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超20万,营收还超1348亿,京东三季度做了什么?

11月15日,京东集团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主要核心业绩指标远超市场预期,实现连续15个季度盈利,净收入加速增长,2019年9月京东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36%,京东再次回到加速增长轨道。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1亿元,同比增长160.6%;第三季度净营收为134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8.7%,增幅也创下近5个季度以来新高。

持续盈利下收入依然保持加速增长

从2018年三季度以来,京东集团在收入增长、利润增长、用户增长、现金流增长等核心业绩指标上,经历了触底反弹到恢复增长,从换挡提速再到重回高速增长,

2019年前三个季度,京东在实现累计净利润近百亿的同时,三个季度的净收入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0.9%、22.9%、28.7%。

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东第三方平台共有超过 25万个签约商家;京东物流集团外单业务持续快速扩张,已经服务了20多万家企业客户,外部收入已占物流集团总体收入近40%。受益于营销服务、物流服务、技术服务等收入的快速增长,京东集团在第三季度的净服务收入继续保持了同比47%的高速增长,净服务收入占净收入的比重稳步提升至11.9%。

低线市场成为加速增长“涡轮”

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东集团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环比二季度同期新增1300万,创下近7个季度以来最大增幅。2019年9月,京东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36%。第三季度,京东超过70%的新用户来自低线市场,成为京东加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数据显示,来自于低线市场的家电、手机通讯等高价值商品,和食品、保健等涉及消费者健康的“信赖型”商品的订单增长显著高于一二线城市。

京东物流集团在第三季度正式发起“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速计划,未来一年,该计划将重点提升低线城市城区、县城以及周边乡镇的物流服务体验,出色的物流体验带动了低线级市场的成长。

三季度末,作为发展下沉市场战略的一部分,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正式上线,已布局全国100多个产业带。

前三季度利润近百亿

在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业绩强势反转之后,第三季度,京东集团主要核心业绩指标的增长开始提速。

截至2019年9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65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京东物流仓储总面积约1600万平方米。通过持续利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来优化不断扩大的仓储网络,目前,京东物流已投入运营的25座“亚洲一号”是目前亚洲最大规模智能仓群,70个不同层级的机器人仓也是全国最大规模的机器人仓群。

第三季度,京东集团履约费用率为6.5%,较去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持续技术投入的价值在运营效率提升上日益凸显,今年前三个季度,京东体系所属上市及非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超130亿元。

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率在2019年上半年2.8%的历史高点之后,第三季度再次创下3.3%的新高,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率也首次进入到“3时代”。

零售业务运营效率的有效提升及服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奠定了京东集团稳定的盈利基础。今年前三季度,京东集团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合计近百亿元人民币,大幅超出此前的市场预期。

从开放赋能到生态共创

京东集团控股子公司京东健康在今年11月成功完成了A轮优先股融资,投后估值约70亿美元。过去数年,京东健康已经建立起完整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为消费者提供医药健康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智慧解决方案四大业务板块的产品和服务。按收入规模计算,京东大药房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线上药房。

截至2019年10月底,京东旗下合资公司达达-京东到家已与300多家知名连锁零售商以及超过50个国内外一线知名快消品牌达成合作。

今年下半年以来,京东集团先后完成了彩生活、迪信通、新潮传媒、生活无忧、汽车街等多起战略投资项目,同时与通用技术集团、北汽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展开了全面战略合作。

借助于日益活跃的战略投资、战略合作和商业共创,京东正在多元化地渗透到以零售为基础的丰富场景中。

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倪明

员工超20万,营收还超1348亿,京东三季度做了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