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非:記住,教師才是學校的主人

吳非:記住,教師才是學校的主人

吳非:記住,教師才是學校的主人

想要學生成為站直了的人,教師就不能跪著教書。如果教師沒有獨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學生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不跪著教書,不僅僅是吳非教育隨筆集的書名,也是這位理想主義者對萬千教師的呼喚。為何要“不跪著教書”?如何才能“不跪著教書”?思考吧,老師!做一個不跪著教書的真教師!

01

教師是思想者,他的學生才能獨立思考

一位優秀的教師,會像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裡的基廷老師那樣,讓自己的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成為站立起來的人。

當基廷被學校辭退不得不離開教室時,學生一個接一個地站到了課桌上,大聲地喊道:“船長!我的船長!”

——影片的這個結尾,從 1997 年起,我看了大約有五十遍,我之所以反覆地體味這個場面,是想到:

真正的教師應當追求這樣的人生境界。

教師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要為學生打好精神底子。如果僅僅告訴學生“有了分數就有了一切”,那是多麼庸俗啊!要想我們的學生能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自己不能跪著教書。優秀的教師應當無一例外是思想者。

在瞞和騙中長大的人,思維是會有缺陷的,而一旦覺悟,就有可能轉向虛無,什麼都不信。所以,培養獨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務。中國需要大批有獨立思考精神的教師來做瞞和騙的掘墓人。

教師自己應當先學會讀書,善於思考。讀書也要站直了讀。跪著讀,和不讀書差別不大。

02

情感健全的教師,他的學生才能懂得愛和善良

讓學生懂得愛,懂得善良,教師自己必須有愛和善良的情感,必須是人格情感健全的人。

常常聽到教師的模範事蹟,說他們為了學生的高考成績,如何把自己沒滿月的寶寶丟給別人帶;如何丟下家中重病臥床的老人;晚上如何把五六歲的孩子一個人關在家中,等等。

這些做法,恰恰是缺乏人性的表現。宣傳這樣的人和事,等同於宣傳反人道、反人性。

我曾對學生說: 你們愛自己的父母,最好直接表達出來,要能向父母說一聲“我愛你”。 有位女生回家後對母親說:“媽媽,我愛你!”母親不耐煩地說:“去、去、去!數學只考了 65 分,還說‘愛’我!”

麻煩可能也就在這裡: 在一些家長眼中,孩子是否懂得愛並不重要,考試分數低了才是不得了的事。 在這種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心理往往會出問題。

即使學生能有一個極高的“分數”,但若人格不健全,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家庭而言,他也只能是個次品甚至是廢品。

1999 年 5 月下旬,就在高三複習準備高考時,班上有位學生畢彥波突發心臟病去世。學校考慮到我是老教師,會做工作,要我去向學生們宣佈他的死訊,這在我是多難的一件事啊!全班同學撕心裂肺的哭聲讓我終生不能忘記。

當時有人主張“淡化處理”“儘量保密”,理由是“不能影響高考”。但是我們認為,這是教會學生直麵人生苦難的課堂,如果他們不去送別,就說明他們作為人的情感仍然是有欠缺的。

那天大雨傾盆,全班同學都去為他送行,男女同學都哭紅了眼睛,把一朵朵白玫瑰放在他的身邊。不可否認,這件事對學生刺激很大。

高考結束時,我和班主任周老師看了一下成績,一些同學可能是低了幾分,但是和此前相比,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教育要培養的是有人性的人啊!

03

心懷理想,去捍衛教育的常識

教育的環境正來自於教育者的理想。記得上世紀 80 年代,南師附中也曾有過一段“好日子”。

當年,應試教學還不很盛行,很多學生受家長影響,熱愛文學,讀書多。講課聯繫到一部外國名著,馬上會有不少學生說“看過了”;課間,總會有學生和你交流一部小說的情節。

正是在那個年代,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教育原點: 要按照教育常識辦事,教育觀念正確了,下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捍衛常識”,就是要尊重教育教學規律,教育是“慢”的事業,就跟種樹種莊稼一樣。不要誤了農時,在每個季節做應該做的事情,有了陽光,有了水分,怎麼可能生長不好呢?

師道衰退,有社會風氣的影響,但主要在於教師自身缺乏追求。如果對一種職業是發自內心的熱愛,無論遭遇何種艱難,都改變不了人的職業操守。

真正的教師,沉潛於教育教學的探索,逐漸進入澄明之境,獲得精神的愉悅。他有“熱愛”,而不會認為這是苦工式的奉獻,不會把從事教育當作忘我的犧牲。

04

記住,教師才是學校當然的主人

評論家張鳴轉述熊丙奇教授說過的一個故事。

上個世紀 50 年代初,艾森豪威爾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時,曾邀請該校教授拉比(Rabi)作演講。拉比是 1944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艾森豪威爾在開場白中客氣地說:“在眾多僱員(Employee)裡,你能夠獲得那麼重要的獎項,學校以此為榮。”但是拉比回答說:“尊敬的校長,我是這個學校的教授,你才是學校的僱員。”

艾森豪威爾二戰期間任歐洲盟軍總司令,統領百萬大軍,威名遠揚。可是在拉比教授看來,這位校長並不是學校的“主人”,而不過是“僱員”,學校的有名,在於有名師,而不在於校長是名人。

校長不是學校的主人,支撐教育教學的教師才是學校的當然主人。

中美學校的體制不盡相同,在我們的教育文化中,所有在學校生活的人,都可以被稱作學校的主人。然而,這可能僅僅是名義上的。在中國的學校裡,校長與教師誰是“主人”,雖然沒有說清,好像又非常清楚。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這個矛盾已經暴露無遺。無論是提級,加工資或是分住房,都是校長書記做決定,幾乎在所有的學校,都訂出了有利於幹部的分配方案,而眾多“主人”不能置喙。

我不止一次地聽到教師的控訴,當他們對校政提出不同意見時,校長往往只說一句“你不想幹可以走”——這就是說,在辦學和治校方面,教師沒有話語權,也沒有建議權,學校的“主人”只能是校長(或書記)。

而如果想看清學校關係這幢大樓的全貌,我們稍稍朝後退幾步,就會發現——實際上,中國的學校也未必是校長說了算,而是更高一級的官員說了算。

在中國的學校,很難容忍有獨立意志的教育家,很難容忍有獨立人格的教師,因此也就很難培養有獨立精神的人。

教師只有認識到自己的教育使命,才會真正地有主人的意識,而如果永遠地有“受僱於”的認識,那他就不可能認識自己的使命,最終只能跪著教書了。

同樣,雖然時下的校長由教育局任命或委派,校長也並非教育局長的“僱員”,更不應當把自己當作教育局的“派出所”,他必須忠於教育使命,把自己當作學校的一員。

05

心懷勇氣,大膽表達你的意志

雖然是一個普通的職業,但教師並非人微言輕,教師可以和校長平等交流,對學校的決策發表看法,是教師的基本權利。

在學校裡,有那麼多教師做夢都想“從事管理工作”,我就不明白,難道當教師就沒有尊嚴嗎?

部分教師喪失職業自尊,既有社會原因,也有個人修養因素。如果教師權益得不到保證,他就有可能忽略社會賦予的職責,把自己等同於一般商業服務,產生簡單的“交換”意識,無視師道約束,喪失自尊。

如,官員視察學校,學校組織全校清掃,下達“封口令”,通知教師不要隨意走動;企業家贊助學校,學校降分錄取老闆的子女,並編進最好的教學班,對教師召之即來,呼之即去;學生畢業搞房地產發財,學校以學生姓名設立“獎教金”……

這些,在當今教育界習以為常,但點點滴滴,卻勾畫出了教師的卑微地位。以這種不能直立的精神狀態,教師就不可能成為一盞明亮的燈,他在學生面前無法起到精神表率作用。

在這種環境下,教師要有勇氣,大膽表現自己的意志。話語權是屬於你自己的,不是別人賞給你的。

我有次在外地講學,當地一位教師對我說:“吳老師,你和我們校長認識,你幫我們勸勸他,每星期能讓我們休息一天,好不好?”

我就問,你們自己為什麼不說呀?他說我們哪裡敢啊!我覺得這是非常恥辱的事情,連休息權都被剝奪了還不反,他的學生如果向他學習,以後只能當奴隸。

06

重視專業追求,發展教育智慧

我想,作為教師,得有專業追求,別總想著走仕途。

比如,有些年輕教師,厭倦講臺,連教案也不認真寫,總是“混課”;可是一旦當上了管理幹部,他便經常性地檢查教師教案,提出許多過分的要求;他們不上課(也上不好課),卻總是對教師指手畫腳。

當了幹部,就可以“藏拙”,外行就能領導內行,目前教育界這種情況很嚴重。

優秀教師,要注意發展教學智慧。教育是讓人變得聰明和有教養,教育者自己要變得聰明一些。建議老師們不要一味苦幹,要多動腦筋,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

同時,要有一個好的體格,要多照顧家庭,儘可能地享受天倫之樂——我們那一代教師做得太苦了,讓學生看在眼裡,害得他們尊敬教師而不肯當教師,真不合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