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杨振宁在北大演讲“天才”时,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

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世界上公认的“天才”,更是给科学界带了不可估计的贡献,所以也被人称为“人类历史上近400年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杨振宁我们更熟悉,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华人的首次拿奖,当然真正让杨振宁成为伟人的,是拥有着13项与诺奖同级的研究成果,以至于当时的科学界都觉得,不是诺奖给杨振宁带来了荣光,而是杨振宁给诺奖带给他荣光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都在说杨振宁是比肩爱因斯坦的科学家

为何杨振宁在北大演讲“天才”时,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

当莫言和杨振宁在北大发表演讲时,当主持人问及你们觉得什么“天才”时

莫言回答称:“我觉得杨先生就是天才”。

而杨振宁在演讲中说道:“我觉得世界上没有天才这一说,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要发现自己的兴趣,父母或者是老师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一方面有着独特的兴趣或者特别的才干的话,应该及时的帮助他培养这一方面的兴趣,发现的早,孩子很容易有着大作为”。

为何杨振宁在北大演讲“天才”时,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

那作为让全世界公认的“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杨振宁为什么却只字不提呢?

杨振宁在1945年就赶赴美国留学,作为同一领域的科学家,应该对爱因斯坦还是很了解的,为什么杨振宁却从未说过爱因斯坦是天才呢?

为何杨振宁在北大演讲“天才”时,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

记得早先年的时候,杨振宁在清华大学授课的时候说过,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原因有三个

一是爱因斯坦确实很有天赋,自身的知识功底也很足

二是爱因斯坦当时处于一个好时期,正好面临着物理界的三个用常理解不开的难题

三就是爱因斯坦较为大胆,敢去尝试,敢于说出以及做出,喜欢打破常规

为何杨振宁在北大演讲“天才”时,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

这3个原因相互加持,才让爱因斯坦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并且杨振宁还说到,在爱因斯坦之前,已经最好有两个科学家非常接近广义相对论的真相了,只不过那个时期的科学家比较保守,没有大胆的想象和尝试,一直觉得时间就是绝对的,这才让胆大的爱因斯坦所破解。

为何杨振宁在北大演讲“天才”时,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

除此之外,杨振宁还说过爱因斯坦虽然有很高的成就,但是却有两个非常严重的“短板”,那就是:

数学基础差以及后期的成就太低

爱因斯坦曾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我读书时因为我认为我在数学上的直觉不如物理,我无法分辨数学中究竟哪些东西是真正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而在物理中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所以,我没有选择数,而是选择了物理而不是数学。

但是,随着大量研究的深入,我才发现其实物理和数学的基本结构有很密切的联系,所以以后我也要要好好地研究研究研究数学了。”

为何杨振宁在北大演讲“天才”时,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

至于后期成就这回事,就是在爱因斯坦人生的后25年一直在研究统一场论,结果一直到去世都没有研究出来,并且他之前的一些学术论文开始不断地被人推翻,这是爱因斯坦一生中最遗憾的一段时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杨振宁并不是不尊重爱因斯坦,而且觉得应该告诉大家,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天才”,如果爱因斯坦真的是天才,也不会因为数学止步不前,也不会因为无法研究出统一场论而抱憾而终。

为何杨振宁在北大演讲“天才”时,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

杨振宁曾说过:“在西南联大的7年,是他学到物理知识以及数学知识最多的一个时期,更是,明白了数学对于物理的重要性”,所以他才能够在之后的求学钻研之路上比较顺利

为何杨振宁在北大演讲“天才”时,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

那么,爱因斯坦年轻时都不爱学的数学,杨振宁为什么会对枯燥乏味数学如此感兴趣呢?

1983年,杨振宁向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数学过程时,就专门提到了一个人。他说:“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刘薰宇在当时那个时代,可以说是民国大师级的存在,很多著名的学者都是他教出来的。像我国著名的美术大师丰子恺曾经说过:“有次薰宇发表了一篇文章,我正患眼疾,医生叮嘱我灯下不可看书,而我接到杂志,竟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次日眼睛很痛,又去看医生。”

他每次发表,我都读,诱我读的,是它们的富有趣味的题材。我常不知不觉地被诱进数学的世界里去。每次想,假如从前有这样的数学书,也许我不会抛荒数学……

为何杨振宁在北大演讲“天才”时,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

为此,我特意找了刘薰宇的书籍给我家的小孩看,没想到5年级的他却看得津津有味,并且明显的感觉到他沉浸在书籍中,平时的时候写10分钟作业恨不能都要站起来走走,这次竟然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

我给孩子看的这套书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马先生讲数学》,主要讲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

第二本《数学趣味》,主要讲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数学问题,我们讲万物皆数学,通过万物来学数学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数学的园地》,这一册就有点难度了,里面讲了函数、连续、诱导函数、微分、积分和总集等概念及它们的运算法的基本原理。虽然有点深,但讲解的方法很妙,我家小孩六年级,还能看懂一部分的内容。

为何杨振宁在北大演讲“天才”时,却只字不提爱因斯坦?

这个书合适小学生以及初中生,可以做为他们的自学教材。让他们能够自我学习。价格也不贵,三册只要69,包邮到家。

点下面的链接参团,这套书能够启蒙杨振宁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也一定能得到你孩子的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