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獨特的一碗麵條我吃了30多年,教授做的漿麵條很過癮

名字獨特的一碗麵條我吃了30多年,教授做的漿麵條很過癮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早晨,走在洛陽老城的大街小巷,總能聞到空氣中一股淡淡的酸香味,這是綠豆酸漿的滋味。

記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剛從江蘇江陰來到洛陽。到了星期天早上,只要聽到外邊街上傳來“綠豆酸漿”的吆喝聲,母親就給我5分錢,我端一口鋁鍋,去買半鍋綠豆酸漿。後來,我和哥還騎著自行車到老城順城街買綠豆酸漿,漿汁不是很酸,但稠,乳白色,買綠豆酸漿像憑票供應的豬肉一樣也要排隊呢。

名字獨特的一碗麵條我吃了30多年,教授做的漿麵條很過癮

洛陽老城的老漿坊

母親在家已經泡發了一把花生、一把黃豆,再指派我到老集菜市場買5分錢綠豆,這些都是做漿麵條最基本的食材配料。然後,摘芹菜,把芹菜葉留下洗盡;母親切了紅蘿蔔絲、白菜葉用豬油簡單炒炒。中午時分,半鍋綠豆酸漿坐在煤球爐子上,漿水即將燒開的時候,空氣中瀰漫起酸漿的清香,母親往酸漿鍋中放入了一點熟豬油,叮囑我用筷子在漿鍋中順時針打漿液,弟兄幾個輪流打漿液,一直到漿沫子消失就大功告成。

母親把煮熟的花生、黃豆、綠豆倒入漿鍋中,然後下入麵條,待麵條滾起時,倒入鍋中炒過的芹菜小段、白菜,放鹽,麵條煮熟時放鍋中生芹菜葉和蔥花,少頃就端鍋下爐,一鍋稀稠均勻的漿麵條就做好了。弟兄幾個搶著舀漿麵條,吃起來狼吞虎嚥,根本不講究一點斯文,酸酸的漿麵條口感極好,讓從江南來到洛陽的我毫無緣由地愛上了這獨特的麵條。

秋冬天是吃漿麵條的好季節,呼嚕呼嚕吃幾碗漿麵條,一頭熱汗冒出,舒服的很呢。如果再配上油炸饃片吃,猶如過年吃大餐一般的享受。

幾十年來,每年都要吃幾頓漿麵條,讓原本不吃米飯渾身難受的江南人,搖身一變成為洛陽人,看來環境、地理、飲食習慣都是可以徹頭徹尾改變一個人的飲食傳統,面對美食的誘惑少有人能夠抵擋住。

名字獨特的一碗麵條我吃了30多年,教授做的漿麵條很過癮

我的定點漿麵條店

名字獨特的一碗麵條我吃了30多年,教授做的漿麵條很過癮

麗新路的漿麵條

除了自己在家費心費力做漿麵條,有時候嘴饞了,也會上街找漿麵條店,20年前我在九都西路(美術館街)上發現了一家清真漿麵條店,這家店的特色是漿麵條中有小方塊的牛肉。最近兩年,我定點在洛陽澗西區麗新路吃漿麵條,這一碗漿麵條讓我吃出來了新的境界,一個星期至少跑去吃一碗。

名字獨特的一碗麵條我吃了30多年,教授做的漿麵條很過癮

教授做的漿麵條

名字獨特的一碗麵條我吃了30多年,教授做的漿麵條很過癮

教授做的精緻小菜

前幾天,頭條號“恆教授”邀請我去他家,說中午做漿麵條吃。做漿飯時漿汁不能溢出鍋,這樣做出來的漿麵條口感好吃,只見教授先在鍋裡滴幾滴香油,待漿汁翻騰起時,用炒勺不停地將漿沫打下去,打漿沫足足十分鐘;然後,下麵條,接著將炒過的菜下鍋。教授做的漿麵條,吃起來感覺比街上漿麵條店的更是別具風味,口感特別棒!教授又約了一位朋友,做了幾個精緻的小菜,三個哥們吃著漿麵條就著小菜,喝了將近三瓶白酒,很過癮啊!

更多美食文章,請搜索老胡寫實微信公眾號閱讀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