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了刘伯温,朱棣继位后,为何又杀了刘伯温的儿子?

Cherishmily


刘伯温(刘基)是一个运筹帷幄的谋士,他让朱元璋害怕。朱元璋假借胡惟庸的手除掉了他;刘伯温的次子刘璟也是一个运筹帷幄的人才,他的行为过于忠孝刚直,也让朱棣害怕,朱棣也逼死了刘璟。刘伯温父子三人,分别被朱元璋、胡惟庸、朱棣害死,他们都害怕刘伯温家族的人东山再起。

刘伯温和长子刘琏被胡惟庸整死,这事虽然是胡惟庸及其党羽干的,朱元璋也是默许了的,像刘伯温这样的人才,皇帝们都害怕。刘伯温临终之时,告诫自己的子孙,等胡惟庸倒台后,会重新启用刘家的人,果不其然,胡惟庸死后,刘伯温的次子刘璟就被启用了。(朱棣剧照)

刘璟为啥没有被重用?

1381年,刘璟担任的第一个重要职务就是唐胜宗平叛时的参谋,平叛结束后,他的才能得到朱元璋的赏识,每年都召见他。刘璟因性格耿直,刚正不阿,朱元璋意图将刘伯温的封爵诚意伯赏给他,他却推荐了自己哥哥的长子继承爵位,对此朱元璋更加信任。1390年,朱元璋任命他为阁门使,专门纠察官员的过错,类似现在的纪律监察部门的首长。(刘璟像)

靖难之役发生后,他急忙进京献策16条给建文帝,建文帝却没有采纳,不过命令他担任大将军李景隆的参谋,参与军事谋划。他献了不少计策,无奈李景隆不听,导致大败,只好回京(南京)再次献策建文帝,没有被采纳,随即辞官回乡。

看来,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建文帝都对刘伯温家族的人有所忌惮,不信任他们!(刘伯温父子剧照)

为啥朱棣害怕刘璟?

刘璟因朱元璋经常召见,经常和一些皇子们非常熟悉,燕王朱棣就是其中之一。朱棣和他一次下围棋,接连败给他,朱棣气的不行。朱棣在外溜达一大圈,回来质问刘璟,为何不让着他,好歹让自己赢一把!刘璟坚决不让,称有些东西是不能让的,这让朱棣尴尬不已,也从此牢牢记住他。

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登上了帝位,早已回乡隐居的刘璟没有逃过朱棣的眼睛。朱棣是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于是想找一批建文帝的时期的老臣,充门面,为自己摇旗呐喊,证明自己不是篡夺的皇位,刘璟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朱棣于是下诏请刘璟进京做官,他拒绝任命。朱棣于是下令将他逮捕到京城,临行前,同乡朋友都认为他不可能再回来了,纷纷为他践行。

到了南京后,朱棣召见刘璟,无非是让他承认朱棣这个皇上,皇帝位置得来是正当的。可是刘璟是一根筋,他对朱棣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刘璟仍称做了皇帝的朱棣为“殿下”,还是按照燕王的规格称呼朱棣,坚决不承认朱棣的皇帝身份,被关押到大狱。

自知难逃厄运的刘璟,在狱中用自己的头发勒死了自己,阐释了一个道理:

忠臣不事二主!


穿越再现彼岸


刘伯温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可以说刘伯温这两个儿子都不得好死。不得不说,帮助帝王成就霸业的人,往往全家遭殃。

刘伯温在帮助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选择功成身退,无奈他当时是跟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为敌的浙东集团的首领,想轻易退出是不太可能的。

明朝初年他被明太祖朱元璋命为都察院都御史,目的是以他麾下的浙东集团平衡都是朱元璋老乡的功臣集团淮西集团。

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因此多次交锋,最终浙东集团的杨宪被杀,刘伯温告老还乡,浙东集团失败。淮西集团的李善长虽然被朱元璋撤了宰相之职务,可是,李善长又推出了胡惟庸。所以,刘伯温的命运也岌岌可危。

明太祖洪武八年,在胡惟庸的一再打击下,刘伯温终于病死。当然,刘伯温的死,现在也是一个疑案,史书上说,他是喝了胡惟庸送的药死的。甚至有人怀疑,是朱元璋授意胡惟庸送的。

刘伯温死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刘琏和刘璟都在身边。刘伯温死前把自己的《天文书》交给刘琏,让他赶紧把这本书呈给朱元璋,并且刘伯温还告诫刘琏,千万别让子孙学习这本书。这本书大概就是天文术数,奇门遁甲之类的东西,刘伯温认为,学了这些东西对子孙后代没好处,甚至会招来祸端。

接着,刘伯温又给幼子刘璟也留下了临终之言,他告诉刘璟,治理天下,无非就是宽仁和苛猛循环使用,现在明朝刚刚建立,不宜用重典和苛猛,而要宽仁和修德。刘伯温接着说,治理天下,一定要掌握天下的地理形胜,哪些地方该严防死守,哪些地方该重点管理,都要心中有数。刘伯温想亲自绘制一个天下形胜要地的图表给朱元璋,但是他考虑到胡惟庸正在当丞相,自己的表肯定到不了朱元璋那里,朱元璋也未必会听。

所以刘伯温告诉刘璟,将来胡惟庸倒台了,朱元璋肯定还会想起自己,到时候让刘璟一定要把这些话和地理形势都告诉朱元璋。

刘伯温死后,刘琏作为长子继承了刘伯温的爵位,刘琏很有才干,朱元璋也想好好任用刘琏,可惜的是,胡惟庸及其党羽在除掉刘伯温以后,还想斩草除根,所以对刘琏大加挤压攻击,刘伯温死后两年的洪武十年,刘琏在胡惟庸党羽的逼迫下坠井死亡。

可以说,刘伯温的长子刘琏,是被胡惟庸及其党羽逼死的。

刘伯温的次子刘璟,少年时代就得到朱元璋的青睐,他跟朱元璋手下好多个功臣的儿子一起,从小就进入宫廷,在朱元璋身边学习,朱元璋待他们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刘璟长大以后,朱元璋封了他一个閤门使的官职,这个官职是干嘛的呢?就是朱元璋上朝的时候,让他跟着,站在两边,文武百官要奏对天下大事,这些人如果奏对过程中有不合规矩或者有疏漏的地方,刘璟可以当面指出来。其实就是朱元璋对付文武百官的一杆枪,目的是治一治那些功臣们的嚣张跋扈,你们以前跟我称兄道弟可以,现在我是皇帝了,你们得守规矩了。

刘璟喜欢跟人侃大山,还喜欢谈论军事,在此期间,刘璟曾经跟随唐胜宗讨伐温州的贼寇,唐胜宗询问过刘璟破贼的计策,结果唐使用刘璟之计,破贼成功,便对刘璟大加夸赞,因此朱元璋说刘璟不愧是刘伯温的儿子,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后来,朱元璋的第十九个儿子谷王朱橞就藩,到封国宣府去了,刘璟被任命为谷王府的左长史,相当于幕僚。宣府这个地方,是明朝的北边九镇之一,非常重要,直接面对蒙古,所以,刘璟在谷王府锻炼了军事才干。

靖难之役开始以后,谷王站在了建文帝一边,主动去了南京,而刘璟同样站在建文帝一边,也跟着谷王去了南京。

靖难之役期间,刘璟曾经向建文帝献上十六策以对付燕王朱棣,建文帝都不听。后来建文帝派刘璟到李景隆的大军中做参谋,可惜李景隆被燕王打败,刘璟大难不死,在冰雪中步行三十里,才逃出生天回到南京。此时,刘璟再次给建文帝献策,建文帝仍旧不听,刘璟无奈,就告老还乡了。

燕王朱棣靖难成功以后,成了明成祖朱棣。他早就认识,当初刘璟在皇宫里,曾经跟朱棣下棋,朱棣下不过刘璟,就要求刘璟让子,没想到刘璟不甩朱棣这个皇子,他说:“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因此,朱棣就不太喜欢刘璟。

现在朱棣当了皇帝,又想起了刘璟,于是派人要把刘璟找来,结果刘璟敬酒不吃吃罚酒,装病不出,毕竟他是站队建文帝的。朱棣大怒,派人把刘璟逮捕进京。

结果呢,刘璟见了朱棣不称朱棣为皇帝陛下,却仍然称朱棣为燕王殿下,意思是他不承认朱棣这个皇帝。而且,刘璟还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这是明晃晃地说朱棣这个皇帝是篡位得来的。

于是朱棣把刘璟打入大牢,刘璟也不愿意苟活于世,在大牢里自尽身亡了。

可以说,刘璟之死,是站错了队,是做建文帝忠臣而死。

当时负责审案的官员向朱棣请旨,说按照律例,要连坐刘璟的家人,明成祖没批准,他看在刘伯温的面子上,最终饶了刘家的人。


西堤君


朱元璋没有杀刘伯温。朱棣却逼死了刘伯温次子刘璟。

朱元璋要胡惟庸只给刘伯温赐过一次药,如果是厉害的毒药,刘伯温服后,不会三个月才死亡;如果是慢性毒药那也需要定时、经常性的服药,才会身亡,可胡惟庸就送过一次药。朱元璋赐的就是治病的药,刘伯温属于病故。

刘伯温有两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长子刘琏被逼跳井自杀;次子刘璟因为曾经跟朱棣下棋,杀的朱棣很不爽,要求刘璟让着自己。刘璟却说该让的,就让,不该让的地方,打死不让。朱棣这么一听,更不爽了,这分明是在鄙视自己,刘璟跟朱棣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后来朱棣靖难之役,刘璟跟李景隆去跟朱棣干仗;后来朱棣赶走建文帝,召刘璟入宫。可刘璟在老家青田死不奉诏;被压到京师,却只称朱棣为殿下,就是不承认他这个皇帝,刘璟还说朱棣始终逃不了篡位的事实,这下可惹毛了朱棣。直接把刘璟打入大牢,刘璟最后在狱中自杀。


过去即历史


首先,明太祖没有杀了刘伯温;其次刘伯温的一个二子确实有可能是被明成祖暗害了。

初代诚意伯刘伯温因为与逆臣胡惟庸“势不两立”,所以本人及长子皆为胡惟庸暗杀或迫害而死,故而在胡惟庸伏诛之后刘伯温的次子刘璟就特别受明太祖的恩宠。

据《诚意伯文集·谷王府长史璟行状记》载,洪武二十三年,明太祖有意让刘璟袭诚意伯之爵,但刘璟却推让兄长之子,说:

“有长兄子廌在。”

平淡的一句,不仅显示出了其为人淡泊名利的高贵天性,也表明了刘璟对于名教的信仰。

明太祖虽然刚猛雄猜,是三千年间来第一枭雄,但却最十分欣赏并敬重天爵,也就是“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的人性之美,更深知“名教”二字对于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有多么重要。于是就另任命刘璟为阁门使,并赐铁简一柄。上书四个字“除奸摘佞”(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是用金子镶上去的),并许诺:凡文武百官中有不法者,刘璟可以持此直接击打,以正纲纪。

之后都御史袁泰奏事失实,明太祖虽然没有追究。但是刘璟却二话没说在朝堂上当场给袁泰后背被上来了一锏。对此,明太祖不仅没怪罪刘璟莽撞,还鼓励道:

“凡似此者,即面纠,朕虽不之罪,要令知朝廷纲纪。”

但是,无论是实际上的铁简抑或是传说中的“紫金锤”、“龙头拐杖”,其“神圣性”和“权威性”都只是来自于当世人主手中的皇权。一旦换羽移宫,曾经的神器就会沦落的不知去向。而其拥有者也往往是惨淡收场。

这里就要讲一下刘璟的最后归宿,足以可以证明“收藏”权力,究竟是何等的容易贬值。

明太祖驾崩后,建文帝继位,不久燕王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从北平一路打到了金陵,硬是从建文帝手中将皇位抢了过来,是为明成祖永乐大帝。 这位刘璟在年纪上长明成祖九岁,彼此之间都很熟悉,而且就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两人常常在一起下棋。因此,明成祖想着让这位“世兄”出来辅佐自己,以便君臣兄弟们继往开来的干一番事业。




但是没想到的是,这刘璟却不领情,而且让来人转告了明成祖一些话,内容无外乎就是——“想不到你竟然学坏了”。 于是传话的官员回来报告后,明成祖就龙颜大怒,当即派人强行将刘璟带入宫中。刘璟见到当年的小伙伴虽然已经黄袍加身,但仍旧只称呼对方为殿下,而不是“陛下”,并且斥责道:

“殿下百年之后,逃不出一个“篡”字。”

这句话彻底把明成祖给刺激到了,当即就下令将刘璟打入诏狱。 身陷牢中的刘璟决定以死来捍卫自己所信仰的“名教”,于是就在牢中自尽。而得知消息后的明成祖第一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深深的自责之中……

给乱臣贼子以最后一击,哪怕是无力而绝望的一击,是来自与人性的崇高,而不是代表着权力的武器。



陳大舍


朱棣杀刘伯温的儿子,主要是刘伯温的儿子不识抬举,而且三番两次的挑衅于朱棣,朱棣大怒便杀了他。朱元璋能建立明朝与刘伯温是分不开的,以前有句话说的好诸葛亮三分天下刘伯温一统天下,可以看得出来刘伯温是多么的厉害,可以这么说刘伯温在中国的军事能力可以排进前三,朱元璋打仗多半是得依靠刘伯温的。在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便开始起了疑心,觉得谁都有叛逆的嫌疑。

当时朱元璋便杀死了很多开国功臣,刘伯温当时虽然不在其中,但是朱元璋也没有那么信任他了。当时刘伯温与宰相争权夺势,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他便向朱元璋提出告老还乡,朱元璋也是答应了。回家之后,刘伯温就开始生病了,而且还是一病不起,朱元璋就带着御医来给他看看,然后给他开了药。但是刘伯温吃完后感觉身体反而变差了,朱元璋说没事的,最后刘伯温病死。刘伯温有连个儿子大儿子因为当时与宰相不合,自己气不过就投井自杀了。


深漂一族的日常


只能说前面朱元璋杀刘伯温,叫守天下不需从龙之臣;后者朱棣夺天下,不需口舌之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