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为何就变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开其中秘密

高一第一次考试结束后,我让学生写了一个考试反思,发现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用这句话开头:

这次考试太粗心了,我考得非常不满意......

这有点太不正常了!要知道,这是全市最好的学生,虽然不排除有的学生会出现考试粗心的问题,但是这么大面积出现这个问题,一定事出有因,如果不能找到原因,努力学习考不出好成绩,很多学生就会倍受打击,粗心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是非常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粗心“的常见类型

当试卷一发下来,学生看到试卷上大大的”错号“时,才后悔不已:这道题我明明会做,怎么就做错了呢?你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回答:粗心大意!粗心大意有哪些表现?

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为何就变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开其中秘密

1、原本会的,考试时做错了:这道题本身不难,自己也会做,但是考试时却做错了,一看到答案或者老师一提示就明白了;

2、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这个题本来会做,但是考试时没看到某句话,忽略了某个条件,结果考试时出现了错误。

这两种类型的错误,都让人觉着非常可惜,学生总觉着这是不应该的错误,但是又无法避免。我常常给学生说:如果你总把这些错误的原因归结为粗心大意,这样的考试总结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粗心大意,看似是小问题,实际上却是大问题,你现在吃饭怎么没吃到鼻子里?你现在怎么不会认错父母,走错家门?这说明粗心本身就不是根本原因,粗心背后还有原因,如果你把失误的原因归结为粗心,下次考试,就能全部改掉吗?这显然不行!

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为何就变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开其中秘密

二、”一看就会,一做就错“,难道真的是因为粗心吗?

为什么到了高中,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出现“粗心”的毛病?他们做题时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问题,真的是因为粗心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是由高中学习的特点决定的,学生出现粗心大意,往往是由这两方面原因导致的:

1、基础知识不扎实:初中的知识,只要求学生掌握“是什么”的问题就可以了,学生只要是能够记忆牢固、训练熟练,就能够学好,考试就能得高分。学生把这种学习方法延续到高中,突然发现自己粗心的情况越来越多,因为高中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是什么”的问题,还要理解“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如果不能全面掌握,就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

比如下面这道历史高考题,对于分封制,是高中历史遇到的第一个重要概念,学生基本上都能背出其相关内容,但是人教版教材上在讲述分封制的影响时,只是这样表述: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为何就变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开其中秘密

对于分封制对于”文化交流和认同“方面,没有任何表述。所以这道题学生的错误率时非常高的,很多学生都会误选D项,当老师提示这是不是分封制的影响时,学生才恍然大悟,这是宗法制的影响,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于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个概念理解不到位、不全面导致的。

再比如,数学中双曲线的概念,当我问学生什么叫双曲线时?学生回答说: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然而,很遗憾的是这种回答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是: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没有了“绝对值”三个字,得出来的是双曲线的一个分支。如果命题人在这个地方进行命题,就会轻松地让很大一部分学生犯”粗心大意“的错误。

一个厨师,在做菜之前,要先洗菜,先切肉,先刷锅,先备料,如果这些基础工作不到位,即便他的厨艺再高,也不可能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学习也是一样,基础工作做不扎实,考试就会现原形。

然而,很多高中生还在延续初中的学习方法,不去细细品味这些基本的概念,甚至用刷题来代替理解概念,结果只是对于概念一知半解,当题目一遍,马上就完蛋了。

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为何就变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开其中秘密

2、做题不会审题:

到了高中,你会发现多数学生都不会审题,即便是成绩很好的学生,都存在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不服气:我明明审题啊!

是的,学生是审题,但是不会审题,他所谓的审题,只是把题目读一遍而已,好点的学生知道勾勾画画,认为这就是审题了,但是题目中的条件,都找出来了吗?我看未必!如果题目比较简单,通过这样的审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题目一难,条件一多,不会审题的学生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说,我让你在班里找一个”长得高的、比较瘦的、学习好的、戴眼镜的男生“,初中时可能需要你找出一个”长的高的男生“就可以了,但是高中需要你找出更多的条件,如果你没有认真听我说的条件,结果给我找来了个女生,是不是就粗心了?如果找来个矮小的男生,是不是也粗心了?

那么,这真的是粗心吗?根本不是,而是你不会审题,漏掉了一些条件导致的,如果你将其归结为粗心大意,那么下一次,你一定还会粗心大意,因为你没有找到”病因“,更不会对症下药。

高中阶段的题目,难度要比初中的题目大得多,题干的内容非常丰富复杂,如果不会审题,这种粗心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为何就变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开其中秘密

三、对症下药,彻底解决做题粗心问题

了解了学生在高中阶段学生出现粗心大意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利用费曼学习法,彻底理解基础知识:

费曼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第一个提出纳米概念的人,被称为”纳米技术之父“,他要求费曼实验室的人,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任何一个概念,用别人能听懂的知识来解释别人不熟悉的问题,这是讲述人用”复述“的方式,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复建的过程。简单说,就是通过向别人清楚解释某件事情,来确认自己是否真正弄懂了某件事情。

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为何就变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开其中秘密

费曼学习法,包括四个过程:

(1)选择一个概念,学习这个概念:

第一步就是选择一个自己想要理解的概念,找一张白纸进行默写,记住一定要默写,因为只是看或者背诵,未必能写出来,也未必能复述出来,就像老师检查提问时,你明明已经背过了,但是老师一检查,就答不出来了,考试最终要落实到纸面上,所以要写出来。

(2)制造一个场景,将概念讲给别人:

第二步,把你写下来的概念,讲给老师、同学或者自己听,就像老师一样,来解释这个概念,你会发现这个时候,你多半会出现”卡壳“现象,这很正常,这说明你还有不懂的地方,还有薄弱点,这正是你要提高的地方。

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为何就变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开其中秘密

(3)纠错并进行深入学习:

第三步,再次回归教材或者查阅资料,把刚才”卡壳“的地方或者讲述错误的地方彻底搞懂,直到能够顺畅解释这个概念,这个时候你基本上理解了这个概念了,但是,先别急,还有最后一个要求,就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它解释出来。

(4)简化语言表述出来:

最后一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而不是背诵教材中的语言,这个时候才能确认,你是否理解了概念的本质,只有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这个概念解释清楚,才是真正懂了这个概念。

比如讲授”一五计划“这个重要的历史概念时,学生想要掌握下面几点知识:

”一五计划“是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怎么”优先“发展?多投入。

为什么实行“一五计划”:重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重要;发展重工业有利于带动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苏联的经验。

”一五计划“的结果如何: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为何就变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开其中秘密

在掌握了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问题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比如”我们为什么要优先学数学“?是因为数学重要,是因为数学基础差,是因为学好数学对其他科有促进作用,是因为我同学的经验等,通过这样类比,就能很清楚理解这个概念了。

2、利用”有意注意“,强化审题训练:

掌握好基础知识,下面就是要进行审题训练了!审题需要训练吗?当然需要,因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我经常给学生举这个例子:我让同学们仔细看着我,我从门口走向讲台,然后问大家:今天我穿的什么颜色的鞋子?绝大多数学生答不上来,有的学生辩解:我坐在后面看不清楚。

于是,我跟学生进行第二遍这个游戏,告诉学生我要走来了,看看我穿什么颜色的鞋子。结果所有的同学都能看到,即便是最后一排的,也会站起来或者趴下去看。

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为何就变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开其中秘密

这就是”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区别。所谓“有意注意”,有意识地去注意,就是说,抱着明确的目的,认真地将意识和神经集中到对象身上。

高中阶段审题,就需要使用这种”有意注意“去进行训练,比如我们历史做题,我们经常把审题过程分成三部分,也叫”三审“:审限定词、审时空词、审求答词。比如下面这道高考题,我们在审题时要找到这些信息:根据限定词”古代雅典“,联系所学知识可能考民主政治或者人文精神;根据求答词”据此可知“,知道要重点解读材料;根据核心词”财富“和”道德“的关系,重视人的道德,可以知道这符合人文精神,古答案选择D个选项。

初中成绩优秀,到了高中为何就变得粗心了?一篇文章揭开其中秘密

综上所述,高一阶段学生普遍出现做题粗心大意的现象,并不一定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而是由高一学习内容和考试要求的特点决定的,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需要尽快适应这种变化,但是对于那些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了解高中课程的特点,就会出现这样的困惑:我明明很努力,但是为何就是考不好?所以,从根本上分析出粗心大意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对高中生来说,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希望上面的文章,能够给你提供帮助!

作者简介:“赢在高三”,重点高中优秀班主任,市教学能手,长期奋战在高中一线,有十几年班主任教育经历,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对高中教学有较多经验和感悟,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