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這些年敲詐過我淘寶店鋪的“職業打假人”

在淘寶,有想著雄心勃勃大幹一場、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的小商家;有苦心經營多年、坐擁大量粉絲,玩轉大促活動、直播帶貨、淘寶造物的資深商家;也有線下有門面、線上有商鋪,江湖人稱“新零售”的新玩家……然而,商家朋友們是否有過這樣的遭遇:


辛辛苦苦做生意,竟然被惡人盯上,惡意差評、威脅要去政府舉報,開價要錢才能逃過一劫;
好不容易賣出幾款爆款商品,竟被職業索賠人套牢,給過一次錢後更是陰魂不散,要麼“長期求包養”、要麼反覆退款不退貨;
自己雖沒親歷訛詐勒索,但聽其他商家說起職業索賠猖狂至極,也是人心慌慌,甚至有點想打退堂鼓轉行……
若是如此,親們不必緊張,且聽下文見招拆招,今天小二我就手把手奉上“三大戰役”必勝絕學。乾貨先來,簡言之:不要怕、留憑證、自身硬,職業索賠不得逞!

再見了,這些年敲詐過我淘寶店鋪的“職業打假人”


第一戰:心理戰
沒錯,首個戰役便是心理大戰!先站穩腳跟,別自亂陣腳,跟職業索賠人的交鋒,就能先贏一半。
職業索賠三板斧——威脅、勒索加恐嚇,說到底,目的只是希望從商家手中拿到錢財,謀取私利。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是商家越快給錢越好,如果碰上老實好欺負的,下次再來故技重施。至於揚言的向監管投訴舉報,只是給商家造成心理壓力,方便儘快獲利。商家正確的處理方式:
1.不妥協
遇到上述職業索賠,不要慌張! 首要的是知道接下來怎麼做,而不是“花錢買平安”。下面來捋一捋被舉報可能遇到的情況:
市場監管局接到投訴舉報,會依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處理。
對於投訴,監管會讓商家和舉報人調解,商家依法可以拒絕調解,則調解終止;如願意調解,也可以要求線上或電話調解,並不是必須到現場!
對於舉報,監管可能會進行調查,商家儘量配合調查,調查並不代表一定會被行政處罰,有可能調查後不予立案,或是立案後作出不予處罰決定。


2.不能輕易給錢!不能輕易給錢!不能輕易給錢!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多少同胞血淚教訓,如果輕易給錢賠償了,換來的不是高枕無憂,而是走了張三來了李四,更有甚者常年定期來“收割”,變成了陰影不散。
血淚教訓和前車之鑑,請各位看官點擊“商家體檢中心”,進到“職業索賠聯合治理”欄目中,更多商家的真實案例和聲音,也可互相留言求助。
第二戰:實力戰
遇事不慌,先勝三分。然後呢,當然還是要對被舉報的具體問題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明晰自己所處的境地,把控整個事態的走向。商家的正確方向:
1.知己知彼
舉報人提出的問題,商家可以自查區分:一種情況是並沒有舉報所說的違規行為,那有可能被以假換真等手段誣陷;另一種情況,可能確實存在被舉報的違規行為,比如確實存在虛假宣傳、標識瑕疵等。
若是被誣陷,請直接跳過看2。若是確實存在違規行為,請謹記:
違規不代表一定被處罰!上海、東莞、南通、浙江多地出臺了輕微違法免罰的政策文件,也就是說,輕微違法是可以通過整改,不需要繳納鉅額罰款,更不會因此無法經營。9月15日開始,浙江省市場監管部門率先實施“首次輕微違法告知承諾免罰”,是的,職業舉報最多的廣告極限詞、商品無廠名廠址等問題,都明確列為可以免罰的事項。

被處罰不代表一定會被鉅額罰款!行政處罰不是目的,處罰兼具懲戒與教育雙重功能,因此,行政處罰法中專門規定了減輕處罰情形。也就是說,即便商家經營行為違反需要處罰,執法部門還要視情形,確定最後處罰結果。如:違法行為輕微並已主動消除危害後果的,可以減輕甚至是不予處罰。
《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麼功表現的;
(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違法不代表一定要多倍賠償!全國已經有多地法院作出判決,對職業索賠人提出的十倍、三倍賠償不予支持,僅支持違法商品退款。
2.留存證據
可能很多商家懼怕監管和法院,最大的理由,一是感覺百口莫辯,二是覺得特別麻煩。百口莫辯的話,不妨就拿出事實說話吧,所以碰上職業舉報後,商家應該把自己商品合規的證據留存,還應該保存職業索賠人勒索錢財的證據,比如聊天記錄、打款憑證等。

一旦到監管調查或是司法流程中,可以主動提交這些證據,用來保護自己合法權益。同時,無論商家是否已經賠償,只要遇到職業索賠,都可以向淘寶平臺,一鍵舉報職業索賠人。
第三戰:持久戰
也許很多商家會說,看完一篇篇支招、學完一個個案例,怎麼感覺身邊處處是陷阱,想想都有後怕呢。其實呢,職業索賠人只是我們正常經營道路上的絆腳石,會避開、能踢開就好,說到底,“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們還有兩大武器呢!
1.自身合規
“打鐵還需自身硬“,自身合規是最大的利器!對於經營中遇到的問題、商品合規的要求,不妨多學學政策法律,多關注淘寶平臺推出的“職業索賠聯合治理”欄目中,整理好的各種最新政策文件和乾貨,平時學起來、關鍵時刻用得上。
2.各方支援
對抗惡意索賠,請相信這不是商家一個人的孤軍奮戰。政府部門提出優化營商環境、打擊惡意牟利行為;行業協會、各大企業聯名起來呼籲建章修法,遏制職業索賠;媒體發聲,製作打擊遏制職業索賠“罪與罰”公益宣傳片;平臺推出“職業索賠聯合治理”系統,提供平臺供商家舉報、交流和學習。

“職業索賠聯合治理”入口在商家後臺,體檢中心。
從心理到實戰,我們見招拆招,逐一支招!但卻希望商家親們永遠都用不上這些招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