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重庆市綦江区辖镇,位于綦江区南部,距离綦江主城82公里。提起打通镇首先想起打通镇的木瓜,因为打通镇有重庆木瓜之乡的美誉,当然本人是广西人,木瓜是热带水果,广西老家遍地都是木瓜,并不见得有多稀奇,打通镇属亚热带偏北地区,气候温度会偏冷,热带植物受不得冷,更经不住霜冻,气温降低就会冻死。没想到在重庆市的打通镇还能看到木瓜,那也算是一件稀奇的事。不过本次来到打通镇后才发现,打通镇不仅仅有木瓜,还有很多的稀奇稀奇事物,根本就没有想到。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乘坐綦江区特有的小型客运车,旋盘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路看山,一路看公路边的小龙河还真是一件很享受的美事,广西也是一亩地,七分山两分水一分是土地,但是重庆这边的山水跟广西的山水还真有天壤之别,哗啦啦的水声和山路边的悬崖峭壁,直把自己的脖子给撑直,也不知道开车师傅为了配合我欣赏沿途美景,还是山路限速的原因,车速正好跟自己的视线转速吻合,美美的观看一路的美景。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以为高山上的乡镇发展的不会太好,没想到一下车,高楼林立,经过一路边走边细想才知道原来打通镇还是一个矿产出产地,要知道在十年前,中国富豪大部分都是矿老板,或许是松藻矿业存在的原因,打通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此图看起来就像是个粮站,现在交公粮制度已经撤销,所以粮站现在已经停止运作,要是在二十年前,每到秋收过后,粮站那可是最繁忙的一个地方。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每到一个地方都喜欢去看一看当地的学校,不管是中学也好小学也好,只要查到位置都去看一看,哪怕不能走进校园走一走,在校园门口遛一遛也好。尽管自己曾经是个差生,每次考试过后都不敢把成绩单很傲气的给家长看,但是很想念自己的学生时代,有时候也真后悔当年没把书年好,要知道中学时代的学习成绩能影响到后半人生的命运,当年就不应该把念书的时间当做是青春期的消耗战。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出走游玩只是一个借口,其实本人是一个资深的吃货,当然大鱼大肉现在吃不起,而对于当地很有特色的小吃确实很感兴趣,路过此地还假装看不见那真的是在欺骗自己,毕竟是油炸食品,散发出来的的油炸香味,也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此地消费10元,也算是对这位大姐生意的支持。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打麻将是重庆四川一带的一项民间娱乐活动,打通镇的居民也不列外,闲下来的时候也会找几个要好的哥们,凑成四脚围成一桌打麻将,有时候打麻将能打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看来麻将对于重庆市民真的很重要,看到在大街上光明正大的打麻将就会想起老家广西,老家那边要是打麻将得在屋里打 ,还得紧闭大门,要是在大街上打麻将,那是赌博,同样是打麻将,重庆这边是娱乐,老家是赌博,两地间的民间娱乐活动文化差异真的很大。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进入冬季后天气降温,棉被成了避不开的话题,这家弹棉花店备足货源,等着过冬需要棉被的顾客前来购买,记得小时候很穷,买不起棉被,奶奶种植的棉花带到弹棉花店里加工,广西地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雨季很漫长,能把棉花晒干还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知道后来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现在需要棉被都是掏钱买,同时弹棉花这门手艺也在老家消失,没想到来到这边还有人从事这门行业。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松局影剧院,应该是松藻矿业的管辖下的一家电影院,要不是有松藻这个部门,或许打通镇还真的没有看电影这个概念。小时候外公经常带自己去看电影,那时候的电影票是5角钱一场,后来1元一场,再后来电视普及率的增高,电影院就倒闭了,不知道松藻影剧院是不是跟自己以前看电影的情况一个样。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重庆人爱喝酒天下人都知道,不过觉得有些奇怪,重庆人喝的酒量怎么这么差劲,每次就喝那么一杯两杯,要知道广西人喝酒都是公斤级的,后来才知道重庆这边人们喝的是高粱酒,酒精度数达到40,50度能喝上一杯算是酒鬼,喝两杯以上是酒神,广西老家那边喝的是米酒,米酒的酒精度数都在20多度,喝一斤是就给,两斤以上是酒神,还是重庆这边酒神多。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今天不是赶场天,走很多场镇都是赶场天才能看到有檫鞋摊出来做生意,或许这位大爷过于勤劳,闲不住出来摆摆摊解解闷,老话叫勤劳致富,相信日子过得安逸的人都是很勤劳的人,老天爷也会帮助勤劳的人民,祝这位大爷生意兴隆,家庭美满,生活幸福。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环卫工为了给打通镇的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不管风吹雨淋,寒霜日晒,都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其实每到一个地方,都想跟环卫工搭上几句话,是在找不出理由的就假装问路,就是为了能够跟他们聊上几句话,感谢环卫工,给我们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希望过路的居民尽量不要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做一个对自己生活环境里有责任的人。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农贸市场的入口,这些摆摊售卖的蔬菜,绝对是自产自销的无公害蔬菜,重庆人特别是重庆农村的人民很淳朴,很热情,也很真实,平时走一些乡镇,要是方便带的,都会买一些这样自产自销的蔬菜,因为这些蔬菜吃的放心,同时对于重庆的人们也很信任,有时候天色有点暗的都会多买些,还让他们再点收摊回家。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卤肉是本人的最爱,特别是猪头肉,自己弄饭的时候真的是餐餐不离,顿顿不剩。或许是重庆这边的美食数不胜数,火锅麻辣烫,红汤小面肥肠面牛肉面的大吃特吃,竟然把一个资深的吃货把胃给吃坏了,现在很多美食只能量吃,也许是岁数大了,消化能力也慢慢的减退,看来吃东西管不住嘴,但是保不住胃,同时也错过了重庆民间地地道道的美味。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豆腐也喜欢吃,很喜欢做豆腐焖鱼,豆腐焖五花肉,番茄豆腐汤,酱油豆腐,当然那是桂系菜肴,重庆这边经常看到的就是用豆瓣酱炒豆腐,火锅豆腐,还有麻辣豆腐,不管怎么做对于一个吃货来说都好吃。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打通镇出产板栗早有耳闻,来到打通镇后看到板栗也不算是新鲜事,要知道本人是广西南宁隆安县人,隆安县是广西板栗的主产区,自家还种有五亩多的板栗,每年到采摘节都回去摘上几十斤带来重庆吃。老家的板栗批发价在3-6元之间,因品质而定价格,不知道这边的批发价是多少,不过走超市的时候零售价大多都在10元之间。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重庆人爱吃面那是没的说,现在全国的每个大中城市都能看到重庆小面的身影,来到重庆后现在早餐都是一碗小面,有时候中餐晚餐都是小面,特别是肥肠面和牛肉面,吃得可欢了,最爱吃的是肥肠面,肥肠面散发出来独特的味道,真的能够打乱自己嗅觉系统。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今年的二师兄有些任性了,以前经常骂别人是猪头,经过这一次翻身,现在已经没有人在骂谁谁谁是猪,而且二师兄这么一翻身,还真的高攀不起,做人永远都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因为站在你面前的人是什么人你永远都不知道,当它一露出身份,你就自己给自己打脸,猪肉就是这样,便宜的时候挑瘦地吃,现在连肥的都吃不起。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还能看到黑甘蔗确实感到意外,甘蔗是广西,广东和海南才能种活的热带植物,在这里也能看到,要是当地也有种植的那更是一件稀奇的事,不过现在的物流业这么发达,甘蔗又是一个保鲜期很长的一种食品,在打通镇看到甘蔗也算是正常,甘蔗在重庆还有一种说法叫做甘渣,只是口音的问题,对于甘渣的本质没有什么变化,啃起来都是一样的甜。

重庆市綦江区打通镇

打通镇

打通镇,就是这种小型的客运车,穿梭于高山间的蜿蜒公路,也是这种交通工具,让我能够目睹到了重庆这座山城间,深藏在深山老林里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每一处美景。或许也只有重庆这座山城才能坐上具有当地特色的公交车。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有些地方描述的可能跟事实有些不符,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打通镇人民的见谅。

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