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泥巴地篮球梦,不专业但偏爱,一生长久记忆

  • 始于泥巴地、那时候最欢心

那时候还年小,篮球都“丢”不上篮筐,所以篮球变成了足球;

那时候还好穷,解放鞋都因为“足球”破洞,篮球更是不可企及的梦;

那时候最欢心,篮球是体育课唯一的用具,无关乎规则和条件,只有追逐和傻子一样的欢心。

始于泥巴地篮球梦,不专业但偏爱,一生长久记忆

类似村小的篮球场

村小的篮球场是泥巴场地,为了防止雨天湿滑,铺了一层煤渣在表面。篮球架是老师组织家长砍了两棵大树拼接起来的。因为庄稼人也没怎么见过,所以篮筐被挂的老高老高了。这也导致我们把篮球当做了足球,而撑起篮板的两个树柱子成了球门,篮球变足球玩的不亦乐乎。

那时候讨厌下雨,因为怕解放鞋进水后回家父母会责骂,一般不敢冒着雨去踢足球,因为煤渣的原因也很少有人敢赤脚玩。也因此篮球才真的做了一回篮球。站着投,落下来的瞬间就跑!虽然十分小心,但是也还是因此挨过些揍。回想起来才发现抗揍的属性是从那时候就锻炼出来了。

  • 小学篮球、第一场比赛
始于泥巴地篮球梦,不专业但偏爱,一生长久记忆

小学篮球

因为村小学3个年级一共18个人,学校实在是办不下去了,学校解散了。我们转移到豪华“中心校”读书,也就是乡镇小学,也是第一次见稍微标准点的场地——水泥场地。 在这里接触到了自己的第一场球赛。

第一场球赛来的有点意外,因为课外兴趣小组选的体育,但是体育老师只教篮球。从基本功开始练起的方式让我很反感,我只喜欢投篮,然后抢篮板 ,但是为了成绩还是适应了老师的要求。这个时候的篮球还几乎无关战术和规则,停留在投进去的阶段。后来快毕业了,学校组织了一场球赛,算是完整接触了一次篮球,所以这算是篮球运动的一次启蒙。

始于泥巴地篮球梦,不专业但偏爱,一生长久记忆

篮球先锋报、开启一片不曾知的篮球领域

2002年,读初中了。遇见了那个时候我认为很“土豪”的同学,单纯因为他有钱买杂志,还是那种装订很好的体育杂志——《篮球先锋报》。它给了我不一样的震撼,知道了NBA、CBA,还有就是原来还可以通过打篮球赚钱呢。逐渐的那个土豪的连期杂志让我看到了更多:姚明以状元进入NBA、奥尼尔在内线如何搅弄风云、紫金王朝的终结等等。惊叹于那可怕的身高和体重的同时,被扣篮深深的吸引。记得从这时候起,我的体育运动基本都是篮球,体育课选择也都是篮球。

初中身高就170CM,站队在班级的最后一排。每次班级篮球赛都铁定上场,粗劣的技术还没磨炼,靠着当初占优的身高还能得分。觉得自己算是球场上那个最靓的仔。

始于泥巴地篮球梦,不专业但偏爱,一生长久记忆

高中篮球

高中篮球、有一个姑娘.......

高中在一所体育专场的学校,所以很幸运体育课一般不会被语文、物理、化学老师占去,反而要求大家多锻炼保持健康体魄。体育老师专带校篮球队的,看起来很专业。奈何三年下来,体育老师就教了三步上篮和多种投篮分解动作,剩余的都是围绕操场跑圈圈了。成长都是在看视频的时候学习的,学习的很认真,看见一个科比的动作都会反复学习很多次,也曾因为麦迪的单手抓球暗恨手小。

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后,校篮球队比赛,很多MM围绕着篮球场地一圈、好多人练球都是为了美眉的关注。不过高中班级赛一场没有赢过。更遗憾的是初中、高中、大学,直到现在升高都停留在了170。

始于泥巴地篮球梦,不专业但偏爱,一生长久记忆

大学篮球

  • 大学篮球、最消磨时间的运动

大学篮球空余的时间最多了,巧合的是宿舍的人都喜欢打球,一群热爱篮球的人走到一起,注定是一件开心的事情。琢磨技巧、练习战术,努力让篮球丰富大学生活。

大学是篮球比赛最集中地时候,但是正式比赛基本没赢球过,每当输球了就找同专业的另外一个班级比赛,找点感觉回来。以至于后来别人都不怎么应战(因为专业性质决定我们自己专业的篮球水平弱一些)。

喜欢篮球的身体对抗感觉,在同学眼里就是那个喜欢用身体打球的娃娃。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以170的身高苦练背身单打,以至于现在看见高个子壮小伙,就会主动去看他背身单打的技巧,有时候还评论几句。

始于泥巴地篮球梦,不专业但偏爱,一生长久记忆

衍生篮球

  • 养生篮球、一直在继续的运动

毕业了、上班了,时间不再那么自由了,早九晚五过后剩下的就周末了。打篮球的次数和频率都在不稳定了。刚开始保持一周一次,后面争取一月一次,最后有时间能打一打就很好了。

和朋友说我毕业的时候还有6块腹肌,是打篮球练出来的,朋友当笑话,但却是真的。最近体重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发现以前背身技巧结合现在的体重,“坐”着打的感觉也挺好。还是再遗憾下那依旧170的身高。

楼下的邻居是个篮球爱好者,拉了篮球群,群里都是一群“鸽子王”,比如说好的周六打球的,结果很多人都没有来,有人忙着带娃、有人加班、还有人老婆不放行。最终嘴上说打球比实际到场的次数多。如此如此的延续着自己的篮球爱好。

偶然看见这个活动《我的青春有篮球》,回想下自己这么年的“偏爱”,应该就是这样来形容:始于泥巴地的小梦想,一生偏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