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孩子貼標籤,但是可以給情緒貼標籤,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3歲的蓓蓓因為不太愛說話,被她的媽媽貼上了標籤。蓓蓓媽媽每次跟孩子相處的時候都會管孩子叫做“自閉的小鬼”,叫著叫著也就成為一種習慣了。不久之後,蓓蓓身邊的親人也都這麼叫,可是每次蓓蓓聽到從別人的嘴巴里說出這個外號的時候,她都會感到很不適。

蓓蓓聽了之後會委屈地哭著,然後喃喃自語道:“我就是不喜歡說話,我才不是自閉的小鬼!”從此以後,蓓蓓與父母的交流次數變得越來越少,而且開始有意地躲避自己的親人。

從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給孩子貼標籤本就是一種不正確的行為。因為這些無法甩掉的標籤,孩子會感到莫名的委屈和被動,父母應該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並且明白貼標籤是錯誤的。

不給孩子貼標籤,但是可以給情緒貼標籤,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1)為什麼父母不能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會被父母灌輸思想

當父母給孩子貼上一些不好的標籤的時候,孩子就會因為父母的話而被引導,這就是所謂的灌輸思想。尤其是在貼上那些負面的標籤時,那麼孩子就會以為自己就是那樣的人。當父母說孩子是膽小鬼的時候,孩子就會本能地變得更加膽小,遇到困難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後退,這就是父母灌輸思想後給孩子留下的結果。

✘孩子因此感到委屈

明明孩子不是這樣的人,偏偏被父母貼上了一些不好的標籤,因此還會感覺到非常委屈。6歲之前的孩子是很容易被父母的話所帶動的,而且這個年紀的孩子是最容易受到父母的薰陶的。如果父母強行把孩子定義為一種與他們並不契合的人的話,孩子就會覺得父母並不懂他們,甚至在嘲笑他們。

不給孩子貼標籤,但是可以給情緒貼標籤,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讓孩子變得極端

小孩子難免會活潑一些,如果父母把他們定義為多動症,那麼孩子就會覺得“多動”才是他們真正的性格,這就是通過父母的話將孩子的心理引導了,孩子反而覺得安靜是無法引起其他人注意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忽然之間變成了另一種人,這都是父母的功勞。

儘管孩子們的性格差異很大,但總結起來無非兩點,要麼是安靜的要麼是活潑的,這很正常。碰巧許多父母喜歡無限制地責備他們的孩子,內向的孩子懷疑是自閉症,而外向的孩子懷疑是多動症。

父母擔心他們的孩子這可以理解,但是父母不能強行給孩子貼標籤,這樣危害很大。倒不如選擇一種更聰明的方式,給孩子貼情緒標籤,這反而會讓他們管理自己的情緒。

不給孩子貼標籤,但是可以給情緒貼標籤,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2)情緒標籤的作用

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說過:在孩子想要表達情緒的時候,幫助孩子貼情緒標籤是很不錯的方法。

科學研究表明,給情緒貼標籤對神經有鎮靜作用,可以幫助孩子迅速從負面情緒中冷靜下來。這是因為當人類表達情感時,他們需要調用控制語言和邏輯思維的左腦。當邏輯思維起作用時,孩子們會更加註意並恢復平靜。

該研究發現,不擅長辨別負面情緒的年輕人在經歷緊張的生活事件後更容易出現抑鬱症狀。相反,那些表現出高NED(情感)的人更擅長處理由壓力引起的情緒和行為後果,從而降低負面情緒隨著時間推移升級為臨床顯著抑鬱症的可能性。

不給孩子貼標籤,但是可以給情緒貼標籤,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換句話說:能夠準確而仔細地描述自己負面情緒孩子,往往要比不懂得描述情緒的孩子更容易解決問題。

雖然情緒是主觀感受,但它們不會因為人類的偽裝而消失,它只是被壓抑到了潛意識的深處。時間越長,傷害就越大,也許將來的一些小事會觸發他們心中的“情感炸彈”。

如何準確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也成為了父母必須要學習的東西,只有找到屬於自己的情緒,才能夠改變自己的情緒。

不給孩子貼標籤,但是可以給情緒貼標籤,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3)如何教孩子給情緒貼標籤

✔教會每一個孩子給自己的情緒貼標籤

想要管理孩子的情緒,就要先去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父母需要精準地告訴孩子每一種情緒的真正含義是什麼。父母可以在平常隨時指出孩子的各種情緒:暴躁、抑鬱、悲觀、激動、激動等,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彙庫,並觀察詢問孩子平靜之後的感受是什麼。

✔不要被情緒綁架

當孩子瞭解到自己的情緒時,父母便可以告訴孩子:有情緒的話,需要用最好的方式解決情緒,而不是被情緒限制住。如果很難過,或者是很悲傷,那就用最直接的辦法去減緩這樣的情緒,防止壓力增高,讓身體難以承受。

不給孩子貼標籤,但是可以給情緒貼標籤,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給孩子自己處理消極情緒的機會

在幫助孩子找到情緒之後,父母需要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處理消極的情緒。如果在這個時候父母插手的話,反而會讓孩子無法消化掉自己的情緒。通常父母可以給孩子做個示範,目前國際上公認的解壓方式有兩種,一個是鎮定法,一個是傾訴法。

鎮定法通過深呼吸來舒緩內心的焦躁,讓孩子的心態逐漸變好,這是一段很緩慢的過程。而傾訴法是將自己想說的話寫在本子上,通過宣洩來將內心深處的不滿發洩出來。

不給孩子貼標籤,但是可以給情緒貼標籤,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給孩子一些“心理玩具”

在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情緒時,父母可以藉助一些外力幫助孩子解決心理上的不滿。所謂“心理玩具”,就是找到一種發洩的方式,通過一些物體讓孩子進行發洩。譬如枕頭,父母可以讓孩子打枕頭,摔皮球,這樣也可以很有效的紓解孩子的壞情緒。

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去給孩子貼標籤,找到屬於孩子的情緒,再去解決孩子的情緒,這才是最明智的手段。

不給孩子貼標籤,但是可以給情緒貼標籤,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今日話題互動:你會照顧孩子的情緒嗎?你懂得如何讓孩子的負面情緒減少嗎?

————————

我是小歆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兒師,每天分享育兒相關知識。

在育兒過程中,大家如果遇到難題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些知識和經驗能夠給你們有效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