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改革失敗了,俗話說不破不立,我們是不是該推倒重來?

從94年開始足球改革,足球改革的路走到了現在,讓我們回頭再看一看,是不是已經背離了初衷,這樣的改革還能夠繼續走下去嗎?

1992年1月國奧足球隊在爭奪巴塞羅那奧運會入場券的比賽中,上演了黑色三分鐘,最後9分鐘被韓國隊連貫三球,輸給對手,失去了小組初賽權,在全國上下引起了極大震動優勢,引發了關於中國足球出路的大討論,有識之士提出走足球職業化道路,而職業化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從92年你要改革的初衷就可以看出,當時從上到下要改革足球,並不是為了長遠打算,只是為了衝擊奧運會或者世界盃。

也可以說從剛開始,我國的足球改革就走進了誤區,而緊隨著足球改革開始運作,這一弊端就越放越大。

從93年開始,上海,大連,北京,廣州,天津,江蘇,武漢成都等8個足球城市成立足球改革試點,並且足協也推出了第1份關於成立足球俱樂部的文件,這為足球職業化改革從制度上和規劃上做好了充分準備。

從94年4月27號,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終於在成都正式拉開序幕,可以說一炮打響。

緊接著三年的市場運作,足球市場的火爆,完全把他的隱憂隱藏起來,因為這當初改革的並不完善,還有很多的尾巴卻被很多人遺忘,其中就有最主要的金錢與制度。

這裡面最主要的就是足協的手伸的太長,很不客氣的講,足協的手不是一般的長。

因為從足球職業化初期,足協就積極參與各個足球俱樂部的運作,從表面上來看,這是幫助足協走入正軌,實際是他和俱樂部的利益產生了勾結。

可以說足協在俱樂部的運作中既是裁判,也是俱樂部商業合作的夥伴,這和職業化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馳。

再加上足協制度的不健全,漏洞百出,而且執行非常不力,因為這些漏洞裡都有很多的灰色利益,如果嚴格執行,會嚴重影響足協的自身,這回後來足球的大面積腐敗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還有足協家長式的作風,更是成了足球發展最大的絆腳石,該管的不該管的全管,把俱樂部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成了我國特色的足球改革。

一直到現在由足協主導的足球職業化改革已基本上失敗。

從92年到2018年10月,足協出臺的歷次政策都不是為了長遠打算,全是短期利益,而這裡根深蒂固的原因就是為了政績。只要自己面子好看,誰管以後怎麼樣?

而在2018年10月,足協發出的組建國家集訓隊重回舉國體制,就可以宣告中國足球第1次直接改革已經結束。

而到今年,我們接連的吞下了足球改革失敗的苦果,國青,國奧,國家隊在場上的毫無鬥志的表演,讓所有關心國內足球的人,痛不欲生。

既然有足協主導的足球改革已經失敗,那麼我們是不是該重新考慮一下我們的足球該怎麼走?

我覺得我國改革初期的雙軌制可以借鑑一下,第一,由各俱樂部和民間人士成一個真正的管理市場足球的一個機構,這個機構最好沒有一點官方色彩,全由市場運作。政府可以給予政策傾斜讓他們去運作青訓,培養年輕球員,但前提是一切以市場為主。

第二,國奧隊和國家隊均由國家體育總局管理,球員全部海選,海選的隊員如果有俱樂部成員,必須和俱樂部完全脫鉤,而俱樂部的球員如果想進入國家隊,必須放棄某些權利和某些利益,才能夠進入。

第三,第三,在法律上來講,國家體育總局必須對明天的俱樂部徹底放手,國家體育總局是管理國家隊和國奧隊,這樣就沒有了相應的利益糾紛,會還給人們一個純粹的足球。

這只是我的初步設想,還有哪些建議朋友們可以提一提?

足球改革失敗了,俗話說不破不立,我們是不是該推倒重來?

足球改革失敗了,俗話說不破不立,我們是不是該推倒重來?

足球改革失敗了,俗話說不破不立,我們是不是該推倒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