精礦一直處於較高價格水平,推漲下游鈦白粉價格走高。國內下游房地產、裝飾裝修、汽車等領域發展正處於復甦或平穩期,鈦白粉需求穩定。國際下游建築重塗市場將迎來景氣週期的爆發期,將長期支撐鈦白粉價格處於高位。鈦白粉企業補庫存行情也將穩固鈦白粉需求。

當前國內鈦白工業產能集中度正逐漸提高,分散競爭局面得以改善,但與國際行業產能靠前企業的市場份額差距仍然較大,且以硫酸法為代表的低端產能過剩、以氯化法為代表的高端產能不足。隨著環保升級,鈦白粉行業勢必將和歐美地區一樣經歷產能升級過程,進一步催生行業升級,逐步提高氯化法比例,提升行業集中度,有話語權的企業將會顯現其市場地位,我國鈦白行業將在政策和市場驅動下進入下一階段跳躍。

五、環保政策助推氯化法工藝普及 ,預計未來氯化法鈦白粉產能加速投放

如前文所述,鈦白粉生產工藝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兩種。總體而言,相較於硫酸法,氯化法的生產工藝流程相對較短,生產的自動化程度高,整個生產過程基本上是全封閉的,產品質量更容易控制,因此氯化法鈦白粉的產品質量及穩定性要好於硫酸法。目前國內硫酸法鈦白粉的產品質量雖然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應用領域,如汽車面漆等方面是目前硫酸

法鈦白粉無法取代的。

按照硫酸法目前的生產水平,每生產1噸鈦白粉會產生8噸的廢硫酸,排放不當會導致土壤酸化。而氯化法由於生產工藝主要產生氣體,如果氯氣不發生洩漏,基本可以做到零排放。2005年以來,硫酸法鈦白粉工藝先後被國家列入產業結構調整的限制類目錄、進口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雙高”產品名錄等環保黑名單,全行業面臨著極大的環保壓力。國家先後出臺多項針對性政策規劃鈦白粉行業發展。2016年,全國人大更是通過了環保稅法,詳細規定了未來三廢排放時所繳納的稅額,將通過提高環保成本的方式,進一步淘汰裝置落後環保不達標的產能。逐漸趨嚴格的環保政策將加速國內鈦白粉行業向綠色、環保、安全的生產工藝轉型。

近年,我國鈦白粉退出產能達到36萬噸,均為硫酸法工藝。後續新增產能大多是氯化法工藝,預計山東東佳 6 萬噸、中核鈦白 20 萬噸和龍蟒佰利 20 萬噸/年氯化法項目預計先後投產。目前在建及擬建的產能中,以氯化法產能為主,其中硫酸法裝置新產能僅37萬噸,而氯化法新產能達到98萬噸。

2018年中國鈦白粉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