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這個秋冬,如果說有什麼令人激動的事,那麼莫過於DC新版《小丑》的上映了。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新版《小丑》由傑昆·菲尼克斯所主演,自上映以來,該片的票房便一路走高,在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上,《小丑》更是摘得最佳影片金獅獎。

有報道稱,《小丑》已經提前鎖定奧斯卡名額,至於最終能獲得多少項提名,明年1月13日晚,官方將會對此公之於眾。

雖然該片尚未在國內上映,但在各大媒體平臺上,有關電影《小丑》的話題討論度卻在逐漸升溫,人們紛紛對該影片予以好評。在豆瓣上,《小丑》的評分雖有所回落,但依然保持在9.0的高分上。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小丑》獨立於DC系列電影的體系之外,較前幾部電影,小丑的人物風格有了微妙的轉變。

但這種轉變並不是失敗的,而是給“小丑”這個角色,注入了新的靈魂,也為我們理解《小丑》系列電影提供了新的內容參照。

從當下觀眾們的反響,以及整個影視圈的討論度來看,新版《小丑》儼然成為了今年下半年最令人矚目的影片。

而傑昆·菲尼克斯所飾演的小丑,也與希斯·萊傑的經典小丑平分秋色,打破了“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的定論。

可以說,新版《小丑》無論是在角色的塑造上,還是在故事的整體性上,都取得了難得的成功。

下文,筆者將從文化角度去剖析,電影《小丑》之所以會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01 人物的真實性與矛盾性

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結合,一個人可能是無限的好,也可能是無限的壞。

在以往DC和漫威的超級英雄類影片當中,主角們都是完全正義的化身,劇情充滿套路,且無腦,娛樂至死。

而在由傑昆·菲尼克斯所主演的新版《小丑》中,我們卻可以看到一個真真實實的人。

他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他有軟弱的一面,也有強硬的一面。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在《蝙蝠俠:黑暗騎士》當中,小丑這個角色的暴力行為完全是無理由的,沒有任何動機和邏輯可言。

而新版《小丑》,卻讓人們對那個最後徹底瘋狂失控的小丑,有了同情和理解之心。

小丑亞瑟在現實生活中處處被人欺壓。他的廣告牌被搶,轉而又被公司開除,就連自己的脫口秀視頻也被人們拿來嘲笑。

在得知自己是哥譚市市長韋恩的私生子後,他想要去當面討個說法,但換來的,卻是那個冠冕堂皇的市長隨之而來的一記重拳。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他渴望被理解,渴望被關懷和同情,但現實是,周圍人只有冷漠,甚至會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作惡。

因此,本來憂鬱懦弱的小丑在受創後,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此外,一個有趣的現象非常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小丑的妝容包括小丑面具,一開始非常令人反感,因為它似笑非笑,似人非人,很容易讓人的大腦陷入到“恐怖谷”之中。

但隨著近年來小丑文化的不斷豐富和自我塑造,越來越多的人都消除了這種隔閡感。

為什麼?

因為小丑面具看似面帶微笑,實際上卻又極度扭曲悲傷。而這,不正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最真實的寫照嗎?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可能一開始,很多人只是被小丑這個反派角色別具一格的妝容所吸引。

但如今,當我們走進小丑的內心世界,我們知道了,小丑雖然是一個諧星,但卻是一個悲傷憂鬱的人,他表面滑稽惹人笑,實際內心已經千瘡百孔。

因此,當它就是你的時候,“恐怖谷”的效應自然就消失了。

在電影中,小丑亞瑟時常會不受控制地哈哈大笑起來,也會對不幸的事感到可笑,同時,他亦會對自己的暴行而感到一絲慌張和無措。

正如小丑面具一樣,小丑是個矛盾的集合體。

但正是因為這些看似荒唐和荒誕的表現,小丑才沒有被臉譜化,也讓《小丑》完全碾壓同為今年上映的漫改電影《復仇者聯盟4》。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02 藝術性與反套路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是因為其中的創造性具有一種獨立價值。此外,藝術是一個在獨特的時間、空間和條件下被變成的作品。

反觀新版《小丑》,它之所會被更權威更嚴肅的圈層認可,正是因為它在以往小丑電影的形式上,有了一種創造性。

而在當下這個“馬太效應”加劇的社會背景下,《小丑》的出現,又恰恰迎合了這種獨特的歷史時間與社會背景。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一直以來,作為商業片的超級英雄類電影都很難登上大雅之堂,也始終沒有得到國際電影節和奧斯卡的青睞。

而為了有所突破,新版《小丑》另闢蹊徑,摒棄了華麗的特效以及激烈壯觀的戰鬥場面。

沒有繁瑣複雜的劇情,沒有宏大普世的立意,影片當中,大部分都是對亞瑟骨瘦嶙峋的形體展示。

但這種簡單的形式,卻被傑昆·菲尼克斯用精湛的演技,詮釋出了非凡的深度。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另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現象是,電影《小丑》的反英雄化、反套路化。

超級英雄電影中的角色,如今不再是忙著拯救世界,而是作為一個同樣需要關注和拯救的人呈現。

從“凡人英雄化”到“英雄凡人化”,這也是超級英雄類電影的一個新的突破。

而這種反套路的現象,我們在童話類型的電影中也能找到。

比如白雪公主的故事。

在以往,故事的結局一般都是王子救了公主,最後王子和公主幸福美滿。

而近年來的一些童話類電影,像《白雪公主與獵人》,卻是將出身底層的獵人和公主安排在了一起。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於2013年上映的《冰雪奇緣》,甚至將王子給完全反面化了,之後的《沉睡魔咒》也是將王子的角色變得可有可無。

通過這些電影,我們能看出,這些年來,童話電影一個很重要的改編方向,就是反王子,在王子這個角色上進行顛覆,這與《小丑》的反英雄化極為相似。

那麼這種“反王子”“反英雄”的故事為什麼會流行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那種精英話語、上層話語的表達方式,觀眾們已經不喜歡了。

但我想,最本質的原因,還是因為這類電影不裝模作樣,令人們產生了靈魂深處的共鳴。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03 電影《小丑》的現實意義

近些年來,有許多評分一路走高,並且充滿爭議性的現實體裁電影,比如拿下金棕櫚大獎的《寄生蟲》,以及韓傑導演的《Hello!樹先生》。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這些影片當中,似乎都有那麼一點相似的味道,雖然它們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由不同的演員所表演,

但電影中所展示的思想性,卻出奇的共通。

這些影片完全揭露並展示出了我們這個社會當下最嚴重的弊病,其中的內涵與現實意義直擊人心。

可以說,這些影片的高評分不是沒有原因的。

很多人看完《Hello!樹先生》後都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樹先生,而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又何嘗不是小丑呢?

本以為世界會對我們溫柔以待,奈何現實生活中一次次碰壁,因生存而感到慌張與恐懼。

與其說,是小丑給哥譚市帶來了恐懼與不安,倒不如說,是哥譚市造就了小丑。

正如小丑亞瑟在脫口秀節目中說道的那樣:這年頭人人都是人渣,能把每個人都逼瘋。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因此,有人說:30年前,製造小丑需要把他推進化學池;30年後,製造小丑只需要把他推進社會。

小丑亞瑟的人生際遇,與我們現代人壓抑的現實生活完全貼合,而電影《小丑》也完美地反映了,一個殘酷腐朽的社會壓迫人性,再讓人性變異的過程。

這種人性的扭曲與異變,與卡夫卡的《變形計》有著許多異曲同工之處,能讓觀眾在感同身受的同時,又欲罷不能。

從文化角度剖析,電影《小丑》能夠獲得成功的幾點原因

所有殺不死我們的,都讓我們更扭曲,扭曲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極致而絢爛的爆發。

如今,小丑已經從以前的一個人物ip,轉變成了一種精神思想。

在這種精神思想的影響下,你我皆可是小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