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低调!“三通”之外两岸交流的“第四通”走向前台

通航、通商、通邮,人流、物流、资金流,之于血浓于水的两岸天亲的民众以及奔波两岸的台商而言,在两岸交流中,“资金通”的重要性一点也不比“三通”弱。

而事实上,两岸“三通”能平稳运行,恰恰得益于两岸金融合作打通的“金脉”。正如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金融产业合作推进小组大陆方召集人李礼辉所言,无论人员往来,两岸产业、产能合作,都需要资本作为平台,都离不开金融服务作为支撑。

不再低调!“三通”之外两岸交流的“第四通”走向前台

在今年紫金山峰会上,“金融合作”——这个习惯了低调的两岸交流幕后支撑者,一下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并被赋予通邮、通航、通商外的“第四通”称呼。

“最不可能开放的领域”却成为了两岸交流“尖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健康发展和经济安全。所以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开放金融市场都变得十分谨慎。

而在多数人眼里,两岸金融合作功能,更多的是为两岸交流提供资金结算等基础性便利化服务。曾代表台湾方面多次与大陆海协会谈判的海基会前副董事长高孔廉坦言,他当初对大陆开放金融市场也没持太大信心。

在高孔廉看来,由于台湾金融业市场化比较早,服务较大陆而言相对要发达些;加上台湾人口基数少,经济总量小,金融市场份额有限,不可能对大陆做对等程度开放,“鉴于上述几个方面理由,我们当时对大陆向

台湾开放金融市场自然也就不抱太大期待。”

而作为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金融合作推进小组台方副召集人,也是2009年参与两岸签署MOU谈判的见证者,时任台湾“金管会”副主委的李纪珠,当年也有同样认知。她说,当初MOU(“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的英文缩写)谈判都一波三折,台方相关部门曾一直坚持以台“行政院金管会”为签署主体,就这一个问题就耽误几个月,“每一步都很艰难,所以也没有指望未来大陆会对台有多大尺度的金融开放。”

其实,不仅仅是高孔廉、李纪珠台湾人士对两岸金融合作和大陆金融市场开放不客观,就连当时大陆很多金融人士,也不看好大陆能对台湾金融机构能有多大程度的开放。

然而,历史发展往往有很多相似。就如大陆1978年开启的那场改革开放一样,不仅西方人怀疑,即便在中国内部,也同样不被看好。然而,40年的改革实践,最终证明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成功了。

就在两岸MOU签署后的2012年,两岸建立了金融监管合作机制。之后不久,两岸金融开放大门突然打开。2013年8月,大陆批准了1家台湾企业在大陆设子行、11家设分行;同时大陆也有4家银行获准在台湾设代表处,其中3家设立了分行。在证券业方面,获准设立3家两岸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在保险业方面有6家台资保险公司在大陆设立了5家保险公司,1家合资保险公司参与大陆的寿险。10家台湾金融企业在大陆设立了金融租赁分公司。

自此,这个最初被各方认为最不可能开放的领域对台资金融业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据中国银保监会提供给人民政协报的台资银行机构在大陆设立情况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共有14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了5家法人银行(下设23家分行、20家支行)、24家母行直属分行(下设7家支行)和3家代表处。台资银行在大陆的营业性机构网点已经达到79家。

台湾地区保险机构在大陆设立了5家保险公司,其中人身险3家,财产险2家,截至2019年9月末,共有14家台湾保险机构在大陆设立了15家代表处。

而台资机构在大陆营业性机构经营情况则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台资银行机构在大陆营业性机构资产合计2051.18亿元,约占大陆外资银行资产总额的6.06%;各项贷款859.75亿元,约占大陆外资银行各项贷款总额的6.17%;各项存款920.93亿元,约占大陆外资银行各项存款总额的5.23%。2019年1-9月累计实现净利润9.16亿元,约占大陆外资银行净利润的5.43%。不良贷款率0.90%。

台资保险机构在大陆营业性机构资产合计178.03亿元,约占大陆外资保险公司资产总额的1.52%;2019年1-9月台资保险机构在大陆营业性机构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1.92亿元,约占大陆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的2.66%。

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1日,台湾富邦金控首次以直接股东身份入股厦门银行,成为厦门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此次“截弯取直”是台湾金融机构直接入股陆资银行的首例,是两岸金融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的标志。

对此,高孔廉坦言,没想到,大家最初认为“最不可能开放的领域”,如今却成为了两岸交流的“尖兵”。高孔廉表示,金融是打通两岸合作的主要通道,金融通就万事通,如今的金融合作成了两岸交流“三通”之外名副其实的“第四通”。

不再低调!“三通”之外两岸交流的“第四通”走向前台

“金脉”通,是两岸交流的“百通”之源

在台商王淑贞看来,金融合作被赋予两岸交流的“第四通”称呼,并不像戏称,因为在她眼里,资金通可以更方便两岸民众往来,加速台商西进,用她的话说,这就是打通了两岸交流的“金脉”。

王淑贞说,1987年后,从台湾当局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到2008年两岸恢复制度化协商的这20多年间,虽然两岸已经开始出现部分民间诸如学术、探亲等交流,而台商也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多地绕道第三地来大陆投资。但由于当时两岸并无货币清算机制,这一时期,无论人员往来,还是台商投资大陆,他们往来台湾与大陆间,手上必须先拿着“美金”。因为大陆人去台湾要先拿人民币换美元,再用美元换成新台币在岛内花;而台湾人则拿新台币换成美元,到了大陆再用美元换成人民币。这一来一回的倒换货币,所有人都免不了要为换汇而额外支出一些费用和浪费大量时间。这无形中增加了两岸同胞的经济和时间负担,某种程度上会削弱往来的势头。

为了因应两岸关系和经贸发展,方便两岸人员往来和相互投资便利,2009年在两岸两会(海协会、海基会)协调下,两岸金融、保险、证券监管部门经过数次谈判,于当年11月16日,签署了MOU。MOU包括两岸银行、证券及期货、保险业等多个层面的监管合作。

至此,两岸金融合作的东风,终于吹起。

MOU签署两年后的2012年,两岸又签署了货币清算合作的备忘录,并建立了金融监管合作的机制、货币清算机制。

2013年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签订《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规定海峡两岸的金融机构除可通过代理行渠道为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外,也可通过清算行渠道为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3天之后的1月28日,台湾当局“中央银行”核准中国银行台北分行为台湾地区人民币清算行。2013年2月6日,中行台北分行正式开办人民币清算业务。

从这一天开始,两岸交流的“金脉”被正式打通。

“金脉通,两岸才能一通百通。”参加紫荆山峰会的南京一家大型企业的研发部门负责人王淼说,2013年两岸没有建立货币清算机制前,因为业务关系,他每年都会往返台湾,曾亲身感受到两岸没有清算机制带来的不便。“每次去,都要到南京的中国银行分行兑换些美元。”王淼说,到了台湾以后用美元再兑换成新台币,不要说这三种货币之间存在价差,光是兑换就很浪费时间。

但如今再去台湾,王淼不再觉得麻烦,“不仅不用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再把美元换成新台币这些环节,而且大陆的支付宝、银联卡也都可以用,这样再往来两岸就不觉得麻烦,有点像是从南京去了一趟北京那样的感觉。”

王淑贞也表示,对于台商而言,两岸建立货币清算机制让她们得到更多实惠。她说,另外,以新台币和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不仅让台商们节省一大笔汇兑手续费、汇兑时间,并且避免多一层汇兑带来的汇率风险。此外,两岸企业贸易往来的资金直接用人民币和新台币结算,使厂商资金调度也变得更加灵活,“金脉通了,交流与合作就都变得更顺畅了,两岸民众的心也会走得更近。”

记者:高杨

审核:周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