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长恭:中国有机化学领域一代宗师

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庄长恭是中国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也是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其一生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工作,在有机合成,特别是在甾体化合物的合成和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领域贡献卓越,在国内外化学界享有很高的盛誉,曾经担任过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和台湾大学校长。

庄长恭:中国有机化学领域一代宗师

庄长恭

庄长恭(1894—1962)字丕可,福建泉州人,1894年12月25日出生于福建泉州鲤城,庄长恭于1916年从泉州府官立中学堂毕业之后,因学业优异被保送到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学习,也有资料记载庄长恭曾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但北京大学化学系是1919年设置的,此前被称为化学门,1918年仅有毕业生7人,庄长恭于1919年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留学,并分别于1921年获学士学位、1922年获硕士学位和1924年获博士学位,可谓是中国最早获得欧美化学博士者之一。

庄长恭:中国有机化学领域一代宗师

庄长恭博士照

庄长恭于1925年回国后,曾应东北大学校长王永江之聘,前往沈阳担任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不久又出任化学系主任,东北大学成立于1923年4月,当时聘任了很多留学欧美的学者担任教授,曾出任北京大学化学系第一任系主任丁绪贤,也曾于1927年受聘在东北大学执教,与庄长恭共事多年。

庄长恭:中国有机化学领域一代宗师

东北大学

“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局势不断恶化,庄长恭曾应武汉大学校长王世杰之邀,南下武汉担任化学系教授,时隔不久,庄长恭再度出国,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担任访问学者,从事麦角甾醇结构的研究,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多环化合物化学领域的发展,受到国际有机化学界的重视。

1932年8月4日,“中国化学会”在南京正式成立,其宗旨就是组织全国化学工作者,促进中国化学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普及和推广,发挥化学学科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使中国化学学科能够跻身于国际化学领域,由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担任第一任会长,远在德国的庄长恭积极响应和参加,并担任了《中国化学会会志》和《化学学报》的编委。

庄长恭:中国有机化学领域一代宗师

庄长恭

庄长恭于1933年从德国回国,应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之邀出任理学院院长,罗家伦担任校长期间,正是中央大学快速发展时期,而在罗家伦校长之前,中央大学校长更迭特别频繁,但庄长恭在中央大学任职时间并不长,就被蔡元培委任为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

庄长恭是继著名化学家王琎之后,第二位出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的化学家,1938年底由任鸿隽接替其所长一职,庄长恭除了在上海和昆明等地从事化学研究,还曾赴美与有机化学界的科学家们进行学术交流,1948年4月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庄长恭:中国有机化学领域一代宗师

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合影

同年庄长恭被任命为国立台湾大学校长,自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先后由罗宗洛和陆志鸿出任台湾大学校长,及至庄长恭已是第三位校长, 尽管庄长恭学术声望很高,但面对动荡的政治局势和台湾复杂的环境,庄长恭还是感到心力交瘁,在只担任了半年左右的校长就匆匆辞职,由傅斯年接替其出任台湾大学校长。

庄长恭:中国有机化学领域一代宗师

台湾大学校门

在1949年新旧政权更迭之际,庄长恭毅然选择了新政权,并于1950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新政权依然发挥其在中国化学领域的影响力和领导作用,1952年8月中国科学院评定出华罗庚、钱三强、庄长恭、赵承嘏、贝时璋、钱崇澍、冯德培、赵忠尧等8人为首批特级研究员,庄长恭就名列其中,由此可见庄长恭的学术声望和在化学领域的影响力。

1955年6月,庄长恭又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担任数学物理化学部副主任,主任则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兼任,副主任还有华罗庚和恽子强,而庄长恭名列第一副主任。

1956年3月又出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参与制定了《1956年—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还曾当选第一届和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62年2月25日庄长恭病逝于上海,享年仅68岁。

庄长恭:中国有机化学领域一代宗师

庄长恭

庄长恭是国际上少数从事甾体全合成研究的化学家,在国内外化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声望,其研究成果在被广泛传播和应用,但其生平事迹和学术生涯研究著作甚少,以致查找庄长恭的研究资料都十分缺乏,殷切地期望有志于研究庄长恭的学者出现,弥补庄长恭研究领域的不足,庄长恭一生所走过的道路,也正是中国化学史的发展轨迹,其宝贵的科学遗产,不应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