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醬九八七:酒桌上那些“謠”言,欺騙多少喝酒人

“謠言”止於智者,但說的人多了,便被人誤當作“真相”。懂的人不願意與之爭辯,不懂的人卻高談闊論,實在是酒桌“公害”。

陳醬九八七:酒桌上那些“謠”言,欺騙多少喝酒人

第一:現在很多白酒都是勾兌的,勾兌的白酒不能喝。

勾兌是白酒釀造必不可少的工藝,簡單來說,不同窖池、工人、時間等/釀造出的酒味道有差別,需要經過勾兌這一環節來統一口味。除白酒外,勾兌工藝還廣泛應用於黃酒、葡萄酒及威士忌、白蘭地等酒類。

釀酒業有句行話,生香靠發酵、提香靠蒸餾、成型靠勾兌。勾兌技術可謂釀酒的化龍點睛之筆。

第二:喝酒要喝高度酒,低度酒不好,喝了對身體不好。

因釀酒工藝不同,剛蒸餾出的白酒大約在60%vol到70%vol,酒廠可以根據需求通過調節蒸餾溫度、時間等來控制白酒度數,比如濃香型控制在60%vol左右,醬香型控制在53%vol左右。

陳醬九八七:酒桌上那些“謠”言,欺騙多少喝酒人

第三:酒精酒不能喝,喝了傷身體。

酒精酒,又稱新工藝白酒或液態法白酒,以糧谷、薯類、糖蜜等為原料,使用液態發酵、蒸餾成食用酒精的工藝,再經串香、勾兌、調配而成的白酒。

換句話說,是採用現代化的酒精工藝,產出符合質量標準的酒精,再加工或改制成的白酒。

液態法白酒,優點很多,消耗糧食少,出酒率高,發酵週期短,缺點就是風味單一,

所以需要加食用香精等調節香氣及口感。

酒精酒不是洪水猛獸,不是毒藥,明明符合國家標準,怎麼就談之色變,傷身體呢?需要打擊的是“不良商家”。

陳醬九八七:酒桌上那些“謠”言,欺騙多少喝酒人

第四:自釀白酒普遍比規模化生產的酒好

自釀白酒,又稱私釀酒,顧名思義,自己家釀的白酒,不排除有些自釀酒確實不錯,可以“媲美”名優白酒,但是大部分自釀酒的水平徘徊在“食用酒精”上下。

為什麼這麼說,白酒行業是成熟的行業,規模以上企業聘請更好的釀酒師、使用更嚴格的工藝、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及規定等,以上種種條件是個人及作坊達不到的。

玉米胚芽含蛋白質、脂肪多,澱粉少,釀酒會產生雜醇油,規模以上企業釀酒時使用去除胚芽的玉米,而個人或作坊釀酒很少注意這一細節。自釀酒,屬於非流通性產品,把控得當,質量不錯,但是缺點是質量不穩定。請不要拿“業餘高水平”去挑戰“專業水準”,很容易受傷。

陳醬九八七:酒桌上那些“謠”言,欺騙多少喝酒人

第五:白酒顏色越黃越好,純糧酒年份足

按照國家標準來看,醬香、濃香、芝麻香及兼香等白酒的顏色是無色透明或微黃,其中無色透明的白酒佔絕大多數。

微黃來自哪呢?以上香型的白酒經長時間貯存,酒體中的香味成分發生一系列的反應,使酒體變得微黃。如果有人告訴你,這款酒存放了多少年、所以顏色發黃;負責任的告訴你,就是當年出廠的飛天茅臺酒,顏色都是無色透明的。

陳醬九八七:酒桌上那些“謠”言,欺騙多少喝酒人

第六:酒是陳的香,

朋友請我喝存放多年的酒,雖然不知名,但絕對是好酒。

酒是陳的香,深入人心。蒸出的白酒,具有辛辣刺激感,並含有某些硫化物等不愉快氣味,稱為新酒。經過一段貯存期後,刺激性和辛辣感會明顯減輕,口味變得醇和、柔順,香氣風味得以改善,此謂老熟。在長時間的存放中,酒體中的酸及醇發生化學反應變成酯,使酒的香氣增加,同時甲醇等有害物質的含量會伴隨貯存時間延長而減少甚至消失。

白酒也有最佳飲用期。白酒在長期貯存時,不僅會發生酯化等反應讓酒越來越香,也會發生水解等反應讓酒越來越淡。

陳醬九八七:酒桌上那些“謠”言,欺騙多少喝酒人

第七:剛蒸餾出原漿酒才是好酒,後期進行勾兌的酒都不行。

原漿酒,又稱原酒或單體酒,是從車間生產出來的未經勾兌的酒。

原漿酒,具有辛辣刺激感,並含有某些硫化物等不愉快氣味,不適合直接飲用,需要經存儲後,增添調味酒、年份酒等,使酒體更為協調、醇厚,才能上市銷售。市面上的所有合法流通的產品都是經過勾兌後產品。

陳醬九八七:酒桌上那些“謠”言,欺騙多少喝酒人

第十炮:天冷了,喝點酒暖和暖和。

這句體貼人的話,多出現在武俠小說、電視劇及日常生活中。

喝酒感到身體熱,是因為酒精刺激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熱量需要通過皮膚散失,

所以體熱集中到體表,人感到身體熱乎乎的。與此同時,飲酒後導致神經出現短時興奮,全身就有一種溫暖和舒適的感覺。當熱量散去之後,人會感到越來越冷,所以喝點酒不能禦寒。

為啥人冬天喝酒會禦寒呢,那是因為穿得也多,吃得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