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Andy Xiong/文 转载自:航空透视

几十年来,台湾地区的民航市场在蓬勃发展的东亚地区确实颇显沉闷,本土的两家中华航空(CHINA AIRLINES)和长荣航空(EVA AIR)基本把持着全部的台湾地区的国际航线市场。两家也在不断地斗争中,找到了某种心照不宣的平衡。

如今,随着一场家族利益斗争,让这种微妙的平衡即将发生变化。星宇航空,这位新的搅局者正在打破这份宁静。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不知道是否因为目前两岸关系紧张的原因,国内对这家大中华区航空圈的新朋友关注度并不高,相关的讯息也不多。考虑到其高端奢华的定位和创立者张国炜先生的个人传奇经历,觉得还有必要介绍下这位对岸的新朋友。

在民航局暂停公共航空运输牌照的申请许可后,内地多年未有新的民营航空公司成立。趁此机会,了解下对岸这家新公司也算是增加一点新鲜感吧。

传奇往事,与长荣的不欢而散

星宇航空的创立,就不得不提创始人张国炜,一切都源于长荣集团的家族利益斗争。

根据台湾中国时报的报道,张国炜是全世界少数兼具航空、财经专业背景的专业经理人,其职业发展经历如下:

从学生时代就进入麦克道格拉斯航空公司实习,取得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经济学硕士;

1996年进入长荣集团服务,从长荣航空机场、货运、维修、运航等基层工作中,打好稳固基础。

2006年,张国炜短暂留职停薪,赴美进修学习驾驶飞机。

2012年,接任长荣航空董事长,并于一年后通过民航局波音777-300ER正机师考试,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波音777正机师及维修专业证照的航空公司董事长。为掌握飞航状况,张国炜一有空就往模拟机跑,家中也备有无线电,可全天24小时和所有长荣执飞机长直接对话。

2015年,长荣航空缔造德国AERO International杂志评选飞行安全排名全球第3名,张国炜功不可没。

「简单的招式用到极致,就是绝招。」张国炜凡事就事论事、要求高品质,对强调服务、飞航安全的航空业界而言极为加分。他担任长荣航空高层期间,长荣转亏为盈,一手主导的Hello Kitty彩绘机、加入星空联盟、金城武「I SEE YOU」代言等,都带动航空业的热潮。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长荣航空的三丽鸥系列主题客机,已经成为长荣一项非常成功的营销卖点。确实非常可爱吧!(图片来源:长荣官网)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作为长荣集团创始人的次子,张国炜在根据父亲遗愿接手长荣航空不久,就遭到了来自家族内部的挑战。至于斗争的内部细节,外界也无从知晓,大房与二房之争结局却是这位前长荣航空的董事长,只能抱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一手由自己父亲创立的公司,继而另起炉灶,进而成为与长荣竞争的对手。其中滋味估计只有当事人才最能体会。

如果有朝一日,星宇能够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这个故事绝对会是一个很好的影视作品素材,既有交织亲情的宫斗戏、又将是一部商界励志片。

插句话,其实台湾各大行业在创立者随着年事已高,相继离世,家族财富传承上都或多或少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台塑集团的王永庆,长荣都是如此。

这一点确实十分值得如今的大陆的各位民营企业家深思。要相信,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巧合,很难说如今台湾企业发生的问题不会在内地如今的各位商界大佬家族中重演。

重整旗鼓,开创三足鼎立的新时代

继续来说星宇。由于创始人与长荣航空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星宇航空的创立对于他来说也是一次利用重新创业,大刀阔斧施展在长荣时无法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还记得自己以前就职公司的老板曾经说过,创立一家新公司绝不是为了复制以前的成功。新公司自然有着新的气象与憧憬。多年来在长荣的管理,也让其更懂得其所存在的弊端和众多成熟航企所想要改革时尾大不掉、积重难返的困难。

我相信,这些痛点会是星宇所要去解决和日后与长荣相竞争的关键。

本月,星宇航空对外发布了机组制服和机舱座椅,并将于本月底正式接受第一架A321客机,明年初正式开启商业运营,首批的航点可能会开拓台北澳门及台北前往东南亚热门城市的航线。从2016年正式开始筹建至今,短短三年的时间,星宇航空正按照自己的规划,打造一个新的航空帝国。

生而不凡,是我个人对星宇成立的最直观的感受。在Low-cost Airline大行其道的今日,很少有航企在成立之初就直接定位高端商务。从以下几点,就能感受到星宇航空的独特气质和张国炜未来的远大抱负。

01

命名

本段摘取自维基百科:

「星宇」中文两字由张国炜亲自命名,「星」字是因父亲张荣发在早期跑船时,还没有GPS,都是靠著仰望星空来判断方位,「宇」字则是张国炜自己的期许。两字合在一起,代表该公司未来期许能飞向宇宙、没有极限。而英文名称确定为「STARLUX」。呼号是根据星际大战天行者取名「STARWALKER」。

航空公司的名字及logo,好比汽车的造型,好看舒服与否,往往见仁见智。但星宇这名称乍一听,至少让我想到的是一种夜空中飞行的画面感,个人觉得STARLUX英文名称来看,也算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了,符合奢华的定调。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航空公司命名这件事可谓是门玄学。对比起最近被大家吐槽最多的“一二三航空”,只能感慨,同样是一把手起的名字,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其实我也在一直思考这公司的英文如何能翻译出刘总命名时的良苦用心。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东航的刘总近日亲自撰文,解释了“一二三航空”名字的由来。顺便吐槽下,如果按刘总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深意来看,其英文翻译是否采用“ABC Airline”更为合适呢?毕竟A生B,B生C,C生26个英文字母,造就了万物。是不是更符合“信达雅”的原则?(图片来源:公众号“民航数据控”)

备注:一二三航空为原东方公务航空转型而来,未来估计以采用国产ARJ21,以支线航空业务为主。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1995年,可能因为政治因素,华航启用了全新的「红梅扬姿」LOGO,其的设计为粉红色调的水墨画梅花图案,左下角置有红底白字的中式传统印记,上以篆书撰写“华航”字样。还记得第一次在桃园机场看到成排的华航747,这个梅花造型确实惊艳到了我。个人认为,华航的LOGO设计算是大中华区所有航空公司中看起来最舒服的之一。(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最近,另一家内地的新航司的名字“天骄航空”(Genghis Khan Airlines),念起来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只识弯弓射大雕”。估计这公司的命名者,当年也是毛主席诗词的忠实粉丝吧。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02

机队规模

按照星宇的规划,机队将全部采用空中客车系列飞机(A321/A330/A350),第一阶段机队规模为27架,成立12年后预计增长至50架。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从已经订购的飞机来看,光A350-900和A350-1000就达到了17架之多,可见未来长远程的洲际商务航线可能是星宇发力的重点。洲际航线在时刻上较为灵活,乘客并不会想短线航班那么敏感,这也避免了星宇成立之初在时刻上与华航和长荣竞争的劣势。

2019年10月底,张董事长就将前往德国,驾驶星宇的第一架A321,亲自带回台湾。

03

制服与客舱座椅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在单通道飞机上,提供全平躺头等舱的航司并不多见。由此可见,星宇对自己的高端定位。(图片来源:星宇官网)

这点话不多说,直接上图是最好的说明。听说商务舱座椅是由BMW的设计团队操刀设计的,高端是有了,只希望座椅材质可别像宝马那么硬就好。

星宇的资料,由于公开的信息不多,基本就是搜集整理了以上这些。还是很期待明年初的正式运营。待台湾自由行重新开放后,相信也会有更多的大陆旅客体验到星宇这家新公司的服务。

挑战与期待

说实在,之所以写这篇文章,还是真心佩服张国炜另辟门户,从头再来的魄力与勇气。不管是形势所迫还是主动为之,也许只是对航空事业的真爱,这位富二代确实在华人圈中做出了一个商业奋斗的榜样。对比起很多如今内地富豪的子女,这种不同,我相信与个人性格、家庭成长环境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不无关系。

根据星宇航空所设想的战略目标,考虑到台湾地区的多年来几乎停滞的民航发展状况,在无法做大蛋糕的前提下,新的搅局者必然带来更为惨烈的市场竞争。也许不久将来,我们就能看到长荣、华航和星宇之间激烈的价格战。鹿死谁手,还有待时间给我们答案。


从两强相争到“三国杀”,宝岛的航空新军,星宇航空公司解析


►旧金山-台北桃园航线就是台湾洲际航线竞争之激烈最直接的体现。同样的机型、相似的时刻、接近的价格,拼的真就是航空公司的服务和品牌忠诚度了。如果是不熟悉的乘客,在旧金山机场候机,坐错登机口可能时有发生。

但不管是新航线的拓展还是加入现有的竞争,三足鼎立,最终得益的是使用航空服务的消费者,更多的时刻选择,更丰富的机型产品,更贴心的服务,这不正是每一位从台湾出发或中转的乘客所最希望看到的。

作为当年经国先生主导的十大工程之一,经历三十多年风雨的桃园机场,如今看来确实略显老迈(尤其是与同地区的其他新扩建的枢纽机场相比),星宇的加入,希望能给目前较为惨淡的台湾民航市场增加一丝活力。

星宇的创建也是波折不断,2018年底,为张国炜在长荣辅佐多年,前长荣航空总经理,现任星宇航空副董事长的郑传义因肺癌病逝(享年60岁)。这无疑对星宇的未来增添不少变数,加之区域航空市场及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今后阴晴不定的政治风向对民航业的影响也很难判断。

从大环境看,生不逢时的星宇航空,如何在如此艰难的大环境下,短时间内破解硬件保障、航线时刻、服务品质问题,还需要时间检验。

思考如何做大市场,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在台湾地区,可能才是三家共赢,良性发展的最终出路。这一点上,立足港澳的航司们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未来北京能否向港澳台的航司伸出橄榄枝,开放更多的内地天空,这又将展开一个复杂而又有意思的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