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結尾存疑 那麼多的線索留下 若無後續 豈不是一團亂麻?

追一部劇,就是一種牽掛,甚至相伴。牽掛劇情、人物以及他們的種種表現和結局。《懸崖》周乙的結局被人們各種評論和揣測,因為那個睿智、沉穩的特工怎麼能在已經脫險的情況下再去送上門,最後毫無波瀾、毫無懸念地被帶到了刑場?!而那些本應有的過招、營救、爭取基本沒有,讓人們繃緊的弦沒有任何明快的觸動,槍聲過後,沉悶的音樂決然掩去所有的希冀,周乙真的犧牲了嗎?

《懸崖》結尾存疑 那麼多的線索留下 若無後續 豈不是一團亂麻?

被設計假犧牲也好,續集柳暗花明又一村也好,人們對周乙的結局之所以耿耿於懷,主要還是對劇情和人物的發展走勢有各種可能的分析,而這些分析顯然不是人們的無端喜好和主觀強加,畢竟細節就是故事,細節就是命運,《懸崖》中,太多的細節暗示了很多的可能,而很多的可能又預示了最終的結局。那麼,期間,有什麼細節和線索提示我們,周乙的結局,或者說整個故事的結局會更輻射出另一番跌宕起伏?不管是哪個陣營的人物?

周乙的特工人設,註定他必須是小心謹慎,懂得洞察秋毫,把所有人在心裡盤算杜衡一番,同時也要以自有的身份出現在眾目睽睽的場合,既不扎眼,又不畏縮,周乙的確達到了這樣的橋段。走路不疾不徐,一線出擊也好,謀略也好,周乙都是槓槓的。

《懸崖》結尾存疑 那麼多的線索留下 若無後續 豈不是一團亂麻?

那麼問題來了,太完美好不好?太完美是不是會沒朋友?

本著懷疑一切的高彬首先對周乙發出“天然”的不信任信號。故事一開始,不過是高彬老婆的閨房閒聊,女人本能對其他漂亮女人好奇加一點妒忌,高彬老婆的無意一聊不要緊,立刻讓高彬睡意全無,立馬給他的得力助手魯明打了電話,讓把周乙身邊的顧秋妍的身份核查清楚。當然,為了掩飾單獨針對周乙和顧秋妍,他要求對所有的家屬都要徹查。按說,這個時候,周乙是沒有任何破綻的,周乙外出兩年,也是偽警察廳的安排,但是,高彬要查,查吧。

《懸崖》結尾存疑 那麼多的線索留下 若無後續 豈不是一團亂麻?

這是第一次,但不是最後一次。

顧秋妍生產,去了奉天。高彬安頓周乙去看望,順便給了周乙一項任務,帶一份文件回來。周乙是有過猶豫的,想看嗎?當然。作為特工,這是一次極好的機會,尤其是敵我形勢抗衡時期,情報就是戰機,情報就是勝利的籌碼。正確的判斷戰勝了一時的猶豫,周乙明白,如果情報果真重要,高彬不可能讓他一個人去單獨取件,以周乙對高彬的瞭解,這是個萬無一失的人,在周乙的思考中,沒有把握,就不能輕舉妄動,因為如果一旦因文件有事,周乙就是那個擺在砧板上的肉。

文件完璧歸趙,高彬一定早有叮囑安排,才有檔案人員非常專業的檢測一遍。當然。高彬可能又鬆了一口氣,或者又暗暗失望了一次。

《懸崖》結尾存疑 那麼多的線索留下 若無後續 豈不是一團亂麻?

直至劉魁出事,眾人都在看好戲,高彬心裡悉數清楚,魯明與己無關,樂得別人有事,陳景瑜急於搶功,白廳長劉廳長也是希望抓獲共產黨再次升職,周乙又一次面臨大考。順水推舟還是另闢蹊徑?

每一次的考驗看似結局完美,周乙有驚無險,但內裡的思慮和推斷,豈會簡單?

周乙解圍劉魁,可謂一舉三得。

一得:讓高彬不再懷疑自己。所以才有了以後高彬推心置腹要拉周乙一起去日本,包括周乙要開車去送家屬,高彬沒有任何阻攔;

二得:在警察廳樹立了威望,在團隊中贏得了人氣,在以後的工作中會通暢很多,團隊意識為周乙加分;

三得:劉魁欠下週乙一份人情,劉魁言之鑿鑿,會報答周乙的救命之恩。這就是周乙將後命運發展的線索。劉魁僅僅是一時口舌之快,還是真的會在關鍵時候出手?是伏筆,需要有回應的。

《懸崖》結尾存疑 那麼多的線索留下 若無後續 豈不是一團亂麻?

還有,劉媽,是什麼來歷?一對假夫妻,一個不是“自己人”的傭人,樓上樓下的,同居一室,該是有多少細枝末節要在那個空間上演!吃喝拉撒睡,即使不假傭人之手,哪樣能躲得過傭人的眼睛?中間有意無意窺視周乙也好,最後哭哭啼啼領了3個月工錢也好,那個總覺得很神秘的劉媽最後怎麼如此風平浪靜?對於周乙和顧秋妍到底有什麼意義?如果沒有意義,為什麼在一些場合中,也是極其不自然?如果只是一個外人,對凡事不聞不問,那為什麼對周乙和顧秋妍的舉動留一份心?她的身份果真很單純?如果有續集,她以什麼身份迴歸?

《懸崖》結尾存疑 那麼多的線索留下 若無後續 豈不是一團亂麻?

特別是周乙安全去到山上,見到了自己的哥哥,從領導和哥哥的角度,周乙的哥哥應該全盤考慮莎莎事件失蹤的來龍去脈,某種程度,他其實不應該告訴周乙,因為周乙的此次遠走一定和莎莎的失蹤有關,不然誰敢動周乙的孩子?老魏還在哈爾濱,不是一定非得周乙再次去冒險。當然作為莎莎的“父親”,周乙可以知道,但是,如果周乙的哥哥及時做出妥善的安排,也許周乙就不用去白白把自己送回去,要知道,周乙逃離哈爾濱也千難萬險。

《懸崖》結尾存疑 那麼多的線索留下 若無後續 豈不是一團亂麻?

還就是這件事,顧秋妍死活不讓周乙帶走莎莎,說除了孩子,什麼都沒有了。顯然不是一個說得過去的說辭。那既然,為什麼周乙回去後,顧秋妍沒有任何說辭,周乙又不是她的丈夫,不過是革命同志,周乙用自己的暴露去解救別人,顧秋妍怎麼能心安理得?何況一些危險其始作俑者還是顧秋妍的固執和想當然。

即使這樣,後期這樣再次赴險,周乙的哥哥就沒有任何作為?無論是作為戰友還是哥哥?對於這樣這樣優秀的一個革命者?顧秋妍也一樣,她是有蘇聯工作的經歷的,她就沒有任何力量去幫幫周乙?所有的這些線索為什麼沒有接起來?

周乙和保安局的陳景瑜聯手救了孫悅劍,過後,周乙又為陳設想好各種推脫計劃,使得陳心生敬佩,並說,他幫周乙和彼此的陣營無關,有機會要報答周乙。

《懸崖》結尾存疑 那麼多的線索留下 若無後續 豈不是一團亂麻?

又是一個人說報答。江湖上的報答,莫非只是說說而已?

都說男人說話,毛筆寫下,是不是很天真?

最後,那個老魏。周乙和他設計了很多橋段,甚至周乙都想到高彬會為自己舉辦一個自己打自己臉的追悼會。那追悼會哪裡去了?周乙的設計一向會落地,為什麼諸如爆炸,諸如棺材裡放一隻靴子的故事沒有後文?是周乙失算,還是為了安慰老魏,無需阻止讓他從容赴死?

此外,作為《懸崖》劇中的兩位重要女性人物,圍繞周乙與自身的放置,孫悅劍和顧秋妍都多次大哭過,只不過,孫悅劍是為周乙而流淚,顧秋妍則是為她自己流淚。而她們的流淚,是否就暗伏周乙的命運?

《懸崖》結尾存疑 那麼多的線索留下 若無後續 豈不是一團亂麻?

人們還期待故事件件有接續,件件有交代,讓故事中的千頭萬緒有始有終,但故事戛然而止。

平鋪直敘是文學、文藝作品的大忌,從周乙再入狼穴,《懸崖》再無懸念,再無波瀾,也再無斑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