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件軍衣看習近平——十五評《習近平在廈門》系列採訪實錄之《習近平同志提倡年輕人要“自找苦吃”》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都十分珍視家庭,注重家風。在他的成長生涯中,父親習仲勳對他的影響最為深遠,他曾在一封給父親的拜壽信中深情寫道:“希望從父親這裡繼承和吸取的寶貴與高尚品質很多。”1986年,尚還年輕的張宏樑(廈門大學經濟系團總支副書記)就深切的感受到了習近平“勤儉持家,低調做人”的優良家風,他在《習近平在廈門》系列採訪實錄中就談到:習近平借出的軍大衣、習近平家裡的白菜、蘿蔔和大蔥以及習近平對家人的諄諄教誨,這些為張宏樑刻下了最深的記憶,也讓我們看到習近平的人格魅力。

  勤儉樸實——真真切切做表率。張宏樑說:“習近平同志是個非常樸實的人,在廈門我們接觸的這段時間裡,他基本上都是天天走路或騎自行車上下班。按說他是可以有公車的。他對身邊人也關懷備至。記得1986年冬天,天氣特別冷,我寒假回石家莊過春節,習近平同志把他的軍大衣借給我。他說:‘你坐火車,還要倒車,穿軍大衣會暖和些,我穿夾大衣就夠了。’三天後,我到他北京的家裡把軍大衣還給了他。在他家,我感受到了‘勤儉持家,低調做人’的優良家風。很幸運的是,那天我還見到了他的父親習仲勳同志。習近平同志特意請習老來到客廳,向老人家介紹我:‘這是我在廈門認識的小朋友。’習老握著我的手說:‘好啊,他還年輕,你們要多幫幫他啊。’習老那天上身穿紅色中式對襟棉襖,下身穿深藍色西褲,滿面紅光,精神矍鑠。那次在習家,我感到那麼高層的國家領導人,家庭裝飾擺設等與普通人家別無二致,大門上貼了春聯,家裡充滿其樂融融、喜氣洋洋的氣氛,透出濃濃的年味。院子裡堆著北方人過冬常備的白菜、蘿蔔和大蔥,客廳也只擺著幾盤花生、核桃和糖果。習近平同志讓我坐火車幫他拎回來的一兜子漳州蘆柑,就是最好的時令年貨了。”習近平的勤儉樸實,不僅僅只是張宏樑的個人感受,每到一個地方任職,當地幹部群眾對習近平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樸實和勤儉。初到正定任縣委書記時,一身舊軍裝,一雙大頭鞋,就是習近平最經常的著裝,和他借給張宏樑的那件軍大衣一樣,全身上下流露著樸實的氣息。但最讓張宏樑不可思議的是習近平的家,竟然也是這般的簡樸。那時,習近平的父親可是國務院副總理。和張宏樑一樣覺得驚訝的還有習近平在正定工作時的同事張幼輝同志。1983年,張幼輝(時任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也去了習近平的家。他在《習近平在正定》採訪實錄裡回憶到:“他家的客廳,沒有電視機,就有幾張舊沙發,其他的什麼也沒有。這叫我懂得了什麼叫儉樸。這就是國家領導人家的客廳啊!”在習近平眼中,“父親的節儉幾近苛刻”“我們從小就是在父親的這種教育下,養成勤儉持家習慣的。”家國兩相依,有家才有國,有國才有家,家風關係國風。習仲勳一生儉樸的作風對習近平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習近平擔任總書記後,就提出了以勤儉節約,改進作風為核心的“八項規定”,黨風國風得到改善,贏得百姓一片歡呼與讚賞。

  清正廉潔——諄諄教誨為後生。張宏樑回憶道:“記得那天家裡還有他的弟弟習遠平同志。習近平同志介紹說,你們倆年齡接近,更能聊到一塊。習遠平當時正在創業,他開玩笑說他的項目很有前途,讓我畢業後跟他去幹,我說還是想回河北政府機關工作。習近平同志聽了我們的對話,嚴肅地對我們說:‘宏樑畢業後好好去基層鍛鍊,別想馬上去什麼大公司發財的事;遠平幹公司就好好幹,別想回政府機關,做生意也別想著跟政府摻和。總的一句話,想發財就別想當官,想當官就別想發財,別想兩全其美,‘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兩個都想得,那是不可能的,那會害了你們自己。’這段話對我觸動很大,像刻在我腦子裡一樣,至今記憶猶新。”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自批准將這樣一副對聯掛上黃埔軍校的大門上,上聯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下聯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橫批為“革命者來”。1931年,民族英雄吉鴻昌親筆寫下:“做官即不許發財”,並將這句名言燒在瓷碗上,分送部屬軍官,勉勵大家廉潔奉公。可見,“為官”與“發財”如同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商人逐利,他們只會想盡一切辦法實現利益最大化,為的是私利。當官為民,是要想盡一切辦法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為的是公義,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所謂官有官道、商有商道,官商本就是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如果想要兩者兼具,那麼當官最終只會成為獲取私利的捷徑和工具。2015年1月12日 習近平同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時指出:“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選擇從政就不要在從政中發財,選擇發財就去合法發財。”他還告誡縣委書記:“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官。”這一諄諄教誨,可謂良藥苦口、語重心長。

  赤子情懷——字字句句話真情。在與張宏樑來往過程中,習近平常常教授張宏樑為人之道,處事之法。細心交談的點點滴滴,字字句句,一個低調為民,細緻認真的形象便深深的印刻在了張宏樑的記憶裡。張宏樑在採訪實錄裡回憶到:“習近平同志出身高幹家庭,但做人非常低調,心裡總想著為百姓做事。在交談中,他時常說,咱們為老百姓幹事,不能有隻追求自己生活快樂的思想。大學生也一定要丟掉這種思想,撲下身子為老百姓工作。他曾經多次跟我說:‘我自己把‘自找苦吃、為老百姓做事’作為第一信念。儘管會有很多坎坷,每天都經歷不同的挑戰,除非身體不行了,除非不讓我幹了,只要沒有這兩種情況,我都會堅定不移走下去。’”張宏樑還說:“習近平同志做事非常認真,也很注重細節。他說,在軍委工作時,首長下午要去一個地方,我對北京路熟,也知道怎麼好走,但仍然要利用中午休息時間請司機跟我跑一趟,怕修路或改路了,耽誤首長時間,親自跑一趟才放心,這是細節。你做人做事都得有這個細節意識。”是誰激勵著習近平堅定不移的走下去?習近平曾經寫給父親習仲勳的那封拜壽信中說到:“您像一頭老黃牛,為中國人民默默地耕耘著。這也激勵著我將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事業中,報效養育我的錦繡中華和父老鄉親。”這句情真意切的“告白”,是習近平對父親發自內心的崇敬,也是他作為革命後代,繼承先輩精神的誓言。因此,從大隊黨支部書記到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從普通公民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為老百姓做事”的信念。他“學父親做人”“學父親做事”,並用父親教授的為人處事之道去感染引導身邊的人,他不僅是父親眼中的好兒子,更是青年心中的好榜樣。(文/學習大軍,2019年11月17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