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地五台山,最大密宗寺庙菩萨竟“身插一箭”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寺庙建筑最早的建造地之一。自东汉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五座山峰环环相报,形成了平坦开阔的峰顶,远望“有如垒土之台”,故此得名。五座山峰中,最高海拔超过3000米,最低海拔也有2400多米。

一座圣山,云里雾里似曾相识,细看这五台山就是释迦牟尼修行的灵鹫山。一炷香,点燃了东汉的风,漫过南北两朝,抵达盛唐的台顶。从此,禅歌如穗,佛语惊心,檀香千炷,尽山庙宇,绕着灵鹫的神思,西域的梦境。

佛教圣地五台山,最大密宗寺庙菩萨竟“身插一箭”

五台山风光壮美,景色独特。境内梵宇林立,文物遍布。置身其中,松亭亭,泉淙淙,云山雾海沉浮中,楼阁姿容秀。古刹晨昏天香飘,佛寺早晚金钟鸣。三步一趣典,五步一掌故,到处有景致,到处又隐伏着神奇的秘密。世人称赞:“五台归来不看庙。”

佛教圣地五台山,最大密宗寺庙菩萨竟“身插一箭”

塔院寺位居台怀镇中心,以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而得名。这座大白塔高达75.3米,周围为83米,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历代屡经修造,明代又重建。大白塔的全名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塔身流苏由三十六块垂檐铜板组成,每块铜板长过二米,宽近一米,下面吊着三个铃铎。据记载,大白塔内中藏有印度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所以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都要朝拜这一圣迹。塔院寺内还有座文殊塔,传说塔内藏有文殊菩萨的头发。

显通寺位于塔院寺后,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所修,寺宇面积八万余平方米,各种建筑四百余间。中轴线上殿堂七重,自前至后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佛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藏经殿。无量殿来说,高达21米,没有一根梁木,全用砖块砌成,外檐砖刻斗拱花卉,内雕藻井悬空,形似花盖宝顶,建造奇特。

南禅寺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唐代建筑,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规模虽小,但制作精炼,手法古朴,饱含唐代大气简约的艺术风格。在历史的演变中,经历了1200多年依然安然无恙,这无疑显示了唐朝建筑技术的杰出成就。

佛教圣地五台山,最大密宗寺庙菩萨竟“身插一箭”

菩萨顶坐落山西省五台山灵鹫峰上,是五台山最大的密宗寺庙。寺庙整体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

来到菩萨顶,穿过参天古树、林立石碑、幽雅清静的院落,就是大雄宝殿。其右侧,也就是前院西配殿 “带箭文殊殿”中佛坛上有文殊菩萨塑像两尊。前面一尊为执剑文殊,高1.7米;后面一尊为带箭文殊,通高2.3米。坐狮为银白色,颈毛、尾巴呈绿色。

带箭的文殊坐在狮子背上,表情严肃,衣冠整洁;只是右肩上却插着一箭,且入之较深。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三世达赖喇嘛朝台时,不忍目睹菩萨右肩所插之箭,让人拔下置于供桌上的一个特制木筒内,后来被班禅大师取走了。

佛教圣地五台山,最大密宗寺庙菩萨竟“身插一箭”

康熙皇帝从北台进香回来,经过澡浴池,见妇女们在池边洗衣裳,却有一和尚在池内裸体而浴,甚为不雅。康熙怒而射之,箭中其右肩。和尚带箭逃之夭夭。康熙循血迹追及菩萨顶,发现那箭却在文殊菩萨右肩上,方才恍然大悟,文殊幻象​与民共乐。射汝,吾之错也!”遂敕封该殿为“带箭文殊殿”,塑像为“带箭文殊”。

五台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既有以佛教为背景的众多人文景观,又有瑰丽奇特的自然风光。整个景区现有古代寺庙42座,其中南禅寺和佛光寺建于中国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教和宗教艺术发展的历史面貌,也集中反映了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

佛教圣地五台山,最大密宗寺庙菩萨竟“身插一箭”

仰望五台山,烟雾从山间飘浮,不断涌出,迷慢在山间,雾气树木水雨和五台山融为一体,给五台山增添了神秘。如果你是一个朝圣者,尽可以在五台山奉献你的虔诚,把所有的心愿和烦恼,伴着一柱清香,留给慈善的菩萨去料理。如果你是一个游人,在这样一个圣洁清净之地,你尽可以沐浴着佛光普照,去领略另一种的新奇和神秘。

创作不易,看过留痕,还请您动动手指关注、点赞、收藏、转发哦,谢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