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动画山寨也不比国内少,很多观众被骗去电影院看山寨作品

山寨,似乎是一个越来越多,而且无法消灭的存在。无论是在什么行业都有这样的现状。当一个品牌火了以后,就越来越多的其他小品牌为了蹭热度,使用和这个火了的品牌相似的名字,来迷惑观众或者消费者。

在动画行业也是一样存在着挺多抄袭山寨的情况,有很多人吐槽,国内的很多动画片都是抄袭了各种其他国家的片子,比如《大耳巴嘟嘟》抄袭了《蜡笔小新》,《电击小子》抄袭《哆啦A梦》等。

国外的动画山寨也不比国内少,很多观众被骗去电影院看山寨作品

国外的动画山寨也不比国内少,很多观众被骗去电影院看山寨作品

但是不是国内在国外有很多作品存在山寨行为,而且在我们国内的时候还骗了不少人去看。比如下面几个:

1、《冰雪女王4》

一部蹭迪士尼《冰雪奇缘》的作品。让挺多人误以为是《冰雪奇缘》的续作,然后去影院看,才发现被骗。还有一些观众,甚至认为这大概又是一部国产山寨。但其实这部动画是俄罗斯的作品。和《冰雪奇缘》改自同一本安徒生童话。虽然没有抄袭,但其实算蹭了它的热度。

国外的动画山寨也不比国内少,很多观众被骗去电影院看山寨作品

2、《精灵怪物:疯狂之旅》

产自德国的一部动画电影,宣传海报人物形象都非常像《精灵旅社》,剧情内容又有点像《超人总动员》的模式。让很多人感觉会有即视感。

国外的动画山寨也不比国内少,很多观众被骗去电影院看山寨作品

3、《伊兹回家》

一部特意蹭海底总动员热度的山寨作品。来自美国的一家山寨电影制作公司The Asylum。看到很多作品和发行都是蹭大片热度的。

国外的动画山寨也不比国内少,很多观众被骗去电影院看山寨作品

最让人觉得生气的地方是,这些低成本的山寨作品,收益还不错。而且还抢占了国内动画电影的排期。因为很多人盲目的信任国外的片子。还有就是国内的动画山寨作品太多。而且有些引进的作品的译名和原名不符,而是故意去蹭了大片的热度。总之,无论看什么电影之前,需要查看的东西,还是要先查看一下的,不然会被迷惑。或者还有一种就是。大人们总觉得动画就是小孩子看的。所以某些原本并不适合小孩子的动画电影,有大人带孩子去看了又生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