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品店不打廣告不賣會員卡,年營業額能達到30萬,看它怎麼做的

一家小小的飲品店,面積不足20 平方米,一年的淨利潤竟超過30萬元,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是的,你沒看錯,這就是真實存在的事情,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一看這家飲品店是如何做到的吧。

選址的秘密:把口占角,佔去路這家飲品店開在一個社區和幾個學校集中的區域。這裡雖然客流量不是很大,但是周邊沒有競爭對手,利潤自然也就高了。另外一個選址的秘訣:“把口占角,佔去路。”“把口占角”,就是將自己的飲品店開在一個十字路口的把角處,這樣飲品店能讓更多路人看到,無形中增加了一定的客流量。有人做過一個統計,開在路口把角要比開在路的某側的客流量增加近40%。

飲品店不打廣告不賣會員卡,年營業額能達到30萬,看它怎麼做的

“佔去路”,這主要是指學生顧客,每天上學的時間比較緊,學生根本無暇注意門店,也不會光顧;放學了,時間不緊,吃點小零食,買點飲料很正常,光顧飲品店的顧客就會很多。另外,如果可以臨近公交站最為理想,這家門店雖然沒有臨近,但是距離也不遠,大概有 100 米,很多人等車的時候也會買上一杯飲品。

顧客的秘密:社區是隱形金礦,很多人認為緊鄰社區,生意會少很多,,但其實恰恰相反,挨著社區要比挨著商業街更賺錢。這裡有幾個理由:

一是,喝飲品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現在很多年輕人在家裡也不喝白開水、純淨水,更多傾向於喝各種飲料,喝特色飲料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習慣。像社區周邊的便利店,除了一些快餐類食品、煙之外,飲品排在銷售榜的第三位,說明社區對於飲品的需求很大。

二是,社區意味著是社區商業圈。在社區圈周邊除了餐飲企業,還有培訓機構、商店、公園、劇場、寫字樓、學校、幼兒園、醫院、銀行……這就代表了客流量。這些地方的客人其實都是飲品店的潛在顧客,而且數量一點也不少。


三是,培訓機構。社區周邊的培訓機構,一到週末就會舉辦一些試聽會,組織一些有意向的家長、學生來試聽,有時培訓機構會到飲品店點一些飲品送給來試聽的家長或學生。據說,這樣可以提升他們的成交率。

飲品店不打廣告不賣會員卡,年營業額能達到30萬,看它怎麼做的

另外,這家飲品店並非是加盟店,所以整個門店的空間老闆都有自主支配權,廣告也成為了他的一個隱形收益點,比如一些教育培訓機構、私立幼兒園、房產中介等會在這家門店顯眼的地方貼廣告,老闆一般按月收費,一個月收取 2000——5000元不等廣告費,另外幫助他們發送一些相關的廣告,這個收費相對便宜一些,發一次收取 50—100 元不等的費用,別看單次進賬不多,但是總量不少,一個月下來,廣告的收益大約能有萬元左右。

經營的秘密:獨特的會員卡

這家店的會員卡並不是卡,而是一張紙,上面有 10—20個不等方格,會員每消費一次,就會在上面蓋一個小印章,而集齊了小印章之後,可以在這裡可以換取一個小禮物。這個方法看似有些幼稚,但是對於學生的誘惑力很大。而且老闆根據目標顧客不同提供的小禮物也不同,比如大人,可能就是鑰匙扣、小玩偶、優惠券……而針對學生則提供一些系列動漫玩偶套裝、動漫書籍……由於禮品具有連續性,往往學生就會不斷地購買,曾經有一個學生為了集齊玩偶,發動全班同學到店裡買飲品。

其次,合作營銷。這家飲品店沒有品牌,要想很好地生存單靠自身力量肯定不行,所以它與周邊的一些機構合作,比如美髮店、文具店、洗衣店等,拿著對方結賬單,超過一定金額就可以在自己這裡 5—8 折銷售一杯飲品,此舉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顧客,擴大知名度,這個策略在前期不錯,後來門店客流量大了,也有一些商戶主動來合作,表示拿著這個店的會員卡在他們那裡消費也可以享受折扣。算是取得了雙贏的結果。

飲品店不打廣告不賣會員卡,年營業額能達到30萬,看它怎麼做的

第三,公益營銷。雖然商人以利為重,但這家店的公益營銷不可少,有時社區組織一些活動,老闆就免費提供一些飲料這樣成本也少,也獲得了社區、街道的認可,願意幫老闆做宣傳,甚至主動尋求一些政策的優惠而且消費的對象好多都是學生,做公益活動也是給學生做個榜樣,飲料店再到學校推廣學校也比較支持。這種廣告效應,比真正投入幾千元、幾萬元做宣傳單、做形象廣告要好很多。

以上就是這家飲料店在經營過程中所使用的一系列方案,你覺得這個方法如何呢?歡迎評論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