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阳光村务”管住“小微权力”我市有效推动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向善向好

本报讯 自去年6月市纪委监委在全市开展“阳光村务”微权监督服务平台建设以来,各县(市)区通过聚焦“小微权力”,创新“互联网+阳光村务”模式,理顺村级权力运行体系,管住农村干部手中“微权力”,有效推动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向善向好。

今年2月,肥东县八斗镇小普村群众通过查询本村“阳光村务”微权监督服务平台,发现本村村委会可能存在违规发放秸秆焚烧补贴和国元农村保险赔偿款等问题。后经查实,肥东县分别给予小普村党总支书记吴某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村主任吴某某党内警告处分、村党总支副书记曹某某党内警告处分、村委委员文书张某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相关违纪款项已退缴。据了解,肥东县已公开42个“微权”责任清单涉及村级所有事务,全县335个村(社区)对其进行全方位公开,公开率达100%。

截至目前,合肥市“阳光村务”微权监督服务平台已常态化公开运行,包含基本情况、小微权力、群众评价、举报监督四个基本模块,涵盖党务公开、村级事务公开、“三资”公开及政策法规等众多事项。群众输入身份证号就能登录平台查看,对某项公开内容有异议或发现村干部存在违规违纪问题,可直接进行举报。

据了解,各县(市)区还聚焦平台作用,利用二维码“扫一扫”、微信公众号、漫画彩页、宣传展板、现场展示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将平台建设情况纳入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并赋予一定分值,进一步落实亮权、明权、督权,充分发挥平台“找得到、看得懂、能监督”功能。

(刘颂 记者 苏龙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