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結局?

丁姐劇場


《小丑》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相信每個看過的人都會有自己的見解。有人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小時候的我們崇拜英雄想成為英雄,長大後的我們理解了反派。



有人說,小丑的的瘋狂恰恰襯托出蝙蝠俠的偉大,同樣的童年不幸,卻成就了英雄與反派。可是蝙蝠俠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他有錢啊。小丑要是有錢,至少不會卑微到連病都治不了,甚至他都不會得病。



有人說,小丑才是真實的人生,喪才是生活的全部。今天很倒黴,沒關係,因為明天會比今天還倒黴。這樣看來,真該給生活一槍,早點結束這吃屎一般的日子。過點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人覺得,小丑的整個故事都是他的臆想,因為好多場景展開時,鐘錶的時間是錯亂的,就想小丑的腦子一樣。

小丑的結局如何?

因為大家看過電影之後解讀出了不同的故事,小丑的結局也就有了不同的解讀。小丑踩著血腳印出來,是他把心理醫生殺了吧。話不投機半句多,心理醫生哪裡會明白小丑經歷的不公和摧。

從正能量的角度小丑應該為自己犯下的罪行受到懲罰!其實,他在沒做錯什麼時候已經開始被懲罰。從人性的角度,小丑遭遇了那麼多的痛苦與折磨,希望他能稍微感受一點兒愛。更希望看到小丑在愛的沁養下變好,而不是被懲罰到更加憎恨一切,毀滅一切。


禹飛扯閒片


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以及導演通過這個結局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你可以把整部電影看成兩個故事(甚至可以更多),第一個故事講訴亞瑟從一名可憐底層小人物變成一個小丑的故事,這個故事佔據了全片95%以上的內容。

第二個故事只有5%,但是推翻了一切,電影只有最後幾分鐘以及一開始閃過的小丑在精神病院猛撞頭部才是真實的世界,此時的小丑被關在阿卡姆精神病院,他從未越獄。小丑在人才輩出的阿卡姆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或許是不滿,或許是無聊,或許是想開個玩笑,在11:11分時,他用頭猛撞房門,在腦海裡妄想出亞瑟這一虛擬人物,利用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比如托馬斯夫婦之死)以及臆想的事情(比如自己間接造成了托馬斯夫婦的死亡),自導自演了一個無辜可憐蟲被社會壓迫最終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

導演在電影裡給出了以下提示:

1. 小丑被青少年毆打後前往治療師那裡時,牆上的時鐘顯示11:11分左右。亞瑟和治療師交談一會兒後,突然切入一個亞瑟在白色房間撞擊房門的鏡頭,牆上的時鐘同樣顯示在11:11分左右。 (另外經評論區提醒,化妝間同樣出現了時鐘)

2.開頭閃現和結尾小丑被關的兩個白色房間裝修風格是一樣的,比如牆上的瓷磚和字體。

3. 亞瑟高頻出現的一句臺詞:我這輩子都不確定自己是否真實存在。

4. 片尾小丑在精神病院裡對著治療師發笑的情節對應電影開頭亞瑟在社區醫生面前哭笑的情節。

而這,就是《小丑》的迷人之處,他需要觀眾高度參與進來,這兩個故事都是合理的(甚至還能有其他解讀),觀眾可以憑自己的理解、喜好去解讀整部電影。

第一個故事寫實,它把觀眾想知道的一切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包括小丑的生世、經歷以及誕生過程,我們能很好地感受主角的情緒,更深入地瞭解小丑, 瞭解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而且電影的主題也更加深刻。

關於小丑的起源,DC電影要麼參考《致命玩笑》的化學池,比如1989年版《蝙蝠俠》,要麼模糊處理,不去探討小丑的起源,比如《黑暗騎士》,但是《小丑》做出了大膽的創新,第一個故事明顯把小丑的誕生歸結為社會問題,把哥譚市混亂的根源指向了韋恩集團所代表的資本主義。

30年前創造一個小丑需要把他推入化學池,而30年後,我們只需把他推向糟糕的社會。

韋恩企業的不食肉糜造就了小丑,小丑又反過來造就了蝙蝠俠,然後再細想下去你就會發現恐怖的事情:

哥譚市有蝙蝠俠,那麼那些擁有“韋恩”企業卻沒有蝙蝠俠的城市呢?

托馬斯·韋恩口口聲聲說哥譚市病了,因此他才參加競選,希望能拯救哥譚市於水火之中,但是實際上卻視底層群眾如草芥,他並不清楚哥譚市的病症,通過電視訪談,托馬斯表現出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他認為是因為底層人民仇富才使得哥譚迷失了方向,殊不知病根在資本主義,資本主義造成貧富懸殊的同時又固化了階層,使得人們看不到希望,這才導致人們為兇手叫好。所以,托馬斯的競選不僅選拯救不了高譚市,甚至可能造成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最後變成一種惡性循環。最嘲諷的是什麼?最嘲諷的是托馬斯大禮堂外民怨鼎沸,而禮堂內的托馬斯們歡聲笑語地看著卓比林的《摩登時代》。

對於他們來說,無論是門外憤怒的市民還是電影裡憤怒的工人階級,都只是一出笑話,他們根本不關心底層民眾的死活。

那麼既然是批判資本主義,是否意味著導演同情和支持小丑的做法?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電影的最後幾分鐘,託德·菲利普斯宣讀了對小丑的判詞:邪惡的,非正義的,而這也正是結尾的精彩之處。

菲利普斯在展現小丑人物弧光時參照了《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通過讓小丑不斷在壓力下做出選擇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還在敘事的過程中展現人物內在本性中的弧光變化:先是被壓迫被歧視,然後是反抗(地鐵槍殺案),接著是復仇(殺死藍道以及默裡),而跟著主角,觀眾的情緒大抵也經歷了同情、鼓掌再到質疑/支持。

然後精彩的來了,菲利普斯沒有在電影的高潮部分揭示小丑的真實性格,他把小丑的性格真相放在了高潮過後的幾分鐘。

如果說極度壓力下的選擇可以讓我們看清楚一個人,那麼極度放鬆的情況下也可以。

於是我們看到了帶著鐐銬的小丑踩著音樂,慢悠悠地走出病房,在地上留下一個個清晰的血腳印。

毫無疑問,他殺害了治療師,一個無辜的人。

而治療師的死亡很可能僅僅是她讓小丑想起了之前社區福利治療時的不愉快回憶。

而這也恰恰是回應了存在爭議的“復仇”環節。

藍道和默裡是否真的罪大惡極,非死不可?

還是僅僅是欺騙、利用過亞瑟,就必須以死謝罪?

這一個個血腳印似乎在嘲諷小丑對社會的控訴,大家不妨回憶一下小丑是怎麼殺藍道的?剪刀插動脈後又插眼,在藍道必死的情況下瘋狂的撞擊他的頭部,這是復仇嗎?這是赤裸裸的虐殺。

所以也許正如默裡所說,小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為自己的殺戮找藉口:

小丑在假借社會不公,來合理化自己的殺人動機。

所以把這兩點結合起來,第一個故事要表達的觀點也就十分清晰了:以托馬斯為代表的資本主義使得哥譚市階級分化嚴重,貧富懸殊,是哥譚市混亂的根源,不解決它,再多的蝙蝠俠也無濟於事。但是我們也應該警惕那些假借社會不公,來合理化自己暴力行為的小丑們,他們極其危險。

從這點講,第一個故事極具批判性,不止探討了資本主義存在的問題,而且否定了小丑的做法。但是,這是有代價的,那就是小丑不再神秘,不再迷人,他是孤兒,他受盡虐待,他沒有高智商,他病態,他內心扭曲,他只是一個被社會逼瘋的可憐蟲,光環不再。

所以,第二個故事的小丑更符合漫畫的設定,這所有的一切只是小丑思想的一角,小丑依舊神秘,他依舊意味著混亂,意味著更多的可能性,也許過幾天,他又能給你整出個更精彩的故事,或許更可憐,或許更可恨,可又有誰知道呢?而影迷津津樂道的高智商也保留了,你猜猜小丑是怎麼在帶著手銬的情況下殺死治療師的?

而且第二個故事跟觀眾的互動性更強,在電影最後幾分鐘,精神病院裡的小丑一直在發笑,治療師忍不住問他:“What so funny?”小丑沉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低著頭,自言自語般輕輕從嘴裡吐出一句話:

“只是在想一個笑話”。

然後小丑的腦海裡浮現起蝙蝠俠父母被殺的那個夜晚。

“你能告訴我嗎?”

“你不會懂的”

那麼這個笑話是說給誰聽的?或者說誰又會懂得這個笑話?

答案有很多,可以是亞瑟,也可以是蝙蝠俠,甚至還可以是正在看電影的觀眾。

當你選擇相信第二個故事時,你其實是在窺探小丑的精神世界,而此時的小丑正通過妄想,在腦海裡創造出亞瑟這個人物,把亞瑟的不幸通通歸因於哥譚市的社會問題,進而合理化亞瑟的暴力與謀殺,一方面是為了好玩,另一方面是為了證明一個觀點:

任何人只要像我一樣經歷了糟糕的一天,也會發瘋。

還記得亞瑟那不受控制的笑聲嗎?是的,那個笑聲來自小丑,每當亞瑟遭受不幸或者想展現自己的時候,小丑總會出現,利用笑聲嘲笑他,打擊他,撕裂他。但是這個笑聲其實也是在嘲諷那些同情亞瑟的觀眾。

哦天啊!你們居然在牽掛一個我虛構的角色?你們居然相信我虛構的故事?這可真夠蠢的。

換句話說,在第二個故事裡,一旦你同情亞瑟,認為亞瑟只是在反抗這個操蛋的社會,甚至覺得亞瑟不是壞人,那麼小丑就已經贏了,因為你認同了他的觀點。

你們不是想看看小丑的精神世界嗎?這就是了:病態且危險。

但是第二個故事的深度顯然沒有第一個深,他更像導演的一個惡作劇。

而電影妙就妙在導演給我們留下了不確定性,對於路人觀眾來說,可能第一個故事更對他們胃口,對於漫畫愛好者來說,可能第二個更符合他們的期待,決定權在你們手裡,親愛的觀眾,就像某位網友在我文章下的留言一樣:

這部電影類似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結局。

所以看完這部電影,如果你問我三部小丑電影孰優孰劣的話,我會這麼回答:They complete others.

傑克·尼克爾森版小丑重“形”,他在在劇本俗套、缺乏深度的情況下,憑藉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巧妙的利用戲劇性,將漫畫裡小丑的那種瘋癲與殺戮完美融合,向觀眾呈現了一個集滑稽與恐懼於一身的小丑:看似滑稽卻暗藏殺機,你永遠不知道從他手槍射出的是子彈還是鮮花。

希斯·萊傑版小丑重“神”,他在優秀劇本的支撐下,做到了演技大爆發,成功把《致命玩笑》裡“糟糕一天”的觀點呈現給了觀眾,告訴全世界小丑就是混亂失序的本體,是哥譚市的犯罪王子。這個版本的小丑沒有笑氣、強酸花以及歡樂蜂鳴器,他也不滑稽、不搞笑,他所擁有的只有短刀和超高的智商,但是足以把整個哥譚搞得天翻地覆,把“光明騎士”哈維•丹特逼成“雙面人”。

最後是菲尼克斯,他的小丑同樣重“神”,但是妙就妙在他憑著大師級的演技,用一場電影,兩個故事,帶領觀眾們一探小丑的精神世界,然後又把決定權丟回給觀眾,讓觀眾去選擇自己心中的小丑。同時也給了那群那群整天嚷嚷著“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的復讀機一個響亮的耳光,讓他們明白經典角色是用來突破的,而不是用來吹捧的,復讀了十年,也該閉嘴,去找新的事物復讀了。

這三個小丑相互補充,相互成就,而這也是小丑的魅力所在,我們有太多的方式去解讀他,演繹他,畢竟每個人內心最陰暗的地方都住著一個微笑的小丑。

寫在電影之後:

關於《JOKER》,我的解讀一直在強調電影的結局是開放的,讀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理解電影,同時我也分析了兩個故事的優缺點,以便讓觀眾更好地理解和選擇自己心目中的小丑。但是總有些人,喜歡以自己為尺度,一上來就嚷嚷著:什麼年代了還用精神分裂的套路?或者直接說過度解讀有意思嗎?首先,第二個故事只是小丑的一個笑話,不涉及精神分裂,他清醒的很。其次,導演在電影裡就不止一次用了精神分裂的手法來展現亞瑟,請問是不是也是過時的?最後,第二個故事只是一種猜想,就跟亞瑟是不是托馬斯的私生子一樣,無法驗證,你接受不了,那麼你選擇第一個故事不就好了?開放式結局的電影沒人拿槍指著你的頭,逼你選第二個結局,但是也別太自以為是,有些觀眾反而接受不了小丑是這樣誕生的,他們更喜歡第二個故事。互相尊重是相對的,動不動就對自己不喜歡的可能性扣上一頂過度解讀的帽子,是何等的狂妄自大。

更正1:一開始我以為小丑最後卸下了鐐銬,經網友提醒,我反覆觀看結尾,覺得小丑最後沒有卸下手銬,他在帶著手銬的情況下殺了治療師

更正2:經評論區提醒,原文的“無差別殺戮”存在用詞不當的問題,現已更正。

附兩則洛杉磯時報的新聞:

第一則(應該發表於10月4號):Speaking with The Los Angeles Times, Phillips was commented about the debate that Joker's ending has sparked. And while he's pleased to see the public discussing the movie, he doesn't want to give his own personal opinion that could affect how people are interpreting what happened in the movie.

“Me and Scott and Joaquin, we never talked about what he has — I never wanted to say, ‘He’s a narcissist and this and that.' I didn’t want Joaquin as an actor to start researching that kind of thing. We just said, ‘He’s off.’ I don’t even know that he’s mentally ill. He’s just left-footed with the world.

“There’s a lot of ways you could look at this movie. You could look at it and go, ‘This is just one of his multiple-choice stories. None of it happened.’ I don’t want to say what it is. But a lot of people I’ve shown it to have said, ‘Oh, I get it — he’s just made up a story. The whole movie is the joke. It’s this thing this guy in Arkham Asylum concocted. He might not even be the Joker.’"

有道翻譯結果:在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菲利普斯就《小丑》的結局引發的爭論發表了評論。雖然他很高興看到公眾討論這部電影,但他不想給出自己的個人意見,因為這可能會影響人們對電影情節的解讀。

“我、斯科特和華金,我們從來沒有談論過他擁有什麼——我從來沒有想過說,‘他是一個自戀者,這樣那樣。“我不想讓華金這個演員開始研究這類事情。我們只是說,‘他走了’,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有精神病。他只是對世事不太瞭解。

“你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看待這部電影。你可以看著它然後說,‘這只是他的多項選擇題之一。但這些都沒有發生。“我不想說那是什麼。但我展示過的很多人都說,‘哦,我明白了——他只是編了個故事。整部電影就是個笑話。就是這個阿卡姆瘋人院的傢伙捏造出來的。他甚至可能不是小丑。’”

第二則(應該發表於11月1號)

Some have argued that Fleck was actually in Arkham Asylum the entire time and merely imagined the whole narrative as a twisted form of wish fulfillment. Others believe that Fleck isn’t the actual Joker — a character who has never had a single definitive origin story — but instead served as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Joker as we’ve come to know him, a theory to which Phillips himself has given some credence.

Phoenix says that, at least as he sees it, Fleck is indeed the Joker: “I mean, to me, yes, he is.” But he welcomes alternative takes. To him, it’s those ambiguities that make the film worthwhile.

"There was something that was great about the mystery of it,” Phoenix says. “Todd and I talked a lot about how this is one of the few opportunities that you have where people don’t expect to know the definitive truth of the character — and not only that, they probably don’t want it. Usually the demands of the movie are the opposite. I said, ‘We have to take advantage of that. Why would we not?’ ”

有道翻譯結果:有些人認為,弗萊克實際上一直都在阿卡姆瘋人院,只是把整個故事想象成一種扭曲的願望實現形式。另一些人認為,弗萊克並不是真正的小丑——這個角色從來沒有一個明確的起源故事——而是我們所瞭解的小丑的靈感來源,這一理論得到了菲利普斯本人的認可

菲尼克斯說,至少在他看來,弗萊克確實是個小丑。但他歡迎其他選擇。對他來說,正是這些模稜兩可的地方讓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它的神秘之處有一些偉大之處,”菲尼克斯說。“託德和我談了很多,這是你所擁有的為數不多的機會之一,人們不希望知道這個角色的真相——不僅如此,他們可能也不想知道。通常電影的要求是相反的。我說,‘我們必須利用這一點。為什麼不呢?’”


正兒八經丿範er


小丑本沒有惡意,活得孤獨,還要遭受欺凌,嘲笑,而且不是一次,二次,三次,甚至有理由相信他從出生開始,這些常人無法忍受的折磨,對於他來說已是家常便飯。從第一次倒地的痛,到了最後倒地的猙獰,是肉體的痛苦到靈魂的絕望的過程。只是最後一次,他選擇了為自己而活,雖然這種選擇是殘忍的,罪惡的,甚至是魔鬼。但在他的世界裡,這一切都是成立的,因為在他的對立面就是這樣的深淵和地獄,只是常人不為所知。魔鬼本有夢想的,可無人能懂,魔鬼本有謙卑之心,但無人體會。當尊嚴被踐踏的粉碎,絕望會讓它暴露最原始的面目,醜惡必將侵蝕善良,在小丑的世界裡,除了仇恨和絕望,剩下的只有對自己的憐憫。並不難理解為什麼他看到的只有黑暗,而沒有光明。他嘗試過的,然結果就是換來嘲諷,暴力,抗拒,疏遠。小丑最後一次登上他夢寐以求的秀場前,開心,激動,甚至回放脫口秀嘉賓上場情景,不斷調整自己的動作來適應那個舞臺的氛圍,從他模擬的場景看,他是想以自殺的方式,來成全自己,來跟這個世界道別的,如他所寫: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值得。

當以敬仰之心走上秀場,大家給與回應的,只是期待他出醜,期待他成為嘲諷的對象,掌聲和笑聲有多大,鞭打在他心裡的印記就有多深刻。他跳起了詭異的木偶舞上去了,那是他第一次殺人後的自我修復動作,坐落皮椅的那一瞬間,亞瑟已經死去。原本該歡聲笑語的脫口秀,變成人性的嘶喊,這並不是小丑的本意,帶來歡笑是小丑的使命,如亞瑟所說,他天生的使命就是給人們帶來笑聲。他卻沒想過,只有自己被踐踏,被傷害時,這些人才會發出哈哈爆笑。他的世界並不在這裡,他並不能理解這個世界。他憤怒的開槍了,就如在地鐵倒地時的絕望一樣,再次開槍,把他崇拜的偶像殺死了,原本他以為莫瑞會是最後一道光,但沒想到他比任何人更殘忍和虛偽。莫瑞,這顆子彈,是你應得的。


無敵天秤座


《小丑》是一部很有爭議的電影,當然在DC漫畫中,小丑也是純粹的惡與瘋狂,他代表了人性當中的黑暗面。說到這部小丑電影,就不得不提到男主傑昆菲尼克斯的神級表演賦予了劇中小丑角色靈魂。

整部電影看下來是很壓抑的,男主有嚴重的精神問題,更確切的來說是雙重人格。你可以從男主走路時的狀態看出來,就像揹著一個人在走一樣步履艱難!當他想要嚮往美好的時候,小丑就跳出來干擾他(病態的狂笑),而生活所經歷的糟心事又進一步加重了病情,最終在地鐵殺人爆發。

這時候小丑成為了一種反抗符號,點燃了城市中本來就對貧富差距不滿的人的怨念,最終爆發成了一場大暴動!小丑在最後一段電視採訪是很有張力的,殺掉主持人後小丑人格徹底顯露出來,被解救後在車頂跳舞的一段也徹底宣告了小丑的誕生……

結局小丑殺了心理醫生,從精神病院逃走,也預示著將有更多的小丑故事未完待續,也是電影最後留的懸念。至於《小丑》會不會有續集?根據目前電影口碑票房大爆的情況來看,電影公司是肯定想要拍續集的,而主演當初答應演小丑這個角色,就是因為製片方答應只此一部,沒有續集;但最後會不會再拍續集,還要看片方和主演的溝通等很多因素……






情感操控師


我是這樣理解的:其實無論小丑也好,還是我們也好,活著的意義不過是做好自己,何必總是為了別人的看法,別人理想而活著呢,無論好還是不好,這一生難道不是屬於自己的麼。時間一長,多數情況下便忘記了自己。



我們總是在生活之中因為這種或者那種的事情,漸漸的忘記自己最初的想法,只有當別看別人的什麼,才猛然驚喜,就像魯迅筆下的人,已經變得麻木,沒有感知。 當你對於生活感到迷茫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好好的想一想自己當初的想法是什麼,之所以感到迷茫,是不是路走錯了,有的時候能夠及時的反省自己,更換方向也是及時止損。

有句話說的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芊雲愛看電影


我個人覺得

無疑《小丑》是一部探討同理心的影片,而同理心恰恰是悲劇和喜劇兩類影片間分寸感拿捏最微妙的部分,同理心旺盛的看喜劇笑不出來,同理心匱乏的看悲劇哭不出來。作為主角,亞瑟當然在譴責後者,但譴責的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意即是目睹生活不如意的弱者的悲劇,有能力幫助他們卻毫不關心他們死活的,那些自私自利的被取悅者,明明取悅希望換取微薄的尊重,慰問只要由衷就可以,哪怕只是認真聽聽在說什麼,而不是急著打發、處處提防甚或加以利用。 之所以認為它足夠經典,並非裡面鋪天蓋地的情緒與口號,也非DC反派角色的又一次本壘,而在於它兢兢業業完成人物研究的同時,在本體論上找到了悲劇和喜劇的分嶺,並通過人設和基調分列這兩種敘事,難點在於是反派唱主角束手束腳,輸出的還不是什麼主流價值觀,在設定上找平衡是必然,但此等技術難度與輿論壓力下,竟仍可以在結構上做到近乎完美,簡直匪夷所思,這一點上其實是十分服氣的。 以人物研究為終極訴求的電影是建立在心理分析和社會觀察上來組織情節的,但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應激反應,在這一點上,表演(或者說經過導演的表演)簡直沒話講,所謂反派悖德型人格的養成,這部算是很有分析價值的作品,鑑於對其他文章津津樂道的心理、表演、美術、導演乃至神學、符號學什麼的沒啥研究,只談一下對本片三幕結構方面的一些心得,對結構和拉片有基礎的可以直接去文末看圖片部分的表格,以下文字部分只寫節拍表中我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五個時間點,其他的估計大多數人也都不會很在意,有動力的自提吧。不過我英文稀爛看不了英文劇本,憑藉聽譯版不好說是否準確,成片也不代表三幕式劇本,總之條件有限本文湊合看吧。 《小丑》的開場畫面、第二幕銜接點、中間點、第三幕銜接點和終場畫面的含金量非常高。 更多被探討的是影片首尾兩個用手咧出小丑嘴的畫面,也就是兩張靜幀圖片說明一切的道理,是很典型的開場畫面、終場畫面相呼應,但用以展示人物狀態及內心變化的相呼應的情節,莫過於片頭片尾兩場追逐戲,開頭是亞瑟追著小癟三跑,緊趕慢趕卻誘騙進了陋巷一頓胖揍,結尾是搞死了社工的小丑被瘋人院護工攆著在樓道里追跑打鬧,追逃兩者之間的角色轉換足以說明小丑這一角色已經完型。 重點說一下銜接點和中間點。中間點我一開始覺得則設計得略顯一般,但在做表過程中居然幾經猶豫才有了最後的判斷。拉片的時候我一般先找到中間點,有助於指認主角的問題根源在哪裡,中間點往往是不經意的稍縱即逝的一個小錯誤,其影響是深遠的,雖然不一定即刻展現,但註定摧毀主角與其團隊之間的紐帶,且往往是在心理層面產生了罅隙。中間點確認的難度通常要小於銜接點,然而本片卻難分伯仲。 在此之前提煉一下道德前提。 雖然小丑這樣的“反派角色”未必適用道德前提,但不普世也同樣是人物所輸出的價值觀,道德前提基本就是論文的結論,論證道德前提的影片基本就是辯論專題片,寫清楚這些的劇本大概就是三段式議論文、八股文,辯證地提出中心思想而已。用複句來展示比如:什麼是錯的,而怎樣才是對的;這樣會失敗,那樣才能成功。要把持否定的觀點和建議的觀點都展示出來,藉助在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展開分別予以論證。三幕式結構就是在這種論證過程中形成的,是事物發展變化的不同階段,也就是舊世界進入新世界(立論),新世界更容易暴露本性並招致舊世界大門關閉(駁論),在新世界活下去只能通過改造自己根治癥結(合題),用立案、取證、審判來形容也是一樣的。故事的選擇無非就是找到天然具備這種階段性變化的題材、人物、意志並將其概念化、類型化。節拍表就那幾頁紙,能吃透就已經燒高香了,讀麥基很容易對理論研究本身上癮,從而陷入一種想當然的宗教狂熱,最終在流派之爭和自我滿足中裹足不前,有礙於實踐創作,這段純屬蘇乏瞎說啊,不做準的。 亞瑟希望:“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可以理解“死”的“價值”就是不再為別人添麻煩,意即“活著”比較多餘,他是有自殺傾向的。這句話寫在收集笑料的日記本中,意味著多餘這件事很值得調侃,“死”這件十分暴力的事反倒可以讓別人高興。影片中亞瑟多次被評價他的言行“不好笑”,他作為笑星娛樂大眾的必然性,強化了自殺的必要性。所以可以理解為:我希望我的死亡是一出喜劇。結合上述本體論的考量,大概就是亞瑟的另一句話:“我曾以為我的生活是悲劇,但我現在明白了,它他媽是喜劇。”喜劇對應的是悲劇,那麼他的希望就變成:既然我的生活是一出悲劇,我希望我的死亡是一出喜劇。再結合故事最後他的選擇,我猜道德前提應該是:好人的死亡不是喜劇,壞人的死亡才是喜劇。那麼影片主要就是在求證:好人的死亡是他者缺乏同理心所致,不好笑,而壞人的死亡是咎由自取,大快人心。 從自殺到殺人,亞瑟如何從受害者變成施暴者,文末的表格詳細分析了這一過程,這裡只探討他的主動性。因為幕間銜接點是進入下一幕的標誌,要求主角是自己做出的選擇,個人認為被迫也是主動的一種,只是無奈之舉而已,有時這種被迫的決絕代表了更強的意志。結合道德前提和本體論基本可以得到: 人物塑造經歷的四個階段(中點算一個幕間的話視同四幕式): 1、開場畫面~第二幕銜接點(舊世界):作為悲劇的受害者; 2、第二幕銜接點~中間點(新世界):作為喜劇的受害者; 3、中間點~第三幕銜接點(因舊世界的消亡而崩塌的新世界):作為悲劇的施暴者; 4、第三幕銜接點~結局(重建秩序的新世界):作為喜劇的施暴者。 幕間夾著的就是銜接點和中間點。實踐死亡的道具“槍”在影片中充當了線索,可以考慮藉助這個線索來檢驗新舊世界的切法,但歸根結底是沿著死亡這一動作的施受方及心態變化來梳理人物。 先說第二幕銜接點。 第二幕銜接點前後在心理上還都是受害者的人設,但行為上已經不得不邁進了新世界,我猜應該位於槍殺爛人這場戲,一般而言找到這裡就好了,但殺一個人就夠了,為什麼要安排亞瑟殺三個人呢?這個處理是很有意思的。他殺敵一個人的時候是自覺生命受到威脅時的正當防衛,亞瑟完全是慌的,心想壞了,他很害怕,所以近乎慣性殺了第二個人,然而第三個人他是可以不殺的,但是他下意識決定要殺死他,跑了很遠,開了好幾槍,他沒瘋,也不享受,他只是在權衡利害,既是被迫也是主動,所以只有殺死第三個人的時候才算踩到第二幕銜接點,此後他的生活從沒意思慢慢開始有意思,這也是遊戲環節主要完成的敘事任務,但他還是受害者,因為他不想施暴,所以是“作為喜劇的受害者”。 再說中間點。 亞瑟的同事在影片第二幕貢獻近乎為零,能夠依靠的只有家庭。中間點是關於犯錯的,亞瑟犯的錯誤不少,但並不能影響到他和母親的關係,因為這是他表現出來的底線,甚至用心程度高於收集笑料。真正的壞事是從什麼時候發生的呢?顯而易見是母親中風住院,但這跟警察來訪調查有直接關係,不過亞瑟內心會認為自己負有責任,如果他沒有去找韋恩,警察就不會有機會騷擾母親。亞瑟去找韋恩認親是抱有極大期待的,卻被管家告知母親有妄想症,和韋恩的關係是她一廂情願所捏造。本來是希望家庭變完整,收穫的是對母親的懷疑,他又無法向昏迷的母親求證,只能擱置,雖不知道誰在撒謊,但這件事埋下了讓他、母親、韋恩、少爺的“家庭”破裂的種子,但作為偽勝利似乎證偽來得太直接。是否還有別的中間點?是有的。 我曾猜測亞瑟在病房收看電視的位置更合適作為中間點,莫瑞在他的節目中播放了亞瑟的第一次登臺表演脫口秀的錄影,亞瑟大喜過望,但莫瑞只是把他當笑話,這令他很受打擊。這是一次典型的偽失敗,他的蠢樣一經播出人氣飆升,所以後來節目組邀請他當嘉賓,甚至更進一步捆綁他和母親兩名忠實觀眾與他的精神教父莫瑞組成的“家庭”。可是這個錯誤並不是亞瑟犯的,甚至稱不上錯誤,而且母親中風的壞事明顯早於這件事發生,不可能歸在“遊戲環節”。我甚至猜想亞瑟之前上臺表演是不是中間點發生的錯誤,畢竟埋下了使他、母親和精神教父這樣一個“家庭”破裂的種子,也是偽勝利,但無論從時間線上還是情理上都很難說服自己。難道中間點仍舊存在於造訪韋恩的事件中?是的,因為我在另一場戲找到了一處細節。 亞瑟在衛生間見到韋恩,他還沒說什麼,韋恩就知道他的來意,主動奉勸他打消認親的念頭,可以猜到管家跟他復過盤,他不打算接盤。亞瑟是在從韋恩口中獲悉自己是母親領養的之後才爆發的,他因意外、委屈和憤怒失態,發病後大笑不止,韋恩惱羞成怒飽以老拳。表面上看韋恩動粗是因為權威受到挑戰,但他說了一句話,讓亞瑟離他的兒子遠一些,這足以證明他的憤怒是因為家庭安全收到了威脅。可是亞瑟對他兒子做什麼了麼?他一直非常禮貌甚至謙卑,除非對方的言行涉及母親的名譽或者他作為兒子的本分。於是我可以確認中間點的位置就在亞瑟從管家口中得知母親有妄想症之後,他對管家動粗了,正是這不同尋常的舉動致使管家對韋恩說了什麼,他的錯誤直接導致見到韋恩時,等待他的不是“父子關係”而是“敵人關係”,再加上因為他的出行他對母親中風負有間接責任,此刻亞瑟的“家庭”正式瓦解。 最後說第三幕銜接點。 第三幕銜接點意味著亞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什麼問題需要被解決呢?顯然不是自殺,因為自殺的目的或者說獲得的價值是不給別人添堵,很好解決。自殺這個方案只是道德前提被否定的前半句而已,前述道德前提討論的並非怎麼死,而是誰該死的問題。亞瑟在片尾提到“咎由自取”,所以在銜接點得找出這個“咎由自取”的人,讓他在第三幕死掉。亞瑟在進入第二幕之後殺了三個人,一個是母親,一個是蘭道爾,一個是莫瑞。殺死母親是因為他打算自殺,他死之後沒有人照顧母親,他只能殺死她,以避免她成為拖累別人的悲劇。蘭道爾雖然“咎由自取”,但有點臨時起意。那麼是莫瑞?這要從他死的那場戲入手。 這是個重場戲,亞瑟按照他提前設計好的方案登臺,他翻開日記本凝視著自己的執念,此時他都還沒下決心殺莫瑞,但他的段子被視作不適當,他談論死亡被嘉賓攻擊,討論殺人結果噓聲一片,質疑大家同情爛人卻毫不關心病人,此時他也沒有下決心殺莫瑞,直到他坦言莫瑞是壞人,請他來無非是為了取笑他,應該是已經有了殺意,但他還是沒有立刻動手,他什麼時候動的手?我們回憶一下,亞瑟坦言自己殺了人時,金提醒莫瑞請他下臺,莫瑞沒有,接著觀眾要求他離開,莫瑞沒有,他試圖教育他批評他,但亞瑟釋放想講笑話(死亡)的信號後,他因為被打岔顯露出不耐煩,可直到亞瑟發怒,他才意識到失控,匆忙讓金叫警察,此時亞瑟選擇開槍。為什麼這個時候動手?我們以莫瑞的視角回放一下,當亞瑟談話的內容跑偏,出於職業敏銳,莫瑞想利用這一點製造話題,這位精神教父一步步引著亞瑟暴露他的問題,直到談論社會並批評韋恩,莫瑞作為控場老手,覺得剛好踩到可以批評他的節奏,想通過指認他為歹徒的精神領袖來佔據道德高點,但卻成了沒有同理心的權威典範,此刻亞瑟終於有了殺意,釋放了死亡段子的信號。再以亞瑟的視角代入一下,之前他沒有開搶,是因為他把莫瑞看作笑星在過招,看作和精神教父在交談,直到莫瑞批評他是精神領袖,他才意識到莫瑞和韋恩是一種人,他們既不在場,不瞭解他的痛苦,又沉浸在控場的快感中一味指責,絲毫不想理解他,亞瑟感到傷心,他要講的笑話亦殺他的理由,叫“咎由自取”,但此刻他還沒有行動,直到莫瑞連聽都不要聽他說話,執意要金叫警察,亞瑟才送他上路。 這樣一來,莫瑞更像是韋恩的替罪羊,在這場戲亞瑟有可能是為了指認韋恩是個混球,因為他也該死。可是亞瑟並沒有殺他,他死於小丑黨徒之手。借刀殺人是其一,強化精神教父的“咎由自取”是其二,影片很想讓我忘記對於亞瑟而言韋恩才是最該死的,亞瑟甚至捱了打都沒想過報仇。看得出是不太想讓主角揹負弒父的重擔,這給第三幕銜接點的確認帶來了干擾,但必須要讓亞瑟確認韋恩是“咎由自取”的,才能符合前述重場戲中精神教父背鍋的設計,從而解決第三幕銜接點的動機問題。影片沒有給出讓亞瑟下決心的證據,畢竟他似乎跟亞瑟母親除工作關係外確無瓜葛,反倒是管家的表現比較曖昧可疑。但當我反覆觀看時間線前後的片段時,我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第三幕銜接點,最終還是與韋恩和亞瑟媽媽組成的B故事有關。 “Love your smill.” -TW 亞瑟從母親的梳妝檯翻出了一張母親年輕時的照片,背後贈言署名TW——分明是托馬斯韋恩姓名首字縮寫,而贈言“最愛你的微笑”或許證明了什麼,甚至影響了母親對亞瑟的期望,連小名都起為快樂(happy),如果他們曾有這樣的過集,為何在韋恩的口中將母親描述得如此不堪?韋恩撒謊了,至少他為了免於撇清關係隱瞞了什麼,而亞瑟剛剛親手送走了母親,然而他除了將照片攥成紙團,表現得異常平靜,但敲門聲重又刺激(提醒)他,所以他將剪刀藏在身上,不管門外是誰,必將成為韋恩的替死鬼,此刻他也已做好了準備,加冕為徹頭徹尾的施暴者,佩戴他獨有的喜劇王冠。 附:拉片表 1/7 2/7 3/7 4/7 5/7 6/7 7/7 距離上次認真寫影評已經快八年了,那還是為了交作業。距離最後一篇隨便寫的也有三年半了,我以為自己犯不上再寫了。就這麼徒有虛名以影評人的身份繼續存在於學習型豆友,我的心也不會痛。今年第一次想給一部影片寫點什麼是《寄生蟲》,最後就糊弄了個短評給自己交代了。到了《小丑》呢,是趁手熱乾脆拉個片,結果邊想邊做弄了三天!雙十一都沒顧上。本來只有一張表,寫文自我矯正又拖了兩天 ... 上次這麼糾結還是十年前為了把《小豬教室》寫好一點,自己賊感動,但那也只用了三天。這一部是因為邏輯相對複雜,給難住了,生怕出什麼大的紕漏讓人笑話,但也沒道理非得我對是吧。就這樣還是藉助影像才能梳理到以上程度,通過結果去反推開發,可想而知編劇在劇本階段有多糾結。既有珠玉在前無可超越,又得從零幹起標新立異,光想想就覺得難到無以復加,有此成績,實至名歸唄。









影居視


在這個豐收的季節,天氣逐漸變涼,首先非常高興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以及導演通過這個結局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你可以把整部電影看成兩個故事(甚至可以更多),第一個故事講訴亞瑟從一名可憐底層小人物變成一個小丑的故事,這個故事佔據了全片95%以上的內容。

第二個故事只有5%,但是推翻了一切,電影只有最後幾分鐘以及一開始閃過的小丑在精神病院猛撞頭部才是真實的世界,此時的小丑被關在阿卡姆精神病院,他從未越獄。小丑在人才輩出的阿卡姆精神病院接受治療,或許是不滿,或許是無聊,或許是想開個玩笑,在11:11分時,他用頭猛撞房門,在腦海裡妄想出亞瑟這一虛擬人物,利用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比如托馬斯夫婦之死)以及臆想的事情(比如自己間接造成了托馬斯夫婦的死亡),自導自演了一個無辜可憐蟲被社會壓迫最終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

上面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祝願大家都有一個好的心情,明天有一個好的開始,愉快的上班,升職加薪在等你。謝謝!



阿粥是我


心理醫生問:有什麼好笑的?

小丑:只是想到一個笑話

這時鏡頭給到韋恩夫婦被殺的街巷,兩句具冰涼的屍體旁邊站著年幼的蝙蝠俠,在小丑的笑聲中鏡頭漸漸拉遠,鏡頭再切回來。

插入的這段鏡頭,我認為是告訴觀眾“儘管時間出現了跳躍,但小丑確實知道湯瑪斯韋恩夫婦被殺”的事實,並且是在自己造成的混亂下。這就是這個笑話,對小丑來說也是值得高興的事。

心理醫生:想說給我聽嗎?

小丑:你不會懂的

小丑的人生就是一出悲劇,作為代表普通善良群眾或社會中上層階級的心理醫生有怎麼可能理解的了小丑這種社會底層和精神病患者的內心世界。

注意這時配樂變了,冰冷詭異的旋律一下子歡快起來,還有這段歌詞

《That's Life》- Frank Sinatra

這就是人生

看起來也許很好笑

有些人就是故意

踐踏別人的夢想

但我絕對不會灰心喪志

因為這是個冷漠的世界同時還有對小丑逐漸囂張得意眼神的大特寫,也預示著悲催的心理醫生的結局。

後面的歌詞不再翻譯,小丑腳踩帶血的腳印走向走廊盡頭,人物出場結束的常用手法。帶血的腳印就理解為心理醫生已經被他殺了,這時無論前面的是否是亞瑟臆想的,小丑這個角色已經徹底誕生了。

最後的追趕我想是導演再次強調對小丑這種邪惡存在的態度,“儘管你的人生很悲催,但這並不是你殺人的理由”。




小蘇經典影視


因為真正意義的“完全公平”並不存在。因為所謂的“公平”,對於每一個個體是不同的。

說個很極端的例子。在戰場上,你和敵人。結局幾乎只有你死我亡這個類型的選擇。那麼,你的生命在你自己眼中,是否是和對方是一致的?肯定不是。那麼,都是爹媽養的,都是人類,為什麼,你不會渴望公平的1對1交換或者都不死,而是竭盡全力去殺死對手。因為,你並沒打算追求所謂的“公平”,只是為了你自己的“利益”。

那麼,為什麼會追求公平?其實也很簡單:公平本身,便是“大部分人”要求“小部分人”為整體的利益做出讓步。這邊是公平誕生的時刻。但是,這對於“小部分人”是公平的麼?並不是。當秩序存在的那一刻,人便會因為各自的出生、能力等等有強弱之分。秩序的建立,到最後,也只是為了滿足大部分人的利益。這一切,從一開始,就不是公平的。

那麼,宏觀的“公平公正”,需要如何達到呢?小丑的答案就是:混沌。儘管不能稱之為正確。拋去一切秩序,解放所有因公序良俗的限制。那麼,決定地位強弱的,就是

不可改變的現實與與生俱來的強弱。如同叢林法則的弱肉強食,強者壓榨弱者,這是自然進化的選擇。既然不能改變,那就視其為唯一的秩序。那麼,遵循這個秩序,最基礎的公平就生成了:成王敗寇。


小行影視匯聚


黑暗大爆炸!緊扣文章核心,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小丑,而男主從一個強迫自己給別人帶來歡笑,而卻承受種種惡果,從舞臺上的嘲諷和嘲笑,到生活裡的兩極分化。如果世界是黑色的,那我為什麼不在這黑暗中,縱一把大火,如果名流們是扭曲的,我為何還要做那被欺壓的小丑?我是小丑,真正的小丑,貴族的焦慮就是我的喝彩,抗爭的同僚就是我的觀眾,爆炸的火光就是我的燈效。看,大家都在為我鼓掌,看,我的表演多受喜歡。來吧黑暗的社會,來吧黑暗的名流,來吧,黑暗的體制,我不在畏懼,我是光,我是快樂,我會用一次次表演,讓你們知道何為痛苦!謝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