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很早以前我就聽說過一本神書,名曰《哥德爾、艾舍爾、巴赫》

。那時的我只聽過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名字,還沒怎麼聽過他的音樂,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厲害。我只是在想,這本涉及數理邏輯、人工智能的書,最後選擇寫這麼一位音樂家來闡述藝術與數學之間的關聯,其中必有玄機。雖然直到今天我還沒有讀這本書,但慢慢地聽了一些巴赫,逐漸瞭解賦格、卡農,偶爾不明覺厲地看看別人對著譜面分析作曲技巧之後,大抵也開始明白,為何總有人要用「In Bach We trust」來裝逼,為何總有人說巴赫其實是個數學家。當然,我並沒有認真研究過巴赫的作曲技巧,但這完全不妨礙聽他的音樂,畢竟除了形式上的嚴謹和多變,巴赫曲子本身的音樂性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哥德爾、艾舍爾、巴赫》 作者:[美] 侯世達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萊比錫聖托馬斯教堂前的巴赫,他在此工作 27 年,並長眠於此

如何欣賞巴赫的音樂?這是個太大的問題。如果你能識譜,又有閒心,大可把巴赫的譜子拿來細細研究一番,其中的精妙設計定會讓你讚歎不已。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要為聽懂巴赫,去學習五線譜,研究各種作曲理論。其實只要能從音樂中體會到美,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就已經很好了。

那麼,應該從什麼曲子開始聽呢?想必巴赫迷們十有八九會祭出大名鼎鼎的《哥德堡變奏曲(Goldberg Variations)》。講真,這套宏大的變奏曲被硬生生地整成了人人都錄過唱片的流行曲,絕對算得上現象級的古典樂了。別看它現在這麼火,這首巴赫晚期的作品(1741 年發表)在他逝世後很久都無人問津,直到 20 世紀 30 年代蘭多芙斯卡(Wanda Landowska)公開演奏《哥德堡變奏曲》並錄製了唱片後才為人們熟知。隨著古爾德(Glenn Gould)獨具一格的演奏,《哥德堡變奏曲》進一步爆紅,越來越多的鋼琴家都進行了自己的演繹。巴赫在其中運用了很多復調音樂的技巧,同時也進行了不少創新,最重要的是,它足夠好聽、足夠親切,很容易就拉近了聽者與巴赫的距離。也正因為如此,在許多電影裡你都能找到它的影子:《沉默的羔羊》裡一臉血的漢尼拔沉浸在第 7 變奏中,《英國病人》裡護士在廢墟中隨手彈出詠歎調主題,《愛在黎明破曉前》裡從地下室傳來了悠遠的第 25 變奏......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英國病人》:護士在傾倒的鋼琴上投入地彈奏詠歎調主題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愛在黎明破曉前》:地下室裡傳來羽管鍵琴的聲音,二人和著第 25 變奏翩翩起舞

《哥德堡變奏曲》原名叫《有各種變奏的詠歎調》(Ari-amit Verschirdenen Ver nderungen),當初巴赫在創作它的時候就對這部作品有十分明確的定義:「一首為音樂愛好者消遣用的各種詠歎調以及變奏」。「哥德堡變奏曲」這個名字則是為巴赫寫第一部傳記的福克爾(Johann Nikolaus Forkel)根據其創作背景改的。哥德堡( Johann Gottlieb Goldberg)是巴赫的一個學生,他也是俄國大使凱瑟林伯爵(Count Hermann-Karl von Keyserling)手下的演奏家。相傳伯爵在萊比錫的時候深受失眠困擾,時常讓哥德堡在深夜為自己演奏,以打發漫漫長夜。在一次和巴赫的會面中,他希望作曲家能為哥德堡創作一曲柔和中帶有一絲活潑的鍵盤樂(當時主要是用羽管鍵琴演奏),以使他在失眠的夜裡保持愉悅的心情。於是巴赫便以他之前寫過的薩拉班德舞曲為主題,創作了 30 首變奏,由哥德堡給伯爵演奏。凱瑟林伯爵被其深深打動,為表感激,送給了巴赫一個裝滿 100 金路易的金盃。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羽管鍵琴是巴赫時代的主要鍵盤樂器之一,別看它長得像鋼琴,其實是一種撥絃樂器

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僅見於福克爾的記載,故而很多人也懷疑是其杜撰的。無論這個故事真偽如何,就如打動伯爵一樣,《哥德堡變奏曲》讓如此多的人沉醉其中,足見其魅力所在。在 20 世紀被重新發現後,無數演奏者用不同的樂器、不同的方式通過《哥德堡變奏曲》表達著他們心中的巴赫,也將自己的人生融入其中。

《哥德堡變奏曲》極富形式感,巴赫圍繞主題進行了 30 個變奏。每三個為一組,每一組都是由一個抒情性較強的變奏、一個炫技性較強的變奏和一個卡農變奏組成。曲式風格則包含了詠歎調、前奏曲、託卡塔、卡農、賦格和各類舞曲等,也無怪乎被譽為「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也是最偉大的變奏曲」

下面就讓我們來分別聽下不同演奏者所演繹的選段,感受巴赫音樂的魅力吧。

Aria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J.S.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 Zhu Xiao-Mei / 2007

《哥德堡變奏曲》的詠歎調主題(Aria),來源於巴赫 1725 年為妻子安娜(Anna Magdalena)所作的小曲集(Notebook for Anna Magdalena Bach)中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全曲舒緩動聽,尤其是最後由連續的 16 分音符推進的高潮,到一切重歸於沉寂。《哥德堡變奏曲》中的「變奏」主要就是基於這個主題的低音線條進行變奏,也即變奏中每小節的第一個低音與主題相同或類似。

朱曉玫的版本是我最常聽的。這位在法國知名度頗高的中國鋼琴家,依舊保持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從小喜愛鋼琴的她,在文革中被下放到農場,但只要有機會就會偷偷練琴。移居巴黎後,她一直獨居,過著近乎隱匿的生活,只有一架鋼琴與之相伴,彈奏《哥德堡變奏曲》,幾十年如一日。在巴赫的音樂中,她找到了與道家思想相通的地方: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在此安利一下紀錄片:《朱曉玫與哥德堡變奏曲》)與巴赫類似,她一生歷經滄桑,從貧苦到輝煌,對一切都已泰然處之。這讓她的演奏既忠於原作,也蘊涵了自己的人生體悟,讓人體會到無邊的平靜。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紀錄片《朱曉玫與哥德堡變奏曲》(又名:一位中國鋼琴家與巴赫)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2014 年,朱曉玫成了第一位在萊比錫聖托馬斯教堂(巴赫墓)獨奏的鋼琴家

Variatio 5. a 1 ô vero 2 Clav.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The Historic 1955 Debut Recording) / Glenn Gould / 1992

要說把《哥德堡變奏曲》彈紅的,還得是古爾德。這位鋼琴怪才因彈奏巴赫而出名,其離經叛道的彈法也頗具爭議。1955 年錄製的這版速度極快,不得不說帶有初出茅廬的炫技成分。第 5 變奏大抵最能體現這種速度,一個年輕人的青春就這樣在黑白琴鍵上肆意飛揚。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Glenn Gould 就是這麼帥

Variatio 18. Canone alla Sesta. a 1 Clav.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 Rosalyn Tureck / 2008

除第 30 變奏外,《哥德堡變奏曲》每組的第三首曲子都是卡農。所謂卡農(Canon),就是各聲部拉開一定時間距離和音程距離、不斷前後呼應、互相模仿的復調音樂模式,這也是巴赫時常會用到的技法。第 18 變奏是一段三聲部的 6 度卡農,可以反覆聽到相同的主題出現在不同的音高上,彷彿在你追我趕地嬉戲。

「巴赫女祭司」圖雷克(Rosalyn Tureck)的版本算是教科書般的彈奏,一個音一個音認認真真彈,非常適合想把曲子聽「清楚」的人。雖然少了些感情的演繹,但原汁原味的巴赫大抵就是這樣的罷。

Variatio 25. a 2 Clav.: Adagio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Goldberg Variations / András Schiff / 2006

第 25 變奏是所有變奏中最長的一曲,同時也被公認為最具思想性,很多人把它看成是整部變奏曲的核心。抒情的風格和大量半音階的運用,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神聖的上帝和眾人虔誠的禱告,聽來讓人心境頗為寧靜。

席夫(András Schiff)的彈奏比較接近巴洛克原味,清晰且極具穿透力。

Variatio 30. a 1 Clav. Quodlibet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 Wilhelm Kempff / 1994

我很喜歡聽第 30 變奏,它並不是卡農,而是所謂的集腋曲(Quodlibet)。據說巴赫家族聚會時,大家在唱完嚴肅的眾贊曲後,為了娛樂,會各自唱起流行的民間小曲,混在一起,有種滑稽的效果,這便是 Quodlibet。

在《哥德堡變奏曲》接近尾聲的地方,巴赫就開了這麼個小玩笑,他把幾首德國民歌的旋律用對位的方式組合在了一起。其中包括《我離開你太久了,快來吧,快來》和《捲心菜和胡蘿蔔讓我想逃,要是媽媽煮肉,我就會留下來》(話說這歌名也真夠接地氣的)。想必當時的人聽著應該覺得很好玩,而我從中聽出了一種走向高潮的輝煌感覺,這可能也是音樂跨越時空的魅力吧。

肯普夫(Wilhelm Kempff)這版和古爾德大抵是兩個極端,連奏的運用讓曲子更加柔和,如行雲流水般向前。大家有興趣可以聽下他彈的詠歎調主題,去掉了裝飾音,少了些巴洛克的味道,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Aria da Capo

《哥德堡變奏曲》:那些演奏巴赫的人生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1981 Digital Version) / Glenn Gould / 1993

《哥德堡變奏曲》最後的尾聲,又回到了詠歎調主題,一頭一尾,意味深遠。巧合的是,古爾德的成名與死亡也與《哥德堡變奏曲》首尾呼應的形式如出一轍。1981 年古爾德重錄了哥德堡變奏曲,時隔二十多年,當年的青春狂放變成了此刻的沉靜內省,古爾德放慢了速度,像是在回顧自己一生。如果你仔細聽,會發現他在結尾處去掉了倒數第二個低音,更顯結束的悠遠,彷彿一切都歸於無盡的沉寂。這是他生前發行的最後一張唱片,1982 年,古爾德因腦溢血去世,走完了五十年的孤獨一生。

(古爾德 1981 年重錄版的視頻在網上有很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


對《哥德堡變奏曲》有興趣的童鞋,還可以換換口味,聽聽羽管鍵琴、吉他、絃樂和管風琴等樂器的演繹。我就很喜歡 Dmitry Sitkovetsky 改編的絃樂三重奏版。不同樂器、不同演奏者的詮釋也反映出巴赫這部作品的經典永恆,這就是頂尖的藝術!

關於文中涉及的具體音樂,大家可以根據演奏者和專輯名去搜索聆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