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人才凋零了嗎?為什麼?

郭小娛


華語樂壇人才其實沒有凋零,相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70 80年代有梅豔芳,蔡琴,張學友,李宗盛,郭富城,劉德華,羅大佑等一批歌手引領樂壇,而到了90年代,張信哲,鄭智化,王傑,周杰倫,陳奕迅等歌手,而到了現在有李榮浩,毛不易,薛之謙,楊宗緯,華晨宇等新時代歌手。雖然很多人認為現在的歌曲沒有以前經典,其實不然,只是時代在變,針對的人群不同,未來會有更多優秀歌手創作人出現,華語樂壇也會越來越昌盛。





三毛文化


剛剛聽歌的時候忽然發現我的歌單裡百分之八十都是些外國歌。

英語法語日語西班牙語都有,反而國語歌沒幾首,加上之前看到B站一個UP主發的《華語樂壇越來越沒落》的視頻,對比了03—05年榜單上的歌曲,這不禁也讓我開始思考:

華語樂壇真的沒落了嗎?

之前的音樂榜單以歌曲質量為首,現在的音樂榜單,以粉絲瘋狂度為首。畢竟流量社會(誰說吳亦凡呢?)

很多好歌因此沒有排進榜單內,並不是歌曲不行,而是沒有流量。

十多年前和現在的音樂市場是不一樣的,唱片公司的崛起沒落對其有很大的關係,具體不細說了,畢竟有很多人科普過。

我只是想說明,現如今,榜單上的歌不一定就是好歌,去跟之前榜單上的歌相比也是不公平的。

現在每年新發的歌曲數量比之前要多很多倍,自然會良莠不齊,不能只抓著幾首爛歌曲就說華語流行樂壇完了。

這純屬耍流氓。

馮褲子說因為有垃圾觀眾所以有垃圾電影,這話當時遭到很多人批評,但真的挺有道理的,正因為有很多垃圾聽眾不聽歌,只追星,才讓那麼多垃圾歌曲進入了榜單。這才有華語樂壇完了的說法。

其他認真寫歌的音樂人表示很受傷。

除了上面說的追星不追歌的現象,還有一種歌曲氾濫也被很多人稱為華語樂壇完了。

神曲。

當年龔琳娜一首《忐忑》嚇得不少人尿都灑出來幾滴。

剛開始神曲是說那種別人唱不來的歌曲,經過鳳凰傳奇的不懈努力,神曲的定義慢慢變成了那種通俗易懂,爛大街的歌曲。

這其實沒那麼多槽點,只不過聽起來的確有點土。但這只是現代流行歌曲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

再有就是抖音快手帶火的歌曲,例如《講真的》《紙短情長》。

說實話,我覺得還湊活,沒那麼不堪。

就連《學貓叫》我也只是認為他們得詞有些低齡,曲子還是可以的。

說到詞,我不得不說,咱們中國人是最重視歌詞的民族。一首歌你曲子再好聽,歌詞寫的不行,就會說這首歌是個爛歌,就像我上面說的那些;

相反你曲子寫的不行,但詞寫得極好,會有很多文藝青年說,不錯,這歌挺有內涵的。

呵呵

我個人認為,一首歌,曲子大於詞。

歌曲屬於音樂,一首歌即便沒有詞,曲子也能稱之為音樂,一首歌沒有曲,歌詞充其量是首現代詩。

當然,我不是說歌詞不重要,好詞加好曲才能稱之為好歌。

不過,國人重視詞似乎也只是重視華語歌曲的歌詞。

對於國外的歌曲,似乎詞的好壞並不影響什麼。

比如《Uptown Funk》 《Shape of you》《Despacito》

這三首歌隨意一首歌詞拿出來,都不亞於《香水有毒》,但說他們歌詞三俗的人少之又少,最多調侃一下“小黃歌”,然後樂呵呵點了收藏。

WTF!!!!

幾個意思?聽外國歌聽曲,聽中國歌聽詞?

我想了半天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發現最主要的原因是:

聽外國歌聽不懂歌詞。

雖然英語從小到大都要學,但是有幾個人敢說我第一次聽英文歌不用看翻譯都聽得懂歌手的意思?

我有時候聽華語歌,不看歌詞都聽不懂歌手在唱什麼。

大多數人聽英文歌的反應都是:這首歌挺好聽的,下載了。

正因為聽不懂詞,才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曲子上,曲子寫得好,我愛聽,那這首歌就是好歌。

別這樣,不好。

華語樂壇是在不斷進步的,風格越來越多,難免有你不喜歡的,但這是好事。

我們也有很多好的歌曲,好的音樂人。

我在11年的時候,聽李志趙雷,要是沒有毛不易,怕是還有很多人不認識李志,沒有我是歌手,怕是很多人不認識趙雷。

這說明了什麼?

好歌比不上好流量。

最後就是情懷了,小時候聽的那些歌已經變成情懷嵌入我們體內,難免評論時有失公允,就像我們的父輩很不喜歡周杰倫那樣。


火鍋沒味兒


如今的時代,已經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靜下來心無雜念的去做音樂了,如今的一切不論音樂還是影視劇,都透著一種濃濃的商業氣息,音樂應該是純粹的,不應該摻雜任何其他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