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前段時間芒果TV真人秀節目《新生日記》的播出,火了敢於為愛付出的首胎媽媽們,也讓生孩子這件事情再次成為人們密切關注的焦點。

孕事關乎一個女人乃至一個家庭的幸福,它賦予了孕媽媽獨特的使命,對孕媽媽身份的轉變起起承轉合的作用,而孕媽媽為了實現這次轉變,最艱難當屬分娩這個過程。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我是個經歷了頭胎羊水少、胎兒窘迫而直接剖宮產,二胎因子宮有癲痕依舊需要剖宮的二胎媽媽。

生頭胎寶寶的時候整個過程很緊急,加上自己從始至終的緊張情緒,整個人基本上是懵圈的狀態,直到兩個月前剖宮產下二胎寶寶,我才對剖宮有了更加切膚的體驗。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今年中秋舉國上下歡聚一堂的時候,我正在“享受”自己的第二趟剖宮生產之“旅”。

前一天早上,按照預約時間,在爸媽和老公的陪伴下,我入院待產。

安頓好病床,年輕的小護士為我做了消毒備皮,也就是把陰部和肚子上將要切開的位置處的體毛剃除,用以防止手術時局部感染。同時,為保證手術過程中胃腸部不受刺激和危險,我被告知手術前24小時嚴格禁食禁水。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然後是漫長的等待時間,尤其是在無法吃喝的情況下—這對於一個從孕期開始就變成的大胃王的人而言是非常痛苦的。在這個過程中,醫生會時不時過來給做胎心監護來查看胎寶寶的實時情況。

由於肚子裡的寶寶沒有提前發動,手術就按照預約的時間進行。時間越來越近,原本著急的心情反倒有了一點小緊張。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手術當天一大早,當班護士來給我插入導尿管。說實話,硬生生塞進去的那根小管子的威力還可以,就是最初會有些不適,不一會兒適應了就好,倒是可以省去上廁所的精力和時間了。

我靜靜地躺在床上,聽著親友為我減壓而講的小笑話,沒過多久醫護人員推著手術用的那種綠色的移動床來接我了。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按照她的要求,我摘下曾經形影不離的近視眼鏡,自己挪動身子,像一隻異常聽話的貓,乖乖躺好。然後她招呼老公,推著我,一起向手術室走去。這個時候的老公估計是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了:鎮靜、推車、如果臨時遇到突發情況在手術室外等候簽字,等等。

我是那天上午的第三位患者。老公從模糊的視線消失後,我被安排在走廊等候。記不清是用了多久,反正是聽到了周圍來回有工作人員窸窸窣窣的腳步聲和發自不同手術室自動門的開開關關的聲音。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此時的我可以說是有點迫不及待了,除了想早點抱抱這個和我共體了九個多月的寶寶,還有就是胃實在有點受不了了,饞得一直在腦補黃澄澄熱騰騰的小米粥…說實話,當時的要求僅此而已,可是那個畫面一定是“慘不忍睹”的。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好不容易熬到了。只記得有人喊了我的名字,我大聲喊“是”,那聲音就彷彿是我在給肚裡寶寶的信號:小傢伙,該你上場了,準備吧!

無影燈的燈光照在眼前,我仍然分不出到底有多少人在為這臺手術忙碌著。既然如此,那就閉眼慢慢“享受”被一群人圍起來的感覺吧!這要是在平時,對於不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的我來說著實是很難的。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團隊的外科手術

先是有女醫生過來說,“攥緊右拳,我要上留置針了,忍著點疼”。我說“好”。然後右手拇指根往下的手腕處,明顯感覺到一根很硬的針插到皮膚裡去,之後一波神操作,一股清爽的藥水流入體內。

輪到麻醉師上場,聽起來是位中年阿姨。幫我側了身,強調打針過程中如何如何配合。從她和別人的對話中得知我這次成功當了一回“人體模特”,打麻藥時的注意事項、手法和技巧說明從她口中脫出,身邊的實習醫生連聲附和。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一管麻藥下去,腰以下的部位漸漸由冷轉暖,眼前同時被一塊大布遮住,其他的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助產醫生不時和我確認麻醉的程度,在估算好時間後,只聽得一聲“開始”,跳動的手術刀開始在肚子原傷口處劃拉,左手邊的助產醫生用專用設備哧溜地吸取肚裡的羊水,我不時能感覺到一股暖暖的液體浸溼了左臂,想想,那個溫度應該就是羊水的溫度。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沒過多久,主刀醫生喊停助產醫生,“看到孩子手了”。那一刻,我複雜的心情突然一下子安靜下來,在那之後的幾秒鐘過後,一股清脆的嬰兒啼哭聲還是讓我溼了眼眶。

寶寶落了地,感覺一切都進展得很順利了,醫生處理傷口,護士抱著寶寶來親親,我被轉到觀察室,然後和候在外面的老公匯合,他一個溫暖的擁抱代表了一切。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手術順利完成,這趟旅程已經走了關鍵的一步。等我回到病床時,寶寶已經在嬰兒車裡甜甜地睡著了。

接下來,可愛的小護士每半小時過來用嫻熟的手法繞著肚臍按壓子宮,來促進惡露的排出。此時麻藥的效果已經退去,傷口還在陣痛之中,但是有了鎮痛泵加持和上次剖宮壓腹的經驗,我尚可以忍受。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我的一切指徵正常,術後不到24小時導尿管就拔除了。護士告知要儘快下地活動,排尿、排氣、排便。

最不能忍受的是,這個時候翻身要用力,腹部傷口有撕裂之痛,腰部會因麻藥的副作用而發酸發痛。好不容易坐起來了,下地後頭暈目眩,加上孕期內臟器官移位、變形暫時未復位,只有扶著牆才能勉強前行。但是,為了儘快熬到“三排”期,為了遲到讓我魂牽夢繞的小米粥,我努力了一天半才最終成功。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母乳是媽媽給寶寶最天然最寶貴的食物。所以,在寶寶出生第二天,也就是等他排出一定量的胎便後,我側躺著讓寶寶不斷吮吸刺激乳來開奶。這樣,和寶寶的親密接觸和為寶寶供給營養就都做到了。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熬到出院,進入坐月子的日子。體虛發汗、腰痠背疼、起夜餵奶的日子並不好受,但是萬一一不小心落下月子病的痛苦讓我不能掉以輕心,好在臨產前特意從老家趕來的媽媽悉心照料,尚在“百天月子”裡的我身體已經越來越硬朗,寶寶長得也越來越茁壯。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對我而言,這又是一次難忘的的剖宮生產—只不過,相比上次,我更從容些。

二度剖宮產,我這樣走過了分娩大關

在家人的呵護下,我圓滿完成了使命,也再一次享受到了這趟旅程別樣的意義:迎來了新生命,更深刻體會到母親的不易和責任,從而精神上也獲得了重生。

在不久的將來,我可以驕傲地對自己的孩子說,謝謝你們,讓我明白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兩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