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土只有中國三分之一不到,公路里程為什麼比中國還多?

圈外扒姐


截止到2018年,我國的公路總里程長度達到484萬公里,位列世界第三。而排在中國前面的是美國和印度,美國的公路總里程約為690萬公里,而印度的公路總里程為590萬公里,都比咱們高不少。

如果將歐盟算作一個國家,那麼全歐盟的公路總里程也達到了630萬公里,可以排到世界第二。

上述四個國家中,美國和歐盟作為老牌發達經濟體,經濟發達,汽車市場龐大,因此公路建設的起步時間很早,公路的建設標準相對較高,尤其是歐盟的公路建造標準是很高的。

至於咱們國家,雖然公路里程不如歐盟和美國,但隨著經濟的增長,近幾年來中國公路的建設標準一點都不比歐美國家低,目前中國的公路建設技術等級有五個,分別是:

高速公路

一級公路

二級公路

三級公路

四級公路

這其中高速公路的建設難度最大,建設週期最長,是建設標準最高的一種公里,截止到2018年中國高速公路的總里程已經達到了14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比排名第二的美國多出了近4萬公里。就在去年,浙江省已經動工開建中國第一條不限速高速公路,屆時這條高速將成為中國標準最高的公路。

(中國高速公路網)

當然美國國家高速公路的評判和建設標準都是不一樣的,不限速高速的建設等級肯定更高,但大多數國家高速公路水平都差不多,起碼我感覺美國和中國的告訴沒啥區別,限速也是一樣的。

相比之下,一級公路和二級公路的建設標準也非常高,我們日常所走的國道、省道和城市道路多是這兩個等級的道路。

而三級公路和四級公路的建設標準就相對低一些,主要是用於鄉鎮村縣。即便如此,最低級的四級公路寬度也要至少7米,起碼也要是用水泥鋪築,這才叫公路。相比之下,印度的公路建設水平就要低很多很多。

到2019年,印度公佈自己的公路總里程為590萬公里,超過中國100多萬公里,而印度的國土面積只要中國的1/3不到,這個公路網顯然是挺密集了。但是很按照印度的財政收入而言,要建造如此大規模的公路網似乎也是相當吃力。(印度的面積雖然遼闊,但還是不足中國的1/3,雖然中國有許多地方人口密度很低,公路主要集中在東部內地,但印度同樣有很多地方是荒漠)

其實印度許多公路的等級都非常低,有些道路在我們眼中甚至算不上公路,因為印度的很多鄉村道路僅僅就是土路,路基非常薄,甚至連水泥都沒有,但這些道路都被印度交通部算到了公路總里程中。實事求是的講,印度的公路建設水準並不高。

(印度的鄉村道路,全都是土路,路面根本沒有實現硬化,一到雨天就泥濘不堪)

由於全世界對於公路的標準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因此印度政府將一些土路也算作公路。可是如果對比高速公路,那麼印度的高速公路里程就少得可憐了,因為高速公路是有一個最低標準的,要求比較嚴格,不好造假。

截止到2019年,印度的高速公路總里程只有1500公里,遠低於中國、美國和歐盟。在歐洲,只要是面積稍微大一點的國家,它的高速公路總里程都比印度多。

例如荷蘭,雖然荷蘭面積只有4.15萬平方公里,不到重慶市面積的一半,更遠遠比不上印度面積廣大,但其高速總里程卻有2800多公里,輕鬆秒殺印度。德國就更不用說了,作為高速公路的發明者,德國現擁有高速1.3萬公里,而且半數以上高速都是不限速的,這對於高速的建設提出跟高的要求,施工難度是要大度高於普通高速的。相比之下,印度的高速公路總里程真的拿不出手。

不過我們也不能一味的笑話印度,作為一個還比較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印度的基礎建設已經還算是比較不錯的了。不管什麼道路,起碼印度人給你修到家門口了,這是很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所做不到的。


千佛山車神


印度是一個謎一樣的國家,很多東西都要求大求全,而且很多東西總喜歡跟中國比,好像上只有領先中國,他們才能在世界找到存在感一樣。比如印度的公路里程就排在全球第2位,僅次於美國,領先於中國。

印度公路總里程領先中國105萬公里。

下圖是截止2017年到2018年期間全球各國公路里程排名情況。



從各國統計的公路總里程來看,美國以685萬公里的通車總里程排在全球第一,印度則以590萬公里的通車總里程排在全球第二,而截止2018年末,我國的公路通車總里程只有485萬公里,比印度少了105萬公里。

看到我國的公路通車總里程比印度少這麼多,很多網友都表示很驚訝。要知道我國的國土面積是印度的三倍左右,GDP總量大概是印度的5倍左右,按理來說我國公路通車總里程應該比印度多出很多才對,但事實卻比印度少了105萬公里。

事實上,中國的公路跟印度的公路根本沒有可比性。

雖然印度統計的公路總里程比中國多了105萬公里,但這並不代表印度的公路總里程就比中國多。

如果按照通車公路里程來算,中國要比印度多出很多。

印度的公路總里程之所以這麼多,因為印度對公路的統計方法跟世界其他國家的統計方法不太一樣,在印度的統計方法當中,只要能夠通車的路,甚至是鄉間小路只能走人都會把它統計到公路總裡面。

而中國公路的統計方法跟印度是世界其他國家是有差別的,目前中國統計到的公路只計算交通系統內的公路里程,簡單來說是由交通部門統一規劃的,已經經歸檔的道路,基本上只統計4級以上的等級公路。



比如截止2018年末,我國的公路,總里程是485萬公里,這裡面四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里程446.59萬公里,比上年增加12.73萬公里,佔公路總里程92.1%;二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里程64.78萬公里,增加2.56萬公里,佔公路總里程13.4%;高速公路里程14.26萬公里,增加0.61萬公里;高速公路車道里程63.33萬公里,增加2.90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里程10.55萬公里,增加0.33萬公里。

而目前我國的公路總里程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道路並沒有計算在內,比如一些鄉村自己建設的道路,沒有在交通局歸檔的道路不計入;舊路改造之後,如果有局部改線,而舊路已經銷了戶的,舊路也不計入;廠礦,鄉鎮內部道路也是不計入的;城市市政道路不計入。

如果把所有通車的道路全部計算在內,那目前我國的通車總里程至少達到700萬公里以上。光市政道路這一塊就非常龐大,

比如下圖是截止2017年我國各省市政道路通車裡程,目前我國市政道路的通車總里程大概是在40萬公里左右。


除此之外,中國的公路質量要比印度高出很多。

雖然印度統計到的公路總里程很高,但實際上很多公路的質量並不怎麼好,很多公路都是單行線,即便是高速公路都不是封閉的,比如截止目前印度真正封閉的高速公路只有1600公里左右,這個跟中國14.5萬公里的封閉性高速公路差距是非常大的。

而且中國的馬路一般都比較寬,有很多高速公路都是雙向三車道甚至是4車道的,相當於一條高速公路就相當於其他國家兩條高速公路的通車裡程。所以評價一個國家的公路里程,不僅僅要從公里上去評價,我覺得還要從公路通車面積上去計算,如果按照公路通車面積計算,那目前我國絕對是世界上公路通車面積最大的國家。


貸款教授


在世界各國的公路里程中,美國以近700萬公里的總長度排名世界第一,印度以近600萬公里的長度排名世界第二,而我國以近500萬公里的長度排名世界第三。

美國是世界上老牌的發達國家,同時也是一個領土大國,眾多領域高居世界第一位。美國公路里程排名世界第一,一點也不奇怪。不過,印度公路里程排名世界第二,就不免讓人生疑了。



首先,印度總面積不是很大,排在印度前面的還有六個國家;其次,印度的發展程度不高,在發展中國家也處於中下水平;再則,印度公路對印度發展的貢獻並不太大,和總里程的規模不相符。基於這些情況,而印度的公路里程卻比很多大國或較大的發達國家都還要長,也實在說不過去。

其實,印度的公路里程之所以很長,主要是因為印度衡量公路的標準不一樣。歐美國家對於公路的定義,都是比較嚴格的,規格也比較高,而我國的規格和歐美國家大體相同。但是印度的規格,並沒有達到歐美國家和我國的水平。或者說印度的公路,但凡以公路命名,就自然被列為公路的總里程了,而不管這個路到底是什麼樣子。



印度也有相對較高規格的公路,但是可以忽略不提,其里程在世界上是排不上號的。而印度絕大多數的公路,其實僅僅是開通了而已,至於設施等,是大多都沒有的。有點類似於我國幾十年前的鄉鎮道路,就是一般的土路而已。寬度自不用說,大多數甚至還沒有硬化。

所以,印度公路里程之所以很長,根本上還是標準不同而已。比如我國的一些鄉道、村道,是沒有列入公路的範疇的。不然,這個數據就有點恐怖了。而印度的公路里程,則是能列的都列進去了,同時由於國際上沒有絕對的硬性標準,所以也就造就了印度公路里程世界第二的地位。



蘇綻


簡單一句話:公路認證標準不一樣!印度低


印度陸地面積298萬平方千米,中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印度的國土確實還不到中國的1/3。至於公路里程誰多誰少,當然是中國啊。

根據最新報導,我國高速公路里程已經突破14萬公里,公路里程也已經達到了484.65萬公里,排名世界第一。

而印度,雖然是公認的世界上發展勢頭十分良好的發展中國家之一,也是第二人口大國。但是公路里程怎麼可能會比中國還多呢。

印度別的不敢,說倒是非常敢說,嘴皮子功夫一流。

言歸正傳,交通情況向來是公認的拉動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便利快捷的交通是地區對外開放以及自身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人家都說“要想富先修路”,其實也不無道理。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一直致力於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交通條件自然也是需要著重改善的。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東部有廣大的平原和低矮的丘陵,適合各種高級公路的修繕。
▲印度公路

同時國家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增強也為公路等交通情況的完善提供了條件。於是就有了現在公路里程第一的成績。

而印度,雖然對外聲稱公路里程達到了800多萬公里,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

我國對公路的衡量標準相比於印度要高得多,比如對於高速公路,要求道路能適應的車輛時速必須大於等於每小時120千米,同時道路寬度要大於等於四個車道的寬度。

並且要保證“能適應年平均晝夜小客車交通量為25000輛以上、專供汽車分道高速行駛、並全部控制出入”。

而印度對於公路的判斷標準則低了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印度給自己國家測量的公路里程竟然達到了800多萬公里,估計普普通通的鄉間小道也被算在內了吧。
▲印度公路

這就導致在印度,一些道路明明沒有達到公路的條件,卻依舊容納了公路才能有的車流量,從而導致擁堵或道路受損。

此外印度公路的質量也不是很好,許多國道的道路質量甚至還不如我國的省道。路面質量的糟糕也給國民生活出行帶來了很多的不方便,儘管書面上說公路數量十分龐大,但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公路還是不夠的。

印度人對交通法規的認知還不是很深,政府對城市的道路規劃尚未完善。於是你會發現汽車、自行車、電動車、行人,甚至還有牛竟然可以出現在一條道路上。

事實上印度的一些大城市可能看起來比較繁華,但是許多地方的基礎設施還是跟不上的,道路交通方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之前印度的交通部長還公開聲明說不準自動駕駛的汽車進入印度市場,說怕這些自動駕駛的汽車搶了人類司機的工作。不禁啞然,不好好修路,完善基礎設施,竟然在瞎操心這種自毀智商的事。
▲印度修公路

因此,對於印度稱他們國家的公路里程比中國還要多的說法我們聽聽就算了,只能說他們國家對於公路的標準過低,牛吹出來了還是兌現一下比較好。


史之策


印度公路的計算標準實在是寬泛,不僅標準化的公路計算在內,甚至鄉間的泥土路也算在公路內,截至2019年4月,印度所謂高速公路的長度超過142,126公里。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有兩條車道。截至2016年5月,大約26,000公里(16,000英里)已經擴大到四個車道。截至2016年3月,20,703公里(12,864英里)的印度國家高速公路仍然是單層公路。

由於其他交通設施落後使印度的國家公路佔印度公路佔交通量的40%左右。國家公路是印度的經濟支柱。印度政府發誓要將公路長度從96,000公里增加到20萬公里。但是印度政府建設公路的質量不佳。總的來說,印度的道路主要是基於瀝青的碎石路面。然而,一些地方公路也有混凝土路面。在一些地方,例如坎普爾,英國建造的混凝土道路仍在使用中。但是印度的水泥供應不足以支持道路建設,有的道路將垃圾埋在街道下面。今天,印度有超過21,000英里的塑料公路,大約一半位於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大多數是農村公路,但在欽奈和孟買等城市也建有少量公路。印度的公路質量遠遠弱於中國。


經濟愛好


論起基礎設施建設,我大中華從來沒有服過誰!

什麼?印度三哥居然說自己公路里程達到333萬公里,超過了我們的300公里?這是什麼鬼?

的確如題所說,印度的公路總里程333萬公里,超過中國。可是我們仔細看看這300萬公里的成分,你就知道印度的基礎設施到底有多差了。

印度人看來,只要是公用的道路都是公路,所以田間小道、羊腸小道全部都算是公路。而我國的公路,至少要硬化後的水泥路泊油路才算,在這一基礎上,又要分為一級路、二級路、三級路,同時也有國道、省道、縣道、鄉道等道路。當然,還有相當多新開闢的路,並沒有計入公路總里程。

印度的公路分為三個級別分別相當於我們的國道、省道和鄉道,聽我給你一一介紹。

國道在印度叫做國家級公路,總里程3.4萬公里,也被叫做“高速公路”,但是這個公路很少有雙向三車道四車道這樣的,而且還有15%是單行道,全部沒有封閉,行人、拖拉機、牛馬都能上去,通行效率可想而知。

印度的省道也叫作邦級公路,總里程10萬公里,75%的路只有一個車道。在我國這樣的道路,我們通常叫做鄉間小路、村村通公路。較大型的車輛,在路上開好久才能找到一個掉頭的地方。

印度的鄉道,也叫作地方級公路,總里程310萬公里,絕大多數是泥土路,連基本的硬化、排水和道路設計都沒有。印度又是一個多雨的國家,大多數時候,這些路基本無法通行。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樣的路是不可能計入公路總里程的。

總之一句話,印度的公路,絕大多數都是尚未硬化的土路。這樣的路,恕我直言在中國很難找到參照物,因為我們的“村村通公路”,已經基本實現了所有村通公路,所有公路通到家門口。這樣的路,除非到了人跡罕至的山區,已經基本很難見到了。

我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已經形成了“想要富先通路”的觀念,對公路的建設和維護在全世界有很強的競爭力。我國的公路建設、橋樑建設等方面已經全面趕超了歐美髮達國家。而在印度,真正的公路恐怕連新德里到孟買都連不起來。

據稱,印度的全封閉的高速公路里程只有200多公里,這樣的“高速公路”也大部分難以達到100邁以上的車速。

套用一首詩來概括印度的交通狀況“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就是印度的真實情況。

可是印度人是世界上最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國家,如果他們真的有一條雙向十車道的樣板型公路,一定會向全世界宣佈,印度的公路已經走在世界第一了。可是,別忘了,印度的孟買、加爾各答也堵車,但他們堵車堵得基本都是三輪車、馬車、摩托車、自行車。

所以,在印度人看來,他們不僅公路里程全面超越北方大國,連堵車也毫不遜色。

前段時間,一家中國的路橋公司承包了印度的一個公路建設工程,印度網友紛紛吐槽“印度的公司幹啥了,在睡覺嗎?”不過,我真的很為這架路橋公司捏把汗,修一條公路,需要賄賂沿途每一個村子的村長乃至每個村民,修建完之後,公路周邊極有可能行程新的“貧民窟”。因為印度的徵地,一向是一面徵地一面被無地遊民佔地,佔據幾個月,就有永久產權了。這樣耍流氓的,咱是真沒見過。

所以,修路還是到非洲去吧,印度真不行!


歷史知事


我對這個表示嚴重的懷疑。印度的公路和中國的公路是同一個概念嗎?我不是同一個概念,那這樣對比就毫無意義。水泥路和土路質量根本不在同一個級別上。高速公路和一般的水泥路,質量也差別的非常遠。我們不但要對比公路總里程,更要對比公路的結構。



這和GDP一樣,要看總量,更要看結構。比如有兩個國家,GDP總量都是1000億美元。前面那個國家GDP50%是靠農業撐起來的,工業和服務業佔50%。另外國家農業佔比還不足10%,工業和服務業佔90%。你說這兩個國家,在GDP規模相等的情況下誰的經濟實力更強?

在公路等級中,高速公路屬於級別最高的。這方面中國已經獨步全球,因為中國是擊劍狂魔。截至2018年底,中國高速公路里程已經達到14萬公里,高於全球第一。


印度有多少高速公路?網上有各種數字。但有一個是明確的,和中國的14萬公里相比,印度的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少的可憐。某些網站稱印度的高速公路有7.17萬公里。一般來說,高速公路能適應120公里/小時或者更高的速度,路面有4個以上車道的寬度。根據國際通用的高速公路評判標準,印度只有1000公里嚴格意義上的高速公路。

中國每年的水泥消耗量,砂石消耗量都是高居全球第一。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全球第一,是佔全球的比重,高達一半甚至更多。也就是說全球其他國家一年的水泥消耗量還不如我國多。水泥幹嘛去了?當然除了搞房地產,更多的是用來修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國道,以及延伸到鄉村的鄉道、村道。


總之我認為印度的公路里程,如果超過中國的話,那就是造假,或者說降低公路的標準。我是全球公認的基建狂魔,修路上會輸給會輸給印度嗎?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在我國已經是廣泛的深入人心。財政、銀行每年有大量的資金用於支持公路建設。


財經知識局


不過印度的公路里程好像也是世界第一,根據印度自己的統計數據,在2004年印度的公路里程就達到了驚人的330萬千米,而當時中國的公路里程不到300萬千米。公路里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公路的長度之和,從公路總里程的長度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往往經濟越發達的國家公路總里程越長。那麼這裡的問題就是什麼樣的路可以定義為“公路”,印度認為共用的路就是公路,那麼基本上只要是路就能算公路了,因此印度就把國內所有能夠公共使用的路都算上了。

印度的這330萬千米公路中,分為以下幾類,一是國家級公路,大約3.4萬公里,相當於國內的高速公路,但是這些公路中有15%是單行道,即只有一條車道,100%都沒有封閉,上面全是各種路口、行人、拖拉機、牛車馬車都能走。二是邦級公路,相當於我國的省道,總長度約為10萬公里,約佔全部公路的3%,其中75%的路只有一個車道。

三是地方級公路,剩下的310多萬公里,都是地方級公路,這些公路99%以上為泥土路,一下雨就完全無法通行,而且極為狹窄,幾乎無法正常通行車輛,這些路在其他國家基本上都不會稱為公路而統計在內。



地理沙龍


要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吧。

難道中國的馬路,向來都是統計水泥路嗎?

有一部分人,去年超印度,今年超越南。沾沾自喜。

建國70年. 也就這10年5年裡的事兒。不知道哪來這麼強烈的優越感。


吻了一下你


每個國家對數據的統計標準和方式都不一樣,得出的結論必然大相徑庭。而有些人對此一知半解,喜歡拿紙面上的數據硬比較,有可比性嗎?比如文盲率,印度規定能認識26個字母和自己的名字就算脫盲。按照這個標準,在中國不算笑話嗎?再比如貧困人口標準,印度農村人口37盧比/天,城市人口47盧比/天就算脫貧。美國標準是:單身人士年收入為12140美元(摺合7.8萬元人民幣,月均6500元人民幣)為貧困人口。這個標準放到印度,至少是小康水平。如果僅僅按照紙面上的統計數據比較,印度15%的貧困人口與美國15%的貧困人口是一回事嗎?再以鐵路通車裡程為例:假設北京到武漢1200公里複線鐵路,中國只算單程1200公里,美國算雙程2400公里,因為往返兩條鐵軌,僅此一項,數據上美國就多出了中國一倍。再以GDP統計為例,印度將牛羊糞便、流動小商小販都計入統計,美國將色情、毒品、賭博、地下錢莊等計入統計,而這些中國是不計入統計的。再以題主提出的公路里程為例,不能單說多少公里,而應該說同等標準下的多少公里。印度將山區泥土小路都列入統計,而中國只統計硬化路面,表現出來的數據能一樣嗎?有可比較性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