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戴着“孝”走向军营

转眼间,这件事情就过去30年了,但留给我的记忆却是那样深刻。

那是1989年4月4日的早晨,事情发生在山西省襄汾县的火车站前。这天既是该县当年第一批应征入伍青年踏上部队的启程之日,也是全临汾地区当年送行的第一批新兵,正因如此,当我听说和我家相住为邻的临汾军分区李参谋长将亲自去为这批新兵送行时,作为一名刚刚学习摄影不久的爱好者,就希望同他一起前往那里,拍一些送兵的新闻照片,这也才让我有了机会抓拍到了这一感人的画面。

他戴着“孝”走向军营

我们一行四人,坐着一辆212吉普车,直接来到了新兵集结和出发的地方——襄汾火车站。在这里,县武装部部长过来向李参谋长报告,说有一名叫董永红的新兵父亲,就在昨天不幸去世。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县、乡、村三级有关部门都劝其留下料理父亲的后事,然而都被这名新兵拒绝了。这位新兵表示,当兵报国,是自己多年的愿望,如今既然得到了这次机会,就不应放弃,父亲的后事就让哥哥、姐姐们来料理吧。

面对这种情况,武装部领导确定同意这位新兵的要求,让他和所有的新兵一起出发。听着如此感人的事情,我和参谋长来到了这位新兵的身旁,只见他左臂上戴着一块绣有“孝”字的黑纱,坚毅的脸庞上透露出失去亲人的悲情,面对着分区首长的安慰,他没有流一滴泪,也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点点头,向关心他的首长敬了一个虽不标准却又是那么庄重的军礼。望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我含着眼泪,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一幕。

面对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我不明白,一个刚满18岁的年青人、一个刚刚失去亲人的年青人、一个第一次将远离家乡的年青人,真的就能承受这刚失去亲人又远离家乡的现实吗?他真的就不想留在家中,为养育了他十八年的父亲尽一点“孝”心吗?带着疑问,我来不及购买车票,向列车长说明了情况,同他一起踏上了远行的列车……

在列车上,他哭了,他哭的是那样的伤心、那样的动情。原本想进一步采访他的我,此时此刻却实在不忍心惊动他,隔着几个坐位,在他手拿毛巾擦去眼中泪水的时候,拍下了他在车上的一张照片。回家后,我连夜钻进家中那充当暗室的小库房,连冲胶卷带洗相,并连夜赶写了文字说明。第二天一早,我及时将稿件发往《山西日报》,从而一张《他带着“孝”走向军营》的照片在该报头版发表。随后,我又同《临汾日报》孙言兵记者来到他的家中,对他的妈妈及家人进行了采访,以图片报道的形式,对他及他的家人在“尽忠”还是“尽孝”的问题上作了全面报道,最终该作品荣获1989年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三等奖、全省好新闻一等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