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獼猴桃潰瘍病,為什麼要秋季清園刷幹?

防治獼猴桃潰瘍病,為什麼要秋季清園刷幹?

在多年的獼猴桃潰瘍病防治實踐中,我們按照病理、藥理、生理、管理“四理結合”的原則,提出了“防 控 治 養”的理念,收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也贏得了很多用戶的好評。病沒(輕)了、樹壯了、產量高了、賣錢多了。“防”的重要性被普遍認同,關鍵是什麼時候防呢?我們的實踐經驗是秋季最佳。原因如下:

一、獼猴桃春季潰瘍主發枝幹,先傷流、後潰瘍、危害重(甚至於毀園)。氣溫在25℃前傷流重,難以快速有效止流。此時採取的任何防治措施只能算“控”,對於高附加值獼猴桃品種(如紅陽獼猴桃)來說,病害已成、損害難免。

二、獼猴桃屬於落葉越冬作物,皮薄、皮脆,儲備營養不足的、極易受到凍害。凍害重的會死樹、枯枝,凍害輕的樹皮炸裂、形成傷流隱患、進而誘發枝幹潰瘍。

三、秋季是獼猴桃葉部潰瘍的主發階段。對於葉部潰瘍病株除噴殺菌霧防治外,秋季刷幹、灌根既是一個立體化的防治措施,也是防治來年枝幹潰瘍的早防措施。

四、獼猴桃採果後、落葉前是一個休養生息、積累儲備營養用於越冬及來年開花坐果的階段,但是主生長季往往存在掛果過多致累、雨水過多漚根、病原菌侵染等原因導致葉片質量差、落葉早、光合作用能力不足,致使越冬時儲備營養不足,抗逆能力差、易受危害等。部分園區秋季枝條冒長,消耗過多營養,也會導致儲備營養不足。

秋季灌根套餐是中草藥製劑+含有中微量元素及多肽類的複合型肥料+微生物菌劑,刷幹套餐是中草藥製劑+含有中微量元素及多肽類的複合型肥料/大蒜油+有機硅。作用是補充營養,促生根、保葉,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增加冬季儲備營養;提早殺滅病原菌,預防病原菌的繁殖;修復傷口,減少傷流隱患。凡是冬季樹皮厚實、硬實(細胞液濃度足夠)抗病抗逆能力必然強。凡是高附加值的獼猴桃園區,出現老弱病傷累植株,建議一定要在秋季採取以上措施。具體時間是採果後,落葉前一個月較佳。

“老”一般僅見於低附加值品種,對於高附加值品種來說,未等變老往往易因病致死;“弱”包括幼苗的小老樹現象,包括盛果期樹勢衰弱的,其效果除預防潰瘍外,還有壯苗、恢復樹勢作用;“病”包括有根腐病、灰黴病、炭疽病、褐斑病、特別是秋季葉部潰瘍和春季染過枝幹潰瘍的;“傷”包括農事操作和自然災害傷害(農事操作傷害包括預期秋冬季需要重剪的樹體,其目的是提高修剪後的自愈能力,減少來年傷流隱患;自然災害包括日灼、惡風、冰雹、凍害、晝夜溫差大導致的炸皮等)。“累”包括掛果過多導致樹勢轉弱的和秋季枝條冒長誘空儲備營養的。

更多種植管理技術百度【奧豐劉青】查看,文章內容若有異議請聯繫作者【奧豐劉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