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128302771
鹽城有史以來,都是以地名出現在人們眼前,並沒有出現過“鹽城國”這樣的國家,不過鹽城這裡確實是有農民起義軍首領自立為王的記載。下面且聽觀景為大家慢慢講述鹽城的歷史。
鹽城的歷史由來
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取名鹽瀆縣是跟這裡發達的鹽業有關。當時在鹽城遍地都是煮鹽場,到處都是運鹽的河流,“瀆”在古代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
公元前411年,東晉安帝義熙7年,把鹽瀆縣更改名字為鹽城縣。當時的鹽城以“環城皆鹽場”而聞名中外,其名一直被延續至今。
鹽城是我國東部沿海被利用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
西周以前鹽城屬於“淮夷”之地;到了戰國時期,這裡的人民就懂得了利用“煮海為鹽”發家;再到秦漢時期,這裡的鹽業已經高度興盛,鹽河四通八達,“煮海興利、穿渠通運”。
鹽城在歷史上有哪些變遷?
西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西漢把古射陽縣東部一塊靠近黃海的一片區域單獨劃分出來設為鹽瀆縣。這一片區域因為到處都分佈有煮鹽場,運鹽的河道也是四通八達,所以為了便於管理,增加中央稅收就設計了鹽瀆縣。成立之初,鹽瀆縣有縣無治,由射陽丞代管。
三國時期,著名的梟雄曹操讓整個江淮地區的百姓西遷,並廢除了鹽瀆縣,到了西晉時期才被恢復縣治。
東晉安帝義熙七年(公元411年),鹽瀆縣因鹽業的高度發達,從而被更名為鹽城。
北齊時期在鹽城設射陽郡,陳朝後又改為鹽城郡。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如雨後春筍般,其中有一個叫韋徹的江淮農民起義軍首領佔領鹽城自立為王,立射州,下轄射陽、新安、安樂3縣。
唐朝初期,廢除射州,重新恢復鹽城縣,屬楚州管轄;唐肅宗登基後,於758年設立鹽城監來管理楚州鹽務。宋元兩代鹽城基本沒有變動過。
到了元朝末期,雖然有張士誠率領江淮鹽民起義,建立了大周政權,前後堅持了14年,最後定都在平江,因此或多或少都與鹽城有那麼一點關係。
明初,朱元璋的“洪武趕散”把多地上4000餘無田戶遷入江北,有一部分被劃入鹽城。
到了清朝初期,鹽城先是劃歸江南省管轄,後來又被劃到江蘇省。雍正九年,設立了阜寧縣。乾隆三十三年成立了東臺縣。
民國時期,先是屬於淮揚道,後來屬於鹽阜區行政公署。解放後,在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後,設立鹽城專區。1970年鹽城專區改為鹽城地區,1983年,撤銷鹽城地區和鹽城縣,成立了省轄鹽城市。
通過上面的鹽城歷史敘述,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歷史上和鹽城有關的兩個“國家”一共有兩個:隋末農民起義軍韋徹以鹽城為都自立王的農民起義軍政權以及元末鹽民起義軍張士誠所建立的“大周”政權。注:因這兩個“國家”並沒有得到世人的認可,影響很小,所以算不算是一個國家,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
觀景說史
鹽城,是蘇北的一座古城,為江蘇省省轄市。歷史上,這裡因盛產海鹽,因而得名。包括鹽城市及其所轄的整個鹽阜平原地區。
1978年在施莊東園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 出土的文物與仰韶彩陶文化十分相似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距今約五、六千年 , 沿阜寧施莊到鹽城西郊丁馬崗一線以西地區即已成陸。
鹽城的歷史變遷
鹽城,在周代以前為古瀉湖演變的湖沼地,被稱為“淮夷地”,表示沒有被納入華夏文 明的文化圈範圍之內 , 這些地區仍處於文明相對落後的狀態,因鹽城地處淮水下游 ,所以稱 “淮夷” 。據《尚書·禹貢》記載,屬揚州之北地。
周代屬青州。春秋時,吳王夫差“奪淮夷地而有之 ”,並將吳民遷入。同時,開邢溝以通江淮 。越國戰勝吳國後 , 把淮夷地納入版圖。其後,楚懷王勝越 , 淮夷地又被懷王封給楚將昭陽做了屬地。從吳到越到楚 , 鹽城變動頻繁。 秦朝時,屬泗水郡。
到了西漢時,則為射陽侯劉纏的封地(此射陽在今鹽城西、淮安東南包括寶應一帶 , 非今之射陽) 。此時的鹽城已是“環城皆鹽場 ”。漢武帝認識到其政治經濟地位上的重要性,於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從古射陽縣劃出“鹽讀 ”,建立“鹽讀縣”(古鹽城縣) 。
元狩六年置臨淮郡,轄鹽讀、射陽等2 9個縣。又在鹽讀、射陽設鹽官管理鹽課。漢武帝於公元前138 和(公元前110年,兩次從東越、閩越等地“徒其民充實江淮間”,形成了歷史上鹽阜地區發展的第一個高峰。
三國時 , 江淮為兵家必爭之地。《三國 志 · 吳書 · 吳王傳》記載 , 曹操 “恐沿江郡縣為孫權所略 , 徵令江淮之民內徙”,至徐州 、 李四州 一帶 。 “ 民轉相驚 ” , “江淮十餘萬眾,渡江而東 ” 。 結果偌大的江淮地區 “ 其間不居者各數百里 ”。鹽讀、(古)射陽縣荒治。
西晉太康元年( 公元280年 )司馬炎滅吳 , 重招江淮流民重返家園 , 並鼓勵土著吳人北遷,規定吳人特別是手工業者北遷 , 可免除搖役二十年 。 得力的政策措施導致了人口數量的增加 ,並分別恢復射陽縣和鹽城縣。
東晉義熙七年改名鹽城。 南北朝稱鹽城郡,隋初仍為縣, 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為新安、安樂兩縣。由於南北朝及隋末的長年征戰,使兩漢時期積蓄下來的經濟基礎又損失殆盡。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當時鹽城“久無城邑”。而轉折點出現在唐宋時期,鹽阜進入歷史上第二個發展高峰期。
據《新唐書 · 食貨志》記載,“吳越揚楚鹽虞至數千 , 積鹽二萬餘石。天下之賦,鹽利居半” 。 江淮鹽業支撐了唐朝財政收入的一半。在全國所設管理鹽課的“四場十監”中,該地就有海 陵、鹽城 “ 二監 ”,唐宋中央政府更沿海岸線築堤堰保護鹽灶, 加強鹽業生產。
在唐代,鹽城還是主要的出海口之一。據《舊唐書》記載,高麗僧人封大聖、新羅國王了金士信、 日本國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呂, 都是經鹽城登陸轉赴長安或出海的。
唐宋之際的再度繁榮 , 亦好景不長。南宋紹熙五年( 公元1194年 )黃河奪淮入海 , 大量泥沙堆積 , 連年水患 , 居民背井離鄉。隨著海岸線不斷東移,鹽城鹽量逐年下降。唐初復置鹽城縣,到了元朝屬淮安路,而明代則屬淮安府。
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曾多次下令從蘇州、松江、嘉興、湖州、杭州、等地大規模移民至鹽 城, 即流傳的“洪武趕散” 。經過大規模移民,鹽城迎來第三次發展高峰。 清初,鹽城作為江南省的一部分,到康熙六年劃歸江蘇省。民國初年,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
抗日戰爭中期,建臺北、鹽東、阜東、 建陽4縣。1946年鹽城城區一度改名為葉挺市,1949年恢復原名。1949年4月21日,成立蘇中人民行政公署鹽城專區。1966年新建響水縣。 1983年撤銷實行市管縣新體制,下轄城區、郊區和響水、濱 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 東臺等7縣。
1987年後,東臺、大豐先後建市。1996年,郊區撤銷,建鹽都縣。201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大豐市,設立大豐區。至此鹽城市下轄3個區、1個縣級市和5個縣。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據«史記»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
鹽城,從字面上來看,這個地方就是產鹽的。同時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鹽城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從古到近代,一直都有著產鹽的傳統。
現在鹽城市一共分為2市3區5縣,分別為:大豐市、東臺市(鹽城下屬的縣級市),亭湖區、鹽都區(以前也叫鹽都縣,近幾年改成區)、鹽城開發區,建湖縣、射陽縣、阜寧縣、濱海縣,響水縣。順便提一句,目前鹽城市裡最發達的應該就是東臺市。
鹽城火車站
鹽城最早的追溯-兩萬年前
1980年,考古專家在現在的大豐縣發現了100多枚動物骨骼和牙齒的化石,初步分析這些化石大概是在兩萬多年前,這也證明了鹽城市境之前就是陸地。但是在7000多年前,發生了最大規模的海侵,鹽城這塊成為淺海灣的一部分。到了新石器時代中期,大量泥沙在淺海灣底部逐漸堆積,岸外沙堤露出海面,成為境內成陸最早的地區。距今6000年左右,先民已開始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並傳播文明。
鹽城的由來
初步文獻資料顯示,公元前119年,也就是漢武帝時期,在古鹽城地方設立鹽瀆縣。為什麼會這麼叫呢?“瀆”的本意就是“河”的意思,因當地人煮鹽,有鹽床,為運鹽外出開鑿河渠,故名“鹽瀆”。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 之說,在鹽城市區及周邊,考古發現了大面積漢代遺址和漢墓群,出土的珍貴文物中有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兵器也證明了記載無誤。現在鹽城當地也有用鹽瀆命名的地方叫鹽瀆公園。現在也是很多當地人比較喜歡去的一個地方。
鹽瀆公園
同時據《鹽城縣誌》所載,朱元璋登基後不久 ,為了報復王府紳民對張士誠的擁戴,遂以移民墾荒為由,將40萬人丁驅趕到蘇北,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鹽城。就是現在都有很多鹽城的老人說自己的祖先是蘇州的,或許帶有一點對當時的不滿情緒吧。
鹽城在古代有立過國嗎?
這裡翻閱了各種資料,都未顯示鹽城有人立國或者將首都建在這裡。這裡或許就跟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吧。從現在看來,鹽城有著江蘇省內較長的海岸線,可是去無法形成港口,水陸不通,只有灘塗,這就不能滿足。當政者對經濟及文化的要求。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新四軍再鹽城重組的。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陳毅為代理軍派,張雲逸為副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將華中新四軍統一編為7個師、一個獨立旅。新四軍先後奪取了八灘戰鬥、陳家港戰鬥、阜寧戰役等重大勝利,分別活動於蘇中解放區、淮南解放區、蘇北解放區、淮北解放區、鄂贛湘皖解放區、蘇南解放區和皖中解放區。現在革命根據地也是很多人去鹽城必去的地方。當地有“新馬泰”一說:新四軍紀念館,泰山廟,大銅馬。
鹽城也叫瓢城?
清光緒二十一年鹽城地圖,城池如瓢狀,故鹽城古俗稱“瓢城”。在古代,"瓢"是專門生產,輸送鹽的工具,這又給鹽城在歷史上多了一些證明。
不過現在要說的是,鹽城現在已經不怎麼產海鹽了,因為人們吃內陸鹽比較多。這也是一種時代的進步,但是歷史的痕跡無法磨滅。
歷史每日說
江蘇鹽城,在歷史上並沒有出現像戰國七雄那樣的國家編制,主要是因為在西周時期,這裡屬於淮夷之地,也就是商周時期的少數民族,遠離中原文明。傳說大禹治水後,把天下分為九州,而鹽城所在地位於當時最靠東邊的揚州,屬於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住著的是夷人。
鹽城從有歷史記載以來,它都不是以國名而是以地名為主出現的。在中國歷史上,並不存在所謂的“鹽城國”,但是鹽城郡縣制度的變化同樣折射出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變化。
先說一下為什麼叫鹽城?當然是以產鹽而聞名,從西周時期起,這裡的先民們就學會了煮海鹽的手藝。這裡遍地是鹽場,河流四通八達,運輸極為方便,是中國東部地區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
按照周朝分封制,這裡應該是屬於吳國管轄範圍,後來越國吃掉了吳國,這裡又歸了越國,直到秦國天下一統,這裡的夷人也慢慢開始融入了中原文明。秦國廢除分封制,設立郡縣制,鹽城屬於東海郡管轄。
其實鹽城最早不是叫這個名字,而是叫鹽瀆縣,瀆的意思在古漢語之中就是河流。鹽瀆很好的體現出了當地的特色,又有鹽,又能運鹽。所以漢武帝在這裡單設鹽瀆縣,設稅收機構,這樣便於管理,也有利於國家增加稅收。
到了三國時期,鹽瀆縣的名字被廢除了,曹操下令把這一地區的百姓全部遷到淮河以西。三國結束之後,一統天下的晉國皇帝又重新恢復了鹽瀆縣的編制。那麼時候鹽城的名字真正出現了呢?是在東晉時的公元411年,當時這裡的鹽業已經發展到了極高水平,世人皆知這裡有個鹽城,所以東晉政府順勢而為,將其正式定名為鹽城縣。
也就是說,鹽城這個名字從公元411年開始,到現在超過1500年了,一直都沒有改過,只是鹽城的行政歸屬在不斷的變化當中。比如說,鹽城在北齊時期由射陽管轄。
到了隋末農民戰爭時,韋徹曾經這裡稱王,達七年之久,韋徹王宮舊址就位於今天的鹽城中學內。到了唐朝時期,鹽城縣又被劃歸楚州管轄,到了明末農民起義的時候,張士誠曾在這裡建立政權,他的義軍當中很大一部就是當地的鹽民,前前後後,張士誠堅持了14年時間,直到最後敗於朱元璋之手。
鹽城真正歸屬於江蘇省應該是在清朝時期,清朝初年,鹽城先是被劃歸到江南省,後來被劃歸到江蘇省。民國時期到建國後,鹽城歸屬幾經轉換,下面所屬鄉鎮也是合合分分,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江蘇省鹽城市,2018年的戶籍人口已經超過了800萬,成為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較為發達的縣級市。
今天的鹽城市,早已經不是當年單純的依靠產鹽來維持經濟發展,而是建立了完備的一、二、三產業體系。這裡的人民也早就融入了漢族大家庭中,過著幸福的生活。
參考資料:《鹽城縣誌》、《三國志》等
小小嬴政
遠古的鹽阜平原,經歷了幾次海浸海退.這片廣袤的土地,曾經是水草豐滿,森林茂密,大量野生動物出入其間.
鹽阜平原成陸於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鹽阜一帶的先民是上古淮夷部族的一支,在夏朝,淮夷已是東方一個較大的部族.
春秋時期,淮夷地大部分成了吳國的領土.越國滅吳後,淮夷地又成為越王逐鹿中原的前進基地.楚滅越國後,在此設置江東郡,淮夷地又成為楚國的屬地.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淮夷"皆散為民戶\
95後
1⃣️,鹽城似乎不在西周早期分封諸侯國的範圍內,所以,再往前追溯,就追溯到“徐國”所經常聯合“淮夷”……但“徐國”和淮夷是兩個互相獨立又關係緊密的部落,文字記載查不到淮夷屬於什麼國,但能明確的,在西周及西周之前屬於東夷集團裡的淮夷部落的一支。
2⃣️、鹽城和阜寧地在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陸地並有人居住,但射陽濱海大部地區當時還沒有完全成陸,成陸時間略晚。
周穆王滅徐國後,淮夷南遷。
3⃣️、東周春秋時期淮夷被吳國所滅,屬於吳國,春秋後屬於楚國地。
終南高揚
瓢城東望水漫漫,暇日登臨眼界寬。
萬馬挾兵開地脈,六鰲擎日上雲端。
明代的內閣大學士高榖,面對鹽城幾次陸海沉浮的壯麗情景有感而發寫下了如此詩句,這不禁激起我們的疑惑——鹽城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鹽城,顧名思義就是盛產海鹽的地方,不過它的特色可不僅僅侷限於此,除了海鹽豐富之外鹽城還擁有著悠長的歷史背景,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別有一番風味的美麗大鹽城。歷史變遷
鹽城,在周以前是淮夷地,到了周朝則隸屬於青州;
春秋時期先後隸屬吳、越,戰國之時又歸屬於楚;
秦朝分屬於東海郡,西漢之處還作為射陽侯劉纏的封地,元狩四年漢武帝設立鹽瀆縣,這也就是鹽城置縣的開端;
三國時期為魏國所有,被廢初了縣制;再到西晉又重新恢復了縣制;東晉義熙七年正式改名為鹽城,這也就是當代鹽城之名的起源;後南北朝時期被稱作鹽城郡;
隋朝初年仍然是縣,隸屬江都郡,到了隋末,韋徹佔據鹽城自立為王,將其分為新安、安樂兩縣;直到唐朝初年才復置鹽城縣;
宋代屬於楚州;元朝則從屬淮安路;明代分屬於淮安府;
清朝之初鹽城變成了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它被劃歸於江蘇省;民國初年隸屬於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
1946年鹽城一度改名為葉挺市,而後又恢復原名,這便是鹽城歷史變遷的基本輪廓。
地名由來
元狩四年,漢武帝建立了鹽瀆縣,當時在這裡遍地都是煮鹽場,鹽河更是數不勝數,因此它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而“瀆”本身就有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七年之時,鹽瀆縣更名為鹽城縣,“鹽城”之名也一直延續至今日,這便是鹽城地名的由來。
海鹽文化
鹽城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到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早在古時候它就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故被作稱“淮夷地”。戰國時期已經發展到了“煮海為鹽”的地步,對於鹽城《史記》這樣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由此可見,鹽城的海鹽資源有多麼豐富。
秦漢時期鹽城“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經發展成為漁鹽興旺的地方。到了唐代淮南鹽場素有“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美稱,而僅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寶應年間,鹽城境內還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年煮鹽數量能超過一百萬石,當時的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名副其實的重要鹽業生產中心。
名人文化
歷史上的鹽城孕育過無數的名人志士,譬如身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南宋末年著名民族英雄陸秀之、《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元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泰州學派創始人王艮、平民詩人吳嘉紀等人都源於鹽城此地。
三國時期吳國君王孫權的父親孫堅曾擔任過鹽瀆縣丞一職;北宋丞相范仲淹曾在其沿海督修過海堤;施耐庵、羅貫中都曾在白駒場進行創作;清代的李汝珍也曾在草埝場寫過《鏡花緣》,這些人都與鹽城有著千絲萬縷般的關係。
由此看來,鹽城的確是一個英傑輩出的風水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