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首日鄭州西區唱“涼涼”

供暖首日鄭州西區唱“涼涼”

熱力公司

□策劃:熱線互動調查部

執行: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郭致遠文圖

11月15日,是鄭州2019至2020採暖期正式運行第一天。一大早,陸續有數十位市民撥打大河報新聞熱線反映,正式供暖前幾天,家裡暖氣片緩緩升溫變熱,而從14日夜間至今,暖氣片則是溫度下降,乾脆呈現出“涼涼”景象。記者從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瞭解到,今冬供暖季開啟,在熱源整體“吃緊”狀況下,供暖首日,綠城大部分區域供熱狀態平穩,然而在城區的北部、西部區域,受熱源供給不足影響,目前,居民家中出現大面積不熱情況。

西區多位居民稱暖氣不熱

鄭州市民朱先生,家住中原區帝湖小區123號樓。11月15日一大早,他向大河報反映,在沒有正式供暖前的幾天,家中的暖氣片逐漸升溫,偶爾還能聽到水流的“咕嘟”聲。今年熱源緊張,想著在此大背景下,還能像往年一樣,享受到冬日的溫暖,頗為開心。

然而,讓他和家人沒想到的是,進入14日夜晚,持續多日溫暖的暖氣片,漸漸降溫,“早上起床一摸,暖氣片冰涼冰涼。”朱先生說,他向物業公司反映情況,得到答覆稱,亦不清楚為何降溫。

市民馮女士稱,她家住汝河路西耿河家園小區,該小區2號樓整棟樓暖氣都不熱,呈現出冰涼狀態,且連暖氣井的主管道都是涼涼。這種情況,在前幾日熱力公司試暖的時候,暖氣片溫度上升,並沒有出現冰涼。

與此同時,陸續有數十位市民撥打大河報新聞熱線稱,在鄭州市隴海西路385號院河南工業大學第二生活區小區、互助路26號院2號樓、慶豐街13號院、祥和花園小區大部分居民家、盛潤錦繡城小區、非常國際二期、華強廣場一期2號樓等多個小區,均出現暖氣不熱現象。

熱力管網增壓試暖的時候,居民家暖氣片升溫變暖,為何正式供暖時卻是“涼涼”呢?記者檢索市民反映線索發現,為何大家投訴家中不暖的小區,多集中在綠城西部城區呢?

兩處供熱源出現異常

“國電滎陽機組,是鄭州西北區域供熱的主要來源。”15日,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相關負責人受訪時稱,10月下旬,在周密備戰今冬明春供暖的關鍵節點,國電滎陽的2號機組突然發現故障,其核心部件拉回廠裡修復。兩天前,剛剛修整好運回電廠,進行加班加點安裝調試,“這個過程需要20多天”。

而目前,支撐鄭州該區域的供暖熱源,僅靠一個機組來運行輸送。這樣一來,使得農業路以北區域的供熱負荷普遍偏低,處於遠端的熱用戶們,會明顯感受到家中溫度不熱或者提升乏力。

往年,新力電廠支撐著鄭州西區供暖,從今年開始徹底告別歷史,不再繼續服役。取而代之的,是位於滎陽的豫能電廠,由其提供熱源。豫能電廠今年是首次投入運行,整個機組的供應能力目前比計劃供應能力,少了近200萬兆瓦。使得供暖首日,西區居民家中出現大面積不熱情況。

“15日上午,豫能電廠已經上調熱源溫度了。”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相關人士說,針對這種情況,他們除了要求相關熱源提供單位,不斷挖潛保障供應外,還積極通過大聯網調度調配,將其他區域熱源向這兩個地區輸送。

“西冷東暖”逐漸打破

記者從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瞭解到,鄭州市區集中供熱劃分為東區、南區、西北區和棗莊-政七街-東明路四個聯網區域。

東區聯網區域面積2007萬㎡,區域內主力熱源為鄭東新區熱電廠,與鄭東新區燃氣鍋爐房聯網供熱;南區聯網區域面積1223萬㎡,區域內主力熱源為裕中電廠一期引熱入鄭項目,單熱源獨立運行;棗莊-政七街-東明路聯網區域面積1213萬㎡,由棗莊、政七街、東明路三座燃氣鍋爐房聯網供熱。

以上三個區域,供暖首日實際供熱量與計劃供熱量持平,區域內供熱基本穩定。

“通過將近一天的運行。‘西冷東暖’的現狀逐漸打破,四個區域內供暖,很快保持平衡。”熱力公司相關人士說。

從昨日凌晨到晚6點多鐘,熱力總公司客服中心共接聽用戶電話5049條,其中諮詢電話以諮詢繳費、用戶卡號、排氣方法、室內閥門打開方法、開閥等較多,反映西區用熱問題的電話較為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