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思維模式
當我還是一個年輕的研究學者的時候,一切都剛起步,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我的一生。我非常執著於瞭解人們是如何面對失敗的。於是決定通過觀察學生們如何應對困難來獲利這一問題的答案。所以我每次單獨帶一個學生進入學校的一個房間,讓他們感到輕鬆舒適,然後給他們一系列智力測驗題來解答。第一個測驗很簡單,但是接下來的會很難。當學生們開始嘟囔,流汗並感到困難的時候,我觀察他們的對策,並問他們是如何想的,有什麼感受。我希望看到學生們應對困難時不同的表現,但是我看到了一些讓我意想不到的現象。
一個10歲的男孩拉了拉他的橙子,搓了搓手,然後喊道:“我愛這個挑戰!”而另一個男孩努力地做著這些智力測試,他抬起頭時滿臉開心:“你知道,我就想做這種信息量大的測驗!”
我不明白。我一直認為,人類分為可以應對困難和不能應對困難兩類。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人會熱愛失敗。這些孩子難道是外星人嗎?還是說他們在打著什麼鬼主意?
他們到底知道些什麼?他們知道人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這就是他們一直在做的—變得越來越聰明。他們不會因為失敗而氣餒,反而會認為自己沒有失敗,他們認為自己是在學習。
自古以來,人們想的不一樣,表現的不一樣,經歷也不一樣。有人會問,為什麼人們會存在不同?為什麼一些人更聰明或者品行更佳—是否有某種東西讓這些人永遠和別人不同。關於這個問題,正反兩方面都有很多專家支持。有人認為,確實存在物理上的特性,正是它們千萬了人們的不同。相反,另一部分人認為,造成人身上這些不同的原因是人們背景、經歷、接受過教育及學習方法的不同。可能讓你震驚的是,這個觀點的支持者中最有名的是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智商測試的發明者。難道智商是為了評估孩子們不可改變的智力水平而存在的嗎?事實並非如此。他並沒有否認“不同的孩子智力是不同的”,但他相信教育和練習可以帶來智力上的根本改變。
到底誰才是正確的?如今大部分專家同意,這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與此同時,科學家們瞭解到,人類在終生學習和大腦發展這一方面比我們自己想象中更有潛力。當代智力研究領域的權威羅伯特·斯騰伯格寫道,人類的某項專長“並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決定的,而是通過有目的的鍛鍊獲得的。”
20年來,我的研究顯示,你所採取的觀點會對你自己的生活方式產生深遠影響。它可以決定你能否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以及你能否做好你最看重的事情。
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固定型的思維模式—會使你急於一遍遍地證明自己的能力。
我見過太多人都抱有這種要證實自己的強烈目標—在課堂上,在工作中,甚至在他們的個人關係中。每種時刻都需要他們對自己的智力、個性以及特徵進行證明。
但是,世界上還存在 另一種思維模式。在這種思維模式中,這些品質不是你非要打且不得不打的牌,你不需要總在擔心自己手裡只有對十的時候去說服大家和自己,你手裡的是一副同花順。這種成長型思維模式建立在一種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你的努力來培養的。即便人們在先天的才能和資質、興趣或者性情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和改變和成長。
你不否知道,達爾文和托爾斯泰在小時候被看作很普通的孩子?本·霍根,著名的高爾夫球員,童年時完全肢體不協調?傑拉爾丁·佩奇,最著名的演員之一,曾經因為缺乏天賦而被建議放棄演員夢想?
你可以看到,這種認為“人的才能可以發展”的信念如何給人們帶來了學習的激情。為什麼要找那些只能保護自己自尊心的人,而不是那些可以促進你成長的人作為自己的朋友和搭檔?為什麼要去找那些自己屢試不爽的事,而不是去選擇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事來做呢?
請想象一下,儘可能生動地去想,你是一個年輕人,經歷了非常糟糕的一天:
你去上一門對你很重要的課,而且你非常喜歡這讓課。你的教授公佈了期中考試成績,你得了C++。你非常失望,等到晚上準備回家的時候,你發現你自己的車上貼了一張違章停車罰單。你感非常洩氣,打電話給最好的朋友,但是沒有打通。
當我問固定思維模式者時,他們是這樣對我說的:“我感到被拒絕了。”“我是個失敗者。”“我是個傻瓜。”
他們會這樣看待自己的生活:“我的人生太可悲了。”“這個世界跟我過不去。”“有人想要毀掉我。”“生活是不公平的,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費。”“我是地球上最不幸的人。”
是這些人太自卑嗎,還是說他們是實實在在的悲觀主義者?不,其實這些無法應對困難的人同樣感到自己有價值,他們同樣樂觀—覺得自己聰明而有吸引力,他們和那些有著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是一樣的。
當我把這些情況原封不動地拿給成長型思維模式者看後,他們是這樣說的:
“這會更努力地學習,下次停車的時候我要更小心一些,不知道我的朋友今天過得開不開心。”
“C+這個成績告訴我,我必須在課堂上加倍努力,我依然有半個深藏來提高我的成績。”
不是說你必須擁有某種思維模式,而擁有另一種思維模式的人就會產生挫敗感。只是這些有著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不會給自己貼上標籤,或對自己失去信心。
思維模式概念新在何處?其實有很多諺語都在強調風險的重要性。好比“如果一開始你沒有成功,嘗試、嘗試、再嘗試”或者“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最令人驚訝的是,固定型思維模式者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覺得,“如果一開始你沒有成功,說明你可能就沒有這個能力”“如果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概因為羅馬本來就不可能一天建成”。
更新鮮的是,人們對風險和努力的看法是從他們基本的思維模式中衍生出來的。
我們通過研究發現,人們對自己能力的評估是很不準確的。近期,我們試圖通過一項試驗瞭解到底哪種人最不瞭解自己的能力。我們發現有不少人對自己的表現和能力評估不準確,但其中大多數是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而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自我評估的準確性到了令人驚訝的地步。
霍華德·加德納在《非凡頭腦》中總結,人有著“一種能夠準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的獨特才能。”有意思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者似乎就擁有他說的這種才能。
傑出的人擁有的另一項特別的才能,就是將人生中的挫折轉變成為未來的成功。
第二章 思維模式解析
我們發現人們對能力擁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認為能力是固定的,需要被證明;另一種則認為能力是可以改變的,是可以通過學習來培養的。這就是我們認識到思維模式的過程。我立即就知道了自己屬於哪一種思維模式。我意識到為什麼總是那麼注重錯誤和失敗,而且第一次認識到,我可以做出選擇。
進入一個思維模式,就如同進入一個新世界。在其中一個個人能力固定的世界裡,成功需要你證明自己的聰明和天賦;而在另一個能力可以改變的世界裡,則需要你提高自己,去學習新知識,發展自己的才能。
在前一個世界裡,遇到挫折意味著失敗。在後一個世界裡,自身沒有成長,即沒有達到想達到的目標,或者沒有完全發揮自己的潛能,才意味著失敗。
在前一個世界裡,努力是一件壞事。在另一個世界裡,努力可以讓你變得更聰明,更有才能。
傑出的社會學家本傑明·巴伯曾經說:“我不會將世界兩分為弱和強,或者成功和失敗......我會將世界分為好學者和不好學者。”
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夠確保自己的成功。他們認為聰明的人應該成功的。但對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來說,成功意味著拓展自己的能力,意味著變得越來越聰明。
我們趁著一個特殊的機會做了個測試。在香港大學,考試也要用英語作答。但有些學生在入學的時候英語並不流利,所以他們理應儘快提高英語水平。
我們問這些學生一個關鍵的問題:如果學校給需要提高英語水平的學生開設一門課程,你會不會參加?
我們同時也測試了他們的思維模式,採取的方法是問他們是否贊同以下陳述:“你具備一定的智力水平,但你很難做些什麼去改變它。”贊同這種陳述就意味著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
那些個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會認同這樣的說法:“你在任何時候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智力水平。”
之後,我們研究了都有誰願意參加英語提高課程。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給了我們非常肯定的答案,而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們對課程不怎麼感興趣。
固定型思維就這樣將人們變成了不愛學習的人。
具有不同思維模式的人甚至連腦波也有所不同。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在被告知自己的答案是對是錯的時候注意力非常集中,但他們在得到可以幫助他們學習的信息時沒有展現出一絲興趣。
只有具備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才高度關注可以提高他們知識水平的信息。對他們來說,學習才是第一要務。
如果說想要站在神壇之巔並讓自己看上去完美無缺的傾向被稱為“CEO綜合徵”,你應該不會感到驚訝,李·艾柯卡就是這樣一個反面教材。在了在出任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總裁併取得初步成功之後,艾柯卡看上去完全就是一個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四歲兒童。不幸的是,最終不再有人對這種車型感興趣了。
CEO們時時刻刻都在面臨選擇。他們是應該直面自己的不足,還是創建一個小世界,讓自己在其中完美無缺?艾柯卡選擇了後者。
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患上CEO綜合徵,很多傑出的領導者經常會面對自己的不足。CEO們面臨另一個兩給選擇。他們可以選擇一個短期戰略來推高公司股份,讓自己看上去像一個英雄,也可以選擇長期發展計劃—冒著被華爾街反對的風險,從更長遠的角度出發,為公司打下健康的成長基礎。
路易斯·郭士納,一個被公認為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領導者,被邀請帶領IBM東山再起。當他開始一項關於IBM公司文化和政策的顛覆性的調整計劃時,股份停滯,整個華爾街都在冷笑。他們說他是一個失敗者。然而幾年之後,IBM重新與了行業的領頭羊。
有時候,成長型思維模式者會通過大幅提高自己的能力來完成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1995年,演員在里斯託弗·裡夫從馬上摔下,他的肚子被摔斷,脊椎和大腦之間的聯繫被切斷導致頸部以下完全癱瘓。醫療結果表示:實在對不起,你只能接受這個現實了。
然而,裡夫開始了一項艱難的復健訓練計劃,包括通過電擊刺激的幫助來活動所有癱瘓的身體部位。醫生們警告說,他這種行為是因為他處於不承認現實的時期,因為他對自己感到失望。
五年之後,裡夫能活動了。一開始只有手,後來是胳膊,再後來是腿,最後是整個軀幹。雖然他距離完全恢復還有很遠的距離,但是大腦掃描顯示,他的大腦又可以向身體傳達信號了,身體對信號也有所回應。裡夫不僅提升了自己的能力,還改變了科學對神經系統的整個認知以及對其恢復潛力的看法。
很顯然,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在拓展自己的過程中感到興奮不已。那麼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在什麼情況下能有這樣的感覺呢?如果事情變得具有挑戰性—當他們感覺不到自己聰明且富有天賦的時候,他們就失去了興趣。
我們在低年級學生的身上看到了同樣的景象。我們給五年級的學生們一些很有意思的智力測驗題,他們都很喜歡。但當我們給出的測驗題越來越難的時候,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們興趣驟減,他們還改變主意說不想把這些題帶回家去做。
相反,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們沉浸在這些難題中,樂此不疲。
我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聽見自己說"這太難了,太有意思了"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的思維模式發生了轉變。
接下來的情節還會更加複雜,對於結固定型思維模式者來說,成功遠遠不夠,看上去很聰明很有天賦還不夠。你必須接近完美,而且必須從一開始就完美無缺。
我們問過很多人,從小學生到青年:“你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很聰明?”他們的答案如此不同,讓我感到很震驚。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說:
“在我沒有犯錯誤的時候。”
“在我快速並完美地完成一件事的時候。”
所有答案都在表示,他們現在就要看起來完美無缺。但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說:
“在事情非常難,我很努力嘗試,做到了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的時候。”
“在我鑽研某件事很長時間,終於有了眉目的時候。”
我在哥倫比亞大學的科系每年會有來自全世界的申請者中招收6名研究生。他們都有著很漂亮的成績單,幾乎完美的得分,還有傑出學者們的推薦信。
然而只用了一天時間,他們一些人就感到自己不過是個冒名頂替的騙子。昨天他們還是精英,今天就變成了失敗者,原因就是在於老師們手裡長長的出版物清單。“噢,我做不了這個。”他們看著師兄們給出版社提交的文章和完美的寫作計劃。“我的天,我不行。”他們知道如何在考試中拿A,但是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去完成這項工作—暫時還不知道。他們忘記了“暫時還”這幾個字。
讓我們仔細想想,為什麼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中,當政的完美是如此重要。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向一群五年級學生展示了一個紙箱,告訴他們裡面裝的是測試題。我告訴他們,這個測試的目的是評估一項重要的學習能力。隨後,我們問這些學生關於這個測試的一些問題,我們問:“你們信不信這個測試是為了評估一項重要的學習能力?”他們都表示相信。
接下來我們問:“你認為這個測試能夠測出你有多聰明嗎?還有,你認為這個測試能夠測出你長大以後有多聰明嗎?”
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們相信了我們所說的,這項測試是為了測量一項重要的能力,但他們不認為該測驗可以測量出他們有多聰明。
但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們不僅相信這個測驗可以測量一項重要的能力,而且相信該測驗可以測出他們有多聰明,還可以測出他們長大後會有聰明。
這又將我們引回了“潛能”這個問題上,我們的潛能是什麼,我們能做什麼,我們的未來將會是看樣的?
很多人認為,我們可以立刻對某人具有的潛能下定論。
“莫頓,”肯尼迪對他說,“我認識的所有穿紅襪子配棕鞋的人,沒有一個成功的。年輕人,我告訴你,你確實很出色,但是你的這種出色是不會被欣賞的。”
有許多在我們的時代被稱為天才的人,都曾經被權威人士判定為沒有未來。但潛能不就是人們隨著時間來提高自身技能的一種能力嗎?
成長型思維模式者知道,想讓潛能開花綻放需要一定時間。
一次評估就定終生的這種想法,讓固定思維模式者產生了緊迫感。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必須快速、完美地取得成功。當自己的一切在每時每刻都面臨危險的時候,誰還會有慢慢成長這種奢侈的想法呢?
那麼,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判斷潛能?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認為是有的。在篩選宇航員的時候,他們拒絕了那些經歷簡單、一帆風順的人,而選擇了那些曾經歷過重大失敗並重新站起來的人。
《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的,失敗從一種行為轉變為一種身份,這對那些固定型思維模式者來說尤其如此。
厄尼·埃爾斯,著名的高爾夫運動員,也有著和一樣的顧慮。埃爾斯在五年的低潮後終於贏得了一項重要的錦標賽冠軍,在那五年中,一個個比賽從他身邊逃走。如果這次的錦標賽他也沒有贏呢?“我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我了。”他對我們說。他可能就會是一個失敗者。
每年4月,當那些薄薄的信封—也就是拒絕信—從各個大學寄來的時候,數不清的失敗者就這樣產生了。
即使對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來說,失敗也是一個痛苦的經歷,但它並不能對你下定義。它只是一個你需要面對和解決並能從中學習的問題。
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中,挫折會給人帶來巨大的創傷,而這種思維模式是無法提供克服這種創傷的好辦法了。另外,固定型思維模式者不會從失敗中學習並糾正自己的失敗,相反,他們可能只是去嘗試著修復自己的自尊。比如,他們會去找比自己還差的人。
一群大學生在一次糟糕的考試後,獲利了一個去看其他人試卷的機會。成長型思維模式者選擇去看那些考得比他們好得多的人的卷子。和往常一樣,他們希望改正自己的不足。但是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選擇去看那些考得很差的,這就是他們讓自己感覺好起來的方法。
著名的籃球教練約翰·伍登曾經說過,在開始責怪他人以前,你並不算是個失敗者。他的意思是,只要不否認錯誤,你仍然可以從你的錯誤中學習。
認為只有無能者才需要努力的想法也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一部分。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告訴我們:“如果你需要為某事付出努力,那麼你肯定不擅長做這件事。”
在伊利諾伊大學的時候,我是心理學一名副教授。有一天晚上,我路過心理學系大樓,發現有些教職工辦公室的燈還亮著。我的一睦同事工作到很晚。他們肯定湍肝我聰明,我當時是這第想的。
我從來沒有想過,他們可能和我一樣聰明,而且工作更加努力!對我來說,這是一個要麼聰明要麼努力的選擇題,而我明顯更加看重前者。
在固定型思維模式者的眼中,努力是有缺陷和不足的人的。
小提琴家娜佳·薩萊諾—索南伯格在10歲時與費城管弦樂團合作,完成了她小提琴處女秀,到茱莉亞音樂學院跟隨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多蘿西·迪蕾學習後,她才發現自己有一系列糟糕的習慣。他的指法和運弓非常糟糕,此外拿小提琴的姿勢也不正確,但是她拒絕改變。幾年過去,她看到其他學生迎頭趕上甚至超越了她,在拉近20歲的時候,她的自信心嚴重受挫。“我曾經那麼成功,報紙將我稱為‘神童’,但是現在我感覺自己像個失敗者。”
這名神童害怕努力。“這所有的一切都應歸結於我的恐懼。害怕努力後依然會失敗......”
這種恐懼籠罩著薩萊諾—索南伯格,讓她止步不前。她甚至一度不帶小提琴去上課!
經過很多年的忍耐和理解,後來有一天,迪蕾對她說:“聽著,如果你下個星期再不帶小提琴來上課,我就把你轟出我的教室。”她說:“我沒有開玩笑,如果你想浪費你的天賦,我不希望參與其中。這種狀態應該到此為止了。”
薩萊諾—索南伯格害怕失去迪蕾這個老師。她終於想通了,努力後的失敗—一種誠實的失敗—比她現在的行為方式要強得多,所以她開始與迪蕾一起為一場比賽訓練。他第一次付出了她全部的努力,順便說一下,她最後贏得了比賽。如今的她說:"我現在知道了一個事實:你必須為你最喜歡的事付出最大的努力。如果你熱愛音樂,你一生勢必要為此而奮鬥。"
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結果。如果你失敗了—如果你不是最好的,那一切都是白費力氣。成長型思維模式能讓人們在不計成果的情況下去評估自己所做的事。
寫這本書是我做過的最難的事情之一。我閱讀了數不清的書籍和文章,信息量大到讓我難以招架。我之前沒有寫過這種大眾讀物,這讓我感到害怕。寫這本書對我來說看上去很容易嗎?在以前,我確實希望你們這麼想。但是現在我想讓你們知道我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以及它帶給我的樂趣。
第三章 關於能量和成就的真相
嘗試去想象托馬斯·愛迪生。愛迪生不是一個孤僻的人。在關於電燈泡的研究工作中,他有30名助手,其中包括訓練有素的科學家,研究工作在一家公司投資的標誌著當時最高水平的實驗室裡進行!
電燈泡也不是被髮明的。電燈泡現在成了“在某個時刻突然想到一個絕妙點子”的象徵,但在電燈泡發明的過程中卻不存在這樣一個時刻。事實上,燈泡並不能說是一項單獨的發明,它是由多項曠日持久的發明創新組成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名或多名化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以及吹制玻璃的工人來協作完成的。
愛迪生不是一個單純喜歡小發明的人,也不是不諳世事的“書呆子”。這個被稱作“門洛帕克的奇才”的人其實是一個精明的企業家,他清楚自己的發明具有的商業潛力,甚至知道如何去討好媒體—有時他會去打壓別人,讓自己成為一項發明的唯一發明者,因為他懂得如何宣傳自己。
是的,他是個天才,但他並非從小就是天才。他的傳記作者通過對他所有信息的瞭解,認為他當時在家鄉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男孩。
最終另他出類拔萃的是他的思維模式和努力。他從始至終都是一個好奇心強烈、喜歡拆拆補補的小男孩,不斷尋找著新的挑戰。他對自我提高和發明的熱愛從未間斷,但令他的兩任妻子失望的是,他只會把這種愛投入工作。
讓我們回到日常生活中來,看看思維模式是如何讓我們在真實生活中取得成就。
我們在一些學生進入實踐時評估了他們的思維模式:他們相信自己的智力水平是固定不變還是可以發展和提高的?後來,我們對他們之後兩年的學習生活進行了追蹤。
這兩組學生剛進入實踐時的成績幾乎是一樣的。在教堂氣氛比較寬鬆的小學階段,他們獲利的評分和考試成績沒什麼差別,但當他們在遇到挑戰之後,兩組學生的差距開始增加。
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是這樣解釋他們糟糕的成績的。“我是最笨的”,“我被數學搞得頭都大了”,“因為老師是一個大胖子”。這些五花八門的分析問題的方式,讓他們很難在未來獲利成功。
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則運用他們的全部能力來學習。
具有固定性思維模式的學生在面對這種艱難的黑白期時,視其為一個巨大的威脅。這種“不願努力”綜合徵也經常被當作青少年與成年從劃分界線的一種方式,但同時也是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保護自己的一種途徑。
而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認為,停止努力是自己無法理解的一件事。現在我要告訴你們的是,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如何讓這些孩子重新擁有努力的動力的。有一天,我們在向一組新的學生介紹成長型思維模式。突然間,組裡最頑固、最不願努力的孩子吉米兩眼含淚地抬起頭說:“你是說,我可以不是一個笨蛋嗎?”從那天起,他開始努力學習,熬夜做作業,以前他根本不關心作業的事。他現在明白,努力學習並不代表你很脆弱,而是會讓你變和更加聰明!
另一個過渡期,另一場危機。大學,就是將高中裡聰明的學生都聚集在一起的地方。
沒有誰會比醫科大學預科班裡的學生更明顯地表現出這種焦慮,他們害怕自己會被摘掉皇冠。在學期之初,觀察他們的得分並詢問他們的學習策略。我們再一次發現,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地課程中取得了更高的分數。他們即便在某次特別的測驗裡青稞的不好,下一次仍然會趕上。而當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考得不好的時候,他們基本上很難提高分數。
在這門課程裡,每個人都努力地學習,但學習方法不盡相同。很多學生的學習方法是閱讀課本和自己的課堂筆記。如果內容難,他們會再讀一遍。他們也會把所有東西都背下來。這就是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們的學習方法。
如果他們瞭解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是如何學習的,他們一定會很震驚。
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完全掌控著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動力。不是一頭鑽進書裡,不動腦子地死記硬背,他們說,“我會尋找中聯每個主題以及潛在規律”,還有,“我不斷重新審視自己的錯誤,直到我弄明白我錯在哪裡”。他們學習的目標是獲利知識,而不是通過考試。
這是因為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在學習方面願意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然而奇怪的是,在這些醫學預科生中,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者為了獲得好的成績可以做任何事,但就是不願意去學習掌握新的學習方法,來確保自己取得好成績。
是不是擁有了正確的思維模式,每個人都可以有出色的表現?
加菲爾德高中被認為是洛杉磯最差的高中之一,僅僅說那裡的學生拒絕學習、老師們精疲力竭都太委婉了。但傑米·埃斯卡蘭特當時沒有猶豫,決定教這些來自貧民區的孩子大學水平的微積分。傑米·埃斯卡特問自己“我應該怎樣去教他們”而不是“我能不能教他們”。
最終,他不僅教會了他們微積分,他和同事本傑明·希門尼斯還讓這些學生在全國數學考試中遙遙領先。在1987年大學預修課程微積分考試中,只有三所公立高中參加考試的人數高於加菲爾高中。這一事蹟被拍成了著名電影《為人師表》。
而且,加菲爾德的大部分學生考取的高分都足以讓他們拿到大學學分。這說明,由於我們低估了學生可發展的潛力,有太多的才能被浪費了。
本傑明·布魯姆是一名傑出的教育研究人員,他對120名傑出的成功人士進行了研究。他總結:“經過40年對美國以及國外的校園學習的透徹研究,我的主要結論是:'如果說一個人能學會什麼東西,那麼世界上其他人也都可以學會,只要在此前和當政給他們提供適當的學習條件。'”他沒有將2% ~ 3%有嚴重缺陷的孩子計算在內,也沒有將 1%~2%神童算進去。他批的是除此之外的所有人。
儘管人們普遍認為智力是天生的,不是後天培養的,但仔細想一想,你不難想到人們提高自己智力水平的可能情況。人的才智是多方面的。你可以培養語言、數理科學或者邏輯思維能力等,但是一旦說到藝術才能,看上去更像是上天賜予的。
即便是我也這麼認為。我的一些朋友似乎不用經過培訓。不用努力就可以畫得很好,而我的繪畫能力就是小學水平。我在其他方面其實是有藝術才能的,我可以做設計,我的色感很好,我對構圖方面也很敏感,而且我的手眼協調能力非常強。我肯定沒有繪畫天賦。
但是我承認這並沒有讓我感到太困擾。畢竟,你不會有非畫畫不可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去一個有趣的人家裡做客的時候,就發生了這件事。他是一名上了年紀的精神科醫生,他對貓頭鷹的興趣濃厚。他家裡有一本貓頭鷹的留言簿。如果他對來做客的人有好感,他就會要求客人在這個本子上給他畫一隻貓頭鷹,或者寫點什麼。當他把杯子放在我面前並向我解釋了它的意義的時候,我感到很榮幸,也很害怕—害怕的成分多一點。因為我畫的貓頭鷹不會淹沒在這個本子中間,而就在本子的最後一頁上。
我講這個故事是為了作鋪墊,引出在看到《用右腦繪畫》這本書時我的驚訝和喜悅。你可以在圖1中看到參加了這本書作者的短期繪畫課程後的一些學生自畫像的對比:左邊是學生們剛進入培訓班時的自畫像,右邊是五天的課程結束後他們的自畫像。
是不是太令人驚訝了?一開始,這些人看上去沒什麼藝術才能,他們中大部分人的作品讓我想到了我畫的貓頭鷹。但是短短几天之後,每個人都可以畫畫了!而且作者表示,這種情況非常典型。
他同意,大部分人將繪畫看作一項神奇的才能,只有少數人才能擁有,而且永遠也只有這少數人能擁有。但這是因為人們不理解繪畫能力的構成部分—那些可以學習的部分。事實上,她告訴我們,這根本不是繪畫的技能,而是觀察的技能。有些人可以在生活中自然地獲取這些技能,而有些人必須通過學習才能將這些技能聯繫在一起。但我們可以從“學習後”的自畫像看出,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如果人們有成功的潛能,他們如何才能對自己的潛能有信心?是不是應該去誇獎他們的能力,讓他們知道自己具備成功的條件?事實上,超過80%的父母告訴我們,對孩子的能力進行誇獎是必要的,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信心和成就。你知道,這聽上去很有道理。
但是後來我們開始擔憂。我們認為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對他們的能力展現出了過分的關注:“我的能力夠高嗎?”“我看上去能力強嗎?”對他們的能力進行誇獎不會讓他們對此更加關注嗎?這難道不是在教給他們固定型思維模式嗎?
這樣的讚美能否給人帶來鼓勵?
我們指導了一項包含幾百名學生的研究,這些學生大部分處於青春期早期。一開始我們給這些學生十道非常難的非語言型的智商測試題。他們大多完成得不錯,當他們完成後,我們會對他們表示讚揚。他們聽到的話是:“哇,你做對了8道題。這個成績非常棒。”他們被放在了“你太有才了”這個位置上。
至於另一部分學生,我們對他們付出的努力進行讚揚:“哇,你做對了8道題,你一定非常努力。”他們並不會感自己擁有什麼天賦,他們受到讚揚是他們為了成功付出的努力。
這兩組人的起點是完全一樣的,但在我們的誇獎之後,他們的走向開始不同。我們擔心的事發生了,我們對能力的誇獎讓那些學生們陷入了固定型思維模式,他們也表現出了所有固定型思維模式者擁有的特徵:當我們讓他們選擇的時候,他們對有挑戰性、可以讓他們從中學習的新任務表示拒絕。他們不想做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缺點的事,以避免別人對他們的才能提出質疑。
相反,因為自己的努力而被誇獎的學生中有90%的人希望挑戰可以讓他們學到新知識的新任務。
之後,我們給這些學生一些新的難題,他們完成得都不太好。被誇有能力的學生們此時此刻已經認定他們自己一點也不聰明。如果成功意味著他們很聰明的話,那麼不太成功就意味著有缺陷。
對那些被誇努力的學生來說,困難意味著“付出更多努力”。他們並不會將其看作失敗,也不認為那會反映出他們聰明與否。
那麼學生們能否在這些難題中感受到樂趣呢?在一開始的成功之後,每個人都熱愛難題,但在高難度的難題出現後,被誇有能力的學生們認為一切不再有樂趣。那些被誇努力的學生依然熱愛難題,而且很多人說,難題的題是最有意思的。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讓我們感到既震驚又鬱悶。我們對每個學生說:“你知道,我們現在要去其他學校,我相信其他學校的學生們也想了解一下這些題目。”我們給這些學生一張約,讓他們寫下他們的感受,也讓他們寫下自己做這些題目時的分數。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那些能力被誇獎的學生當中,有將近40%的人謊報了成績,而且都報高了!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中,不完美是一件恥辱的事情,特別是當你被稱作“有天賦”的時候,所以他們選擇撒謊。
這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將普通的孩子變成了騙子,只是因為我們告訴他們,他們非常聰明。
所以告訴孩子們他們很聰明,最後卻會讓他們感到自己很愚蠢,做出蠢事,但依然聲稱自己是聰明人。當我們把“有才能”“有天賦”“傑出”這些標籤貼在孩子們身上時,我不認為這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我曾經是個數學高手。高中時,我代數能得99分,幾何99分,三角學也是99分。後來我遇到 了赫爾曼先生,一個不相信女孩能學好數學的老師。之後,我的成績下滑了,我後來不再研究數學了了。
其實我同意赫爾曼先生的看法,但是我認為是其他女孩學不好數學,這個觀點並不適用於我。但赫爾曼先生認為我同樣也學不好數學,之後我就屈從了。
沒有誰比那些被歸入刻板印象的人更瞭解負面標籤。比如,非裔美國人被刻板地認為智力水平低,而女性則被刻板地認為學不好數理化。但是我認為,即便是這些被刻板印象評判的人,可能都不知道這些否定標籤有多麼可怕。
心理學家克勞德·斯蒂爾和約書亞·阿倫森的研究表明,就連勾選種族和性別這一欄的動作本身都能夠激發你自己腦中的刻板印象。在你參加一場外界普遍認為你並不擅長的考試之前,幾乎所有的事都在提醒你,你是一個黑人或女性,這會讓你的考試分數降低,而且會低很多。在他們的很多研究中,當受試者腦中的刻板印象沒有被喚起時,黑人和白人表現得一樣好,女人和男人也是一樣。
但是,這種情況並不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而主要發生在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身上。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中,無論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標籤都會擾亂你的思維:當你被貼上肯定的標籤時,你害怕會失去它;當而當你不幸被貼上否定的標籤時,你會害怕自己正如標籤所說。
當人們用成長型思維模式思考的時候,這些刻板印象則不會影響你的表現。如果他們確實落後於人,那麼他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試卷迎頭趕上。
刻板印象除了會阻礙能力的發揮,還會讓人缺乏歸屬感。在美國,很多少數族裔學生退學,很多女生放棄數學和科學,都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無法融入群體。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當事情進展順利的時候。
匈牙利的波爾加家族已經培養出三個最成功的女性象棋大師。怎麼培養的呢?蘇珊,三姐妹之中的一位說:“我爸爸認為天生的才能沒有用,這個成功是靠99%的辛苦努力得來的。我同意他的想法。”家裡最報女兒,朱邊特,一直被認為是當今最象棋手之一。她不是最有天賦的那一個。蘇珊說:“朱邊特起步較慢,但她非常努力。”
她們的家族是我見過的最善於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對待問題的。
事實上,她們的父親會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對待一切。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幾年前我們倆的一次對話。我當時是單身,他問我對找自己的另一半有什麼樣的計劃。當聽到我說沒有計劃時,他驚呆了。“你總不會認為你的工作會自動完成吧,”他說,“找男朋友和這又有什麼區別呢?”他無法想象,你原本可以設定一個目標,卻沒有采取行動去實現它。
簡短來說,成長型思維模式能讓人們—即便是被貼上否定標籤的人—充分運用和開發自己的大腦。他們的不會充滿侷限性的思維,歸屬感薄弱,也不會擔心其他人會來定義自己。
第四章 體育:冠軍的思維模式
在體育界,大家都相信天賦。即便是—或者特別是—專家們也這樣認為。這種對天生才能的信念非常強烈,以至於很多教練和球探只去尋找那些天生的運動員,運動隊也會競相出高價去招收這些運動員。
比利·比恩曾經就是一名這樣的天生球員。每個人都認為他會是下一個貝比·魯斯。
但是比利·比恩卻缺乏一樣東西—冠軍的思維模式。
還在讀高中二年級時,比恩就是籃球隊得分最高的球員,同時是橄欖球隊四分衛,也是棒球隊最棒的擊球員,在全美難度最高的一次聰明賽中打擊率達到0.5。他非常有天賦。
但每當事情進展不順利時,比恩就會破壞身邊的物品。“這不僅是因為他不喜歡失敗,而且似乎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面對失敗。”
當他從職業棒球小聯盟比賽打到大聯盟比賽的時候,情況越來越糟糕。每一次上場擊球都是一場噩夢,對他來說又是一次可能丟臉的機會,每一次擊球失敗,他就會崩潰。
比恩有沒有嘗試用建設性的辦法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呢?沒有,當然沒有,因為這是一個固定型思維模式者的故事。天才不應該需要努力。努力屬於其他人,屬於那些缺乏天賦的人。
受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影響,比恩被自己超凡的天賦困住了。
比恩在大小聯盟打球時,身邊有另外一位與他共同打球、共同生活的球手倫尼·戴克斯特拉。戴克斯特拉沒有比恩那樣身體上的天賦或者“天生的能力”,但比恩很敬畏他。比恩後來形容他說:“他沒有失敗這個概念......而我正相反。”
在經過觀察、傾聽和反覆思考後,比恩終於明白人的思維模式比天賦更重要。此後不久,他所在的團隊開創了招收和管理球員的新方式,他開始意識到得分—棒球比賽最重要的一點—更多取決於做事方法而不是形同。
憑藉著他的洞察力,比恩作為2002年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總經理,帶領他的團隊在一個賽季中贏得103場比賽,獲利分區冠軍,並且差一點就打破了養車職業棒球聯盟的邊勝紀錄。他們沒有花錢買天賦,而是買到了思維模式。
身體上的天賦不同於智力上的天賦。身體上的天賦是顯而易見的。但磨練和培訓也同樣顯而易見,它們帶來的結果也一樣明顯。
拳擊運動員需要接受對身體條件的測量,這叫“水平等級”,是一種確認天生身體素質的方式。穆罕默德·阿里並不符合這些測試的標準。他並不是天生的拳擊手。他力量不夠,姿勢也不夠標準。事實上,他打拳的方法完全不對。
索尼·利斯頓,阿里的對手,是一個天生的拳擊手。他符合拳擊手的一切條件—身高,男旦,以及經驗。
但是阿里除了速度快以外,頭腦也非常聯盟。他的過人之處在於他的大腦,而不是他的體力。他觀察他的對手,並攻擊其精神上的要害,他不僅學習了利斯頓的格鬥風格,還仔細觀察過他在拳擊場外是一個怎樣的人。然後用這些不對抗利斯頓。
為什麼阿里每場前都看上去“瘋瘋癲癲”的?因為他知道將對手擊倒的致使一擊必須是他們無法預測的。阿里說:"必須讓利斯頓感認為我瘋瘋癲癲的,這樣我就可以做任何事了。他除了看到我的嘴之外其他什麼也看不到,這正是我想要的!"
阿里擊敗了利斯頓,創造了拳壇的歷史。一名著名的拳擊經紀人在回憶阿里時說:
“他是一個矛盾體。他在拳擊場上時身體的動作完全不對......然而,他的大腦去總是精確地運轉。他向我們展示了,所有的勝利來源於這裡,”他用食指指著自己的前額,然後興趣兩個拳頭說,“不是這裡。”
邁克爾·喬丹也一樣,他不是一個天才,而是最努力的運動員,可能在整個體育史上,他都是最努力的。
大家都知道,邁克爾·喬丹在高中時被校隊淘汰了,現在我們會嘲笑當年踢他出校隊的教練。最初可以選他的兩家NBA球隊也沒有簽下他現在,我們看著他的時候,看到的是了不起的籃球巨星喬丹,但在當初,他只是普通的小球員喬丹。
被高中校隊淘汰後,喬丹很鬱悶。他的母親說:“我對他說,讓他回學校好好訓練。”他真的按照母親說的做了。他每天早上六點就離開家,在上課前抽空練習。在北卡羅來納大學的時候,他不斷彌補自己的弱點—他怕 防守動作、控球能力和投籃。他的教練對他遠超他人的努力深感驚訝。
對喬丹來說,成功源於人的頭腦。“堅韌的意志和決心比某些身體上的優勢更強有力。我經常這麼說,我也是一直這樣認為的。”但是其他人並不這麼認為。他們看到喬丹時,只能直接到他完美的身體素質帶領他走向成功。
威爾瑪·魯道夫呢?d 1960年羅馬奧運會知足和接力比賽中獲利三枚金牌後,她被稱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而在小時候,她的身體素質遠遠算不上有天賦。她是一個早產兒,家中有22個孩子,她排行20,經常生病。她4歲時因為長期與肺炎、猩紅熱以及小兒麻痺!鬥爭而差點夭折,有一條腿因為小兒麻痺而接近癱瘓。醫生說她的腿好起來的希望非常渺茫。8年的時間裡,她努力地進行著物理治療,到12歲時,她擺脫了腿部的支撐器,開始正常走路。
後來他即刻將這個成果運用到了籃球和田徑上,儘管她首次參加田徑運動會全部失利。後來,在她的運動生涯大獲成功之後,她說:“我只希望大家記住我是一個很努力的人。”
以前有一個說法:高爾夫球員不能進行體能訓練,如果你增強體力,就會失去擊球時的“手感”。這一說法直到泰格·伍茲的出現才被打破,伍茲擁有自己的體能訓練計劃並進行大量的練習,他斬獲了各項錦標賽的冠軍。
秉性能讓人們衝向巔峰並保持輝煌。“我相信將人推向巔峰,”教練約翰·伍登說。“但秉性才能讓你保持巔峰狀態......你很容易因此認為自己可以自動‘打開秉性這個開關’,不需要任何事先準備。但這其實需要你自身正在擁有這種性格,甚至在攀上巔峰後要比以前更堅韌。”
讓我們更深入地看一看秉性到底是什麼意思,以及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如何創造了出這種特質的。那些固定性有如下觀點:
“你有一定水平的運動能力,但你無法改變你現有的水平。”
“是否擅長體育運動要看你天生的才能。”
相反,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
“如果你更加努力,你的體育能力永遠可以進一步提高。”
"想在體育運動上取得成功,你需要對技能進行學習,並不斷練習。"
這些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就是展現出最多秉性或者決心的人,他們就是那些擁有冠軍思維的人。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體育人員的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1: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認為成功來源於儘自己最大努力做事,來源於學習和自我提高,這也正是我們在這些冠軍身上看到的。
研究結果2: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認為挫折可以給人動力,挫折可以告訴我們很多,它是一記警鐘。
研究成果3:在體育界中,成長型思維模式者掌控著自己走向成功以及維持成功的過程。
有時候,具有特殊的天賦也是一種詛咒。這些運動員可能會陷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中,無法很好地應對挫折。有沒有哪項運動對你來說很容易,但是有一天你碰壁了?試一試成長型思維模式,再去努力一次。
閱讀更多 趣味生活趴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