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东京物语》,我个人榜单上永远的第一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一部日本电影《东京物语》,这是我看的第二部黑白片。不愧是经典,不愧是大师之作。细腻,日常,推进很快却着眼细节,慢节奏却不让人觉得闷。是枝裕和很大程度上受小津安二郎的影响。好的电影不评判,只展示,观众自会从中收获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电影《东京物语》,我个人榜单上永远的第一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影片接下来的发展就如开头一样,一切如流水般缓缓地流淌着,直到结束。《东京物语》那样平淡、那样节制,却拥有穿透时代的,情感力量。每个镜头的背后你总能够感受到一双温润的双眼,静卧在榻榻米上慈祥地观望着身边的一切。

电影《东京物语》,我个人榜单上永远的第一

其实,影片中老人不止一次提到纪子说:没想到一个外人,竟比自己的子女还要孝顺。虽然有些反感老人一直把守寡8年的儿媳妇称为外人,但是这句话本身的事实确实令人心酸。生活确实常常不如人意,纪子最后的坦诚亦说明人无完人,但起码可以像纪子一样在自责后在无奈下不忘初心,尽自己所能去孝顺,去珍惜身边的人。毕竟“东京真大啊,要是走失了,恐怕一辈子都不容易找回来了。”

电影《东京物语》,我个人榜单上永远的第一

曾经,偶然看到一句话“(小津安二郎)永远的三英尺低机位,似乎在诉说一种仰视生活的态度”。于是我就翻他的作品来看了。喜欢用门框把人物框住的静止镜头看欣赏了真的很有味道。我也不愿变成从父母身上索取感情和物质,然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会以自己的生活为重心”的人。可我不能预言生活。所以。我去看了几部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说的都是平淡的平民生活故事,但是充满人性思考。

电影《东京物语》,我个人榜单上永远的第一

我觉得,《东京物语》在镜头的组接、剪辑运用方面独具一格。小津在处理镜头与镜头的组接方法上,几乎未使用过叠化。由于他在影片的构图上如此追求严谨,因此哪怕是短暂的瞬间,恐怕也不愿意由于画面的重叠而使自己精心设计的构图遭到破坏。例如在影片《东京物语》的开始出现的是清晨一个码头繁忙的景象,在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塔楼,这是一个空镜头,如果是其他导演拍摄影片时,开头是一个展示环境的空镜头,那么接着会是用淡出、淡入到下一个镜头。

电影《东京物语》,我个人榜单上永远的第一

虽然故事没有显著的线索或情节,完全以生活中的小事组成:整理行李,吃饭,谈话,电话。但电影中的每个人每一段情节基本都是“完整”的。导演会让爸爸和妈妈安静的坐着慢条斯理的整理行李,讨论行程,小儿子会不会去车站接他们;让邻居大妈出现在窗口,叫他们完完整整地邻居大妈完成一段关于儿女东京天气的对话.……人生只是一列从出发后就无法停下的火车,路边的风景很美,我们想要停留却无暇观看,因为刚刚停下时,生命已经在催促我们向前,而这种催促,至死方休。”

电影《东京物语》,我个人榜单上永远的第一

还有,片中工作忙碌儿女让年迈的父母去温泉旅行,结果间接导致了母亲的过世,是那个时代的悲剧,而如今的环境比当年优越许多,但是孝道和自己的人生之路选择,依旧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父母希望儿女高飞,但一旦远离自己成长的原生态社会,儿女又容易与父母产生隔阂。

电影《东京物语》,我个人榜单上永远的第一

​总之,我想,《东京物语》之所以感动我,因为它有些地方让我产生共鸣,常年在外的我一年跟父母见不了几次面,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靠什么来维系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我们都不能一起分享,在农村的父母生活的全部就是牵挂着我。所以,《东京物语》在我个人榜单上永远排第一,因为它含蓄而深刻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亲情的无力,启发我检讨生命的本质与意义,而且真正地改变了我对家人的态度,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对我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我毫不掩饰对它的推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