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看过《妈妈是超人》和《爸爸去哪儿5》的朋友很多都会被嗯哼大王圈粉,

他的高情商,同理心,天真快乐真性情在节目中赢得了很多人的好评嗯哼很快乐,也丝毫不隐藏自己的情感,不高兴就哭、开心就笑,是最真实的孩子的样子。

总结起来,嗯哼有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1. 知错就改

嗯哼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能够坦然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在《爸爸去哪儿5》中有一次小泡芙不想让嗯哼玩自己的玩具,嗯哼很不开心说:“那我就不是你的好朋友了”,然后就走了,杜江追上儿子后说:“就因为人家不给你玩那个灯,就不喜欢人家了,太小气了,男生不应该这样,你知道吗?你得大方一点,本来就是人家的东西,她没有给你的这个义务。”在听了爸爸的劝说后,嗯哼很快也就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妥,并且在下次见面时坦然的向小泡芙认错,说了对不起。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嗯哼表示自己也想玩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坦诚的为自己的错误道歉

对于4岁的孩子而言,拿得起,放得下,能够直面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这真的很不容易。这也是嗯哼圈粉无数的重要理由之一。

2. 富有同理心

基本上很多期节目中都可以找到嗯哼非常富有同理心的案例,他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在一些细节上甚至比很多大人都更让人贴心,还记得有一次嗯哼在玩滑梯时,妈妈坐在下面,嗯哼还特地提示妈妈,不要坐在滑梯下面,怕撞到她,嗯哼很贴心的考虑了妈妈的感受

还有一次在《爸爸去哪儿5》中Max生病了,嗯哼第一个察觉到Max的情况,还主动叫上Jasper和爸爸一起去探望Max。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嗯哼约Jasper一起探望Max

除此以外, 有一次霍思燕让嗯哼帮忙点一杯冰美式,但是嗯哼却帮霍思燕点了热美式,霍思燕也并没有直接去责怪儿子为什么不按自己的需求点,而是询问儿子这样做的原因,因此也收获了嗯哼的暖心回答:“因为我怕妈妈感冒”。不得不说,嗯哼的行为真的很暖。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帮妈妈点了热美式

《社会性和个性发展》一文中指出,儿童通过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可以学到共情能力及利他行为。

在孩子们身上,嗯哼所表现出的共情能力真的是很难得,这与家庭的教育息息相关,可以说霍思燕和杜江在这一方面给孩子很好的做到了言传身教,所以嗯哼才能很敏感的捕捉到他人的感受。这也是嗯哼被大家喜欢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 善于表达

嗯哼的善于表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能力丰富,善于用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嗯哼的情感也很丰富,善于用情感表达自己。

嗯哼在节目中是话比较多的小朋友,但是并不代表霍思燕和杜江会因为嗯哼话很多而表现出烦躁,相反他们很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语言,这也是嗯哼语言能力丰富的一个重要原因。

嗯哼也很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在节目中他也曾因为喜欢小泡芙而偷亲了小泡芙,杜江事后爆料,其实那一天嗯哼还亲了安保的警察叔叔。嗯哼的行为并不是因为他有不良嗜好,而只是单纯的表达自己的爱意。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杜江爆料嗯哼为什么会亲别人的原因

嗯哼不管是在语言方面的表达能力亦或是情感方面的真实流露都很真实的反映了他的特点,也正是因为他的高情商,擅表达,让很多人在看了节目后都由衷的喜欢上了这个小家伙。

4. 真实坦诚

嗯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

真实坦诚,他不会对自己的不好的表现遮遮掩掩,他会坦然说出自己的问题。

当在节目中嗯哼参加活动回来后,杜江会问嗯哼表现的怎么样,或者是你是否完成了任务,而嗯哼的回答都是很坦诚,表现的不好也会直言可能不好。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嗯哼向爸爸直言自己的表现可能不好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真实坦诚面对自己的问题

嗯哼并不会因为想要在爸爸面前表现、或者想要被认可就回避爸爸的问题或者是虚构一个结果,嗯哼会很坦诚的表达自己表现并不好的真实情况。

其实嗯哼之所以有这些优点,与霍思燕和杜江平时对嗯哼的教育息息相关,也是因为他们给了孩子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和好的言传身教,所以让嗯哼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

那霍思燕和杜江的育儿心法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呢?

1、给予孩子平等和尊重

小朋友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霍思燕曾在一期节目中想要让嗯哼把玩具拿出来义卖捐赠,但是嗯哼强烈拒绝,直言“我真的不愿意”,但是霍思燕并没有因此就责怪嗯哼,她告诉嗯哼,你的东西有你自己决定的权利。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嗯哼表达自己不愿意捐赠玩具的想法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尊重孩子,给予孩子自己物品的处置权

但是这并不代表霍思燕就娇惯纵容自己的孩子,她依然想让孩子愿意分享,懂得感恩,只是她希望孩子是在自己自愿的基础上去做这件事,而事后嗯哼不但同意了捐赠,也拿了很多玩具去义卖,在孩子义卖的过程中,霍思燕也并不过多干预,直言自己只是一个助手。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给孩子相对独立的空间让孩子施展才能

当嗯哼卖到钱后,原以为可以买新的玩具,但是霍思燕跟他说要捐给一对还差手术费的双胞胎宝宝,嗯哼便爽快答应了,并把自己卖玩具赚到的钱捐进了捐款箱里。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嗯哼捐赠自己义卖玩具赚的钱

因为义卖的捐款与双胞胎宝宝的手续费还相差甚远,霍思燕也当即捐出自己的7万块来帮助宝宝们尽早脱离危险,同时也给嗯哼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为孩子树立榜样

杜江对待嗯哼的态度也是平等和尊重的,他并不会因为孩子发脾气就对孩子大吼大叫,相反

他首先尊重孩子的感受,站在一个平等的角度去与孩子对话。

在《爸爸去哪儿5》的一期节目中,嗯哼因为分到了不好的房子而哭闹,杜江先是告诉嗯哼:“不哭了之后我们再谈”,首先让孩子自己去平复自己的心情,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给孩子缓冲的时间

之后杜江坦然向嗯哼表明自己的看法,说:“我也不喜欢”,但是并不是说不喜欢就一定要逃避。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尊重孩子的感受

杜江告诉儿子,虽然不喜欢,但是碰上了就要一起想办法面对。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告诉孩子虽然不喜欢,但也要面对

嗯哼也在爸爸的疏导下接受了这个结果,停止了哭闹。

不管是霍思燕也好,杜江也罢,他们都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并不会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意愿,而是从其他角度去疏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接受和面对现实。这种平等和尊重,让嗯哼从自己的真实的角度出发,去认真的接受自己的选择,孩子既没有受到伤害,同时也起到了好的教育结果。

2、爱而不骄纵,张驰有度

杜江和霍思燕虽然都很爱孩子,但是他们的爱很有原则,他们不会无厘头的骄纵孩子,他们的爱有界限。

在《妈妈是超人》中嗯哼因为不想吃饭而找借口,说因为勺子太辣了,而霍思燕向嗯哼保证并没有放辣椒,嗯哼便向妈妈说:“放过我吧”,想要逃避吃饭,但是霍思燕并没有因此而惯着嗯哼,她很严肃的对嗯哼说:“不吃,晚上也没得吃,不许吃零食”。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严肃的告诉孩子会遇到的后果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父母的态度要坚决,有威严性

孩子的吃饭问题时很多家长的头疼问题,但是霍思燕并不会向一些家长一样求着孩子吃,也不是向孩子的行为妥协,而是很坚决的告诉孩子,如果你一定要这样做,你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让孩子自己去从中选择,不得不说,这种育儿方式很是明智。

嗯哼不光有一个宠而不娇的妈妈,爸爸也一样张弛有度,在嗯哼亲了小泡芙以后,爸爸也是很严肃的告诉嗯哼,亲别人要征求别人的同意。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严肃的告诉儿子应该怎么做

《爸爸去哪儿5》中有一期嘉宾互相装饰房间的环节,杜江安排嗯哼给Jasper做巴斯光年,但是刚开始一会嗯哼就坐不住了,杜江并没有任由儿子的性子来,他很严肃的要求:“你坐在那把巴斯光年给我做好!”因为感受到爸爸的不满,嗯哼又乖乖坐回来完成爸爸的任务,但是在杜江给陈小春家写留言时,嗯哼再次站不住,又是想去搬凳子,又想倚在柱子上,杜江想要让嗯哼站好,沟通几次无果后,便严厉的问到:“站那不动不说话,会很难过吗?”嗯哼也因为爸爸坚定的态度而约束了自己的行为。

当然杜江并非在与孩子说完后就对此事不了了之了,他有一个很好的特点就是,他会去复盘孩子的行为,也会给孩子讲明为什么,之后在与儿子沟通的过程中,他也表明,专心和认真做事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希望儿子能够好好对待。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告诉孩子认真做事的重要性

儿童心理学家Leekam在对2到5岁儿童的“心理理论”(心理状态与行为关系之间的推理或认知)能力发展研究中发现,3岁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人的愿望意图能够决定一个人的行为;4岁的儿童已经可以理解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因果关系。

所以对于3、4岁的孩子已经有能力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不同于一两岁,所以这一时期开始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未来的教育很重要,爱而不娇,宠而不纵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3、接纳孩子自己的孩子

我们知道嗯哼大王也有很多的缺点,爱哭、任性、不按常理出牌,在《爸爸去哪儿》第五季中也只有嗯哼经常会有出现不配合节目组任务的情况,不愿意上交玩具,不想住破房子,不想塞土豆,甚至因为分离焦虑多次不能完成任务,但是杜江并没有因此就否定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因此就批评嗯哼做的不对,他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然后再与孩子认真的沟通,去帮助孩子复盘自己的行为。

因为不想上交玩具而哭闹的嗯哼,杜江只是很和蔼的帮助儿子擦掉眼泪,他并没有像大多数的父母那样强制要求孩子一定要怎么做,他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的释放自己的情绪,这其实是难能可贵的。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接纳孩子的情绪

在得知嗯哼不敢走隧道,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时,他也并不是

首先去批评孩子为什么这么胆小,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可以而你不可以,他的做法是带着嗯哼又去走了一次隧道,并且告诉孩子希望他以后越来越勇敢,即便以后没有爸爸陪,也可以很勇敢地去面对。同时杜江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我们不一定要成功,但是我们一定要尝试。”鼓励孩子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允许孩子的不勇敢

他首先给予孩子安全感,对孩子的行为感同身受,嗯哼虽然是个男孩子,但是他也依然是个孩子,孩子会害怕,会胆小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杜江并没有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评判孩子的行为,而是尊重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问题,陪同孩子共同进步。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首先给予孩子安全感

在节目中,杜江也认真的用语言引导自己的孩子说出要成为怎样一个孩子呢?主动让孩子自己去叙述他心中觉得应该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大人眼中定性给孩子的样子。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引导孩子去表达自己

接纳孩子,也尊重孩子,不因为孩子的不完美就贬低、责怪甚至辱骂孩子。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有各种问题,家长总会比孩子更焦虑,甚至首先心底里就不接纳孩子,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

著名的心理学家简·尼尔森曾在她的《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即便是最小的孩子,也有惊人的能力感觉到父母的真实感受和态度。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是被爱着并被接纳着的,如果他们感觉到了他所渴望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他就会茁壮成长。

4、认真的陪伴,不敷衍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的想法天马行空,孩子的问题奇奇怪怪,但是你对待孩子的态度也是帮助孩子快乐成长的一种方式。嗯哼也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问题,也会说很多听起来幼稚可爱的话,但是不管孩子说些什么,杜江对待孩子的问题都是认真的,他对待自己的孩子眼神中有种坚定,态度里露着认真,这让孩子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被认可。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很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孩子

除此以外,在节目中,嗯哼曾多次问到爸爸:“你爱我吗?”每一次杜江的回答都超认真,他会认真的回应自己的孩子:“我超级超级爱你”,这种认真的态度让嗯哼非常有安全感,同时也很好的建立了父子之间的信任感。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不敷衍

在节目中陈小春临时扮演嗯哼的爸爸却遭到嗯哼的拒绝,当嗯哼说出:“我等会就可以见到爸爸了”,这其实是因为嗯哼内心坚定,他知道爸爸一会就会来,他对父亲有着完全的信任感,这些其实都得益于父亲对孩子的认真对待和陪伴。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拒绝春哥做临时老爸

霍思燕对待嗯哼的态度也是一样认真,从不因为儿子问题多,就敷衍孩子。即便因为儿子发小脾气,霍思燕也依然很有耐心,告诉孩子抱抱,大家都不生气了好不好,巧妙的就化解了孩子的小脾气。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认真的对待孩子,即便是孩子的小脾气

5、给孩子稳定有爱的生活环境

即便有了嗯哼,霍思燕和杜江的爱情热度却丝毫不减,他们心中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恰恰稳定的夫妻关系对孩子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会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如何更好的爱人,如何被爱。父母长久的交往方式、沟通技巧对于孩子未来的人生以及未来的婚姻都有着很实际的影响。很多孩子在看到父母不幸福后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却并不一定能如人意,就是因为长期以往他们已经耳濡目染了父母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在遇到问题时他们很矛盾不想用类似父母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吵架、抱怨、冷暴力甚至打骂,但是不知不觉中却可能会出现和父母一样的行为。所以说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有爱的 生活环境很重要,不仅会影响孩子从小的性格成长,也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生。

嗯哼为什么成了国民小暖男,看霍思燕和杜江的教育你就会明白

有爱的幸福一家

也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会像霍思燕和杜江一样恩爱如初,但是至少为了孩子,我们可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 不在孩子面前打骂、争执、互怼

在孩子面前相互打骂、互相争的面红耳赤,甚至互相挑对方的毛病、数落对方的不是,对孩子而言都是不健康的,不仅仅影响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印象,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有矛盾尽可量以平和的方式沟通,如果不能,就尽量避开孩子,尤其是打骂、争执、互怼这种负面情绪占主导地位的沟通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加深矛盾,对孩子也丝毫没有正向意义。

2. 不把生活中的怒气撒向孩子

有些父母的情绪控制能力很差,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开心的事就会把怒气撒向家人,甚至撒向孩子,这种不稳定的情绪输出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为

孩子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位置,父母的坏情绪他们只能被动接收,时间长了,他们的负面情绪就会越积越深,不仅仅未来的亲子关系受到巨大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也会因此而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控制自己的脾气,不把生活中的怒气撒向孩子是作为父母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

3. 尽可能保持个体对孩子的稳定输出

对于有些家庭而言,夫妻关系并不稳定,也没有办法完全调和和改变,这种情况下,至少单方面可以保持对孩子的稳定情感输出,给孩子一个有爱的爸爸或者妈妈,即便有一方不完美,但是至少保证孩子内心世界有一份安全感。不在孩子面前数落另一半的过错,不主动去抨击对方的不是,尽自己的能力去给孩子一个稳定的、有爱的环境,这也许会不完美,但是至少好过破裂的爱,而且对于孩子而言,相对稳定的输出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结:每一个家庭和孩子都有独特性,但是家庭的教育也有很多的共性,学习其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孩子,从每个小事做起,认真的陪伴孩子,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有更美好的未来。

我是有爱的阳妈 ,希望全天下的孩子都能快乐幸福,我会持续的为你送上儿童心理学与儿童成长相关的文章,也有育儿路上的避坑指南,喜欢的话别忘了点赞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