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火炉留下的温情

散文:火炉留下的温情

每到寒风凛冽的冬日,住在温暖又舒适的楼房里,便会想起住在平房的情景。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一家总是苦中作乐,从没有放弃奋斗和付出,也从没有对生活失望过。就是这段时光,就是父母的乐观精神,让我的整个青春都是昂扬快乐的。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平房里,最发愁的就是冬天取暖。如果风向对的话炉子很容易就生着了,火苗呼呼地燃烧着,可是即使炉火烧得再旺,房间里也不暖和,只有炕热得烫人,晚上躺在炕上就像烙饼一样,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晚上睡得口干舌燥。如果偏巧哪天风向不对那就惨了,烟囱不往外冒烟,全都从炉膛冒出来,用不了几分钟,满屋子的烟,熏得人睁不开眼睛,母亲一边用大蒲扇扇风一边不住地咳嗽,实在忍不住了就出来透透气,然后再回去扇,直到炉火烧着了才出来。当我望向母亲时,发现母亲眼睛里全是泪,不知道是因为熏得还是因为什么。那时候父母所在的企业改制,父母双双下岗,家里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来源,巨大的生活压力像山一样压在父母的肩上,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母亲的眼泪不止是因为烟熏,更多的是一种对压力的宣泄,是母亲无声的呐喊。好在那时已经改革开放,母亲和父母商量着做起了小买卖,卖衣服,卖玩具。要强不服输的父母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忙乎起来,无论多累,无论多苦,父母在我面前总是一副笑脸,总是乐呵呵的模样。就这样干了几年,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了起来,父母把老房子翻新了,装上了暖气,安上大锅炉和引风机,再也不怕风向不对烟往屋里跑了。

散文:火炉留下的温情

高中晚上下自习时,父亲常常会在炉子上烤几块红薯,等带着寒气的身子暖和一些,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吃着热乎乎的烤红薯,甜滋滋的热气直舒服到心里,然后再看会书学习会。老爸便边看电视边陪我,家里的炉火总是烧得旺旺的,鲜红的火苗一跳一跃的,照亮了无数个寂静的夜晚。有时候感觉学不下去了,坚持不住了,坐在炉火旁待会,温暖的火苗就像亲切的手,将心里的浮躁和焦虑轻轻抹去。老爸陪我没事的时候,就在火炉旁搞实验,老爸在火炉这块试验田里烧过花生,烤过土豆,甚至有一次我们爷俩还突发奇想的烤过鸡蛋,结果鸡蛋还没熟,因为温度过高一下子爆炸了,“嘭”的一声把人吓得不轻,蛋花四溅,等回过神来后又忍不住大笑。

上大学后,冬天在家的日子就少了,格外的盼着寒假,盼着过年。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着暖烘烘的火炉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看着喜气洋洋的春晚,聊着一年的日子,来年的打算,感觉辛苦是值得的,付出是值得的,生活如火苗一样充满希望,充满奔头,充满灿烂的前程。寒冷的冬天,漫长的夜晚,因为有了火炉而变得温情脉脉,魅力无限。那些有火炉的日子,也一直留在记忆里,温馨而难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低矮的小平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住平房的人越来越少,住在干净又暖和的楼房里,不用早早去生炉子,也不用忍受着烟熏火燎,冬天越来越简单舒适。有时候和老公聊起小时候的生活,很怀念生炉子的冬天,仿佛没有跳跃的火苗,便少了点生气,没有围坐在火炉旁的热闹,便少了点人气。记忆中热闹的冬天,充满乐趣的冬天,充满温情的冬天,显得格外珍惜。怀念有火炉的日子,是在怀念那个时候我们的付出和努力,怀念那个充满生机充满无限动力的青春时代;铭记有火炉的日子,是在铭记那充满亲情充满乐趣的岁月。想起那段时光,仍能激起昂扬的斗志,想起那段时光,让我们继续为美好的生活而不断奋斗下去。

虽然火炉已经消失在我们的生活,可是火炉留下的温情和财富,却让我们一直记得,那一簇簇跳跃的火苗,应该是永不熄灭的爱与永无止境的奋斗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