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晨曦:杨振宁、翁帆新书《晨曦集》正式发布

迎接晨曦:杨振宁、翁帆新书《晨曦集》正式发布

迎接晨曦:杨振宁、翁帆新书《晨曦集》正式发布

杨振宁、翁帆新书《晨曦集》发布会现场

5月10日上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与翁帆女士的新书《晨曦集》在清华大学发布。

《晨曦集》反映了一代科学巨擘杨振宁的治学心迹与家国情怀,也是一部了解杨振宁近期思想和心路历程的重要著作。其中既有他放弃美国国籍的声明,也有关于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热点问题的专论,还有近期科学史研究的代表性文章,兼及研究生培养等多方面的社会议题。

杨振宁先生在规范场论、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重大贡献,改变了世界物理学的前沿,他的贡献是划时代的和革命性的。

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凭借“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奖。

1982年,美国氢弹之父泰勒指出,因为“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杨振宁应得第二次诺贝尔奖。

我国著名科学家邓稼先也指出,

杨振宁的这后一项发现对物理学的贡献还要基本,意义还要深远,其前瞻性是以世纪来论的。

1994年,美国富兰克林学会向杨先生颁授著名的鲍尔奖,明确指出,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和他的发现,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

迎接晨曦:杨振宁、翁帆新书《晨曦集》正式发布

杨振宁先生在《晨曦集》发布会上致辞

香港中文大学陈方正教授概括说:“物理学的巨大成就仅仅是杨先生的一半,另外一半是他的中国情怀,两者互为表里,关系密不可分。”

杨振宁作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世界级华裔科学家,在中国的民族自信和中国的国际形象、中美关系的建立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回美国后所做的“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的演讲轰动异常,使海外第一次有机会认识真实的新中国。

他发起创办全美华人协会并出任会长,在团结和凝聚华人、传播爱国思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还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多方奔走、筹措资金,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策划和资助了CEEC计划,帮助大批中国高端学者到美国著名大学深造。

2003年归国后的杨先生,作为有远见卓识的科学领导人,起到了引领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作用;作为物理学家,在物理学研究领域发表了几十篇SCI论文,活跃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作为教育家,在培养中国年青一代杰出人才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科学史研究者,写下了一系列传世之作……

晨曦载曜含辉,光照大地万物。它的巨大能量,让我们震撼,让我们期待!

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涛,云南省人民政府原省长徐荣凯,清华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清华大学高研院院长、清华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新华互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茅院生,南开大学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资深研究员、物理学家余理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张首晟,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中心资深研究员赵午,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等出席会议,杨振宁先生、翁帆女士参加。会议由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李平主持。

迎接晨曦:杨振宁、翁帆新书《晨曦集》正式发布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迎接晨曦:杨振宁、翁帆新书《晨曦集》正式发布

《晨曦集》书影

杨振宁先生在《晨曦集》新书发布会上的致辞

迎接晨曦:杨振宁、翁帆新书《晨曦集》正式发布

杨振宁先生

感谢商务印书馆,感谢李昕,为这本书的出版花了很多力量。我确实非常幸运。想起我小时候,中国的贫穷愚昧,想起后来很多年中国经历了很多苦难,居然能有今天的成就。所以,10年以前翁帆跟我出了一本书——《曙光集》。因为当时觉得已经可以看见曙光了,但是没有料到以后的发展很快。《晨曦集》准备了一两年,这一两年当然更看出来中国的外交、经济、国防等都走进了新的时代。我想,这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这么多人口的一个国家能够有这样的高速成长。刚才邱校长说我居然还能活到108岁(全场大笑),我希望到100岁的时候就再出一本《天大亮集》,请你们帮我出版(全场热烈鼓掌)。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先生确认)

以下摘自《晨曦集》:

1.杨振宁先生教我:如何读书,如何听报告

余理华(物理学家)

人们可以想象我(余理华)第一次见到杨先生时会有多么兴奋。在聊天中,杨先生问我怎样读书。我说,一行一行地读,如果有一行不懂,我就反复读,查阅和推导,直到读懂。杨先生说,这并不一定是唯一的读法,另一种读法是“跳着读”,一下跳过好多页,甚至几章以后,然后再跳回来。他的一个儿子就是这样读书的。我立即觉得有道理,后来我也常常这样。因为不是每一本书都需要细读的,如果都细读,所学的就会太少了。

在石溪,有一次学术报告我听不懂,感到十分受挫,中间休息时,我见到杨先生,就问他怎么这么难懂。他说,这很常见,常常有许多是听不懂的,没关系,但要像伸得很高的天线一样,能抓住一点信号,尽管听不懂,往往还是能找到新的问题的。这样我就不再那么害怕听不懂了,往往还会学到一点新东西来解决其他的看似无关的问题。

2.关于放弃美国国籍

杨振宁2017 年2 月21 日应讯问发给记者的文件

我是1964 年3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的,当时做这个决定曾考虑了很久,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1983 年在一本书里我曾经说我父亲到临终时都没原谅我放弃中国国籍。

2015年4月1日我放弃了美国国籍,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是一个给了我做科学研究非常好的机会的国家。我感激美国。而且,我知道很多美国朋友不会赞同我放弃美国国籍。

我一直记得我与挚友熊秉明曾经的对话。他说:“你的父亲虽已过去,你的身体里还循环着他的血液。”我说:“是的,

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今天,我94 岁了,很欣慰,多年来,为了帮助建造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友谊桥梁曾做过一些努力。我曾经说:“没有这座桥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定。”

3.《晨曦集》前言

10 年以前,在《曙光集》的前言里,我这样解释为什么取了这个书名:

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长夜。我和联大同学们就成长于此似无止尽的长夜中。

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今年85岁,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

当时觉得改革开放30 年,看见了曙光,天大亮恐怕要再过30年,我自己看不到了。

没想到以后10 年间,国内和世界都起了惊人巨变。今天虽然天还没有大亮,但曙光已转为晨曦,所以这本新书取名为《晨曦集》。而且,看样子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自己都可能看到天大亮!

杨振宁

2017年8月

4.《晨曦集》后记

2007 年杨先生的《曙光集》出版。我曾在书里的“编前言”中说,那本书记录了20 多年间“他走过的,他思考的,他了解的,他关心的,他热爱的,以及他期望的一切”。《晨曦集》是《曙光集》的续集,仍是先生的心路历程,只是增加了一些别人关于他的文章。

《晨曦集》的出版又值先生九十五岁寿辰。先生常说他的一生非常非常幸运。与先生在一起十几年,渐渐明白了,一个如此幸运的人,他关心的必然是超越个人的事情。同样,一个如此幸运的人,自然是率真、正直、无私的,因为他从来不需要为自己计较得失。他本可以简单地做一位高居于科学金字塔顶端的活神仙,可是他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让他义无反顾地坚持他认为重要的事情。

先生很喜欢《晨曦集》这个名字,因为它寄托了先生一生的期望。

翁帆

2017年8月于清华园

5.“那时我持的是中国护照!”

杨建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1996年听杨振宁演讲时的一个细节。当主持人介绍杨振宁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时,杨振宁立即举手加了一句:“那时我持的是中国护照!”另一个细节也很能反映杨振宁的性格。

香港中文大学很早就想授予杨振宁名誉博士学位,但杨振宁一直没有接受,因为在1997年之前,授予仪式上有一个英国传统,接受荣誉学位的人要到英国校监面前鞠躬,然后校监拿一根小棍子在接受者头上敲一下,而杨振宁不愿意对着英国人行这个礼。等“香港一回归,校监是中国人了,他立即接受了”。

迎接晨曦:杨振宁、翁帆新书《晨曦集》正式发布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目录

前言…………………………………………………… 杨振宁 1

20 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三个主旋律:量子化、对称性、相位因子…… 1

菩萨、量子数与陈氏级 ………………………………………… 18

麦克斯韦方程和规范理论的观念起源 ………………………… 22

“物理学的未来”——追忆麻省理工学院百年校庆时对物理学的未来的讨论 … 41

附录A 物理学的未来 ……………………… 理查德•费曼 44

附录B 物理学的未来 …………………………… 杨振宁 50

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 ………………………………… 56

伯恩斯坦的独白 ………………………………………………… 60

关于大加速器的座谈 ………………………………………… 64

“盛宴已经结束!”——高能物理的未来 ………………… 80

杨振宁:我是保守的革命者 ……………… 钱 炜 安 然 85

越来越觉得个人的生命在整个宇宙之间是一个非常渺小的事情——《人物》对话杨振宁 ……………… 刘 磊 94

关于放弃美国国籍 ………………………………………… 109

杨振宁先生的“精”与“傻” …………………… 翁 帆 110

杨振宁小传 ……………………………… 李炳安 邓越凡 112

父亲与大哥 ………………………………………… 杨振平 137

家•家教•教育……………………………………… 杨振汉 146

父亲、大哥和我们 ………………………………… 杨振玉 163

杨振宁的“有血有肉的物理学” ………………… 杨振玉 172

杨振宁谈我国新时期的人才培养 ………………… 朱志明 178

我所认识的杨振宁先生 …………………………… 李 昕 196

杨振宁 盛名之下 ………………………………… 刘 磊 216

回归后杨振宁先生所做的五项贡献 ……………… 朱邦芬 237

杨振宁先生怎样影响了我的研究兴趣和工作方向……… 余理华 256

跟从杨振宁先生学习45 年 ………………………… 赵 午 266

CEEC 学者名单 …………………………………………… 271

后记………………………………………………… 翁 帆 2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