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什麼要殺單雄信?

知未是也


單雄信是今山東菏澤曹縣人(古稱曹州濟陰),隋唐十八條好漢排名第十八位。

單雄信坐下一匹火龍駒,掌中一杆金頂棗陽槊,有萬夫不當之勇。乃大隋九省一百八十郡綠林總瓢把子,人稱“赤發靈官,義薄雲天小關羽”。

值得一提的是,隋唐十八條好漢中,只有他和秦瓊、尉遲恭是真實歷史人物,其他都是虛構的好漢。令人惋惜的是,如此一位英雄最後被李世民殺死了。




李世民為何要殺死單雄信呢?

原來李世民和單雄信有家仇,李世民的父親李淵誤殺了單雄信的哥哥單雄忠。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李世民的父親李淵還是大隋官員時,由於受朝中奸臣宇文化及的排擠,帶著家人遠走地方為官。

當走到山西二賢莊地界時,(二賢莊莊主是單雄忠和單雄信哥倆)突然遭到賊人的追殺,不用說這都是宇文化及提前佈下的埋伏。

李淵帶著家丁奮起還擊,最後打退了賊人。就在剛要起身走的時候,後面又追來了十幾個人,為首的就是單雄信的哥哥單雄忠。

原來他聽到消息後帶著人來援助李淵,他久聞李淵愛民如子,想結交李淵,也是出於“英雄惜英雄”的意思。



然而李淵誤認為賊人又追來了,急忙張弓搭箭,一箭射殺了一馬當先的單雄忠。

悲劇就此發生,事後李淵得知是誤殺,人死不能復生,李淵又是賠罪又是重金賠償,但無論如何單雄信都不接受,除非李淵一命賠一命,否則沒完。

從單雄信的角度想想也是,自己是黑道老大,在自己地盤上大哥被人射殺,傳出去有損總瓢把子的名聲。

單雄信不接受道歉和賠賞,李淵也不想以命抵命,於是雙方僵持不下,單家和李家這樑子算結下了。

在瓦崗山眾兄弟投唐後,單雄信寧死不投唐,他投身王世充的麾下,之後成了王世充的乘龍快婿。

李世民帶兵征討王世充,單雄信一怒之下單槍匹馬闖唐營,在御花園差點一槊打死李世民,幸虧尉遲恭提著雙鞭及時趕到,兩鞭把單雄信打落馬下,唐兵一湧而上捉住了單雄信。

當時瓦崗老兄弟們都勸單雄信投降,但都被單雄信罵了個狗血淋頭。

秦瓊和單雄信交情最厚,決定冒死為單求情。軍師徐茂公考慮到,前兩次單雄信突襲唐王李世民,都是秦瓊講情放了單,這次再放單雄信以後他還要殺李世民,只要單不投降,始終是李世民死敵。

有鑑於此,徐茂公決定支開秦瓊,然後快速殺死單雄信,以除李世民心頭大患。



徐茂公以糧草供應不上為由,請秦瓊辛苦去押送,秦瓊叮囑徐自己不在期間要照顧好單雄信,徐點頭答應了。

等秦瓊一走,李世民和徐茂公再次勸單投降,此時單雄信死意已決,立下三世不投唐的誓言,無奈之下,李世民下令斬了單雄信。


秉燭讀春秋


李世民為什麼要殺單雄信?我來說說我知道的吧!

單雄信本是歷史上籍籍無名的一個將軍,他是由於小說《隋唐演義》的流傳而被人熟知,在隋唐十八條好漢中他排行最末,儘管這樣也是非常厲害了。至於李世民為什麼一定要殺單雄信,是因為單雄信跟李家有一段無法化解的恩怨!



單雄信家是祖傳的“響馬世家”,家在山西潞州天長縣八里二賢莊,他父親是南七省北五路總瓢把子,當他父親死後就把總瓢把子的位子傳給了單雄信的哥哥單達。本來單雄信是跟總瓢把子的位子是無緣的,但是他哥哥單達在一次遊玩時,被當時的太原候李淵一箭誤傷致死,這樣一來單雄信就順理成章的接手了單達的位置,也從這時起單雄信跟李淵家有不共戴天之仇。


單雄信認識秦瓊後,就拉了一夥人結義,然後就一起上了瓦崗寨,並創建了“大魔國”,本來一夥人在瓦崗寨是風聲水起的,後來,由於李密的到來,搞的眾兄弟離心離得最終散了夥,單雄信獨自投靠了洛陽王王世充!

李世民帶兵征討王世充,由於天熱兩軍暫時歇兵罷戰,李世民到靠近洛陽的御果園遊玩,結果被正在巡邏的單雄信發現,這樣的大好機會單雄信怎麼會錯過,追著要殺李世民,幸好被尉遲恭及時趕到,打跑了單雄信,才救了李世民一命,自此李世民也就恨上了單雄信!

後來洛陽城被破後,單雄信被俘,李世民讓單雄信投唐,而單雄信不肯,所以被李世民下令斬殺了,而他在喝了程咬金兩碗半酒後也坦然赴死!

而歷史上的單雄信也確實是在洛陽城破後,被李世民下令斬殺的,至於李世民為什麼要殺單雄信,是因為在古代戰場上殺戰俘是件很正常的事,李世民殺單雄信也就理所當然了!


唐古看今


單雄信不死,李世民睡不著覺。

聊這個問題,必須找到問題的根源,瓦崗寨敗落後所有人都投降了李世民,唯獨單雄信沒有。原因是,其他人跟了李世民是因為覺得日後能出息,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而單雄信不屈身李世民是因為和李家有血海深仇。因為李淵誤殺了單雄信一家老小。
(李世民劇照)

所以,單雄信的人品沒有問題,站在仇人的對立面更沒問題。從這一點足以證明他是正直剛正不阿的男人,是嫉惡如仇的好漢,要不然他也號令不了十三省的綠林好漢。

當然,也許投降了李世民才是最好的歸宿,畢竟李世民最終成器了,而且李世民出於內心的愧疚也會格處的關照單雄信,但是單雄信做不到,因為他丟棄不下一身的江湖俠義和快意恩仇。

至於單雄信投奔王世充和李世民為敵更沒有錯,拋開家仇先不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誰能保證成功的就是李世民失敗的就是王世充。
(單雄信劇照)

所以,李世民殺單雄信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單雄信有影響力,他的“義”能號令天下,能產生對李唐江山的直接威脅。同時,李世民也想通過單雄信震懾別人,不忠於李唐只有死路一條,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十萬瓦崗軍,稱得上真英雄的寥寥無幾,那個不是趨炎附勢、阿諛奉承之流,那個不是追名逐利之輩!當殺單雄信的時候,有血性的秦瓊被徐老道支走,而趁機邀功者充當了劊子手。

單雄信高舉酒杯,仰天長嘆“來世沒有兄弟!”,何等的悲壯!因為黃泉路上沒有不求同生、只求同死的兄弟。單雄信用死詮釋了做人的原則。單雄信沒有錯,他是英雄,應該受到敬仰。

感謝朋友點選、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的看法!


國史春秋


對於一個領導而言,欣賞下屬最重要的就是品德與忠誠,能力都是其次,這一點李世民做的相當優秀,比如尉遲恭因為忠誠,李世民委以重任,秦瓊因為玄武門之變模稜兩可,雖然能力出眾,可是依舊不可與尉遲恭相比。

至於單雄信,就更是獨特,在今天看來他就是屬於有才無德之人,領導不敢用,所以李世民將其處死就很正常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繼續為你分析。


一、單雄信主要生平

單雄信在隋末唐初之時,可是一員猛將,與徐茂公、翟讓一起創立瓦崗軍,當初發誓同生死共進退,然而李密不久就攻克他們內部,翟讓在徐茂公、王伯當的勸說之下讓位給李密。


不久,李密聽說翟讓打算將他殺死謀權,十分生氣,一氣之下將翟讓殺死,想要吞併瓦崗軍。

當時徐茂公覺得此乃奇恥大辱,打算遠離是非之地,結果被李密派人抓回來,回來剛好發現單雄信被李密嚇得跪地求饒,俯首稱臣,實在有違三兄弟當年的豪情壯志。

李密接管瓦崗軍不久,王世充兵力壯大,就來攻打李密,單雄信原本是李密的大將,卻選擇袖手旁觀,坐收漁翁之利,等到李密大敗,自己理所當然跟從王世充,徐茂公實在看不下去決定投靠李唐。

彥藻以雄信輕於去就,勸密除之;密愛其才,不忍也。—《資治通鑑》

曾經李密手下早就勸過李密單雄信這個人靠不住,可是李密偏偏覺得單雄信勇猛,是可用之才,才導致自己最後的悲慘結局。


620年,李世民攻打洛陽,與單雄信第一次相逢,單雄信長刀直入,差點把李世民殺死,要不是當初好友徐茂公出現救駕,李世民已經一命嗚呼,由此可見,單雄信確實相當勇猛,連李世民都不是對手。

太宗圍逼東都,雄信出軍拒戰,援槍而至,幾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懼,遂退,太宗由是獲免。—《舊唐書·李密傳》

621年,李世民再次率軍將王世充打敗,單雄信被俘,李世民下令將其處死,徐茂公看在當年的兄弟之情上為單雄信求情,可是李世民並沒有心軟,依舊將單雄信處死。

那麼為什麼李世民執意將單雄信處死呢?



二、李世民處死單雄信原因

通過以上單雄信的生平,我們不難發現,單雄信這個人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導致李世民必須處死他:

1、貪生怕死

當初李密殺死翟讓時,徐茂公視死如歸,堅決不屈從,而單雄信則跪地求饒,俯首稱臣,面對殺死自己兄弟的敵人,居然如此貪生怕死,沒有血性,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這些事情徐茂公肯定會跟李世民講起,或者李世民也會通過相關渠道瞭解這些內幕,對於聰明的李世民而言,肯定不需要一名貪生怕死的將士。

2、背信棄義

單雄信原本是李密的手下,當王世充攻打李密時,他卻沒有恪守職責,好好與李密一起應對王世充,而是自己坐收漁翁之利,等待李密戰敗,自己轉身投靠王世充。

看看徐茂公在李密戰敗之後,堅決不會跟隨王世充,畢竟王世充其實也不算一個明主之人,可見單雄信不僅背信棄義投靠敵人,還沒有眼光,不懂得跟隨對的領導,這也是李世民殺他的原因。



3、有勇無謀

在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時,單雄信勇猛無畏,差點將李世民殺死,要不是徐茂公及時趕到,已經改變大唐命運。

由此李世民自然對單雄信有所仇恨,但是李世民如此寬宏大量之人,絕對不會僅僅因為單雄信當初差點殺死自己,就要報仇殺掉他的。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單雄信有勇無謀,李世民經過與他的幾次交手已經發現他身上的致命缺點。面對一個這樣危險係數極大,還不夠忠誠,人品還有問題的猛將,李世民有什麼理由留下他呢?


結語

一個人的能力是基礎,人品是催化劑,沒有人品之人,能力越大,對社會危害越大,聰明之人或者領導自然不需要一個定時炸彈放在自己身邊,比起有才無德之人,領導更加賞識有德無才之人,至少後者可以改造!



嗔痴歷史觀


李世民在很多人的心裡是千古聖君,愛才如命,秦叔寶、尉遲恭、陳咬金等都在投降李世民後都成了李世民的心腹愛將,且都能得到很好的待遇。


那麼為何愛才如命的李世民,偏偏就容不下驍勇善戰的綠林好漢單雄信呢?


可能有人會說,是因為死在單雄信手中的唐軍較多,所以李世民要處死單雄信,為那些死在他手中的唐軍報仇。但這裡就有一個矛盾點,當初尉遲恭殺死的唐軍也不是少數,也不見得李世民要處死尉遲恭來為死去的唐軍報仇雪恨。

所以單雄信手中雖有眾多唐軍兄弟的性命,但不能成為李世民處死單雄信的理由。其次李世民雖為萬古明君,但他也是人,有著自己的小心思。此外還得從單雄信自身尋找原因。


第一點、當初李世民攻打洛陽之時,由單雄信率軍出戰,單雄信勇猛無比直取李世民項上人頭,如果當時不是徐世勣及時出現,截住單雄信的攻擊,恐怕李世民就要交代在洛陽了,也就沒有後面的貞觀之治了。


第二點、單雄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重用不得。

單雄信年少之時便是九省五路綠林扛把子,可以說是年少得志。後受翟讓之託,為瓦崗寨招兵買馬,李密因為受人挑唆,便設計殺了翟讓,作為好友的單雄信什麼都沒說便向李密叩頭求饒。李密本著惜才之心,便留下了單雄信委以重任。而當李密在與王世充的對戰中戰敗之時,單雄信掉頭便投靠了王世充,成為了王世充的乘龍快婿。

如此反覆無常,與呂布無異,原為丁原部將、後殺丁原投董卓,殺董卓投袁紹,棄袁紹歸張楊。試想一下如果是你,你又會用單雄信麼?


第三點、李淵誤殺了單雄信的兄長,以單雄信的性格來說,肯定是耿耿於懷,那麼反過來說也就是李世民與單雄信之間有著血仇。如果留著單雄信在身邊,始終是個大隱患,這也是單雄信必死的理由。

此外單雄信自己也是寧死不降,那麼再結合以上幾點,李世民肯定是要殺他的。

單雄信之死,究其根本,在於自身,若是單雄信願意投降的話,或許李世民可以饒他一死,畢竟連當初建議李建成除掉李世民的魏徵都能得到李世民的重用,何況單雄信呢?


像素說歷史


單雄信是隋末唐初時期的猛將,勇猛過人。司馬光在《資治通鑑》稱其:雄信驍捷,善用馬槊,名冠諸軍,軍中號曰“飛將”。後來在虎牢關一戰李世民大破竇建德、王世充,單雄信跟隨王世充投降。在單雄信被砍頭之時他的好友李世勣央求李世民饒他一命,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官爵來交換。但最後李世民還是殺了單雄信,單雄信作為一個厲害的將領又有李世勣做為擔保為何李世民還是執意要殺他呢?

  單雄信雖然勇武過人但是在江湖上一直有“輕於去就”的不良口碑。早先單雄信是投奔的翟讓,後來翟讓把位置讓給了李密。在瓦崗寨和王世充交戰的時候,李密在宴會上除掉了翟讓,李世勣也在逃跑的過程中受了傷。此時作為翟讓心腹大將的單雄信“頓首求哀”,以求保命。當時李密的房彥藻看出單雄信的致命弱點,“以雄信輕於去就,勸密除之”,但李密愛惜單雄信的才能,不忍心殺死。

  在後來的事件中也證明了單雄信是不值得信任的,既然他可以背叛翟讓投靠李密,同樣也可以背叛李密而投向他人。在李密與王世充邙山決戰中,單雄信手握重兵作壁上觀,在李密大敗之後馬上就投奔了敵人王世充。史書記載,“單雄信等又勒兵自據,密自度不能支,帥麾下輕騎奔虎牢,元真遂以城降”。

正是由於單雄信的臨時背叛導致了李密的大敗,之後與唐軍交手的時候更是差點殺死了李世民,但這不足以另李世民一定要殺掉單雄信,做為後來開創貞觀之治的天可汗這點胸襟還是有的。尉遲恭也曾經差點傷了李世民,但最後李世民也不計前嫌重用於他。究其原因還是單雄信背叛多位舊主。

  經過虎牢關一戰之後,李世民在軍隊的威望無人能比,而此時李世民也有了李建成爭奪太子的實力。況且李世民此時手下不缺名帥悍將,留下一個反覆無常的單雄信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好處,如果在與李建成爭奪太子之位不利時,單雄信反戈而擊將得不償失。有了這些原因李世民就不得不殺掉單雄信了。


讀史鑑往


且說公元620年,大唐建國之初,為統一全國,李世民奉李淵令攻打洛陽王世充。


一日,李世民前往新安城為侯君集督戰,剛入營帳,就聽得外面殺聲震天,只見一大將手使一柄金釘棗陽槊,胯下一匹閃電烏龍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到李世民的身邊,大吼一聲:“李世民,我取你首級來了!”


隨即舉起棗陽槊,霹靂一般朝李世民砸過來。


李世民並沒有驚慌,亮出長劍,迎槊向上一挑。


誰知那槊,竟有千鈞之力,將劍砸得差點貼到地上。


李世民這才一驚,閃身一躍,退回幾步,誰知那大將的馬如疾風,李世民雙腳還未立穩,那大將的第二槊又泰山壓頂般劈將下來,李世民危難在即,眼看再無生的希望。


就在這生命悠關之時,一位面如黑炭的將軍,縱馬來到那大將身後,來不及將馬停住,也來不及打聲招呼,只見“黑炭”手中鋼鞭,如閃電一般,對著那大將的頭,猛地打去。


沒等那大將再次舉槊,肩上早捱了“黑炭”一鞭。


一隻壯實的胳膊,搭啦下來,棗陽槊掉到地上,人也滾下馬來,撲通一聲摔在地上。


那大將便是王世充手下的單雄信,曾與李績同效命於瓦崗寨,是義結金蘭的好兄弟。


單雄信先從翟讓後投李密,轉而又投王世充手下,還成了王世充的女婿。


與李世民的這次短兵相接之後,不到一年卻被羅成俘獲,交與秦王李世民發落。


李績為單雄信求情,願以俸祿官爵換單雄信一條命,李世民卻堅持已見,殺無赦,李世民本不是嗜殺之人,為什麼一定要殺單雄信呢?


有書君以為李世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不信任單雄信任這樣的毫無氣節的反水將軍,不敢收於麾下,而李世民本人又領略了單雄信個人戰鬥能力,自己不用,但更不能留為他人所用,且單雄信嗜殺成性,所以必殺之,以絕後患。



具體原因如下:


一、單雄信是“信不過單位”,李世民不願接納反水將軍,恐日後又降他人。


李世民向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對於面對大唐追兵不願投降反而跳崖,獲救後又跪地求饒的單雄信,李世民頭腦中打了無數個問號,單雄信是真降詐降難以預料,況且他就是個投降派,反水將軍。


單雄信曾經在瓦崗寨翟讓手下效力,翟讓被部下李密謀殺,身為貼身侍衛的他,不但冷血無情不護主,反而像哈巴狗一樣伏地求饒,毫無氣節地乞求李密饒命。


李密看他是個將才,留下替他拜為大將軍,在攻打王世充時,單雄信坐壁上觀,按兵不動,不予救援,然而李密被王世充打敗時,他又轉而投降王世充,還做了王世充的乘龍快婿。


像這樣朝秦暮楚,只講利益,沒有氣節,不講道義的有才無德之人,李世民懷疑他對自己主子的忠誠度,一旦別人曉以更大利益,他還是會賣主求榮,背信棄義,他反覆無常,投降成了慣性,留他一條命,反而終究會強大了對手。


李世民識人用人有術,他認為單雄信是“信不過單位”,留著他只能是個定時炸彈,將來有一天還是會投降他人,強大對手,給自己留下隱患,他不會留下一個隨時會反叛自己的人,所以只有殺了他,才能一勞永逸,不留後患。


二、單雄信個人戰鬥力強,不能為己所用,更不能留著為他人所用。


單雄信與李淵有殺兄之仇,單雄信兄長單雄忠曾被李淵當作敵軍探子殺了,單雄信一直以李唐家人為仇人,所以見到李世民便恨得牙根癢,欲除之而後快,每次交鋒即可看出單雄信仇恨的怒火直衝腦門,直取人性命。


李世民親身經歷了與單雄信的單打獨鬥,兩度差點要了李世民的性命,他領略過單雄信的真功夫,在新安城外要不是魏遲敬德及時趕到,恐怕李世民不死也要脫三層皮。


還有一次,單雄信城牆上見李世民與軍師在討論戰情,便拿了金頂棗陽槊追殺李世民,兩人過招,李世民被單雄信的金頂棗陽槊震得虎口開裂,被單重重地的踢了一腳,幸得原瓦崗寨徐茂公前來,一聲重喝:“這是我主公秦王,休得無禮!”。


單雄信知道自己不是徐茂公對手,才收槊而退,如若不然,鹿死誰手還未可知,現在李世民還心有餘悸,留下一個曾經要自己性命的硬骨頭,從心理上很難度過這道關口。


現在身為俘虜低頭求饒,一個出爾反爾之徒,一旦哪一天他心生反意,就像隨身攜帶一個隱形炸藥在側,李世民沒必要為一個梟雄冒這麼大的險。


李世民認為自己不敢用這樣的梟雄,那麼就堅決不能讓他活著,留下活口,放虎歸山,他日他必將會成為勁敵手中的王牌大將,成為自己的死對頭,不知要犧牲多少將士才能打敗他,現在殺了他,便一勞永逸,再也沒有麻煩了,也就沒了後顧之憂了。



三、單雄信殺戮唐將太多,李世民殺之為緬懷唐將,籠絡人心。


單雄信功夫了得,在唐攻打洛陽時,許多將士為單雄信所殺,將士們對他恨之入骨,李世民在俘獲了單雄信之後,將士多請願,欲殺之而後快,李世民順應將士們的心聲,為死難將士報仇雪恨,緬懷將士,告慰死去的將士亡靈。


同時,也讓活著的將士看到秦王對將士們的一片真誠之心,用以籠絡人心,讓將士們覺得跟隨秦王是他們的福氣,為秦王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李世民殺單雄信一方面因為單雄信為人差,背信棄義,投降成了慣性,留下來也不敢用,是個禍根,


另一方面不為己用,就不能留下活口,留給對手用,當然殺單雄信也在籠絡人心。


所以李世民必殺單雄信,這正是李世民馭人馭心之術的高妙之處。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幸生


從正史上看,李世民殺單雄信的原因有:

一、瓦崗寨是由翟讓,徐世績和單雄信初創的,後來翟讓讓位李密,李密殺害翟讓時,徐世績硬氣地要逃走,差點被殺,單雄信卻對李密跪地求饒,讓李世民覺得單雄信沒有氣節。

二、李密與王世充大戰時,李密委派單雄信控守要地,可單雄信放任王世充通過要地來攻打李密,更有甚者,在李、王死戰時,單雄信卻率軍袖手旁觀,然後投降王世充,這在李世民看來,單雄信無異於食其祿而害其主。

三、單雄信勇猛善戰,至少有兩次殺到了李世民身邊,多虧尉遲恭及時救駕,否則李世民可能命喪於單雄信,所以,李世民覺得留下單雄信是危險。

四、李世民評定竇建德和王世充後,天下基本已經大定,自己陣營已經兵強馬壯,再收留單雄信,既無必要,也不好安排位置,而且還可能是危險。

五、單雄信在瓦崗寨時,只與徐世績交好,與秦瓊、程知節等關係一般,而且在其效命王世充對抗唐軍時,不可避免地和唐朝其他將領結下了樑子,李世民沒必須去解決這種棘手的問題。

綜上所述,李世民殺單雄信勢在必然。並不是隋唐演義上說的那樣,李淵早期誤殺了單雄信的兄長,單雄信誓死不降唐。


洞庭一葦1188


①擇主不準,沒有原則。

單雄信在演義裡很厲害,正史上其實也同樣厲害,不過,看他的一生,似乎沒有什麼原則,很像三國時期的呂布。下面說說正史上的單雄信。

比如,單雄信和徐世勣一開始投奔瓦崗寨翟讓,很受重用,後來李密上山,和翟讓火併,徐世勣受傷,王伯當救了他,單雄信呢,主動投降,當時李密的手下房彥藻就權李密,說單雄信這個人這麼容易就投降了,人品不好,把他殺掉算了,李密沒有殺單雄信。

彥藻以雄信輕於去就,勸密除之;密愛其才,不忍也。(《資治通鑑》)

這之後,李密和王世充交戰,被王世充所敗,徐世勣沒有投降,投奔李世民去了,單雄信呢,竟然投降了王世充。

王世充又和李世民交戰,被李世民所敗,單雄信被俘,被李淵(《資治通鑑》裡說是李世民)下令處死。

單雄信這個人太容易投降,而且投降的對象是殺了舊主之人,所以可能會被人認為是沒有原則。

②曾經直接威脅過李世民的生命安全。

單雄信率軍和李世民交戰的時候,持槍直取李世民,差點傷及他的性命,幸虧徐世勣出馬,喝退單雄信,但是這一幕必定給李世民留下了陰影,所以覺得此人不能留。

太宗圍逼東都,雄信出軍拒戰,援槍而至,幾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懼,遂退,太宗由是獲免。(《舊唐書·李密傳》)


師明禮閒聊中國歷史


竇建德投降李世民之後,麾下大將單雄信為何會被一慣愛惜人才的李世民殺掉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單雄信差點殺死李世民



在一次戰役火拼之中,武功高強的單雄信差點一槍結果了李世民,矛頭已經穿透鎧甲,距離心臟也就差一點了。老天保佑,關鍵時刻尉遲敬德像神兵從天而降一樣救下李世民。好險,歷史差點被改寫。李世民差點被單雄信殺死,為了報仇這可以作為他被殺死的理由。筆者認為這不是主要原因,因為李世民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他還非常愛惜人才,不會因為昔日戰場爭鬥而懷恨在心的。

二、單雄信經常背叛主君



單雄信換過好幾個主公,在瓦崗寨的時候李密因為愛才沒有殺他。他隨後投奔到竇建德,李世民如果不殺他,誰敢保證他會不會以後又投向他處,比如日後奪嫡對手李建成麾下。我認為這是李世民殺他的最主要原因。

三、不缺人才,殺人樹威



李世民下令殺單雄信的時候,自己麾下可謂將才雲集,不缺能征善戰之輩。此時的他,需要的是樹立威信,讓將士們感受到震懾,日後對李唐江山感恩戴德,誓死效忠李唐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