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和珅一生贪财无数,但其为什么忠于皇帝?

l笨牛牛l


自商周到明清,在中国几千年王朝史上,贪和忠从来就不是成反比的!改朝换代的权臣中清廉之人并不罕见,贪财好货之徒对皇帝忠心耿耿者同样不在少数!甚至还有诸如萧何那般以贪腐自污向皇帝表忠心的……

萧何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举动?原因很简单,在帝王眼中有贪心的人往往没有野心,因为他只看中金钱,帝王只要满足他的贪欲就可以了,自古帝王最不差的就是钱!可一旦有野心就不同了,他会危及到帝王的权力和地位!妫姓代姜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妫姓田氏在齐国不仅不贪财好货,而且大斗出、小斗进,不断让利于民、收买人心。他们不贪钱,可眼睛却盯上了姜姓吕氏的江山!最终,妫姓田氏取代姜姓吕氏成为了齐国的国君,姜齐成了田齐……

众所周知,和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贪官,可是谁又敢说和珅不是在效法萧何呢?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和珅凭什么始终没有遭到乾隆帝的猜忌?到嘉庆元年之后,和珅作为乾隆帝牵制嘉庆帝的一把利器,更是权势熏天,乾隆帝凭什么对他那么放心?很简单,和珅贪财,有贪心、没野心!同时,贪财说明和珅屁股不干净,乾隆帝哪天如果想要诛杀和珅,这个理由足矣!连罗织罪名的过程都省了……更何况,和珅贪再多钱他也逃不出大清朝,后来如何?“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如数进了嘉庆帝的腰包!和珅什么也没落着。

和珅为什么要忠于乾隆帝

清朝是中国古代帝王集权的巅峰,有句形象的话怎么说来着?“唐朝的宰相坐着、宋朝的宰相站着、清朝的宰相跪着!”这就足以说问题了。随着帝王集权进入巅峰,连大学士兼军机大臣这样的“宰相”角色也之后俯首帖耳听吆喝的份儿!没有皇帝的授权,他们什么也不是……皇帝哪天如果不高兴了,说罢也就罢了、说杀也就杀了!讷亲什么背景?什么地位?还不是乾隆帝一句话的事儿!拿着自杀的还是自家祖宗遏必隆的腰刀……

和珅幼年丧父,甚至还被家里人赶出了门。虽然是副都统家的“官二代”,但是并没有沾到父亲什么光。唯一沾光的恐怕也就承袭了祖上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了,可那仅仅是一张“长期饭票”而已……只能让和珅一辈子衣食无忧,却无法让他飞黄腾达!和珅因何发迹?完全是乾隆帝的赏识。换言之,和珅没有根基、没有背景,他想要飞黄腾达,只能一心一意依靠乾隆帝,别无选择!

随着地位的提高,和珅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甚至还兼任过步军统领(九门提督)、掌控着京师内城九门的防务!为了能让乾隆帝对自己放心,和珅只能以自污的方式让乾隆帝释疑,不是吗?试问,比国库还多的银两,和珅几辈子怕是也用不完吧?已经位极人臣了,他要那么多钱干什么?一旦乾隆帝对和珅生出了猜忌之心,和珅恐怕离死也就不远了……

更重要的是,即便和珅如此,乾隆帝对他也并不放心!除了兼任过一段时间的九门提督之外,和珅终生没有染指过军职。换言之,就算和珅有心造反,他也没那个能力!因此,他想要保住自己到手的一切,就只能甘心当乾隆帝的一条狗。乾隆帝让他咬谁,他就得咬谁!这一点在嘉庆元年之后表现得尤为明显。

横竖都是个死的和珅

嘉庆元年,乾隆帝正式禅位,当起了太上皇。但是,权欲旺盛的乾隆帝根本没打算放权,与儿子嘉庆帝的矛盾无法避免。但乾隆帝毕竟八十多岁了,与儿子勾心斗角已经没有那个精力了,于是他选中了和珅,让和珅在前台蹦哒,自己在背后指挥。

彼时的乾隆帝已经年迈,嘉庆帝已经即位成了皇帝。一旦乾隆帝驾崩,嘉庆帝便是真正的皇帝,没有任何变数。可和珅为什么还那么忠心耿耿帮着乾隆帝牵制嘉庆帝?难道他不怕将来嘉庆帝清算、报复吗?

怕也没办法!彼时和珅的所有军职已经被乾隆帝剥夺了,说白了他就是乾隆帝的一条看门恶犬,主人让它咬自己儿子,他明知道将来会被这位少主人给宰了下酒,他也不得不去咬!如果狗不听主人招呼了,结局会是什么?不言而喻!和珅根本等不到嘉庆帝亲政,乾隆帝首先就会宰了他下酒……所以说,不是和珅对乾隆帝忠心耿耿不愿意改换门庭、投入嘉庆帝的怀抱,而是他根本没有机会,横竖都是个死!说白了,和珅早就被乾隆帝算计得死死的了……

不但活着被利用,死了和珅也逃不脱被利用的结局。除了牵制嘉庆帝之外,和珅同时还是乾隆帝留给嘉庆帝将来立威的工具!和珅攒下的家当也等于是为嘉庆帝攒的,这就是为什么乾隆帝任由和珅贪污还不停提拔他的原因所在,他贪得越厉害,将来嘉庆帝的荷包越鼓,他的官当得越大,将来嘉庆帝杀他立威的效果越明显!

别看和珅又是一等公、又是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的,说白了,他只是乾隆帝手里的一枚棋子而已,该弃子时不会有丝毫留情!明知是个坑,还不得不往里跳,求和珅的心理阴影面积……或许当初乾隆帝将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时就已经挖好坑在等他了,之所以如此,无非是给钮祜禄氏家族留个后,也算是对这条忠犬的最后一丝怜悯了。这或许就是和珅最终舍得一身剐、一条道走到黑的另一个原因吧。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和珅虽然是一位高官,但他只是皇帝的一个包衣奴才,没有兵权,没有治权,所有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和珅贪污了很多钱,这些钱并不是他一个人得,乾隆皇帝也有分成的,用今天的话来说,乾隆皇帝是和珅的后台兼保护伞。乾隆皇帝利用和珅赚钱,既保证了他能花天酒地,也保证了乾隆皇帝的光辉形象。

乾隆皇帝大手大脚,亲政后将雍正皇帝的许多税收政策修正了,此举交好了官绅阶层,但是弱了大清国库并苦了天下百姓。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多次对外作战,打仗是烧银子的事,正常税入不足,那么就要另开财路。和珅就成了乾隆的银钱使,贪污也好,横征也行,只要有钱用,乾隆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至于和珅富可敌国,那不过是和珅暂时在保管而已,最终都要归皇帝所有。

和珅虽然位高权重,但是清朝的皇权集中已达顶峰,没有皇帝的指示,任何政策均不得实施。军队的最高统帅是皇帝,调兵权在皇帝手中,诸位将领只是带兵的,大将没有调兵权与战时指挥权。最后军队的后勤保障在文官系统手中,没有后勤的军队是难以持久的!和珅作为皇帝的亲信,他也没有兵权,想反也没有资本反。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和珅的官职是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和珅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这些财富最终都归了嘉庆皇帝,当时的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之罪,当处凌迟之刑,后来公主求情,改赐自尽全尸之刑而死。


大秦铁鹰剑士


天下皆知和珅贪财,贪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乾隆不知道吗?知道,只是乾隆不知道是和珅贪多少而已。现在人都分析。乾隆之所以不管和珅贪,就在于给儿子嘉庆留下一个变相的国库。要不然也不会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由此看来老皇上还真疼儿子。

和珅无论才学,才智都是第一等,精通汉满蒙回藏五族语言。如果不是在清朝乾隆一朝。和珅绝对会是一代名臣,不逊于任何一个人,会给历史留下精彩的一页,但和珅面对是乾隆,贪婪成性的乾隆,与其说和珅贪财,不如说是乾隆贪财。乾隆吃大头,和珅吃小头。而乾隆之所以重用和珅就是因为和珅能给乾隆带来无数的银子,还能给自己留下清廉的名声,这样的“人才必须要重用”。就此这对“明君贤相”彻底掏空了大清的根基,乾隆死了不过40你年,就爆发鸦片战争。而和珅就是最大的背锅侠。

乾隆晚期的和珅官居领班军机大臣和内阁大学士,一等公,吏部、户部、刑部三部尚书,理藩院大臣,兼任内务府总管(替乾隆管钱)。位高权重,就连英国使臣马尔格尼都知道和珅是二皇帝。一个能力超卓,才华横溢的政治精英何以沦落成为巨贪,就是制度的原因,清朝的政治土壤已经不会允许出现良臣清官。从源头已经腐烂了。最大的贪腐就是的制度的腐败,最大的贪官是乾隆。和珅不过占了恶名。所有的贪来的银子还是皇上的,没有和珅有马珅。和珅的满腹委屈和冤枉又去找谁申诉?乾隆还是嘉庆。这两个人肯定是不会承认的。

和珅必须要忠于皇帝,他的财富只有通过皇帝才能获取,没有了皇帝的支持,和珅肯定弄不来银子,和珅既要给皇帝弄银子,也要给自己弄银子,和珅想到了一切,他不是没有想到乾隆死了会怎样,但想到了又能怎样。只要他的利用价值丧失,他也只有去死。和珅想自己是喝汤的,乾隆是吃肉的。但最后,新皇帝连汤都不会给你。这时候和珅也只有去死,而且会以和珅的脑袋来证明新皇帝英明果敢。清正廉明。和珅无论活着还是死了对皇帝都是有用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作为清朝有名的大贪官,和珅一生敛财无数,但就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富可敌国的权臣,为何一生对乾隆皇帝从无二心,忠心耿耿,也没有任何想谋反的念头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珅之所以能有这样大的权力,都是皇帝给的。和珅做过领班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等朝廷重要职位,这些职位虽说是和珅一步步升上去的,但如果没有乾隆的授意,他不能可做到这么高的职位。所以,和珅必须要对皇帝忠心耿耿

,因为皇帝是他官场生涯中最大的靠山。

清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朝代,仿照明制设置六部,从康熙时期的密折制度,到雍正时期的军机处,直接把中央集权推到了顶峰。国家大事都由皇帝一人掌控,官员的权力被弱化。所以,如果官员不忠于皇帝,有一些谋反之类的想法,这些

想法要实现都难于登天。

和珅一介书生,虽在军机处任职,却并没有可调控的军队,也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如果他有什么其他想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老老实实效忠皇帝,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和珅是乾隆皇帝身边的红人,乾隆一朝中,和珅是乾隆最信任的大臣之一。乾隆在朝中与和珅为君臣,在朝下与和珅就是挚友。而且在和珅眼中,他与乾隆甚至情同父子,因为乾隆比和珅大39岁,而且和珅从小家境贫寒,父母在他年幼时就纷纷去世。所以,从小没有感受过亲情的和珅,乾隆对他的好,和珅肯定是感恩有加。乾隆甚至把自己的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和珅也就成了皇亲国戚,从感情层面上来讲,和珅也会一直忠于乾隆的。

最后要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和珅来讲,忠于乾隆是他最好的选择,其他任何冒险的行为,比如谋反之类,都是风险大于收益的。和珅是乾隆手下的红人,在朝中很少能有人与之抗衡,他利用自己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打击政敌。据说和珅后来

被抄家,其财富总值大约价值八亿两白银,有这么多钱,再加上皇帝宠信,和珅忠于乾隆也是必然的。

和珅自己也没有除了忠于皇帝之外的其他想法,因为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敛财,如何揣摩皇帝心思,如何把皇帝吩咐的事情办好,让后皇帝高兴,如何让自己升迁,如何在朝中排除异己等。和珅除了为自己私欲着想之外,就是想着如何为皇帝服务。所以,就

他自身而言,忠于皇帝是心甘情愿。

作为官员来讲,和珅的确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官员,他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等,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官。但作为皇帝个人个人意志而言,他确实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官员,也正是因为和珅好用,再加上他确实有一些个人能力,所以乾隆对和珅的敛财也是睁一只眼闭

一只眼,得过且过。这都是建立在和珅忠于乾隆的基础之上,所以,和珅一定会忠于乾隆皇帝。


文化历史那些事


没有皇帝给他撑腰,和珅拿什么来贪?狗屁都不是。至始至终,保护伞就是乾隆。和珅那么牛逼,为什么嘉庆皇帝一上来就把他杀了。当权力达到顶峰时,人们怕的是皇帝。和珅是依仗皇帝的权力来作威作福。所有贪污受贿行为都是在乾隆纵容下进行的。乾隆有自己的打算,退位之后,让儿皇帝来收拾和珅,使儿皇帝树立杀敬百的威信。表面上人们看到乾隆那么器重的胘股大臣都被杀头,其它就不敢轻举妄动。

和珅和皇帝之间的微妙关系,不难看出,即和珅就是为乾隆背锅,挡箭的替代品。一切罪过都让和珅一人背了。


自在了然1


一生依靠皇帝的神贪和坤,他贪窃的财富来源于清朝国的各个行省的敛财官吏,更多的贪官向和大人送金银财宝,目的是想和坤为其在皇上说句好话,既升官又发财。

不齿的贪官正是有和大人保住乌纱帽,其贪腐的野心会更加邪恶,多重征老百姓税赋,其实是和坤与官吏联手盘剝刮尽百姓的血汗钱,养肥贪官风长了富可比国的和大人。


无所事生非


贪财和有才华,忠君,是不矛盾的啊,甚至很多时候是互相成就的。

和珅有才,有机遇,皇帝赏识,最多的时候担任26个职务。权倾朝野。然后他还利用信息不对等的商机贩卖大米之类,到最后他不索贿,不收礼,别人也隔墙扔进去。钱到最后对他只是一个数字。皇帝对他的贪财几乎不过问,还把公主嫁给和珅儿子。

你说,他除了忠于皇帝,揣摩圣意,还能做什么无聊的事呢


绕指柔


和珅和乾隆共生共存,谁也离不开谁!和珅要依靠乾隆的宠幸,维持其权势和地位,乾隆也需要和珅为自己贴心办理很多事情,让自己安于享受!


飞时点评


这才是和珅高明的地方啊。

知道什么可以贪,什么不可以贪。时刻提醒自己的靠山是皇帝。

他是个聪明人


莫名山


引用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刘全的一句话来回答“我家老爷只忠于当今圣上,这一切都是圣上给的,全天下的人都会造反,我老爷也不会造反的”貌似是这意思,具体台词忘了,大家可以参考这集!好像是刘全弄死葛贝子后说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