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常年上热搜的专业户,不少见。

但原本低调的女神,因为另外一个女人,频繁上热搜,这就不太常见。

巧了,这俩人,大家都挺熟:一个是巩俐,一个是郎平。

不夸张地说,从巩俐官宣出演《中国女排》郎平之后,小编已经猜到这个话题了。

之前探班花絮爆出,是郎平还是巩俐?别说别人,连国家队队长朱婷都懵了。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郎平和巩俐,稳了。但小编还有点担心:毕竟,2020年春节档,还有两个多月。

2020年春季档,又是“史上最强”,好片不少。

《中国女排》除了巩俐和郎平,还有什么大招吗?

没想到,还真有。

《中国女排》新发布一部预告片。

短短两分钟,信息量实在是有点多。

连着两天上热搜,连人民日报和央视都忍不住打call。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孙晋芳、郎平、张蓉芳、梁艳、周晓兰、陈招娣、周鹿敏、杨希、朱玲、陈亚琼、曹慧英、张洁云。

中国女排1981年首冠阵容集体亮相,直接冲上热搜。

这群人,一个都不能少。

让小编来给你数数在预告片里出场的有谁:

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当之无愧的世界最佳二传手;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主攻手郎平,以教练和球员身份带中国女排八夺世界冠军。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副攻手周晓兰,因城墙般的拦网被评为“移动长城”,是促成郎平1995年回国执教的功臣;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还有“铁姑娘”曹慧英,全身9根钢钉,髌骨断裂仍坚持打完比赛;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钢铁将军”陈亚琼、接应陈招娣、主攻手张蓉芳……

以郎平开场,“十二金钗”依次排开,再转回郎平自己。

预告片的时长,但却有了大电影的内容量。

可以窥见大赛上的紧张,也可以看见另一重故事:

《中国女排》记录的不只有女排的辉煌,也有女排的“恐怖”。

毕竟,中国女排的训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一直以魔鬼训练闻名。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虽然是女排队伍,但陪练的都是男球员。

预告片里,力大势沉的排球,一个接着一个地砸下来,姑娘们的手上、腿上,都是淤青。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郎平自己也说过,当年的他们,曾经有连续扣了7个小时球的记录。

每个排球姑娘,都有场上的一面,又有场下的一面,既有节奏,又有了故事。

时间虽然短,但99%还原的细节,在《中国女排》里可是太多了。

从极有年代感的蓬松烫发,1:1还原的对战走位,到双方交换场地时的一低头。

再到当时球员们所穿的白色带领球衣,红白蓝三色相间的冠军条纹丝带,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还有“铁榔头”郎平的怒吼、跳跃,宛如昨日重现。

这种事无巨细的还原,不仅仅为了秉承电影对真实质感的追求。

更是对黄金一代女排精神的虔诚和致敬。

《中国女排》最大的亮点之一,重现了中国女排最经典的比赛。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最后一场。

这场胜利,对于中国女排意味着什么?

经此一役,中国女排拿下了三大球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从此开启了五连冠的黄金时代。

然而这场胜利,却来的不易。

最开始中国女排赢下两局,然而,日本女排却愈战愈勇,追平比分。

直到第五局,双方比分咬死。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整整两小时零五分钟的鏖战,最终,以郎平的一记重扣,再度拉平。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随后,中国队夺回发球权,随后依靠两次拦网得分,拿下最后一局。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不管你们是不是还记得,这就是我们。”

可以说,没有这场比赛,就没有后来的中国女排。

而这次,重现81年女排阵容,导演陈可辛挑战了自己。

第一次全面启用素人演员。

对于陈可辛来说,大牌明星,实力派,在他的作品里,太常见了。

第一次执导处女作《双城故事》,就有曾志伟、谭咏麟和张曼玉三位大咖,为他压阵。

刘德华、吴君如、梁家辉,都是他常年的搭档。

拍人物故事,也不难。以往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部部都是“真人真事”。

但这次的老女排队员,没有一个专业演员,全是从女排运动员中选拔。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前前后后,花费一年多全素人选角,最终确定人选。

对于观众来说,能力这关是过了。

大长腿,高个子,外表上来看,几乎和当年的女排阵容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专业运动员,赛场上面对的摄影机也不少。

但是,运动的力道、一瞬间的爆发、赛场上针锋相对的时刻,要怎么表现在镜头里?

从预告片里能看到,郎平眼睛不眨,轻微吐气,是静。

最后一搏,愤而怒吼,是动。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重扣扳平,拦网得分,全场沸腾,是最终被记录的高潮。

这场关于体育电影的考验,陈可辛显然有十足的信心,拿个高分。

更何况,他还请来了最适合演郎平的人。

40年前,一锤定音的“铁榔头”由郎平的亲女儿白浪出演。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白浪92年出生,在大学时期,就已经成为排球队的主力。

但她也说,郎平从来没有跟她谈论过去的苦难和光荣,在《中国女排》里,她终于体会了这份辛苦和荣耀。

这就是中国女排的精神:流血不流泪。哪怕再苦再累,也不需要刻意的展现。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体育的光荣,传承在一代人的记忆和血脉里,也印刻在历史里。

80年代,是属于女排“五连冠”的年代。

当时正主管女排的魏纪中在他的回忆录《我的体育生涯》中记录过:

“在那个年代,再没有比女排酣畅淋漓的扣球更能让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的事了。”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1981年世界杯决战结束后的第二天,《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立刻登上头条。

“排球女神”“弹簧腿”“钢铁将军”……

如果80年代有热搜,那肯定天天都是女排姑娘。

街坊邻居全家上下,一起看女排夺冠,是时代的缩影。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在女排再度重归辉煌之时,《中国女排》对时代真相的记录,也是对真挚情感的延续。

看看之前《中国女排》的大红海报和真实记录,就能感受到在那个时代,中国人对她们的热爱,有多么赤忱。

正面的大头照,标准的介绍图,一下就把人拉回到那个朴素而简单的年代。

而姑娘们脸上的笑容也很简单:

她们因自己是“女排姑娘”而感到骄傲。

横扫一代人记忆,《中国女排》令人期待

这些带着年代感的照片,点出了“真人真事”最重要的部分:写实。

真实需要被记录,被记录的是人,是样貌,也是精神。

年轻永固,过去的辉煌虽然日渐老去,但凤凰涅槃,这些故事都值得记忆。

相信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不只是过去,也不只是未来。

透过这些带着时代感的影片,我们得以体会黄金时代的激情沸腾。

在合家欢聚的时刻,更能怀念起一代中国人的面貌。

那或许也有我们父母、长辈年轻时的热血模样。

在大年初一的电影院里,我们能与父母讨论的,期待的,不只有过去的辉煌灿烂。

也有当下的期待和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