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的宝宝出湿疹,是出生就带“胎毒”吗?如何才能及早预防?

巧小爱


您好,我是育婴师睿睿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月子宝宝出湿疹,是出生带“胎毒”么?

真的有胎毒这个说法么?胎毒又称奶癣,医学上叫湿疹,是宝宝常见的皮肤问题。

大家口中所说的胎毒,用中医来解释就是内热的意思,尤其在南方更加明显,如果没有宝宝出生前去胎毒,宝宝出生后皮肤很容易出现湿疹、红斑、长痤疮等问题,其实这些在医学上是婴儿脂溢性皮炎,这个问题和母体属于内热体质有关系;用西医来解释,其实没有胎毒这一说法,如果非要一个解释,就是说孕妇在妊娠期大鱼大肉,过度进补,孕妇奶粉摄入过多,无节制摄入辛辣、油腻油炸的食物,导致孕妇体内热气增多,可能会传染给宝宝,宝宝出生后比较容易得湿疹。

胎毒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在宝宝皮肤上的各种皮肤变态反应,如湿疹、疮疖、疥癣、痘疹等。常见的主要表现有胎毒发热,胎毒发寒,胎毒发搐,胎毒发黄等,这些病症都可能与母亲的内热体质有关。

1、胎毒发热:遍身壮热,口闭面赤,呼吸气热,眼胞浮肿,气急喘满,啼叫惊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2、胎毒发寒:面色青白,昏昏多眼,吮乳泻白,呼吸气冷,身起寒栗,曲足握拳,哭闹不止,或口噤不开。

3、胎毒发搐:频频作搐,身热面青,牙关紧闭,气逆痰鸣,腰直身僵,双目上视,啼声不出。

4、胎毒发黄:面目及全身皆黄如金色,身热,小便发黄,乳食不思,啼哭不止。

孕期如何避免让宝宝得胎毒?

不管是从中医还是西医角度出发,大家都不难发现, 所谓的胎毒与孕妇在孕期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孕期,孕妈妈需要如何做可以尽量让宝宝避免得胎毒?

1、筛查过敏源:如果孕妈妈是过敏体质,建议去医院皮肤过敏科仔细筛查一下过敏源,根据结果,听专业医生给出的一些建议,避免出生后宝宝从母乳中获得这类的过敏源。

2、注重科学合理膳食:孕期摄入适量的补类食物即可,不要多吃,同时可以适量吃些滋阴润燥、生津养肺的食物和当季水果,要少吃辛辣、油炸、油腻的食物,特别要注意孕晚期,是胎儿发育最快的时期,建议孕晚期,孕妇多吃青菜、多喝水、同时保持大便通畅。

3、生活要规律:孕后期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不要熬夜,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障肌体的平衡,提高免疫力。

4、不要自行乱用药物:市面上有很多所谓可以清胎毒的药物(清胎毒偏方、龟苓膏或凉茶等),这些药物所含的成分其实并不适合孕妇饮用,盲目服用会出现问题。

孕妇在孕晚期吃什么去胎毒?

孕妇在整个孕期都要注意合理饮食,既要吃一些补的食物保证营养的摄入,同时也要多吃各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确保可以摄入各种营养元素,保持大便通畅,这里不建议孕妇食用含有药物或药材的食物,在孕晚期可以通过一些饮食疗法来预防和清胎毒。

1、绿豆煲老鸽汤

记得要选老鸽子,加绿豆一碗,煲两个小时,喝汤,不用吃肉,孕妇在孕8个月后可以吃,一周或两周吃一次,如果实在找不到老鸽子,可以换成猪肚,一样也可以煲绿豆喝。

2、艾叶水煮蛋(最好用鹅蛋,鸭蛋、鸡蛋都可以)

可以用少量艾叶,打两个蛋下去,边吃蛋边喝汤,两周或每月一次,吃4次就足够了。

3、玉米连须煲水

用玉米连须煲水喝,可以放上一点冰糖,可以预防胎毒的同时防止宝宝出生后得黄疸,建议一星期可以喝1-2次。

睿睿妈小贴士:胎毒其实是老一辈的说法,想要给宝宝去胎毒,切记不能乱给宝宝服用中药,人们认为常用的清胎毒中药有甘草、黄连、朱砂、牛黄、轻粉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中药对宝宝的健康是不利的:
  • 黄连苦,有寒性,可以损伤婴儿的胃部功能,影响消化、吸收
  • 朱砂含有汞和硫磺,对宝宝有一定的毒性
  • 牛黄是食草动物的胆石,苦,性凉,不宜单味服用
  • 轻粉即汞粉(水银),有毒

宝宝得湿疹以后需要如何护理?

1、得湿疹的宝宝碰水频率不要过高,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就可以,家长要注意给宝宝洗澡时,水温不要过热,不要用含碱性较大的洗浴品,湿疹严重或渗出时不要给宝宝洗澡,特别是有湿疹的部位不要接触水。

2、湿疹已结痂的宝宝,可以用植物油(橄榄油)擦拭,可以促使痂皮逐渐软化。

3、衣被不可过厚,避免汗液刺激,宝宝穿的衣服应宽松,棉织品是最好的,宝宝的衣服和尿布、枕巾要勤洗、勤换,洗涤剂必须彻底冲洗干净。

4、避免晒太阳,猛烈的阳光会加重宝宝的湿疹。

5、宝宝在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干燥,室温不要太高,减少环境中的过敏原,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地毯、宠物等)。

6、宝宝的生活要有规律,保障充足的睡眠。

7、注意剪短宝宝的指甲,防止抓破伤口,因为湿疹会痒,宝宝会把脸和枕头或盖被摩擦,或者用手摩擦,所以日常要注意勤剪指甲,避免抓伤引起破溃。

8、宝宝饮食方面,家长注意给宝宝不要过量,保持消化正常。

  • 母乳喂养:哺乳妈妈尽量避免吃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果对蛋白质过敏,单吃蛋黄等),还有不要吃辛辣、海味、腥味食品(葱、蒜、辣椒、鱼、虾、蟹等),多吃含植物油丰富的食物。

  • 混合喂养或纯奶粉喂养的宝宝:有可能是奶粉过敏,可以选择给宝宝吃脱敏奶粉。

  • 添加辅食的宝宝:避免选择含食物添加剂的速食品,家长尽量给宝宝亲手制作辅食;避免宝宝吃发物(牛羊肉、海鲜品等),避免宝宝出现过敏现象,加重湿疹。

9、不要给宝宝乱用药,宝宝的皮肤薄嫩,用药不当往往会加重湿疹,家长不要自行给药,也不能滥用抗生素,不要随便给宝宝尝试偏方等,导致湿疹更加严重。

10、湿疹期间,建议延缓接种时间,具体可以咨询相关的社区和医生,避免宝宝接种后引起全身不适反应。

胎毒和湿疹其实是同一种说法,只不过一个是民间说法,一个是医学上的书面用语,在孕期内,孕妈妈要合理注意饮食,不要补充的过多,造成营养过剩,要注意多休息,规律作息,避免接触油腻辛辣等食物,科学合理的安排孕期生活,等着宝宝健康的来到自己身边。

以上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助到您。

如果大家喜欢睿睿妈的回答,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让更多有需要的人都可以看到,愿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育婴师睿睿妈


婴儿湿疹与胎毒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自身血液湿热导致的因素。出现皮肤病湿疹,湿疹与过敏有关,也可能因为接触容易导致过敏的物质。



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生之后都会多多少少的患上湿疹,湿疹会给宝宝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当宝宝出现湿疹时,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生。

如何才能及早预防?

1.怀孕期间的饮食方面

怀孕期间不注意饮食的可能风险比较大,比如孕期过食生冷、过食辛辣等食物,这类食物性味就会通过母体气血传到胎儿身上。

所以,孕期饮食少食生冷和刺激辛辣等物,偶尔吃无所谓,经常吃就会积累出民间所谓的胎毒。



2.母乳因素

当母乳喂养的妈妈吃了一些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辛辣,也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而引起湿疹。

妈妈哺乳期间少吃辛辣食物,会让宝宝上火,也会长湿疹。清淡饮食比较好。

3.宝宝吃穿等各方面

当宝宝对配方奶粉里的牛奶蛋白或者一些特殊成分过敏的时候也会引起湿疹。



要给宝宝穿柔软舒适的衣服,勤给宝宝换洗枕头,衣服和被褥都应该用纯棉布做,不可以用化纤制品。

因为衣物纤维、粉尘、花粉、烟雾、螨虫、汗液、尿液、空气干燥、湿热、不够清洁等外部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宝宝湿疹。

湿疹特别怕热,所以一定不能热到宝宝,要通风,不能捂着宝宝,特别是晚上,睡觉不能穿太多,要穿棉质透气的衣服,而且不能太厚,要宽松。



总之,给宝宝勤洗澡,皮肤保持要擦干,不要留有水分,不要让宝宝受凉或者是受热。妈妈应该注意不可以吃刺激性的食物,以免让宝宝出现湿疹症状。

每天分享更多的育儿知识,让养育更轻松,欢迎【关注】!

饼干育儿


湿疹不是胎毒,跟妈妈的饮食没啥关系!

湿疹医学又称特应性皮炎,过敏家族史和皮肤屏障受损是其两大危险因素。

  • 约70%的患者有特应性疾病的阳性家族史。父母一方有特应性疾病的儿童发生特应性皮炎的风险是父母均无特应性疾病儿童的2-3倍,如果父母双方均有特应性疾病,则该风险为3-5倍。
  • 虽然30%-80%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对某些食物敏感,但是辅食添加时机或者妊娠期或哺乳期食物规避策略对孩子出现特应性皮炎并没有影响!

小婴儿湿疹的表现

在0-2岁的婴幼儿中,湿疹的典型症状是皮肤痒,搔抓,皮肤发红,鳞屑和皮肤结痂,大多数发生在面颊或头皮,严重的可能出现皮肤水疱,尿布区通常不会受影响。

  1. 消除加重因素 — 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以下因素可加重疾病并破坏已经出现异常的表皮屏障:过度洗浴而无后续润燥保湿措施、低湿度环境、情绪应激、干燥病(皮肤干燥)、皮肤过热,以及接触溶剂和洗涤剂。避免这些情况有助于避免急性发作,对远期治疗也有帮助。
  2. 润肤剂和保湿剂 — 皮肤保湿是特应性皮炎患者整体治疗的一个关键部分。含水多含油少的洗剂可通过蒸发作用加重干燥并触发特应性皮炎发作。而水分含量较低的厚重乳膏或者无水软膏(如,凡士林)可更好地防止干燥,但有些患者可能抱怨它们太过油腻。为保持皮肤水分,应使用润肤剂至少一日2次,并在洗浴或洗手后立即使用润肤剂。
  3. 通过消除刺激因素以及皮肤保湿这些措施仍不能缓解湿疹症状时,建议给宝宝湿疹的皮肤使用外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减轻瘙痒症状,让宝宝的精神,食欲,睡眠都得到很好的保证。外用激素方面,建议弱效或弱-中效的激素药膏,短期使用即可,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微弱。


儿科医生王琼


个人建议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2ba0004b576024851d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