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原图:8组金石拓片 7段吐蕃千年往事


中国西藏网讯 勒金刻石,颂功纪事,金石铭刻是修史编志、存史资政的重要文献资料。正在西藏文化博物馆举办的“‘一带一路’涉藏金石拓片展”,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的金石文化。其中的8组金石拓片,铭刻着7段千年之前的“吐蕃往事”。公元658年,唐高宗时期外交家王玄策出使古印度,途经吉隆时,有感于征程之艰辛,自然之壮美,在阿瓦呷英山嘴崖壁上留下数行摩崖石刻——《大唐天竺使出铭》,记载了率领使团出使印度之事,该石刻比《唐蕃会盟碑》还早165年。图为《大唐天竺使出铭》拓片

1992年,《丽江格子吐蕃墓碑》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上格子村被发现,这是一块吐蕃时期的墓碑。该碑由碑文、“臣服图”及碑饰图案等几部分组成。碑文记载了龙腊塔部落臣属于吐蕃的历史事件。由8人组成的“臣服图”,表现了神川节度使吐蕃君臣正在接受归顺者龙腊塔及其随从进贡的场面。石碑的碑饰图案,反映了唐朝、吐蕃、南诏几种文化在当地相互汇集、交往与融合的历史。该碑是研究唐朝、吐蕃、南诏三方关系的珍贵历史资料。图为《丽江格子吐蕃墓碑》拓片

《桑耶寺碑》立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桑耶寺大殿右侧,背靠桑耶寺大殿外墙。石碑由碑帽、碑基、碑体三部分组成。碑座为圆形仰覆莲座,碑身呈长方形,下宽上窄,高 3.6 米。碑文内容记载了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带领吐蕃王室及大臣、贵族起誓保护拉萨等地的佛寺,永不放弃佛教。因此,又被称为《兴佛证盟碑》。图为《桑耶寺碑》拓片


历经千余年,桑耶寺铜钟至今仍悬挂在桑耶寺的大雄宝殿门廊里。铜钟外沿有两行铭文,为古藏文五金体阳文铭刻。铭文内容为:“赞普赤松德赞父子、眷属,具六十种妙音证无上菩提。”据考证,该铜钟由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妃子没庐氏•甲茂赞捐铸。图为《桑耶寺铜钟》拓片

在大昭寺的正门入口处前面,竖立着两块石碑,南边一块是《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会盟碑》或《甥舅和盟碑》。据历史记载,从公元706年到822年,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会盟达8次之多。公元823年所立的《唐蕃会盟碑》,记载的是第八次会盟的盟文。碑文记载:“……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图为《唐蕃会盟碑》正面、背面拓片

《唐蕃会盟碑》碑文中强调了唐文成、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缔结了舅甥姻好之事;追溯唐蕃的历史和功业,并记载了这次会盟的经过、立石年月以及双方参加登坛会盟的官员名单。这块会盟碑表达了汉藏历史悠久的亲密关系,是汉藏历史上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图为《唐蕃会盟碑》左面、右面拓片


图为《工布第穆摩崖石刻》拓片

图左为《普兰观音碑》,右为《普兰观音碑》一侧拓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