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導讀:“我們不在乎結局,這個過程我們享受。”如果說選秀在乎的是結局,那麼選秀紀錄片更加重視的則是過程本身。

文 | 萊芊

“在我們這個時代,好像成為藝人的標準越來越低了。”“好像偶像變成了一個貶義詞。”紀錄片《一個男團的誕生》開場拋出的獨白讓人陷入沉思。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從引發全民追星熱潮的初代大眾歌手選秀節目《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到《中國好聲音》《中國好歌曲》的模式拓展,再到偶像養成時代的《明日之子》《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國內的造星模式在不斷迭代升級。

“偶像”這個承載著眾人矚目的光芒的詞彙,被賦予了更多的可能,也承載著更重的壓力,揹負著更多的思考。於是,當《一個男團的誕生》《我就是我》《夢想的路上》等選秀紀錄片呈現在觀眾面前,它的意義是雙向的,既是商業角度上對粉絲群體的再度消費,卻也不乏對於“偶像”群體本身的人文思考。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舞臺之外,與真實對話

有人看選秀紀錄片嗎?相對於節目乃至花絮,它有什麼不一樣?

無論是《我就是我》《夢想在路上》,還是《一個男團的誕生》,它們創作的目的首先是對粉絲群體的針對性滿足。而紀錄片的形式,呈現出了選秀節目的另一個生活化剖面,也實現了日常記錄的花絮素材的效益最大化。

當24小時不間斷拍攝下的生活點滴濃縮於一部紀錄片中,對於粉絲群體,是距離感的進一步弱化,窺探欲的進一步滿足;而對非粉絲群體,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審視“偶像”這個無數人趨之若鶩的職業現象,也頗具趣味,甚至引人深思。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不同於其他紀錄片,跟隨節目進程同步拍攝的選秀類紀錄片實質上是敘事重構的過程。

節目製作的同時,為紀錄片建立起一個“天然”攝影棚——選手被框定在一定空間內,時間線也高密度地濃縮在短短几個月裡。在限定的時空內,人與人之間發生的勾連是密集的,因為比賽的競爭性,故事的戲劇化也被放大。而當節目變成紀錄片,紀錄片更想講述的,是光鮮背後的平凡生活,以及偶像、造星人第一人稱視角的內心世界。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一個男團的誕生》中,練習生們並非時時刻刻的充滿緊張感和正能量,臺下的他們也會踢球、看電影、曬被子;也有不能用手機的枯燥乏味、百無聊賴;也會抱怨攝像機不留隱私的全記錄、伙食的不好。

學員張顏齊說“現在好像提到偶像,就是指的男團成員,我覺得不是”;周震南說對已經淘汰選手的最大尊重不是擁抱或哭泣,而是繼續留在舞臺上“用一個超高標準,去鞭策自己”……當生活化的場景和練習生的自我講述在熒屏呈現,每個個體也越發鮮活起來。而群體化生活的熱絡,也使身處都市的孤獨個體得到代替性的滿足。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從“競爭”到“講述”:書寫職業向人物群像

講述夢想,講述成長,最重要的是——講述“我”。

選秀節目的紀錄片衍生,實際上是內容類型的轉化。褪去了激烈的競爭氛圍和舞臺光環的選秀紀錄片,影像風格多了幾分平民化的貼近感,實現了影片“職業向”過渡。

從“養成向”到“職業向”,少年們貼上“偶像”的標籤,代表一個群體去講述一個較為特殊的職業,揭秘光鮮背後的真實。紀錄片中包含的角度逐漸多元。

既有練習生熬夜練唱跳、彩排走位、拍攝雜誌、參加見面會等作為偶像的職業視角;也有導演、舞臺總監對於整個節目的把控、與選手的溝通磨合、錄製臺前幕後的從業者視角;還有或熬夜準備氣球、冒雨現場守候,或等待在電視機前為偶像應援的粉絲視角。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某種程度上我可能算是一個放棄了初心和夢想的人,放棄這件事情我不後悔,但是會遺憾……劉也這個人,他的故事,就會讓我覺得這個事情是可以做到的……我希望所有那些既優秀,又努力、又自律,這些事情全部都能做到的人,我希望他能夠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如果你做到了所有的事情,你最後還是不能成功的話,那生活的動力是什麼呢?”

《一個男團的誕生》中對劉也粉絲的這段記錄道出了許多“追星女孩”的心路歷程——她們曾有過夢想,或正在追逐夢想,因此她們希望有天賦並願意為之付出的人都能成功,她們對偶像的應援,也是對夢想的鼓勁。

當激烈的比賽落下帷幕,選手與導師聚餐告別,團體開始全新的忙碌工作,製作團隊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下一個節目,粉絲也迴歸樸實的日常生活,一個階段的故事也畫上句號。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於是我們看到,片中少了些概括性描述,而增添了細節化呈現。競爭感和純抒情性渲染的成分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平淡、歡樂、掙扎交織的,生活的真實面貌。

敘事的藝術,造夢的藝術

和定期播出的節目相比,選秀紀錄片的製作時間更為充分,於是我們有幸看到更為藝術化的影像風格。

“如果你們不唱歌了會做什麼?”《我就是我》以白舉綱舞臺上的獨唱,和三個人在沙漠上的暢想開場,再進行全賽程的回顧,它的成長充斥著浪漫的意味;《一個男團的誕生》由最終成團的畫面,閃回到比賽的起點,它有關於夢想的熱血。而兩部影片的最後,當初試視頻一一放出,則是“初心”的迴歸。

首尾呼應的設計,詩意而動人。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相較於《一個男團的誕生》和創造101揭秘紀錄片,較早的《我就是我》影像風格反而更加成熟,故事講述也更為完整。

同樣揭秘了偶像行業幕後故事的《我就是我》,在職業化的基礎上還具備了傳記式意味。不是一板一眼地去記錄採訪,而是尋求一種交流感,鏡頭的運用也更大膽。在造型改造時,廣角大特寫鏡頭的運用就頗有戲謔的意味,互動感和趣味感油然而生。

《我就是我》囊括了2013年快樂男聲從個人成長經歷、脫離父母學會獨立、音樂訓練和技能提升、瞭解舞臺和享受舞臺等方方面面,時間線相對完整。而高質量的音樂原聲帶來的感染力,讓它不侷限於一個選秀紀錄片,而又像一個音樂紀錄片。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而從初試現場就對前幾強進行的單個觀察,離不開前期有意識地拍攝記錄,這種在節目之初就對衍生產出的充分考量,成為了選秀紀錄片成功的關鍵要素。

創造有個人特色的故事線,《我就是我》實現的價值傳遞是多向的。從於湉吐槽攝影機,我們看到明星隱私完全曝光的無奈;從導演組讓選“誰最弱”,白舉綱堅持只寫自己,站在原地,我們看到不想屈服於節目設計,希望得到尊重的反叛;從華晨宇從孤獨到釋放,我們看到了一個擁有自己世界的“小孩”和現實的握手言和。

影片還抓住了偶像行業“迭代”的特性,進行的相似性設計也別出心裁。曾軼可和華晨宇都擁有自我而開放的音樂世界;張傑和左立都面臨過媒體無關音樂的私人情感非議;王櫟鑫和白舉綱則都曾在殘酷賽制和真摯友情之間掙扎失控。對於前輩的採訪,是對偶像行業的感悟,也是職業特性的梳理。

看了這些紀錄片,“偶像”也只是一個職業而已

相比起來,《一個男團的誕生》畫面表現就比較單調,場景和內容的重複性也比較高。創造101幕後揭秘紀錄片《夢想的路上,要有光!》《夢想的路上,不要怕!》敘事也略顯散亂,一開場就過度渲染情緒,敘事過程缺少了些許循序漸進的自然。但它們都同樣帶給我們“選秀”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行業的呈現。

“我們不在乎結局,這個過程我們享受。”如果說選秀在乎的是結局,那麼選秀紀錄片更加重視的則是過程本身。褪去光芒與喧譁,沉下心來的選秀紀錄片是與選秀節目相似卻不盡相同的力量存在。它帶領大家去思考光鮮背後的得與失,去不怕失敗地追逐夢想,去問詢內心“我”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