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主题教育“对症下药”有疗效

□ 本报记者 罗承品 覃柳鲜 刘华恋

“圩日集中办、民事立即办、村乡联办、县级约办”的便民服务通道,把老百姓的事办好办实了;

“紧盯搬迁群众一句话”开展监督服务工作,扶贫攻坚工作中易地搬迁户的难题一个个解决了;

对流动党支部建立“两地共建共管”机制,既整顿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问题,又借流动人才联络站平台让老乡们返乡创业就业;

……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天等县注重学用结合,梳理研判找症结,“对症下药”抓整改,将主题教育推动为民服务解难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村事镇办”,群众跑腿少了

10月初,天等县进结镇爱乐村村民李利英到镇服务站服务窗口办理低保。

当天,李利英向该村村干提交低保申请表,村干签字审批后直接交到镇干部处进行下一步审批,10月10日,李利英的低保申请表呈报至天等县,行政处理流程十分快速。当月,符合条件的李利英即可享受低保。

“平日里办事需要在村委与镇政府之间来回奔走,很不方便。现在将办公地点改在镇上,趁着圩日到镇上,一次性就能将事情办完,不用来回跑,方便极了。”李利英告诉记者。

群众的事无小事,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天等县继续深化该县推行的“村镇联办”工作举措,持续将“一站式”服务延伸到基层,减少群众办事环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办事跑腿少了。

在推行的“村镇联办”中,天等县整合乡(镇)各办、站、所及村“两委”干部的力量,组建“村事镇办”服务站,每逢圩日各村按值班安排1名村干部到“村事镇办”服务站与乡(镇)直部门同间办公室合署办公,联合办理群众户籍、计生、民政、农业等行政审批、接受群众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等事务。

天等县进结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施怡告诉记者,“村事镇办”服务站对群众提交的事务立即办理,需要县直部门办理的由村干部或镇干部预约县直部门干部到办事点为群众办理,真正实现“圩日集中办、民事立即办、村乡联办、县级约办”的便民服务通道。

另外,对不能直接办理或需要现场办理的由服务站分类统计,乡镇党政办安排人员到现场协调,由服务站的乡镇干部按职权范围接单下村办理,把乡(镇)服务窗口前移进村,把更多干部放到村屯开展服务。

每逢圩日,在天等县进结镇镇政府一楼办事服务站内,设有十几个服务窗口,由村干、镇干部共同坐班,为群众服务。

据了解,截至目前,天等县共建5个“村事乡办”服务站,接待群众来访6000多人次,受理事项998件,解决群众诉求725件。

聚焦“热点”,为易地搬迁群众解难题

“我的孙子想在小区附近的小学入学,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安置小区里的小孩放学后没人看管,存在安全隐患,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家的易地搬迁生活补贴迟迟没见发放,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易地扶贫搬迁小区,这些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各部门进驻小区的服务站一一被解决。

在天等县龙岩易地搬迁安置小区,在一栋显眼的楼房一楼,纪委监委服务站、党员活动室、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活动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点……一个个服务站进驻于此,为易地搬迁来的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让群众搬得进、住得稳,天等县纪委监委围绕全县脱贫摘帽总目标,通过入户走访、设立服务站、公开投诉电话等渠道,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突出协调服务,强化跟踪问效,全力做好监督协调服务工作,做到易地搬迁点建到哪里,监督服务就跟到哪里。

天等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委通过入户走访、设立服务站、公开投诉电话等渠道,广泛倾听搬迁群众呼声,紧盯群众“一句诉求的话、一句咨询的话、一句求助的话”,突出协调服务,强化跟踪问效,全力做好监督协调服务工作,直至收到群众“一句满意的话”。

今年2月,邓茂川刚从偏远的进结镇孟养村龙布屯搬迁到龙岩小区,春季学期开学前,邓茂川来到小区内的服务站点诉求难题:刚搬过来,孙女上学问题该如何解决?

针对这一诉求,天等县纪委监委立即协调教育部门,转达群众的心声,对接片区学校。在天等县各部门的协调下,邓茂川的孙女于2019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顺利进入城区的思源实验学校就读。

据了解,天等县为易地搬迁项目的配套教育保障工程,包括幼儿园、小学等。其中,在建的城西小学可提供1600个学位,可以解决天等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龙岩小区住户适龄儿童以及天等县城西区附近居民适龄儿童入学问题。

以“让山区平民孩子享受优质思源教育”为办学定位的天等县思源实验学校已投入使用,截至今年9月,该校在校学生208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280人,为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提供坚实保障。

今年3月份以来,天等县纪委监委共督促、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像邓茂川这样的易地搬迁户小孩入学问题21个,解决29户家庭的就业问题。

搭建创业就业桥梁,促进人才回流

天等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天等县外出创业、就业人数达该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天等县本地的企业用工遭遇瓶颈。

为解决这一问题,促进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天等县通过建立“流动党支部”模式,对党员进行“两地共建共管”,深化双向管理,解决流动党支部、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遇到的问题。

目前,天等县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南宁等地建立13个流动党支部,与深圳光明区、浙江义乌等签订“两地共建共管”协议,加强了流动党员管理。

今年7月,天等县升级驻深圳流动党支部为党总支,并依托深圳党总支挂牌成立流动人才联络站,充分利用流动人才联络站的桥梁作用,加强与驻外商会、协会的联系,向外出务工人员宣传返乡创业优惠政策,引导其反哺家乡建设,促进人才回流,助推脱贫攻坚。

如今,“流动党支部”的“流动人才联络站”已经发挥作用。

进驻天等县返乡创业园的广西金可泰发展有限公司以生产手表为主,过去工厂设在广东东莞,股东麻金华在流动党支部了解到家乡返乡创业、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后,毅然将公司的生产车间搬回到家乡天等县。

广西金可泰发展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正式招工,目前公司人数约65人,其中有一半的工人是随工厂从广东东莞回到家乡天等县。

根据天等县给予返乡创业、就业的政策,该公司可以享受到厂房租金补贴、用工补贴、物流补贴等;工人一次性获得1200元的返乡车费补贴。

“已在广东打工10多年,不仅自己在外漂泊,还不能照顾家里。2018年3月到该工厂上班,不仅工资和在广东打工时一样,而且还可以照顾家里两个小孩,每个月4000多元的工资足够支付一家人的开支。”工人农信亮是天等向都镇人,生产车间在广东东莞时就已是该公司员工。如今公司在天等设生产车间,农信亮也随工厂返乡。

据了解,天等县为鼓励外出创业、就业人才返乡就业出台《天等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奖励政策》《天等县紧缺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同时依托流动人才联络站,搭建返乡创业就业桥梁,促进人才回流。

看,一件件都是看得见的为民谋幸福的实事。而这,也正是天等县主题教育的最好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