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音乐和普通音乐差距真的很大吗?

门后老夏


网上听或下载的音乐,一般分几个档次,流畅,高品,超品,无损。

这些不同档次的音乐,都是数字编码,只不过编码格式不同。如同一首3分钟的歌,流畅只有1至2M,无损高达20M。所以不同格式的音乐,信息量不同,音质也就不同。

用低档音乐播放器如手机,流畅与无损,差别不是很明显,但用稍上档次的音乐播放器听,就听出差距了。


有话少说


普通音乐和无损音乐的差距真的很大吗?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楼上几位前辈回答的有点太专业了,小弟不才,稍微用简单的话语回答一下。

首先,音乐制作出来的时候必定就是无损的音质,它的文件大小也很大,通常在几十M,我们把这种格式的音乐称之为无损音乐,顾名思义,听众听到的音质其实和制作这首音乐的制作者一样。由于文件太大的原因,日子一会造成网络传递速率变慢,音乐的普及速度也由此变慢。其二,大容量的文件会消耗更多的磁盘内存,尤其是手机上,还要安装其他软件,照片,视频,所以一个音乐文件大家都希望越小越好。

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有了,普通音乐,也就是所谓的压缩过的音乐,它的作用就是把无损音乐中人耳听不见的所有内容删除掉,然而对于一些耳朵特别灵敏的人来说,也是听的出差别的。有了这项技术,那原本几十M的音频文件就被压缩成几M的文件了,对于人耳来说,那些不必要听不到的声音已经被删除了,我们只需要听到最想听到的部分。

这就是关于无损音乐与普通音乐差距的解释

总结:音质越差越说明文件被压缩处理过了,无损就说明当时制作这首音乐时候制作者听的内容。前者是为了减少音频大小,后者是为了感受最纯正的音质效果。





调音师亮


如果您使用的是专业设备,仍然听不出来区别,那么我可以断定,您是“木耳”,也就是所谓的木头耳朵。

音源—👉播放器—👉耳机🎧

音源直接决定了音乐的品质,音源差了你拿大奥都救不回来。



很多小白都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买了好几千的设备就能听到真正的音乐了。

但耳机玄学的地方就在于,每一个厂商对于耳机的调校都有自己的门道,而每个人喜欢的音乐又不一样。

有些人喜欢古典,所以买铁三角这种高解析力的耳机;有些人喜欢重低音,所以买索尼;有些人追求性价比,所以买拜亚动力;有些人只为买一条好看的项链,所以买Beats


一个不经常戴耳机的人,或者是对音乐没有敏感度的人,即使是拿好耳机,也听不出区别。

比如电子音乐听的是层次、细节、鼓点,好耳机都能够良好的展现出来,但是大多数人听的都是旋律,所以其中可能会漏听很多细节。

比如,你要拿两幅耳机对比同一首歌,听的时候尽量避免只听旋律,要听它的声场,解析力,乐器,合成器音效,鼓点,三频等等。

你歌的旋律又不会改变,所以很多小白就听不出来区别,这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的。


如果你拿到的是一副新的高端耳机,那么你可能还需要“煲机”。



因为高端耳机都有很多机械零件,这些新的零件都太“稚嫩”,无法完全发挥它的实力,就会导致你会觉得这幅耳机怎么还有没有以前便宜的耳机好听。所以需要一个“煲机”的过程,煲机就是通过播放无损音乐、白噪音、红噪音等方式使硬件快速老化,这样你的耳机才能将能力发挥到最大。就像新车也是需要磨合的。

  • 但实际上,几百块钱的耳机很多都不需要煲机,基本上第一耳朵什么感觉,以后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了。

但大亮认为,“煲机”不仅仅煲耳机,还在训练你的听感,你戴这幅耳机听的时间越长,你就更容易适应它的很多东西。

比如你用索尼听惯了重低音,忽然换成铁三角,低频都下不去,你很快就能意识到问题所在。你要是平时X宝39.9包邮耳机听惯了,突然听上千的耳机,你会觉得以前简直在折磨自己耳朵。

这是一个过程,你一开始买几十的,换了几百的觉得很好,换上几千的更好,到最后根本无法收拾。



所以年轻人千万不要碰三样东西:

毒品,钓鱼,耳机


网云音乐大亮2000


先立个flag:你能不能听出无损和普通的前提是~你的耳机能够把他们的区别播放出来

我给一个不太专业的答案吧:听得出来,听不出来都是有条件的,声音的录制有损无损无非就是一个采样频率的高低问题。再高的频率你也还原不了真实~~这是录制。接下来说录制完成以后的输出~~~喇叭。不同的喇叭就像不同大小相同点阵大小手机屏幕一样。同样的视频在iPhone4s和iPhone8 plus应为它们的物理分辨率已经确定了。不可能在屏幕上平添更多的细节。在ip8s上播放很清晰的视频视频,在ip4s上一定会消失很多细节的。反过来超过显示极限的视频在在同一个设备上显示时其实都是一样的。说以你能听出无损和普通的前体是你的耳机能够把他们的区别播放出来。不是吗?不是你能听出来。所以很多人说无损和普通听不出来差别~~呵呵了吧。因为在你的设备上表现出来就是无差别的呀~~有差别你怎知会听不出来?

总结

你有好的设备你可以追求好的音质。没有好的设备就是白搭了。


田螺69


题主所称的普通音乐应该指的是MP3,正确的称法应为无损音乐和有损音乐。

无损音乐和有损音乐均由WAV压缩得来,WAV使用的是标准CD使用的脉冲编码调制(PCM)和滤波技术,WAV的获取是从CD格式的ISO文件提取而来。



有损音乐的压缩与无损音乐的压缩区别在于有损音乐压缩丢失的是声音的细节部分,而无损压缩是由WAV压缩而来,体积缩小到WAV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小,但却依旧保持了WAV的原汁原味。

拿无损音乐还原回WAV可以发现频谱与原WAV一模一样。

无损的代表格式有FLAC和APE,有损的代表格式有著名的MP3和WMA。

DSD格式其实也是一种无损压缩,DSD由SACD(超级CD)而来,SACD使用(DSD)直接索尼所有的数据流技术录音,为实现直接录音,DSD将模拟声波转换成1Bit的信号,它使用无损压缩以及2.8MHz的采样率来提高声音复杂度及真实感,是很奇特的音乐格式。



DSD与WAV从单纯立体声听感上来说,除体积较WAV增大外(二至三倍),未发现有任何明显的区别,除提供提供5.1环绕声和双声道立体声外包含了许多音乐本身以外的东西。

至于题主所说的分别不出无损和有损的区别问题,个人觉得存在器材和个人对声音的敏感度等多种因素,首先器材要上档次,至少需千元以上的DAC耳放作为前端,在保证其性能参数满足的前提下,推力应作为首选,推力不足声音会发暗。

其次是耳塞,价格是决定耳塞素质的基础,一副好的耳塞可以高达数千甚至万元以上,这个应该按个人的经济能力选购。在耳塞类型的选择方面,喜欢电音的可以选择动圈,喜欢均衡的可以选择圈铁,喜欢人声的可以选择动铁,换耳塞线期望提升听音素质我个人觉得有些玄学。

最后就是个人对声音的敏感度,在音响发烧界有木耳、金耳之说,金耳不必解释,而木耳对于再好的器材和音源也会分辨不出听感的好坏,对于木耳来说,要尝试试听各种不同类型的前端、耳机和音源进行听感锻炼,多听多总结,多与音乐发烧界人士沟通取经,经过一定时间的听感锻炼后,相信木耳也能提高一定的听音水平。


吉比特电控


在相同播放设备和相同音源的条件下,无损音乐文件比有损压缩音乐文件质量好,但差别取决于音乐文件格式。我自己的体会是,320k码率的有损压缩mp3文件几乎与无损一样,似乎是在极高音区稍微有点沉闷,大型乐队演奏的录音偶尔会出现。256k的mp3文件对于小型乐队和演唱都没有什么明显影响。128k的mp3文件对于流行歌曲也够用,但声音开始发闷。96k的mp3文件听语音没有问题,比如侯宝林先生的相声。

在许多情况下,音源的录音质量比码率更加重要。如果录音质量差,即使是无损压缩也无法带来好的体验。录音质量取决于演奏者/演唱者水准发挥、录音棚环境、录音设备、录音师操作等等,而且这需要很好的策划和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音源质量。目前我经历过的音乐文件中,德国的DG唱片社和中国唱片社出品的音乐文件质量上乘,许多唱片社都出现过质量问题。

早期录音都是来自模拟方法,数字录音从1980年代才开始普及。但历史上有一些传奇的演奏/演唱已经是绝响,只能通过数字化重新录音。比如说AAD音源,本身音域数据在演奏录音的时候已经丢失一些,用无损文件保存不会比256k有什么差别。我个人认为只有DDD音源才有无损文件的存在价值。并且如果音乐文件本身的制作质量有问题,越是保真度高的音乐文件,问题展示就越强烈。

最后,音乐的内涵比音乐文件格式更加重要得多。我们从聆听音乐所获取的养分不会因为音乐文件格式差异而丢失。随着我们追求音乐的尽善尽美,索求更高的表现力的完美音乐文件才有意义。


HealthBAR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我很奇怪一个事情就是,为什么没有人质疑问题本身。无损音乐,普通音乐。这两个名词可以说都不是同一个属性分类,怎么比较?别说我咬文嚼字。事实就是这样。这样比较相当于,男人和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区别?或者灵长类动物和普通动物有什么区别?这样的问题怎么回答?

无损音乐难道不是普通音乐的?很特殊嘛?

如果说无损音乐和有损或者压缩音乐比较,那只能说,必须要设备的质量某种意义上高于音频质量才能分辨出来,起码播放器和耳机都得达到一定的价位。千元是少不了的。越是压缩,损失越大,跟无损的区别就越是明显。跟无损最接近的mp3是320k。频谱上对比只要是高频损失明显。其他频段其实也都有,但是不明显。而好的播放器加耳机是能听得出来区别的,包括题主说到的播放器,配上好的耳机一定能听得出来区别声音稍稍没那么透亮。如果听不出来,那只能说,你是木头耳朵了。这样对比区别,讲真确实也不大,对于普通人来说,甚至没有区别。但是我们经过长期听力训练和在调音混音这个音频领域里来说,区别就不算很小了。

至于现在很多网络播放器,什么QQ网易的那些体积压缩得比320k更加小的音频文件,那跟无损的区别,只要设备不是几十块的垃圾。基本上稍微好点的手机都能听得出来区别。

至于dsd跟无损比的话,我算是真听不出来区别了,有时候状态好的话,会感觉体感有些不同,或者用工作室的设备听也是只有在low-end和top-end有一丢丢非常不明显的区别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悦播悦秀


这里很高兴题主能提出这个问题,也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话题,现在我就带大家一起来思考下,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见解。\r

好的耳机固然有更好的听歌体验,但这也是建立在好的音频音质上面的吧。而对于音质方面来说,无损音质质量是要高于普通音质,但大部分普通听歌群众是感觉不到有什么大差异的,甚至来说听不出区别吧。我就是属于后者。\r

普通MP3音质音乐一般是128kbps的比特率,超高品质的MP3会来到320kbps比特率。像一些FLAC之类的无损音质,比特率一般多为891kbps。这点跟视频质量是相像的。它们所代表的都是单位时间内模拟信号转换数字信号后的二进制数据量。一般来说比特率越高则代表音频音质还原度越好品质越佳,体积也越大。\r

而在市面上我们所听到的音乐,其实基本都是从原始WAV格式压缩过而发布出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原始音频体积过大造成的传输不便问题。其次是被压缩过后的音频音质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至少人耳是不容易区分出来的。\r

而从比特率的不同,音频音质也被分成了N个等级。以常见的普通的MP3音频来说,它们采样率基本都是44.1KHZ。其实它已经是非常接近FLAC这类的无损音质了。而它们两者之间的差异基本体现在高频部分,320kbps的音频被砍去了2万赫兹以上的部分。\r

最后祝大家在看头条的时候能够开开心心,每天过的快快乐乐,做事顺顺利利,身体健健康康!\r


一方音乐


咳咳,有趣。


在外放的音乐来说:

无损音乐和普通音乐差距真的很大吗?是挺大的,在你听一首歌的标准音乐和无损音乐,外放时明显标准音乐的噪声增多。

在那个还不是用手机来外放音乐的年代,用着随身听的时候,我就深深的知道,当年外放那些歌声有多刺耳。毕竟那个时候的音乐均衡器做的还不是太好。(暴露年纪的时候到了)

还有一些古董歌曲,在那个年代录制器材、录制水平和制作水平都很差,弄出来的cd或唱片音质远远比现在差好多,这种情况底下,怎么无损都没用,有损压缩后跟无损区别也很小。

所以,无损有损只有复杂音乐比较容易有明显差距,尤其是高中低频混杂、如一些交响乐或其他类似的、三频俱全、乐器数量多的音乐。


在耳机听歌方面:

各大APP(QQ、两酷、网易、虾米等)目前几乎都是700-1400的无损ape、flac,这种属于最常见的无损格式,而mp3文件自身压缩格式就有固定码流和动态码流的区别,音质明显也是动态码流mp3更好,但一般听众根本分辨不了也不会去鉴别听到的mp3到底是固定码流还是动态码流。

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确信:128k mp3格式很多歌的音质都是损失“惨重”,所以建议有条件还是尽量去听320k mp3和无损ape、flac格式的歌。

所以说是无损音质,其实大部分还是有损的,所以也差不了太多。


还有一件比音源选择更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首先提升你的播放器材,我们知道年费大概会是88-128元,如果你的耳机连百元都不到,与其投资获取好音源,还不如投在耳机上。我的最终建议是优先投资硬件,然后再考虑音源选择。


森落万象


好的耳机固然有更好的听歌体验,但这也是建立在好的音频音质上面的吧。而对于音质方面来说,无损音质质量是要高于普通音质,但大部分普通听歌群众是感觉不到有什么大差异的,甚至来说听不出区别吧。我就是属于后者。

普通MP3音质音乐一般是128kbps的比特率,超高品质的MP3会来到320kbps比特率。像一些FLAC之类的无损音质,比特率一般多为891kbps。这点跟视频质量是相像的。它们所代表的都是单位时间内模拟信号转换数字信号后的二进制数据量。一般来说比特率越高则代表音频音质还原度越好品质越佳,体积也越大。

而在市面上我们所听到的音乐,其实基本都是从原始WAV格式压缩过而发布出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原始音频体积过大造成的传输不便问题。其次是被压缩过后的音频音质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至少人耳是不容易区分出来的。

而从比特率的不同,音频音质也被分成了N个等级。以常见的普通的MP3音频来说,它们采样率基本都是44.1KHZ。其实它已经是非常接近FLAC这类的无损音质了。而它们两者之间的差异基本体现在高频部分,320kbps的音频被砍去了2万赫兹以上的部分。

但我们知道,人耳听觉范围是在20-2万赫兹之间。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能听到2万赫兹基本都是非常罕见的了。而且环境对人耳的损坏也是不能被忽略的,随着年龄增长人耳听觉灵敏度下降,听觉范围也在逐渐减小,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的听觉会更加灵敏的原因。

当然了,能否听出区别还要看人,每个人的声音辨识能力差异性是存在的。一些专业和听觉灵敏的人可能会发现有差异吧,但对大部分的普通听众来说,其实普通MP3跟FLAC无损音质也没有区别,起码听起来没有感觉到差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