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雙妃園寢

清東陵景陵雙妃園寢,是聖祖康熙帝兩位妃子愨【Què】惠皇貴妃和惇【dūn】怡皇貴妃的園寢。該園寢於乾隆四年(1739年)建立。

清東陵雙妃園寢

雙妃陵鳥瞰圖

清東陵雙妃園寢

愨惠皇貴妃(1668年-1743年),佟佳氏

清東陵雙妃園寢

惇怡皇貴妃,(1683年-1768年),瓜爾佳氏

一、園寢建築。園寢內寶城二座,東西並列。兩座明樓均為單簷五脊歇山頂;東面明樓內所豎硃砂碑上,以滿漢兩體文字刻著"愨惠皇貴妃園寢"的字樣;西面明樓亦用滿漢兩體文字刻著"惇怡皇貴妃園寢"的字樣;兩碑文字都貼有金箔,熠熠放光。

空曠的陵園有三座園寢門,門外為五間享殿,東、西廡各五間,東側有燎爐一座。宮門三間,環以朱垣。宮門外,東、西班房各三間,兩廂各五間。前方單孔拱橋一座,右側一平便橋。園寢內的明樓、殿宇、牆頭等均為綠琉璃瓦蓋頂,宮門外諸建築的屋頂均為灰布瓦。享殿前陛階石上,雕刻著"丹鳳朝陽"的圖案,丹鳳獨立山石,口銜靈芝,仰望旭日;漫天祥雲繚繞,海水抨崖,氣勢宏偉。

清東陵雙妃園寢

一孔石橋

清東陵雙妃園寢

宮門(宮門外兩側各有一班房)

二、為什麼為雙妃單獨建園寢。明、清兩代,妃子單獨建寢,唯此一處。這裡面大有來由。因為這座陵始建於乾隆年間,比景妃園寢的興建晚半個多世紀,所以與當朝的乾隆帝有關聯。

乾隆二年(1737年)五月下了一道手諭:"朕自幼令,仰蒙皇祖慈愛,撫育宮中,又命太妃皇貴妃、太妃貴妃提協看視。兩太妃仰體皇祖聖心,恩勤備極周至。朕心感念不忘,意欲為兩太妃千秋之後,另建園寢,令王大臣稽查舊例。"

清東陵雙妃園寢

入宮門可看到左右配殿和已毀損的享殿

清東陵雙妃園寢

享殿已損毀

清東陵雙妃園寢

享殿丹陛

清東陵雙妃園寢

燎爐

王大臣奏稱:"古有另建園寢之制,今若舉行與典禮允協。"於是乾隆帝"朕奏聞皇太后,欽奉懿旨允行。可傳諭該部,於景陵稍後附近處,敬謹相度,擇地營造,其規制稍加展拓,以昭朕敬禮之意。"這就說明了問題,兩位奶奶輩的太妃照顧好了孫子輩的乾隆皇帝弘曆,沾了孫輩皇帝的光,得以從大園中分出來另立門戶。

三、雙妃簡介。

1、愨惠皇貴妃,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為領侍衛內大臣承恩公國舅佟國維之女,孝懿仁皇后之妹(同父異母),既是康熙帝的表妹,又是妻妹。她出生於康熙七年(1688年)八月。三十九年冊為貴妃,此前未有冊封。當時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和孝懿皇后均已去世,中宮並沒有皇后,所以貴妃其實是後宮之首。雍正二年六月晉尊為皇考皇貴妃。

清東陵雙妃園寢

愨惠皇貴妃方城明樓

清東陵雙妃園寢

愨惠皇貴妃明樓及寶頂

清東陵雙妃園寢

愨惠皇貴妃寶頂

清東陵雙妃園寢

明樓中愨惠皇貴妃石碑

因其晚年,曾與溫惠太妃瓜爾佳氏一起撫育過弘曆,故乾隆帝念其撫育恩情在乾隆元年(1736年)十一月,又晉尊為皇祖壽琪皇貴太妃。佟佳氏侍奉康熙帝時居內廷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乾隆八年(1743年)四月初一卒,終年七十六歲;初三日乾隆帝親詣壽琪皇貴太妃宮致祭,因喪事出,此十日不賞額食;五月諡為:愨惠皇貴妃;十二月十一日辰時,奉安於景陵皇貴妃園寢,即雙妃園寢。

清東陵雙妃園寢

惇怡皇貴妃明樓和寶頂

清東陵雙妃園寢

惇怡皇貴妃寶頂

清東陵雙妃園寢

惇怡皇貴妃碑

2、惇怡皇貴妃,瓜爾佳氏,三品協領祜滿之女。康熙二十二(1683年)年十月十六日生,比康熙帝小三十一歲。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二月她年方十七歲,冊為和嬪,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日,生皇十八女,不久女兒病亡。五十七年十二月晉為和妃。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晉尊為皇考貴妃。乾隆元年(1735年)十一月晉尊為皇祖溫惠貴太妃;八年七月初五日乾隆帝手諭:"溫惠貴太妃侍奉皇祖多年,淑慎素著。朕幼年蒙皇祖養育宮中,貴太妃時加撫視。今欲晉封皇貴太妃,以申敬禮之意。奏聞皇太后,欽奉懿旨,欣允。所有應行典禮,著該部察例具奏。"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三月十四日,瓜爾佳氏卒於寧壽宮,年八十六。五月,諡曰惇怡皇貴妃。十月十二日葬景陵雙妃園寢。

清東陵雙妃園寢

雙妃陵

四、也遭洗劫惡運。乾隆皇帝的一片孝心,卻成了盜墓賊盜掘園寢的原因。究竟雙妃園寢裡丟失了多少奇珍異寶,現在清東陵專家還無法考證。只是依據乾隆皇帝的性格來判斷,雙妃園寢地宮的陪葬品應該是非常奢華的。在解放戰爭時期,景雙妃園寢遭到土匪的盜掘。被盜之後,地宮石門常年敞開著,裡面在後來一段時期內還遭遇了多次洗劫。

建國後,國家重視文物古蹟保護工作,經撥專款進行維修,兩座明樓和東西配殿及兩座朝房等建築已基本恢復原貌,享殿尚待修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