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穿越几千年的老祖宗青铜巨宝,如今知道的人却没有几个


铜鉴是用青铜铸作的照容用具。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器皿,形体一般很大,象盆、大口、深腹、无足或有圈足、多有两耳或四耳。在没有普遍使用铜镜以前,常在鉴内盛水用来照影,因而后来把铜镜也称为“鉴”。

战国时代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出土了长76厘米,宽76厘米一件冰酒器。此物方体,像一个方口的大盆,腹深,平底,四个兽足。鉴身的四面和四棱上,共有八个拱曲的龙形耳钮

钮尾均有小龙缠绕,又有两朵五瓣小花立于尾上。外观新颖别致,奇特精美,双层的方形器皿,中有方壶,上有镂孔盖,鉴、壶之间可置冰,它是我国最早的冰箱。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有一件颇为有意思的青铜重器,它是1955年由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土的一件青铜鉴。在铜鉴内壁有铭文52字,经过专家的翻译,原来件青铜器是吴王光为其女儿叔姬出嫁制作“嫁妆”。

吴王光,即吴王阖闾。从铭文看,吴王光十分重视这次吴蔡联姻,择吉日精选上好的铜料来为女儿叔姬寺吁制作宗庙祭祀用的礼器铜鉴,最后还叮嘱叔姬寺吁恭敬自己的君主,子子孙孙都不要忘记,可谓语重深长。吴国和蔡国同属姬姓,吴王光嫁女于蔡,为古代少见的同姓通婚之例,也反映了蔡、吴两国的关系。


器体作圆形、大口、弧腹、平底,两兽耳相对并套环,腹内近底处有四小环。腹部饰羽翅纹、圆圈纹,下腹饰垂叶纹,实属上乘之作

春秋晚期/吴王夫差鉴/上海博物馆藏

器腹两侧有虎头状兽耳,两耳间的口沿旁有小虎攀缘器口,作探水状。通体饰繁密的交龙纹三周。器内壁有铭文两行十三字,记吴王夫差用青铜作此鉴,为吴王夫差宫廷中御用之物。

这些都是穿越几千年的老祖宗青铜巨宝,如今知道的人却没有几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