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殖肥水中,你不知道的十个小技巧,赶紧戳

关于养殖肥水中,你不知道的十个小技巧,赶紧戳

肥水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尤其是在养殖初期往往会遇到肥水困难的问题,现将肥水困难原因及解决方法介绍如下:

1、原因:清塘时生石灰用量过大,造成池塘水质和底质短时间内pH值偏高,肥料难以发挥肥效,造成肥水困难;

关于养殖肥水中,你不知道的十个小技巧,赶紧戳

解决方案:大剂量用生石灰清塘后,最好间隔半个月左右,待池塘内的酸碱度恢复正常后再施用肥料。或用醋酸、硼酸、柠檬酸等弱酸将酸碱度降到正常范围后肥水。

2、原因:前期水温较低,限制了藻类的繁殖速度,造成肥水困难;

解决方案:待连续晴天、光照较强时再施肥,也可施豆浆、海藻粉等来增强藻类的光合作用,刺激藻类繁殖。

3、原因: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及有害细菌大量繁殖,造成肥水困难;

解决方案:先使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然后再使用EDTA、硫代硫酸钠等络合水中的有毒物质,间隔2-3天后再施肥。

市面上的有机酸林林总总,建议大家选择含量高的,且最好浓缩,使用时一般用量较多,方便携带。

4、原因:底泥板结,和水体间的物质交换停滞,造成肥水困难;

解决方案:施肥后第二天使用EM活菌制剂,或将有机肥料与EM活菌制剂混合浸泡1-2小时后施用。

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但是EM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到养殖户欢迎的是EM菌菌种。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己扩培。自己发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那么在选择EM菌菌中的时候大家要关注菌种的好坏。一般而言,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pH值。因为EM菌种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较低说明乳酸菌含量丰富,也就意味着整体的EM菌活性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如果可以达到3以下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了。

关于养殖肥水中,你不知道的十个小技巧,赶紧戳

5、原因:水体中浮游动物较多,藻种基本被摄食,造成肥水困难;

解决方案:鱼苗期可以采取减少投喂量的方法,促使鱼苗大量摄食浮游动物;养成期则可选用阿维菌素类药物进行局部杀灭,然后再引进部分新鲜水源进行肥水。

6、原因:塘底青苔较多,施用的肥料大部分被青苔吸收利用,造成肥水困难;

解决方案:鱼苗期时可使用石膏粉、草木灰或采取加深水位等方法阻碍青苔的光合作用来消灭青苔;养成期则可选用表面活性剂、扑草净等药物拌沙土后进行局部杀灭,然后引进有藻种的水源进行肥水。

7、原因:水体透明度较低,水体中的悬浮杂质容易将肥料中的有效成分吸附络合,阻碍了藻类的光合作用,从而引起肥水困难;

解决方案:可选用以聚合物或明矾等为主要成分的水质改良剂来澄清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然后再施有机肥。施用鸡粪、猪粪、菜粕等有机肥肥水时,一定要先充分发孝,在施放时要配合EM菌或芽孢杆菌使用进行肥水,以抑制不良藻类的繁殖生长。

芽孢杆菌的作用已被公认。但是,我们在使用时经常发现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效果。有的产品用量少效果好,有的即使大量使用也不见效。为什么呢?因为微生物制剂核心技术在于菌种的好坏和菌种的数量。很多养殖户误认为重量多数量就多。其实并非如此,先进的发酵技术和制剂技术可以使每克产品中的菌总数量达到500亿以上。一般的小厂家受制于技术和设备的制约很难达到。同时菌种的好坏更是决定了产品的使用效果。芽孢杆菌是带有孢子的杆菌总称,芽孢杆菌的种类多达上百种。有的适合人类肠道,有的适合水质改良,有的适合垃圾处理。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芽孢杆菌都适合水产养殖。因此,建议大家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选择高含量的产品,因为只有大厂家才能做出高含量的产品,同时他们也会在菌种库当中选择适合水产养殖的菌种进行生产。

关于养殖肥水中,你不知道的十个小技巧,赶紧戳

8、原因:水体中及周围水域缺乏天然藻种,造成肥水困难;

解决方案:人工向水体中补充有益藻种,如引进一部分有藻种的池塘水,然后再施肥。

9、原因:施用的肥料中营养元素不全面或搭配比例不合适,容易培养起不良水色;

解决方案:若使用传统肥料如鸡粪、菜籽饼及复合肥,最好配合使用EM菌或复合芽孢杆菌等;也可选用含有钾元素及磷元素的生物肥料进行肥水。

关于养殖肥水中,你不知道的十个小技巧,赶紧戳

10、原因:水体中不良藻类过度繁殖抑制了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

解决方案:换去表层10-20厘米的水,然后再施用配比合理的生物肥料进行肥水。

关于养殖肥水中,你不知道的十个小技巧,赶紧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